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封装胶膜

搜索文档
天洋新材涨2.08%,成交额7359.76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54.8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6:0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4日盘中股价上涨2.08%至7.85元/股 成交7359.76万元 换手率2.34% 总市值33.9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54.80万元 其中特大单净买入112.73万元(买入230.60万元占比3.13% 卖出117.87万元占比1.60%) 大单净买入142.07万元(买入1584.17万元占比21.52% 卖出1442.10万元占比19.59%)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3.82%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1.88%/2.75%/13.60% 年内2次登龙虎榜 最近4月9日净卖出1880.13万元(买入总额3353.72万元占比11.49% 卖出总额5233.85万元占比17.93%) [1] 公司基础信息 - 公司位于上海市嘉定区 2002年1月成立 2017年2月上市 主营热塑性环保粘接材料研发生产销售 [2] - 收入构成:热熔胶42.28% 光伏封装胶膜32.55% 反应型胶黏剂17.49% 热熔墙布窗帘4.92% 其他2.76%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塑料-其他塑料制品 概念板块含小盘/多胎概念/参股新三板/融资融券/光伏胶膜等 [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78万户 较上期减少2.03% 人均流通股22,912股 较上期增加2.07%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68亿元 同比减少28.88% 归母净利润-1056.26万元 同比减少139.1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4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431.05万元 [3]
4.88亿买“壳”到手,常州富豪父子的上市梦近了
钛媒体APP· 2025-09-18 09:51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天洋新材董事长李哲龙及董事冯延昭辞职 李哲龙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冯延昭保留人力资源及行政负责人职位 [1] - 百兴集团代表茹正伟和毛曲波被提名为董事候选人 茹正伟为百兴集团董事长茹伯兴之子 毛曲波为百兴集团财务总监 [2] - 李哲龙及其一致行动人以4.88亿元转让21.35%股权给百瑞兴阳及伟创佳则 交易完成后百兴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 持股比例21.35% 李哲龙持股降至13.8% [3][4] 行业并购背景 - 百佳年代2024年光伏胶膜出货量行业排名第三 天洋新材排名第八 此次收购为行业罕见并购案例 [2] - 百兴集团2020年营业收入255亿元 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71位 茹伯兴父子2024年以75亿元财富位列胡润百富榜第704位 [6] - 百佳年代曾于2023年3月申请IPO拟募资16亿元 2024年6月撤回申请 收购天洋新材后有望实现光伏胶膜资产整体上市 [6] 天洋新材经营状况 - 公司光伏胶膜业务2022年亏损5659万元 2023年亏损同比扩大66% 2024年亏损2.13亿元同比翻倍 2025年上半年亏损1056万元 [9] - 光伏胶膜毛利率从2022年3.85%暴跌13.81个百分点 2023年降至-3.94% 2024年为-3.19% [9] - 2022年非公开发行募资9.67亿元投向三个光伏胶膜项目 原计划产能从2021年0.6亿平方米扩至2023年2.2亿平方米 [8] 亏损原因分析 - 2022年硅料价格高位导致组件厂开工不足 光伏胶膜出货未达预期 [10] - 2022年上半年高价囤积EVA粒子遭遇三季度价格大跌 计提存货跌价约6000万元 销售价格无法向下游传导 [10] - 2023-2024年行业竞争加剧 EVA粒子和胶膜售价持续下降 2025年二季度胶膜价格4.61元/公斤同比下降25.53% [10] 产能扩张问题 - 昆山光伏项目投资进度63.15%后终止 已投资5684万元 [11] - 南通和海安项目延期至2026年6月投产 已分别投资8397万元和1.33亿元 [11] - 南通项目产能利用率仅31.9% 扩张项目未达规模效应导致净利润减少 [11] 百佳年代经营对比 - 2019-2021年营收分别为10.26亿元、13.47亿元、25.42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4271.4万元、1.22亿元、1.31亿元 [13] - 2022年上半年营收19.87亿元 净利润1.91亿元 保持增长态势 [13] 行业环境与整合意义 - 光伏胶膜行业竞争加剧 龙头福斯特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9.33%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96亿元同比下降46.60% [13] - 行业产能整合受国家鼓励和协会号召 并购具有积极行业意义 [13] - 百佳年代IPO前融资估值37.4亿元 与10名投资者签有对赌协议 需通过上市或回购实现退出 [15]
海优新材(688680):2025年半年报点评:胶膜盈利短期承压,汽车业务有望成为新增长级
民生证券· 2025-09-01 03:16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6] 核心观点 - 胶膜业务盈利短期承压 光伏封装胶膜价格竞争激烈 毛利率处于历史低位 [2] - 汽车业务取得实质性进展 PDCLC瞬光液晶调光膜产品实现全球首家标配调光天幕上车 产业化成功 [3] - 公司采取保守战略 降融资杠杆 控账款风险 经营现金流持续为正 [2] - 公司坚持创新 推出零迁移转光胶膜 BIPV用新型PVE胶膜和彩膜等创新产品 [2] - 积极与海外本土企业合作 在美国 土耳其等国家实现本土产业化落地 推动印度等海外胶膜业务合作与发展 [2] - 营销团队加强市场推广 深化客户关系 树立行业口碑 力争获得更多新车型定点项目 [3] - 调光膜产成品率提升及规模化将带来持续降本 有望较快提升调光天幕及车窗渗透率 [3] - 已启动年产200万平方米PDCLC调光膜扩产项目 [3] - AXPO轻量化环保皮革 PVE玻璃封装胶膜产品逐步进入汽车行业 进行小批量交付或测试 [3]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6.33亿元 同比-57.47% [1] - 2025H1归母净利润-1.33亿元 同比亏损收窄 [1] - 2025H1扣非净利润-1.35亿元 同比亏损收窄 [1] - 25Q2营业收入3.18亿元 同比-48.07% 环比+0.66% [1] - 25Q2归母净利润-0.76亿元 续亏 [1] - 25Q2扣非净利润-0.77亿元 续亏 [1] - 预计2025年营收16.05亿元 同比-38.1% [4][5] - 预计2026年营收28.40亿元 同比+76.9% [4][5] - 预计2027年营收39.93亿元 同比+40.6% [4][5]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97亿元 [4][5]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0.53亿元 [4][5]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2.27亿元 [4][5] - 以8月29日收盘价为基准 对应2026年PE为76X 2027年PE为18X [4][5] 业务进展 - 光伏产业受周期调整及光伏发电市场化政策影响 光伏电站装机量波动 竞争态势严峻 [2] - 汽车配套新型材料业务取得实质性进展 [3] - 海外业务拓展取得成效 与海外本土企业合作提供设备 配方 工艺等全方位技术解决方案 [2] - 创新产品推广和应用逐步取得成效 [2] - 汽车领域技术及产业化布局取得长足进步 [3]
天洋新材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139.15%,三费占比上升明显
证券之星· 2025-08-30 23:2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4.68亿元,同比下降28.88%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1056.26万元,同比下降139.15%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2.49亿元,同比下降32.4%,但归母净利润亏损802.47万元,同比收窄18.71% [1] - 毛利率22.36%,同比提升30.42%,但净利率-1.95%,同比下降392.48% [1] - 三费占营收比16.98%,同比上升53.05%,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总计7951.77万元 [1] - 每股收益-0.02元,同比下降100%,每股净资产3.53元,同比下降12.6%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1元,同比改善90.44% [1] - 货币资金2.45亿元,同比下降13.24%,应收账款3.58亿元,同比下降24.28% [1] - 有息负债5.57亿元,同比下降30.25% [1] 业务运营 - 光伏封装胶膜业务因行业低价竞争导致"量增价减",2024年销量增长31.79%但亏损加剧 [7] - 公司调整光伏业务策略,优化组织结构、暂停低效产线、升级设备,提升人均效能 [7] - 电子胶业务2024年营收1.58亿元,同比增长30.88%,年产能约1730吨 [8] - 电子胶业务重点开拓新能源汽车、摄像/声学模组、消费电子、储能等领域客户 [8] - 电子胶主要客户包括歌尔、欧菲光、丘钛、华勤、汇川技术等,年供货量约2000万元 [6] - 公司针对TOPCon等N型组件开发的专用封装胶膜已投入市场,并持续研发新产品 [5] 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 - 控股股东和控制权拟变更,股份转让协议已于2025年4月签署,5月取得交易所确认表 [6][9] - 公司历史上上市以来中位数ROIC为7.75%,但2024年ROIC为-8.29%,投资回报较差 [3] - 公司上市以来已有7份年报,亏损年份3次,生意模式较为脆弱 [3]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例为47.45%,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为-7.5% [4] - 有息资产负债率达23.06%,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均值为负 [4] 行业与战略 - 光伏行业面临产能过剩问题,公司以减亏、扭亏为目标,动态调整产销平衡点 [5][7] - 公司放缓新产能投产速度,聚焦内部降本提效和外部新机会拓展 [7] - 依托高分子材料技术积累,开拓高毛利、高增长的新型膜类材料应用市场 [7] - 电子胶业务增量集中在智能穿戴、声学模组、汽车电子、电机工控等领域 [8]
天洋新材上半年营收4.68亿元同比降28.88%,归母净利润-1056.26万元同比降139.15%,净利率下降1.55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08-29 11:2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68亿元,同比下降28.88%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1056.26万元,同比下降139.15%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932.05万元,但同比增长15.99% [1] - 基本每股收益-0.02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69% [2] 盈利能力指标 - 上半年毛利率22.36%,同比上升5.21个百分点 [2] - 净利率-1.95%,同比下降1.55个百分点 [2] - 第二季度毛利率20.73%,同比上升3.21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3.48个百分点 [2] - 第二季度净利率-2.91%,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且环比下降2.06个百分点 [2] 费用结构 - 期间费用9385.76万元,同比增加346.73万元 [2] - 期间费用率20.04%,同比上升6.31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78%,管理费用同比增长8.21% [2]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7.29%,财务费用同比增长42.55% [2] 估值与股东情况 - 市盈率(TTM)约-14.79倍,市净率(LF)约2.13倍,市销率(TTM)约2.61倍 [2] - 股东总户数1.78万户,较一季度末下降109户(降幅0.61%) [2] - 户均持股市值由21.15万元下降至16.53万元(降幅21.86%) [2]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热塑性环保粘接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3] - 收入构成:光伏封装胶膜47.71%,热熔胶31.73%,反应型胶黏剂12.02%,热熔墙布窗帘4.12%,其他3.35% [3] - 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塑料-其他塑料制品,概念板块包括多胎概念、太阳能等 [3]
天洋新材(603330) - 2025年第二季度主要经营数据的公告
2025-08-29 09:31
产量与销量 - 2025年二季度热熔胶产量5197.05吨、销量4502.27吨[1] - 2025年二季度光伏封装胶膜产量1802.17万平方米、销量1796.18万平方米[1] - 2025年二季度热熔墙布、窗帘产量41.70万平方米、销量41.00万平方米[1] - 2025年二季度反应型胶黏剂产量246.78吨、销量226.71吨[1] 营业收入 - 2025年二季度热熔胶营业收入10241.79万元[1] - 2025年二季度光伏封装胶膜营业收入8273.85万元[1] - 2025年二季度热熔墙布、窗帘营业收入1304.52万元[1] - 2025年二季度反应型胶黏剂营业收入4235.85万元[1] 价格变动 - 2025年4 - 6月热熔胶平均售价22.75元/公斤,较2024年降4.97%[2] - 2025年4 - 6月光伏封装胶膜平均售价4.61元/平方米,较2024年降25.53%[2] - 2025年4 - 6月热熔墙布、窗帘平均售价31.82元/平方米,较2024年升0.82%[2] - 2025年4 - 6月反应型胶黏剂平均售价186.85元/公斤,较2024年降9.16%[2] - 2025年4 - 6月间苯平均采购价6.97元/公斤,较2024年降11.99%[2] - 2025年4 - 6月己内酰胺平均采购价8.20元/公斤,较2024年降29.19%[3]
深圳燃气(601139):“燃气+清洁能源”双主业 协同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8-28 02:33
核心业务与战略布局 - 公司以燃气和清洁能源为双主业 构建天然气采运储销全产业体系并拓展光伏等清洁能源产业 [1] - 截至2024年末在广东等11省(区)拥有53个燃气业务特许经营权 [3] - 控股子公司斯威克是全球第二大光伏封装胶膜企业 年产能超过10亿平方米 [3] 燃气发电业务进展 - 深燃热电运营两套9E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 装机容量2×180MW [1] - 2024年6月投运首套470MW的9F级机组 累计发电量达10.2亿千瓦时 [1] - 第二套9F级机组于2025年6月正式投产 预计贡献增量收入 [1][3] 天然气供应保障体系 - 与中石油签订十年期协议锁定96.9亿立方米天然气合同量 [2] - 与广东大鹏公司签订年供应27.1万吨采购协议 享有接收站27万吨/年代加工权益 [2] - 通过国家管网深圳LNG接收站等基础设施保障供应稳定性 [2] 技术创新与产业生态 - 拥有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6家专精特新企业 [2] - 累计授权知识产权813项 含国际专利1项及发明专利148项 [2] - 参与编制颁布139项技术标准 其中国家标准47项 [2] 经营数据与财务表现 - 2024年管道燃气销售量49.75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2.78% [3]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52元/0.52元/0.53元 对应PE估值均为13倍 [3]
深圳燃气(601139):“燃气+清洁能源”双主业,协同发展
东莞证券· 2025-08-27 09:1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52元、0.52元、0.53元,对应PE估值均为13倍 [6][59][60] 核心观点 - 公司以"燃气+清洁能源"双主业协同发展,构建天然气采运储销全产业体系并拓展光伏等清洁能源产业 [6][13] - 燃气发电机组投产贡献增量收入,第二套9F级机组(470MW)于2025年6月投产,首套9F机组累计发电10.2亿千瓦时 [6][48] - 资源供应渠道丰富,与中石油签订十年期协议落实天然气合同量96.9亿立方米,与广东大鹏协议年供应27.1万吨并享有年27万吨代加工权益 [6][40] - 光伏业务全球领先,控股子公司斯威克为全球第二大光伏胶膜企业,年产能超10亿平方米,2024年销售光伏胶膜6.55亿平方米 [6][21] - 科技创新成果显著,累计授权知识产权813项(含发明专利148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47项,2024年深燃机订单金额近5000万元 [6][51][52] 业务经营分析 - 2024年供应天然气65.76亿立方米(同比+5.06%),其中管道天然气销售49.75亿立方米(同比+2.78%),用户达841万户(同比+78万户) [16][17] - 营收结构以城市燃气为主(2024年收入174.58亿元,占比61.58%),综合能源收入50.26亿元(占比17.73%) [29] - 2024年营收283.48亿元(同比-8.34%),归母净利润14.57亿元(同比+1.19%);2025H1营收154.32亿元(同比+11.99%),归母净利润6.38亿元(同比-13.61%) [25][27] - 拥有53个燃气业务特许经营权,覆盖广东等11省(区) [6][17] 基础设施与资源能力 - LNG运储能力突出:持有广东大鹏LNG接收站10%股份,拥有求雨岭储备库(2万立方米储罐)和深圳调峰库(8万立方米储罐),年接收能力80万吨 [42] - 运输装备升级:投运全球最大浅水航道LNG运输船"大鹏公主"号(舱容8万立方米,年运力80万吨) [42] - 储备库扩建:深圳调峰库二期拟新建2座16万立方米LNG储罐,投产后进一步提升接收能力 [42]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逐步落地,多地调整气价(如广州非居民气价上限调至4.47元/立方米),助力企业疏导采购成本 [31][34][35]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优化居民阶梯气价制度,推进能源领域价格改革 [34][35]
海优新材: 关于“海优转债”可选择回售的第一次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5 16:10
回售条款及安排 - 海优转债触发附加回售条款 因公司终止原募投项目"年产2亿平方米光伏封装胶膜项目(一期)"并将剩余资金投入新项目"年产200万平米PDCLC调光膜产品建设项目(一期)" 导致募集资金用途发生重大变化 [1][2][3] - 回售价格为100.22元/张 含当期利息 按票面利率1.60%及计息天数50天(2025年6月23日至8月11日)计算得出 [1][4][5] - 回售期为2025年8月12日至8月18日 回售资金发放日为8月21日 持有人可通过上交所系统申报回售(代码118008) 回售期间债券继续交易但停止转股 [1][5] 募集资金用途变更 - 公司终止原光伏封装胶膜项目(一期) 将剩余募集资金(含利息及理财收益)转向投资PDCLC调光膜项目(一期) 该变更经债券持有人会议及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1] - 新项目年产规模为200万平米PDCLC调光膜 属于光学膜材料领域 区别于原光伏胶膜业务 [1] 市场交易影响 - 截至公告日海优转债市价高于回售价格(100.22元/张) 持有人选择回售可能产生价差损失 [1][6] - 若回售后债券流通面值低于3000万元 将在回售期结束公告后三个交易日内停止交易 [5]
22家企业上半年合计亏损超142.5亿元
36氪· 2025-08-05 01:23
在光伏"反内卷"以及多晶硅"小作文"频繁出现的背景下,近日有多家光伏企业陆续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报。据预见能源不完全统计显示,在已公布 半年报以及业绩预告的23家光伏企业中,有18家企业出现亏损,仅有5家企业保持盈利,合计亏损金额在142.5-169.2亿元,同比亏损进一步扩大 6.74%-26.74%。 不过,和去年不同的是,这次光伏行业的半年报呈分化趋势,有的企业在继续扩大亏损,有的却开始减亏,而2024年同期业绩表现不错的光伏辅材企业今 年却比较一般。 | | | | 2025年上半年光伏企业业绩预报 | | | | | --- | --- | --- | --- | --- | --- | --- | | 序号 | 公司名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亿元) |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亿元) | 同比(同花顺有数据) | | | | | 最低值 | 最高值 | | 最低 | 最高 | | 1 | 通威股份 | -52 | -49 | -31.29 | -66.19% | -56.60% | | 2 | 弘元绿能 | -3.5 | -2.9 | -11.57 | 减亏69.7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