光伏胶膜

搜索文档
深圳燃气(601139):智慧服务收入下滑 1H25业绩同比-13.6%
新浪财经· 2025-08-31 12:31
1H25业绩表现 - 1H25收入154.32亿元,同比增长11.99% [1] - 1H25归母净利润6.38亿元,同比下降13.6% [1] - 2Q25收入79.19亿元,归母净利润4.05亿元,同比下降12.50% [1] - 业绩承压主因深圳"瓶改管"工程收官导致燃气设备销售减少 [1] 业务板块表现 - 智慧服务板块收入3.19亿元,同比下降68.8% [1] - 管道天然气销售量26.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7% [1] - 大湾区城市燃气销售量7.6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7% [1] - 电厂销售量7.4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0% [1] - 斯威克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2.3% [2] - 光伏胶膜出货量同比增长41% [2] 现金流状况 - 1H25经营性现金流同比下降50%至6.8亿元 [2] - 现金流下降主因光伏胶膜业务回款期拉长 [2] 业务展望 - 天然气销售业务盈利上行或驱动2H25业绩改善 [3] - 智慧服务收入降幅或整体放缓 [3] - 销气业务盈利有望支撑2H25业绩环比改善 [3] - 斯威克1H25维持在盈亏平衡附近 [3] - 胶膜行业竞争压力及EVA价格上行空间有限导致全年盈利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3] 估值与评级 - 维持2025年和2026年盈利预测不变 [4]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12.9倍/12.7倍市盈率 [4] - 目标价8.00元对应15.6倍2025年市盈率和15.3倍2026年市盈率 [4] - 较当前股价有20.3%上行空间 [4]
海优新材2025年中报简析:亏损收窄,三费占比上升明显
证券之星· 2025-08-30 23:2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6.33亿元 同比下降57.47%[1] - 归母净利润亏损1.33亿元 同比收窄3.65%[1] - 第二季度单季营收3.18亿元 同比下降48.07% 季度亏损7572.18万元 同比收窄36.56%[1] - 毛利率为-1.42% 同比下降263.04个百分点 净利率为-21.03% 同比下降126.52个百分点[1] - 扣非净利润亏损1.35亿元 同比收窄6.04%[1] 成本费用结构 - 三费总额6621.58万元 占营收比例达10.46% 同比增幅115.84%[1] - 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合计占比显著提升[1] 资产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12.92亿元 同比下降9.01%[1] - 应收账款6.36亿元 同比下降36.91%[1] - 有息负债10.97亿元 同比下降38.01%[1] - 每股净资产15.59元 同比下降29.5%[1] 现金流表现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2.12元 同比大幅改善239.04%[1]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例为65.32%[3]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为-217.87%[3] 投资回报指标 - 历史ROIC中位数为12.15% 2024年ROIC为-12.78%[3] - 上市以来三年年报中亏损年份达两次[3] - 有息资产负债率达37.13%[3] 机构持仓动向 - 华夏领先股票基金持仓96.54万股 为最大持仓基金 近期增仓[4] - 华夏成长先锋等五只基金新进或增持 合计持股超200万股[4] - 主要持仓基金近一年涨幅39.17%[4] 业绩预期 - 分析师普遍预期2025年全年亏损2.91亿元 每股收益-3.46元[3]
*ST绿康:8月2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7:32
公司财务与业务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议案于第五届第二十一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 会议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于2025年8月28日在公司综合办公楼召开 [1] - 2025年1至6月营业收入构成中兽药占比61.79% 光伏胶膜占比26.1% 生物农药占比5.99% 其他业务占比2.83% 食品添加剂占比2.19% [1] 行业动态 - 下半年国内首个A级车展在西南地区开幕 展出近120个品牌及1600辆车 新能源领域竞争加剧可能改写市场格局 [1]
海优新材(688680.SH)上半年净亏损1.33亿元
格隆汇APP· 2025-08-29 10:09
财务表现 - 报告期营业收入6.33亿元 同比下降57.47% [1]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1.33亿元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亏损1.35亿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亏损1.61元 [1] 经营状况 - 2025年半年度业绩出现显著下滑 [1]
海优新材: 上海海优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09:09
行业与市场状况 - 光伏行业作为可再生能源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战略性发展行业,预期中长期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但当前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市场化竞争激烈,全球商业环境复杂多变 [7][8] - 光伏胶膜行业处于产业链中游位置,对太阳能电池组件起封装和保护作用,能提高组件光电转换效率并延长使用寿命,目前全球光伏胶膜主要由我国企业供应,国内企业在技术、规模、资金等多方面具备全球领先优势 [8] - 汽车产业是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新能源汽车在整体汽车产业的占比日渐提升,改变了传统汽车的设计理念、生产过程和供应链组成,为汽车产业供应链带来了新机遇与新挑战 [11]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是从事特种高分子膜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光伏组件配套使用的封装胶膜和汽车等新型高品质材料,如PDCLC瞬光液晶调光膜、AXPO轻量化环保皮革、PVE玻璃封装胶膜等 [5][6] - 光伏封装胶膜产品以EVA胶膜、POE胶膜和PVE封装胶膜为主,包括透明抗PID型EVA胶膜、白色增效EVA胶膜、单层POE胶膜及共挤POE胶膜、零迁移转光胶膜、彩色胶膜以及PVE封装胶膜等产品,主要应用于TOPCon、BC、HJT电池组件、BIPV及其他应用于0BB、钙钛矿等新型组件的胶膜 [5] - 新型高分子膜材料产品主要包括汽车智能天幕及车窗玻璃用PDCLC瞬光液晶调光膜、AXPO轻量化环保皮革、PVE玻璃封装胶膜等新产品,应用于汽车天幕玻璃、车窗玻璃、高端建筑、智能家居等多个应用场景 [6] 经营业绩与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633,132,126.71元,较上年同期1,488,529,072.73元下降57.47%,主要因胶膜的主要原材料树脂的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光伏胶膜的销售价格相应下调,以及为控风险而采取谨慎销售政策,胶膜销量有所减少 [3]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3,159,964.54元,较去年同期-138,208,679.29元减少亏损5,048,714.75元,变动原因包括光伏产业周期调整导致胶膜价格竞争激烈,毛利率处于低位,胶膜销售数量减少,开工率下降导致折旧、人工等单位成本费用摊销明显增加,为实现车用PDCLC调光膜产业化交付短期运营成本增加,以及较去年同期胶膜原材料、产成品等库存和存货减值计提大幅减少 [3] -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8,307,570.86元,较上年同期-128,244,144.70元改善,主要因应收款项余额较年初下降明显,报告期客户票据到期收款较多,以及存货余额较年初下降较多,报告期采购原料所需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减少 [3][4] 研发与技术创新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为36,219,912.85元,较上年同期63,632,361.30元下降43.08%,主要因研发项目使用直接材料数量及价格下降所致,但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相较上年增加1.45个百分点,公司持续重视研发工作和研发投入,创新能力得以保障 [27] - 公司在光伏胶膜领域已形成包括抗PID、耐水解、电子束辐照预交联、共挤、反射增效、转光增效、抗彩色衰减、转光剂自主合成等在内的多项核心技术,在新型高分子材料创新领域已形成呈现清晰图案的夹层玻璃、夹层玻璃复合胶膜、调光技术、液晶、电子、合成、染色、发泡、隔热、降噪等技术在内的多项技术 [19][25] - 报告期内新增申请发明专利15个、获得发明专利1个,新增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1个、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个,新增获得外观设计专利4个,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06个、获得发明专利33个,累计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61个、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13个,累计申请外观设计专利13个、获得外观设计专利11个 [27] 市场拓展与产业化 - 在光伏胶膜业务方面,公司积极与海外本土企业合作,提供设备、配方、工艺等全方位技术解决方案,在美国、土耳其等国家率先实现本土产业化落地,并推动印度等海外胶膜业务的合作与发展 [14] - 在汽车等新型高品质材料业务方面,公司PDCLC调光膜产品于4月份实现全球首家标配调光天幕上车,标志着该款新产品正式产业化成功,同时AXPO轻量化环保皮革、PVE玻璃封装胶膜产品亦逐步进入汽车行业,进行小批量交付或进入测试阶段 [13][16] - 公司已启动年产200万平方米PDCLC调光膜的扩产项目,以满足调光玻璃渗透率提升所带来的调光膜需求的增长 [16] 核心竞争力 - 公司在光伏组件封装胶膜领域已形成多项核心技术,多次与产业深度融合,率先为新型组件提供满足要求的新型胶膜,在业内保持良好技术与质量优势,以产品迭代快、品质好而著称 [19] - 在新型高分子材料创新领域,公司依托深厚的技术积累和高效专业的研发团队,已形成多项技术,根据市场潜在需求创造产品并根据用户需求快速改进产品性能,新产品产业化交付取得成功,强化提升了公司产业化创新能力 [19] - 公司核心团队由多名具备研发、经营管理与市场经验的资深人士组成,随着公司拓展业务领域,持续引入了不同技术细分领域的深具研发经验的高端研发人员,光伏和汽车专业领域的战略和市场高端人才以及具有规模化生产、管理经验的高端人才 [23]
海优新材获融资买入0.17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0.64亿元
金融界· 2025-08-23 00:22
融资交易情况 - 8月22日融资买入额0.17亿元 居两市第1189位 [1] - 当日融资偿还额0.25亿元 净卖出743.56万元 [1] - 最近三个交易日融资买入额分别为0.23亿元(20日)、0.23亿元(21日)、0.17亿元(22日) [1] 融券交易情况 - 当日融券卖出0.00万股 净卖出0.00万股 [1]
上半年净利下降713.54%,这家光伏胶膜企业危险了
36氪· 2025-08-21 12:04
公司财务表现 - 明冠新材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36.85% 归母净利润亏损5270.53万元 同比下降713.54% [1] - 公司光伏组件封装材料销量6386万平米同比下降16% 销售收入3.5亿元同比下降39%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恶化至净流出1.66亿元 同比下降373.16% [1] - 2023年首次亏损2387.54万元 2024年亏损扩大至6707.73万元 [2] - 若下半年经营未改善将面临连续三年亏损风险 [3] 行业竞争格局 - 光伏胶膜行业呈现"一超多强"格局 福斯特市占率超50% [4] - 行业参与者包括福斯特/斯威克/百佳年代/海优新材/祥邦科技/赛伍技术/天洋新材/明冠新材等企业 [4] 同业经营状况 - 福斯特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减少4.55亿元 下降49.05% [5] - 福斯特毛利额同比下降46.72% 因产品单价降幅大于原材料采购单价降幅 [6] - 天洋新材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800-1150万元 同比减少81%-160% [6]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全球光伏市场进入低速增长期 预计全年增速约10%但充满不确定性 [6] - 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下游组件市场波动/上游原料成本等多重压力 [5][6] - 光伏胶膜企业盈利能力难以预测 盈利临界点判断困难 [6]
1000+深度报告: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新材料能源/新材料等
材料汇· 2025-08-06 15:53
新材料投资领域分类 - 半导体材料领域涵盖光刻胶、电子特气、靶材、硅片、湿电子化学品、CMP、掩膜版等细分方向[1] - 新能源材料包括锂电池、钢离子电池、硅基负极、复合集流体、隔膜、正极材料等[1] - 光伏材料涉及光伏胶膜、光伏玻璃、光伏支架、OBB、光伏背板等[1] - 新型显示材料包含OLED、MiniLED、MicroLED、量子点等技术路线[3] - 纤维及复合材料包括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芳纶纤维、玻璃纤维等[3] - 化工新材料涵盖胶黏剂、硅橡胶、COP、COC、树脂、LCP、PEEK等特种工程塑料[3] 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 - 半导体工艺节点从180nm演进到14A,FinFET架构逐步过渡到GAAFET架构[11] - 光刻技术从DUV(248/193nm)发展到Hi-NA EUV[11] - 台积电工艺路线为CO18/CO13→IN90→IN65→INAS→N28/N20→INIC→DNA→N4/N3→IN2→116A→14A[11] - Intel工艺路线为IC013→N22/20→Intel-7→Intel-4→Intel-20A/18A→Intel-14A[11] - 三星工艺路线为NS/4→N2[11] 企业投资阶段特征 - 种子轮企业处于想法阶段,仅有研发人员,投资关注门槛和团队考察[6] - 天使轮企业已开始研发并有部分收入,需考察研发投入和渠道需求[6] - A轮企业产品相对成熟,销售额快速增长,需考察客户和市占率[6] - B轮企业产品成熟并开发新产品,销售额持续增长,估值较高[6] - Pre-IPO阶段企业已成为行业领先企业[6] 知名企业布局 - 半导体领域知名企业包括ASML、中芯国际、台积电等[4] - 新能源领域涉及比亚迪、特斯拉等企业[4] - 材料领域有杜邦、汉高、3M等国际巨头[4] 新兴技术方向 -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包括碳化硅、氦化荡等[1] - 第四代半导体材料为氧化荡[1] - 光模块技术涉及硅光子、铜酸锂等[1] - 先进封装技术包含玻璃通孔TGV、硅通孔TSV等[1] - 未来产业方向包括核聚变、机器人等[4]
部分新业务亏损 光伏胶膜龙头福斯特上半年业绩预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0 04:43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4.73亿元 同比下降49.05% [1] - 扣非净利润预计为4.26亿元 同比下降52.65% [1] - 光伏胶膜产品销售单价下降幅度大于原材料光伏树脂采购单价下降幅度 [1] - 毛利额同比下降46.72% [1] - 新业务电子材料实现盈利 但特种薄膜及POE树脂等投资亏损6226.29万元 [1] 业务发展 - 公司实施"立足光伏主业 大力发展其他新材料产业"策略 [1] - 感光干膜产品已覆盖深南电路 鹏鼎控股 东山精密 沪电股份等行业头部企业 [2] - 产品将围绕AI服务器等高端需求拓展至封装基板领域 [2] - 电子材料业务包括感光干膜 FCCL 感光覆盖膜等 [2] - 电子材料业务布局近10年 建立了较高竞争壁垒 [2] 市场前景 - 光伏行业面临产能过剩 市场竞争加剧问题 [1] - 感光干膜全球市占率约10% 目标提升至20%~30% [2] - 预计感光干膜 FCCL和感光覆盖膜市场空间超200亿元 [2] - 其中感光干膜市场空间近100亿元 FCCL和感光覆盖膜各超50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感光干膜利润约三四千万元 [2] 行业地位 - 公司为光伏胶膜龙头 市值370.18亿元 [1] - 同时是国产感光干膜龙头企业 [2] - 在全球头部PCB客户中供应占比提升 [2] - 有望进入量利齐增发展阶段 [2]
*ST绿康: 绿康(玉山)胶膜材料有限公司审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7 16:47
审计意见与持续经营 - 审计机构出具无保留意见,认为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反映了公司2023-2024年的财务状况 [2] - 2024年公司净亏损达2.03亿元,流动负债高于流动资产1.65亿元,净资产为-3,453.05万元,存在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 [2] - 公司计划通过资产出售(光伏胶膜业务相关资产)和内部管理优化(资金统筹、费用控制)改善经营状况 [8] 财务表现分析 - 2024年营业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82.8%,但营业成本3.40亿元导致毛利率为-19.3% [6] - 资产总额从2023年4.78亿元降至2024年2.17亿元,主要因流动资产减少2.09亿元(货币资金从3,257万骤降至8.2万) [5][6] - 负债总额2.52亿元,其中流动负债2.03亿元包含短期借款6,007万、应付票据3,598万及应付账款9,870万 [5][6] 现金流与投资活动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991万元,较2023年-1.57亿元显著改善,主要因销售商品收款3.33亿元 [7]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2,131万元,主要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 [7] - 筹资活动净流出5,889万元,2024年吸收投资1.5亿元但偿还债务7,000万元 [7] 行业与业务特征 - 公司主营光伏胶膜生产销售,采用直销和买断式经销模式,收入确认以客户签收或领用为时点 [38][39] - 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显示主要设备折旧年限10-20年(年折旧率4.75%-9.5%),反映行业资本密集型特征 [23] - 研发费用1,054万元占营收3.7%,显示技术驱动型行业属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