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胶膜

搜索文档
兽药企业*ST绿康“断臂求生”!0元甩卖三家子公司,拟剥离光伏胶膜业务
华夏时报· 2025-09-27 11:21
核心交易 - 绿康生化拟以现金交易方式向饶信新能出售绿康玉山、绿康海宁和绿康新能100%股权 交易整体作价为0元 [1][2][4] - 标的公司均从事光伏胶膜业务 包括两家生产企业(绿康玉山、绿康海宁)和一家原材料采购企业(绿康新能)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完全剥离光伏胶膜业务 重新聚焦兽药为主的动保业务 [1][7] 交易背景与历史 - 公司原为兽药生产企业 2021-2022年持续亏损后于2023年跨界进入光伏胶膜行业 [2] - 2023年1月以9500万元现金收购绿康玉山100%股权 该标的当时账面价值仅160.35万元但评估价值达9570万元 [2] - 目前三家标的公司评估价值分别为绿康玉山-64.86万元、绿康海宁-2877.62万元、绿康新能858.07万元 [4] 财务表现 - 跨界后业绩持续恶化:2023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22亿元 2024年亏损扩大至4.45亿元 2025年上半年再亏0.59亿元 两年半累计亏损超7亿元 [4]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末51.66%飙升至2025年6月末105.82% 陷入资不抵债 [5] - 标的公司毛利率全面低迷:2024年绿康玉山-19.28%、绿康海宁-35.96%、绿康新能0.41% 远低于同业公司(天洋新材13.60%、海优新材-0.44%、赛伍技术4.40%) [5] 经营状况 - 绿康玉山2024年产能利用率仅28.23% 因产品价格倒挂(售价低于成本)导致生产越多亏损越大 [6] - 绿康海宁(已建成40条生产线)目前暂停生产 绿康新能已停业 [6] - 产品价格下跌与原材料采购成本居高不下是亏损主因 [5][6] 行业环境 - 光伏胶膜行业2021-2022年景气上行 但2023-2024年出现供需错配与产能过剩 POE/EVA/EPE胶膜价格整体下跌 [5] - 多家跨界光伏企业选择离场 包括麦迪科技、振华重工、正业科技、华东重机和棒杰股份等 [7] - 行业被指出存在跟风跨界现象 企业往往在行业成熟期进入导致红海竞争 [8]
深圳燃气:9月26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11:29
公司治理 - 公司于2025年9月26日召开第五届第三十八次董事会临时会议 审议《关于修订<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实施细则>的议案》等文件 [1] 业务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构成中 管道燃气占比53.28% 天然气批发占比16.96% 光伏胶膜占比12.56% 石油气批发占比5.12% 燃气工程及材料占比5.02% [1] 市值情况 - 公司当前市值为190亿元 [1]
兽药龙头0元抛售光伏资产,*ST绿康跨界败局背后的风险警示
新浪证券· 2025-09-26 09:00
兽药上市公司*ST绿康近期一则"0元出售3家全资子公司100%股权"的公告,引发深交所火速问询。从斥 资近亿元收购到如今"白送"资产,这家曾试图跨界光伏谋求转型的企业,不仅未能扭转亏损局面,反而 陷入更深的经营危机。其背后折射出的战略失误、资产评估争议、关联交易嫌疑以及持续经营风险,值 得市场高度警惕。 高价收购、零元甩卖,资产评估合理性存疑 2023年1月,*ST绿康以9500万元现金收购绿康玉山,并将其视为切入光伏胶膜赛道的关键一步。然而 不到两年时间,该公司却连同另外两家子公司(绿康海宁、绿康新能)被以0元对价打包出售给关联方 江西饶信新能。 从兽药到光伏,再到如今退回原点,*ST绿康的跨界尝试已成为A股转型失败的典型案例。其教训在 于:企业跨界需谨慎评估行业周期与自身能力,盲目追逐热点可能导致资源错配与财务危机。而对于投 资者而言,高溢价收购、关联交易频繁、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更应引起足够警惕。 值得关注的是,收购时绿康玉山账面价值仅160.35万元,但通过收益法评估却高达9570万元,溢价近60 倍。公司当时解释称其作为晶科能源的POE胶膜核心供应商,具备技术优势和稳定订单。然而收购完成 后,绿康玉 ...
0元“甩卖”3家子公司 兽药龙头“梦碎”光伏
经济观察网· 2025-09-25 08:15
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0元价格向江西饶信新能材料有限公司出售3家全资子公司100%股权 包括绿康玉山 绿康海宁和绿康新能 [1] - 交易引发监管关注 深交所要求说明评估作价合理性及是否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1] - 受让方饶信新能为公司控股股东上海康怡等关联企业 剥离光伏资产被视为保壳举措 [4] 资产收购与处置 - 绿康玉山于2023年1月以9500万元现金收购 采用收益法评估价值达9570万元 账面价值仅160.35万元 [2] - 收购时绿康玉山是晶科能源N型TOP Con技术路线和双玻组件用POE胶膜唯二供应商 且是降本POE胶膜唯一代工方 [2] - 截至2024年底 三家标的公司合计账面价值为-1亿元 本次评估采用资产基础法 交易对价0元高于合计评估值 [4] 财务表现 - 绿康玉山2022年亏损1493.63万元 2023年亏损5591.78万元 2024年亏损扩大至2.03亿元 [3]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3.30亿元(同比-9.23%) 2023年5.07亿元(同比+53.71%) 2024年6.49亿元(同比+28.08%) [3] - 归母净利润2022年-1.22亿元 2023年-2.22亿元 2024年-4.45亿元 跨界光伏两年累计亏损近7亿元 [3] - 因净资产为负值 公司股票自2025年4月3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3] 业务转型 - 公司原主营兽药研发生产和销售 2017年上市后业绩持续下滑 [1] - 2023年通过收购绿康玉山形成"动保产品+光伏胶膜产品"双主业模式 [2] - 设立绿康海宁投入约2.9亿元建设"年产8亿平方米光伏胶膜项目" 一期建成40条生产线 [2] - 光伏行业2021年后从产能扩张期进入供过于求低谷期 目前除绿康玉山外其余两家已暂停业务 [4] 市场表现 - 截至9月25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27.33元/股(跌2.39%) 总市值42.48亿元 [5]
0元甩卖三家子公司,其中一家是前年花9500万元收购来的!上市公司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10:19
交易概述 - 绿康生化以0元价格向饶信新能出售三家全资子公司100%股权 包括绿康玉山 绿康海宁和绿康新能 [1] - 交易标的合计账面价值为-10005.08万元 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 绿康玉山评估值-64.86万元 绿康海宁评估值-2877.62万元 绿康新能评估值858.07万元 [2][5] - 深交所关注交易合理性 因绿康玉山2023年1月收购成本达9500万元 [3] 标的公司经营状况 - 绿康玉山2022年亏损1493.63万元 2023年亏损5591.78万元 2024年亏损扩大至20325.36万元 [5] - 绿康海宁已建成40条光伏胶膜生产线 其中20条试生产 目前暂停生产 [7][8] - 绿康新能主要从事胶膜原材料进口采购 目前已停止业务 [7][8] 行业背景与战略调整 - 光伏行业经历2021年量价齐飞扩张期后 2023年进入供过于求低谷期 [5] - 公司2023年收购绿康玉山切入光伏胶膜领域 因其为晶科能源N型TOPCon技术路线POE胶膜唯二供应商 [4] - 绿康海宁原规划年产8亿平方米光伏胶膜项目 总投资达2.9亿元 [6] 交易合理性说明 - 标的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重大不确定性 绿康玉山短期无法盈利 另两家已停业 [5] - 交易对价0元高于三家公司合计评估值 公司称不存在损害股东利益情形 [8]
公司快评︱0元“甩卖”3家子公司,深交所问是否合理,股民担心利益受损,*ST绿康能解释清楚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06:43
核心交易事件 - 公司拟以0元价格向江西饶信新能材料有限公司出售三家全资子公司100%股权 包括绿康玉山胶膜材料有限公司 绿康海宁胶膜材料有限公司和绿康新能上海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1] - 深交所对交易评估作价合理性及公允性提出问询 市场对决策能力和未来发展方向表示担忧[2] - 公司声称交易对价0元高于三家公司合计评估值 不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情形[2]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 - 绿康玉山2022年亏损1493.63万元 2023年亏损扩大至5591.78万元 2024年亏损进一步增至20325.36万元[1] - 截至去年底三家公司合计账面价值为-10005.08万元[1] - 绿康海宁投入约2.9亿元建设年产8亿平方米光伏胶膜项目 40条生产线已暂停[2] 历史收购背景 - 2023年1月公司以9500万元现金收购绿康玉山 意图进入光伏胶膜行业[1] - 收购时光伏行业处于迅猛发展阶段 绿康玉山与晶科能源存在稳定合作且具技术优势[1] 市场反应与公司应对 - 需要详细披露评估依据 解释绿康玉山估值从9500万元降至0元的原因[3] - 需确保交易过程公开透明 避免利益冲突并加强内部控制[3] - 应向投资者阐明交易战略意义 展示如何通过剥离亏损资产提升市场竞争力[3]
9500万元收购的公司为何0元甩卖?*ST绿康回复深交所问询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15:57
交易概况 - 绿康生化以0元价格向饶信新能出售三家全资子公司100%股权 包括绿康玉山 绿康海宁和绿康新能 [1] - 交易标的评估值分别为绿康玉山-64.86万元 绿康海宁-2877.62万元 绿康新能858.07万元 [2] - 三家标的公司合计账面价值为-10005.08万元 [4] 交易背景与监管关注 - 深交所问询交易评估作价合理性及公允性 关注是否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情形 [3] - 绿康玉山2023年1月以9500万元现金收购 如今以0元出售 [3] - 收购时绿康玉山采用收益法评估价值达9570万元 协商交易价格为9500万元 [4] 标的公司经营状况 - 绿康玉山2022年亏损1493.63万元 2023年亏损5591.78万元 2024年亏损扩大至20325.36万元 [4] - 绿康海宁已基本建成40条光伏胶膜生产线 其中20条试生产 目前已暂停生产 [7][8] - 绿康新能主要从事胶膜原材料进口采购 目前已停止业务 [7][8] 行业环境变化 - 光伏行业2021年以来经历量价齐飞产能扩张期 随后进入供过于求行业低谷期 [5] - 收购时点光伏行业处于迅猛发展阶段 绿康玉山是晶科能源N型TOP Con技术路线双玻组件用POE胶膜唯二供应商 [4] - 市场变化迅速 下游N型光伏组件要求降本增效 电池和组件封装技术不断迭代 [7] 公司战略调整 - 2023年1月收购绿康玉山同时投资成立绿康海宁 规划年产8亿平方米光伏胶膜项目 [6] - 对绿康海宁投资及拆借款总额达2.9亿元 [6] - 公司称交易对价高于三家标的公司合计评估值 不存在损害股东利益情形 [8]
浙商证券对绿康生化重大资产出售问询函回复:聚焦光伏胶膜业务,剖析交易合理性
新浪财经· 2025-09-23 13:35
交易概况 - 绿康生化以现金方式向江西饶信新能材料有限公司出售绿康玉山胶膜材料有限公司、绿康海宁胶膜材料有限公司和绿康新能上海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交易价格为0元 构成关联交易 [1] - 以2024年12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 三家标的公司账面价值合计-10005.08万元 评估值-1874.41万元 增值率81.27% [1] 标的公司财务状况 - 绿康玉山和绿康海宁受光伏行业供需变化及价格下跌影响 毛利率为负 长期资产存在减值迹象 [2] - 期末减值准备计提充分合理 账面价值真实准确 [2] - 绿康海宁和绿康新能处于停业状态 未来收益难以预测 [2] 评估方法与定价依据 - 绿康海宁和绿康新能仅采用资产基础法进行评估 符合相关规定和行业惯例 [2] - 评估作价合理且公允 交易对价0元高于评估值 不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2] - 标的公司处于光伏胶膜行业竞争激烈环境 近两年产品价格持续下行 同行业可比公司净利润率下滑 部分企业亏损 [2] 营收预测调整 - 原预测绿康玉山2025-2029年营业收入从27692.60万元增长至96924.11万元 [2] - 因胶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及资金支持不足等因素 调整为81999.67万元 [2] - 调整后的预测基于多种因素 具有合理性 且不影响本次交易定价 [2] 历史交易回溯 - 2023年1月绿康生化收购绿康玉山100%股权 当时光伏行业发展迅猛 与晶科能源有稳定合作 技术和产品质量获市场认可 [3] - 因实收资本低和前期亏损等因素 导致评估增值较高 具有合理性 [3] - 收购后形成兽药产品加光伏胶膜产品双主业模式 [3] 增资情况 - 2023年6月和2024年12月 绿康生化分别对绿康玉山增资7000万元和15000万元 [3] - 增资为满足生产经营、产线扩张及引入国资投资方等需求 同时改善财务状况 [3] - 资金主要用于偿还欠款、采购原材料、支付工程款等日常经营活动 [3]
4.88亿买壳成功,常州富豪父子联手,上市梦想即将实现
搜狐财经· 2025-09-20 16:51
4.88亿购壳落定,常州富豪父子的上市蓝图显露一角 目标公司困境重重:扩产失利,利润雪崩 审视被收购方,其财务报表上的伤痕累累,已然褪去了"外衣"。自2022年起,一系列激进的扩产计划最终化为泡影。原材料囤积、市场价格跳水,以及产 能未能如期达产,这三重打击如同一场雪崩,将利润无情地压垮。2023年和2024年,公司连续两年陷入亏损的泥潭,直至2025年上半年,仍在亏损的轨道 上挣扎。 其曾经寄予厚望的光伏胶膜业务,一度憧憬着"进入行业前三"的宏伟目标,如今却毛利率为负,产能利用率低下。几个扩建项目要么停滞不前,要么一再 延期,账本上的红色数字,比任何专业术语都更能清晰地描绘出困境。 | 2024 光伏胶膜出货排名 | | | --- | --- | | 排名 | 公司 | | 1 | 福斯特 | | 2 | 斯威克 | | 3 | 百佳年代 | | 4 | 祥邦科技/海优新材 | | 6 | 赛伍技术 | | 7 | 鹿川新材。 | | | | 一场耗资4.88亿元的"蛇吞象"式收购,正将常州一位知名民营企业家及其父子的上市梦想推向现实的边缘。这家以高分子材料为基石、营收曾突破百亿的 集团,其掌舵者在业界素 ...
1000+深度报告下载: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新材料能源/新材料等
材料汇· 2025-09-20 15:52
报告资源目录结构 - 知识星球材料汇提供超过1000份行业研究报告 涵盖八大核心板块及细分标签[1][2] - 投资板块包含新材料投资及投资笔记标签 累计8848份相关内容[1] - 半导体板块包含4188份报告 覆盖光刻胶/电子特气/靶材/硅片/湿电子化学品/CMP/掩膜版等材料领域[1] - 新能源板块涵盖锂电池/钠离子电池/硅基负极/复合集流体/隔膜/正极材料等细分领域[1] - 光伏板块包含光伏胶膜/光伏玻璃/光伏支架/OBB/光伏背板/钙钛矿/石英砂等技术方向[1] - 新型显示板块覆盖OLED/MiniLED/MicroLED/量子点技术 以及OCA光学胶/偏光片/TAC等材料[3] - 纤维及复合材料板块包含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芳纶纤维/玻璃纤维/碳碳复合材料[3] - 新材料板块涵盖特种工程塑料/PEEK/POE/有机硅/电子陶瓷/MLCC/高温合金/钛合金/磁性材料等前沿材料[3] 半导体制造技术演进 - 芯片制造工艺从FinFET架构向GAA架构演进 光刻技术从DUV(248/193nm)向Hi-NA EUV发展[11] - 台积电制程节点从N28/N20向N4/N3推进 并规划N2/16A/14A等更先进节点[11] - Intel技术路线从Intel 7/4向20A/18A演进 并规划14A节点[11] - 三星半导体制程推进至N5/4节点 并布局N2技术[11] 企业投资阶段特征 - 种子轮阶段企业处于想法阶段 仅有研发人员缺乏销售团队 投资需重点关注门槛考察和团队考察[6] - 天使轮阶段企业开始产生收入 但研发费用和固定资产投入巨大 需额外关注行业考察[6] - A轮阶段产品相对成熟并建立销售渠道 销售额出现爆发性增长 需考察客户市占率及销售额利润[6] - B轮阶段产品成熟且开发新产品 销售额持续快速增长 投资风险较低但估值较高[6] - Pre-IPO阶段企业成为行业领先企业 投资风险极低[6] 知名企业覆盖范围 - 半导体制造企业包括ASML/中芯国际/台积电等国际龙头企业[4] - 终端应用企业覆盖比亚迪/华为/特斯拉/小米/京东方等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厂商[4] - 材料巨头企业包含杜邦/汉高/3M等全球化工材料领导者[4] 前沿技术趋势 - 重点技术方向包括碳中和/轻量化/技术创新/国产替代等产业主线[4] - 应用领域覆盖折叠屏/高频高速/低空经济/大飞机/智能硬件/AR/VR等新兴场景[4] - 制造工艺包含一体化压铸/纳米压印等先进制造技术[4] - 未来产业布局核聚变/机器人等前沿领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