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康生化(002868)
icon
搜索文档
兽药企业*ST绿康“断臂求生”!0元甩卖三家子公司,拟剥离光伏胶膜业务
华夏时报· 2025-09-27 11:21
核心交易 - 绿康生化拟以现金交易方式向饶信新能出售绿康玉山、绿康海宁和绿康新能100%股权 交易整体作价为0元 [1][2][4] - 标的公司均从事光伏胶膜业务 包括两家生产企业(绿康玉山、绿康海宁)和一家原材料采购企业(绿康新能)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完全剥离光伏胶膜业务 重新聚焦兽药为主的动保业务 [1][7] 交易背景与历史 - 公司原为兽药生产企业 2021-2022年持续亏损后于2023年跨界进入光伏胶膜行业 [2] - 2023年1月以9500万元现金收购绿康玉山100%股权 该标的当时账面价值仅160.35万元但评估价值达9570万元 [2] - 目前三家标的公司评估价值分别为绿康玉山-64.86万元、绿康海宁-2877.62万元、绿康新能858.07万元 [4] 财务表现 - 跨界后业绩持续恶化:2023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22亿元 2024年亏损扩大至4.45亿元 2025年上半年再亏0.59亿元 两年半累计亏损超7亿元 [4]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末51.66%飙升至2025年6月末105.82% 陷入资不抵债 [5] - 标的公司毛利率全面低迷:2024年绿康玉山-19.28%、绿康海宁-35.96%、绿康新能0.41% 远低于同业公司(天洋新材13.60%、海优新材-0.44%、赛伍技术4.40%) [5] 经营状况 - 绿康玉山2024年产能利用率仅28.23% 因产品价格倒挂(售价低于成本)导致生产越多亏损越大 [6] - 绿康海宁(已建成40条生产线)目前暂停生产 绿康新能已停业 [6] - 产品价格下跌与原材料采购成本居高不下是亏损主因 [5][6] 行业环境 - 光伏胶膜行业2021-2022年景气上行 但2023-2024年出现供需错配与产能过剩 POE/EVA/EPE胶膜价格整体下跌 [5] - 多家跨界光伏企业选择离场 包括麦迪科技、振华重工、正业科技、华东重机和棒杰股份等 [7] - 行业被指出存在跟风跨界现象 企业往往在行业成熟期进入导致红海竞争 [8]
动物保健板块9月26日涨1.59%,生物股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8651.57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6 08:41
板块整体表现 - 动物保健板块当日上涨1.59% 领先于大盘 上证指数下跌0.65% 深证成指下跌1.76% [1] - 板块内个股涨跌分化明显 生物股份以7.23%涨幅领涨 永顺生物以2.77%跌幅领跌 [1][2] 个股价格与成交表现 - 生物股份收盘价9.34元 涨幅7.23% 成交量103.67万手 成交额9.73亿元 均为板块最高 [1] - 回盛生物收盘价20.68元 涨幅1.87% 成交量6.60万手 成交额1.36亿元 [1] - 瑞普生物收盘价20.93元 涨幅1.60% 成交量8.73万手 成交额1.82亿元 [1] - 普莱柯收盘价13.64元 涨幅0.74% 成交量3.26万手 成交额4446.67万元 [1] - 中牧股份收盘价7.06元 涨幅0.57% 成交量8.02万手 成交额5673.47万元 [1] - 永顺生物收盘价9.47元 跌幅2.77% 成交量2.47万手 成交额2367.49万元 [2] - 驱动力收盘价9.37元 跌幅1.37% 成交量1.85万手 成交额1754.04万元 [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入8651.57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4171.61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4479.95万元 [2] - 生物股份主力净流入1.23亿元 占比12.63% 游资净流出4629.24万元 散户净流出7654.78万元 [3] - 回盛生物主力净流入744.05万元 占比5.46% 游资净流出199.66万元 散户净流出544.39万元 [3] - 普莱柯主力净流入50.77万元 占比1.14% 游资净流入104.13万元 散户净流出154.90万元 [3] - 金河生物主力净流出618.48万元 占比6.12% 游资净流入106.36万元 散户净流入512.12万元 [3] - 科前生物主力净流出489.78万元 占比8.96% 游资净流入28.82万元 散户净流入460.96万元 [3]
动物保健板块9月25日跌1.62%,驱动力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1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5 08:38
板块表现 - 动物保健板块9月25日下跌1.62%,跌幅显著超越上证指数(跌0.01%)和深证成指(涨0.67%)[1] - 驱动力领跌板块,单日跌幅达4.04%[1] - 板块内10只主要个股全部收跌,跌幅区间为1.59%-4.04%[1] 个股涨跌 - 驱动力收盘价9.5元,成交量1.93万手,成交额1859.01万元[1] - 申联生物跌幅3.43%,成交额8091.86万元,成交量7.63万手居前列[1] - 生物股份成交额1.88亿元为板块最高,跌幅2.02%[1] - 金河生物成交额1.13亿元,跌幅1.64%[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13亿元,游资净流入5146.79万元,散户净流入6115.54万元[1] - 中牧股份获主力净流入98.68万元,占比2.44%,为板块唯一主力资金正向流入个股[2] - 金河生物遭主力净流出2152.3万元,占比19%,为板块最高[2] - *ST绿康主力净流出671.48万元,占比16.94%,但游资净流入194.99万元[2] - 贤丰控股主力净流出1207.71万元,散户净流入1214.42万元形成明显对冲[2]
0元“甩卖”3家子公司 兽药龙头“梦碎”光伏
经济观察网· 2025-09-25 08:15
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0元价格向江西饶信新能材料有限公司出售3家全资子公司100%股权 包括绿康玉山 绿康海宁和绿康新能 [1] - 交易引发监管关注 深交所要求说明评估作价合理性及是否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1] - 受让方饶信新能为公司控股股东上海康怡等关联企业 剥离光伏资产被视为保壳举措 [4] 资产收购与处置 - 绿康玉山于2023年1月以9500万元现金收购 采用收益法评估价值达9570万元 账面价值仅160.35万元 [2] - 收购时绿康玉山是晶科能源N型TOP Con技术路线和双玻组件用POE胶膜唯二供应商 且是降本POE胶膜唯一代工方 [2] - 截至2024年底 三家标的公司合计账面价值为-1亿元 本次评估采用资产基础法 交易对价0元高于合计评估值 [4] 财务表现 - 绿康玉山2022年亏损1493.63万元 2023年亏损5591.78万元 2024年亏损扩大至2.03亿元 [3]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3.30亿元(同比-9.23%) 2023年5.07亿元(同比+53.71%) 2024年6.49亿元(同比+28.08%) [3] - 归母净利润2022年-1.22亿元 2023年-2.22亿元 2024年-4.45亿元 跨界光伏两年累计亏损近7亿元 [3] - 因净资产为负值 公司股票自2025年4月3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3] 业务转型 - 公司原主营兽药研发生产和销售 2017年上市后业绩持续下滑 [1] - 2023年通过收购绿康玉山形成"动保产品+光伏胶膜产品"双主业模式 [2] - 设立绿康海宁投入约2.9亿元建设"年产8亿平方米光伏胶膜项目" 一期建成40条生产线 [2] - 光伏行业2021年后从产能扩张期进入供过于求低谷期 目前除绿康玉山外其余两家已暂停业务 [4] 市场表现 - 截至9月25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27.33元/股(跌2.39%) 总市值42.48亿元 [5]
*ST绿康“断臂求生”:剥离光伏胶膜聚焦动保,拟0元卖三公司
贝壳财经· 2025-09-24 13:01
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现金交易方式向饶信新能出售绿康玉山100%股权、绿康海宁100%股权和绿康新能100%股权 [1] - 三项股权整体作价0元 [2] 标的资产评估 - 绿康玉山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价值为-64.86万元 增值率98.12% [4] - 绿康海宁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价值为-2877.62万元 增值率59.81% [4] - 绿康新能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价值为858.07万元 增值率41.28% [4] 标的公司经营状况 - 绿康玉山2023年净利润-5591.78万元 2024年净利润-20325.36万元 [5] - 绿康海宁2023年净利润-2148.88万元 2024年净利润-15073.18万元 [5] - 标的公司持续出现较大亏损 经营业绩不及预期 [5] 行业背景分析 - 光伏终端装机需求快速提升导致巨量资本涌入行业 [4] - 产能扩张加速推进造成光伏行业整体供需错配 [4] - 产业链竞争加剧使各环节产品销售价格迅速回落 [4] - 企业盈利能力下滑 大部分企业出现经营亏损 [4] 交易影响 - 剥离亏损严重的光伏胶膜业务 聚焦动保业务 [6] - 标的公司业绩不佳使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承压 [5] - 交易前公司形成"动保产品+光伏胶膜产品"双主业发展模式 [6] - 通过交易进一步夯实主业 [6]
0元甩卖三家子公司,其中一家是前年花9500万元收购来的!上市公司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10:19
交易概述 - 绿康生化以0元价格向饶信新能出售三家全资子公司100%股权 包括绿康玉山 绿康海宁和绿康新能 [1] - 交易标的合计账面价值为-10005.08万元 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 绿康玉山评估值-64.86万元 绿康海宁评估值-2877.62万元 绿康新能评估值858.07万元 [2][5] - 深交所关注交易合理性 因绿康玉山2023年1月收购成本达9500万元 [3] 标的公司经营状况 - 绿康玉山2022年亏损1493.63万元 2023年亏损5591.78万元 2024年亏损扩大至20325.36万元 [5] - 绿康海宁已建成40条光伏胶膜生产线 其中20条试生产 目前暂停生产 [7][8] - 绿康新能主要从事胶膜原材料进口采购 目前已停止业务 [7][8] 行业背景与战略调整 - 光伏行业经历2021年量价齐飞扩张期后 2023年进入供过于求低谷期 [5] - 公司2023年收购绿康玉山切入光伏胶膜领域 因其为晶科能源N型TOPCon技术路线POE胶膜唯二供应商 [4] - 绿康海宁原规划年产8亿平方米光伏胶膜项目 总投资达2.9亿元 [6] 交易合理性说明 - 标的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重大不确定性 绿康玉山短期无法盈利 另两家已停业 [5] - 交易对价0元高于三家公司合计评估值 公司称不存在损害股东利益情形 [8]
动物保健板块9月24日跌1.49%,*ST绿康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7579.19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4 08:39
板块整体表现 - 动物保健板块当日下跌1.49%,领跌个股为*ST绿康(跌幅1.16%)[1] - 上证指数上涨0.83%至3853.64点,深证成指上涨1.8%至13356.14点,板块表现弱于大盘[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7579.19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3280.99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4298.19万元[2] 个股涨跌表现 - 永顺生物涨幅最高达3.72%,收盘价10.03元,成交额2435.91万元[1] - *ST绿康跌幅最大为1.16%,收盘价28.00元,成交额6185.12万元[2] - 生物股份成交额最高达1.78亿元,股价下跌0.56%至68.8元[2] 资金流向分布 - 申联生物主力净流入1041.03万元(占比11.56%),游资净流出43.32万元[3] - *ST绿康主力净流出1063.39万元(占比17.19%),游资净流入539.85万元[3] - 回盛生物主力净流出1455.33万元(占比15.8%),散户净流入913.2万元(占比9.91%)[3]
公司快评︱0元“甩卖”3家子公司,深交所问是否合理,股民担心利益受损,*ST绿康能解释清楚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06:43
核心交易事件 - 公司拟以0元价格向江西饶信新能材料有限公司出售三家全资子公司100%股权 包括绿康玉山胶膜材料有限公司 绿康海宁胶膜材料有限公司和绿康新能上海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1] - 深交所对交易评估作价合理性及公允性提出问询 市场对决策能力和未来发展方向表示担忧[2] - 公司声称交易对价0元高于三家公司合计评估值 不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情形[2]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 - 绿康玉山2022年亏损1493.63万元 2023年亏损扩大至5591.78万元 2024年亏损进一步增至20325.36万元[1] - 截至去年底三家公司合计账面价值为-10005.08万元[1] - 绿康海宁投入约2.9亿元建设年产8亿平方米光伏胶膜项目 40条生产线已暂停[2] 历史收购背景 - 2023年1月公司以9500万元现金收购绿康玉山 意图进入光伏胶膜行业[1] - 收购时光伏行业处于迅猛发展阶段 绿康玉山与晶科能源存在稳定合作且具技术优势[1] 市场反应与公司应对 - 需要详细披露评估依据 解释绿康玉山估值从9500万元降至0元的原因[3] - 需确保交易过程公开透明 避免利益冲突并加强内部控制[3] - 应向投资者阐明交易战略意义 展示如何通过剥离亏损资产提升市场竞争力[3]
9500万元收购的公司为何0元甩卖?*ST绿康回复深交所问询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15:57
交易概况 - 绿康生化以0元价格向饶信新能出售三家全资子公司100%股权 包括绿康玉山 绿康海宁和绿康新能 [1] - 交易标的评估值分别为绿康玉山-64.86万元 绿康海宁-2877.62万元 绿康新能858.07万元 [2] - 三家标的公司合计账面价值为-10005.08万元 [4] 交易背景与监管关注 - 深交所问询交易评估作价合理性及公允性 关注是否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情形 [3] - 绿康玉山2023年1月以9500万元现金收购 如今以0元出售 [3] - 收购时绿康玉山采用收益法评估价值达9570万元 协商交易价格为9500万元 [4] 标的公司经营状况 - 绿康玉山2022年亏损1493.63万元 2023年亏损5591.78万元 2024年亏损扩大至20325.36万元 [4] - 绿康海宁已基本建成40条光伏胶膜生产线 其中20条试生产 目前已暂停生产 [7][8] - 绿康新能主要从事胶膜原材料进口采购 目前已停止业务 [7][8] 行业环境变化 - 光伏行业2021年以来经历量价齐飞产能扩张期 随后进入供过于求行业低谷期 [5] - 收购时点光伏行业处于迅猛发展阶段 绿康玉山是晶科能源N型TOP Con技术路线双玻组件用POE胶膜唯二供应商 [4] - 市场变化迅速 下游N型光伏组件要求降本增效 电池和组件封装技术不断迭代 [7] 公司战略调整 - 2023年1月收购绿康玉山同时投资成立绿康海宁 规划年产8亿平方米光伏胶膜项目 [6] - 对绿康海宁投资及拆借款总额达2.9亿元 [6] - 公司称交易对价高于三家标的公司合计评估值 不存在损害股东利益情形 [8]
绿康生化拟0元出售三家光伏胶膜子公司,评估值合计-2084.4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13:35
交易概述 - 绿康生化拟以现金0元向江西饶信新能材料有限公司出售三家标的公司100%股权 包括绿康(玉山)胶膜材料有限公司 绿康(海宁)胶膜材料有限公司和绿康新能(上海)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1] - 以2024年12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 三家标的公司账面价值合计-10005.08万元 评估值合计-2084.41万元 增值率79.17% [1] - 交易对价经双方协商确定为0元 与评估值变动无关 [3] 标的公司经营状况 - 绿康玉山2024年营业收入28516.41万元 同比增长82.77% 净利润-20325.36万元 [2] - 绿康海宁2024年营业收入8891.38万元 净利润-15073.18万元 已建成40条生产线中20条试生产后暂停生产 [2] - 绿康新能2024年营业收入11640.99万元 净利润-347.66万元 已停止开展业务 [2] - 光伏胶膜行业竞争激烈 产品价格持续下行 同行业公司净利率下滑且部分出现亏损 [2] 评估方法 - 对绿康玉山采用资产基础法和收益法评估 对绿康海宁和绿康新能仅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 [1] - 绿康海宁和绿康新能因停业状态无法进行收益预测 且缺乏可比案例 故仅采用资产基础法符合相关规定及行业惯例 [4] - 评估机构认为标的公司主要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充分 账面价值真实准确 评估结果公允合理 [1] 评估值调整 - 绿康玉山收益法评估中 2025-2029年营业收入预测从原27692.60-96924.11万元下调至17429.02-81999.67万元 因胶膜价格走低及资金支持不足 [3] - 收入预测调整后 绿康玉山收益法评估值从-1200万元降至-4000万元 资产基础法评估值从145.14万元降至-64.86万元 [3] - 三家标的公司合计评估价值从-1874.41万元变更至-2084.41万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