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建
icon
搜索文档
周期ETF单周吸金77亿元 机构:“反内卷”反转行情待验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1:09
周期主题ETF资金流入与业绩表现 - 鹏华化工ETF、国泰钢铁ETF、广发基建50ETF在7月21日至29日区间净流入金额分别达18.31亿元、14.11亿元和13.07亿元,位列行业主题ETF前五 [1][4] - 稀土ETF嘉实、国泰煤炭ETF同期净流入金额均超8亿元,富国建材ETF、南方有色金属ETF净流入位于5亿至9亿元区间 [1][4] - 稀土ETF年初以来回报率达42%,稀有金属ETF回报率达36%,领涨行业主题ETF [1][3] - 多只稀土ETF近一月回报率超25%,稀有金属ETF近一月回报率约22%,国泰钢铁ETF、广发基建50ETF、鹏华化工ETF近一月回报率分别为19.56%、9.87%、9.61% [3] 行业指数表现与政策驱动 - Wind钢铁指数近一月上涨20.39%,建材指数上涨14.46%,有色金属指数上涨11.20%,建筑指数上涨9.62%,机械指数上涨8.56%,其中钢铁和建材指数分列涨幅榜第一和第三名 [2] - "反内卷"政策涉及煤炭、钢铁等传统行业及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强调依法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并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1][4] - 政策预期催化下,周期板块ETF在7月21日至25日当周净申购规模达77亿元,环比提升66亿元,中游制造、TMT、消费板块同期获净申购 [4] 机构观点与行情持续性分析 - 开源证券策略团队指出若需求侧政策力度不足,"反内卷"行情可能仅为短暂主题性反弹,若需求侧刺激强劲则可能形成类似2016-2017年供给侧改革的反转行情 [7] - 中航证券认为行情已进入"资源品ROE未验证但股价商品同步上涨"阶段,若ROE在未来一季度未能验证可能干扰行情,验证后则有望迎来更大行情 [7] - 博时基金表示行情持续性取决于产能实际退出进度(如钢铁、煤炭)及技术创新转化效率(如光伏),建议关注头部企业研发支出占比和产能利用率等指标 [8] 行业投资机会与分化 - 短期关注处于周期底部的周期股(如钢铁、水泥),存在估值和盈利修复带来的反弹机会 [9] - 中期看好周期成长类龙头企业(如化工、有色、机械),在周期底部仍能保持盈利且未来三到五年有望受益行业格局改善 [9] - 长期聚焦产品创新、进口替代及出海出口方向的高质量发展企业,电池与新能源汽车行业机会集中于具备技术成本优势及海外市场增长的企业 [9][10] - 传统行业(钢铁、水泥)中估值更低、改善更明显的公司机会更大,因行业主要矛盾在于通过限产减产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9]
财税观察:基建投资增速放缓系短期扰动 四季度有望显著加速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23:5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陈建伟判断,本轮基建投资的承压状态预计在三季度末将 有明显改善,四季度在资金和项目双重驱动下,有望迎来一轮显著的加速,以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稳定增 长的目标。 在受访专家看来,极端天气与价格因素阶段性影响基建投资增速,上半年财政对基建投资的支持力度相 对近年偏弱。随着下半年财政加大稳增长力度,新一批的重大项目开工,叠加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增 量政策的支持,基建投资增速仍将保持韧性。 人民财讯7月30日电,今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统计口径下的狭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电力、热力、 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4.6%,较前5个月回落1个百分点。6月基建投资增速的放缓成为拉低上 半年增速的主因,多个基建高频指标同步走弱。 ...
基建投资增速放缓系短期扰动,四季度有望显著加速
搜狐财经· 2025-07-29 23:30
基建投资增速分析 - 今年上半年狭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4 6%,较前5个月回落1个百分点 [1] - 6月基建投资增速放缓成为拉低上半年增速的主因,多个基建高频指标同步走弱 [1] 影响基建投资的因素 - 极端天气与价格因素阶段性影响基建投资增速 [1] - 上半年财政对基建投资的支持力度相对近年偏弱 [1] 未来基建投资展望 - 下半年财政将加大稳增长力度,新一批重大项目开工 [1]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增量政策将支持基建投资增速保持韧性 [1]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二季度基建业务经营情况简报
证券日报· 2025-07-29 23:19
新增项目情况 - 2025年4-6月公司基建业务新增项目情况分为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两部分进行披露 [2] - 2025年1-6月公司基建业务新增项目情况同样分为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两部分进行披露 [2] 数据披露说明 - 公告明确表示由于存在各种不确定性 上述经营情况数据与定期报告披露的数据可能存在差异 相关数据仅供投资者阶段性参考 [2] 公告基本信息 - 公告编号为临2025-030 由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7月30日发布 [1][2] - 公告涉及证券代码600606 股票简称为绿地控股 [1]
基建投资增速放缓系短期扰动 四季度有望显著加速
证券时报· 2025-07-29 21:59
基建投资增速分析 - 上半年狭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4.6% 较前5个月回落1个百分点 6月增速放缓是主因[1] - 极端天气与价格因素造成短期扰动 财政支持力度相对偏弱[1][2] - 下半年财政将加大稳增长力度 新重大项目开工叠加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 增速保持韧性[1] 天气因素影响 - 6月工程机械月平均工作时长同比降9.11% 环比降8.56% 开工率同比环比双降反映施工强度减弱[2] - 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 水泥粉磨开工率 水泥发运率等上游指标表现偏弱[2] - 极端天气主要影响物理施工环节 属短期供给侧冲击 不改变中长期趋势[2][3] 财政资金支持变化 - 上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2.16万亿元 同比增45%[4] - 专项债支持传统基建比例下降 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 铁路等规模同比降4.3%[4] - 土地储备专项债资金增加1924.9亿元 保障性安居工程增加587.5亿元 投向多元化[4] 政策转型与资金保障 - 财政政策从投资拉动转向投资与消费协同发力 通过消费券等国补政策刺激需求端[5] - 第三批"两重"项目清单落地 全年8000亿元额度覆盖1459个项目[6] - 下半年超2万亿元专项债券额度待发行 超长期特别国债提供重大战略项目资金保障[6]
亚洲联合基建控股(00711)7月29日斥资32.16万港元回购74.8万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7-29 11:38
公司股份回购 - 亚洲联合基建控股于2025年7月29日斥资32.16万港元回购股份74.8万股 [1]
亚洲联合基建控股7月29日斥资32.16万港元回购74.8万股
智通财经· 2025-07-29 11:36
公司股份回购 - 亚洲联合基建控股于2025年7月29日斥资32.16万港元回购股份74.8万股 [1]
建材、建筑及基建公募REITs周报(7月19日-7月25日):《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反内卷政策持续深化落实-20250729
光大证券· 2025-07-29 05: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建筑和工程评级为增持(维持) [4] - 非金属类建材评级为买入(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反内卷政策持续深化落实,24 年 7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后相关政策不断推进,7 月 24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治理“内卷式”竞争 [1] - 内卷严重、盈利差的行业可能率先迎来供给侧改革,光伏产业链过剩亏损具代表性,水泥、钢铁行业有成熟行动方案有望率先受益 [2] - 盈利状况方面重点关注光伏玻璃、浮法玻璃、水泥、碳纤维行业,碳纤维行业因产值低供给侧改革优先级或靠后,光伏玻璃及浮法玻璃行业可关注旗滨集团、南玻 A、信义玻璃 [2] - 供给侧经验上水泥、钢铁行业方案成熟,水泥行业短期减产提价协同经验丰富,中长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分两阶段实施,濮耐股份、鸿路钢构或受益钢铁反内卷涨价,水泥行业可关注海螺水泥、华新水泥 [3] - 其他协同提价行业中玻纤关注中国巨石、中材科技,消费建材关注科顺股份、东方雨虹、三棵树,此外还可关注海南华铁、天安新材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反内卷政策推进情况 - 24 年 7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25 年 3 月政府工作报告指明整治,7 月 1 日中财委第六次会议强调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7 月 18 日工信部表示将发布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7 月 24 日《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明确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 [1] 可能率先受益行业 - 内卷严重、盈利差的行业可能率先供给侧改革,光伏产业链具代表性,水泥、钢铁行业有成熟方案有望率先受益 [2] 重点关注行业及公司 - 盈利状况关注光伏玻璃、浮法玻璃、水泥、碳纤维行业,碳纤维行业产值约 50 亿元供给侧改革优先级或靠后,光伏玻璃及浮法玻璃关注旗滨集团、南玻 A、信义玻璃 [2] - 供给侧经验方面水泥、钢铁行业方案成熟,濮耐股份、鸿路钢构或受益钢铁反内卷涨价,水泥行业关注海螺水泥、华新水泥 [3] - 其他协同提价行业,玻纤关注中国巨石、中材科技,消费建材关注科顺股份、东方雨虹、三棵树,还可关注海南华铁、天安新材 [4]
年中财政的观察和思考——上半年财政数据点评
一瑜中的· 2025-07-28 15:53
上半年财政力度 - 上半年广义财政支出增速8.9%,高于全年目标增速3.4%~5.1%,显示财政靠前发力[5] - 上半年财政力度为2022年以来同期最强,2018-2024年上半年广义财政支出增速分别为12.7%、15%、0.6%、1.1%、12.4%、-3.6%、2.9%[5][18] - 6月广义财政支出同比17.6%,5月同比4%,创2024年10月以来新高[2][66] 财政体感与结构 - 政府债发行总量大、进度快,上半年净融资7.69万亿,完成全年目标55.5%,为2022年以来同期最高[6][20] - 政府债结构未倾斜项目建设,用于化债的特殊再融资债进度90%,高于项目建设相关的特别国债47.5%和新增专项债49.1%[7][22] - 专项债作资本金增量撬动有限,上半年专项债作资本金1917亿元,同比仅增16%,明显低于新增专项债整体45%的增速[7][23] - 财政支出结构聚焦科技和民生,科学技术支出增9.2%,民生类支出增6.4%,基建类支出下降5.5%[8][26] 信用扩张情况 - 预算内信用扩张强劲,上半年全国财政预算内支出增速8.9%,为2022年以来同期最高[9][31] - 大省重回预算外收缩,城投债和非城投国企信用债净融资同比转负[9][32] - 融资平台数量大幅压减,6万亿置换政策推动融资平台改革转型[9][32] 下半年财政展望 - 不考虑增量政策,下半年广义财政支出或降至-0.4%,为2022年以来同期新低[10][34]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披露,下半年财政体感改善具备三大条件:项目端支持充分、资本金问题缓解、配套资金补足[11][35] - 项目端支持包括8000亿"两重"建设项目和7350亿中央预算内投资已下达,比去年快一个季度[11][39]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总投资约1.2万亿元,装机规模6000万千瓦,是三峡工程的2.7倍[11][35] 6月财政数据 - 税收收入连续3个月正增长,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分别增长32%、18%[15][46] - 6月卖地收入同比高增21.9%,5月为-14.6%,但地产相关税仍拖累明显[15][66] - 6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79.2%,带动广义财政支出增速创2024年10月以来新高[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