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

搜索文档
年均27艘刷新纪录,外高桥造船交付第600艘船舶;北京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约占全国1/3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8-09 04:13
船舶制造行业 - 上海外高桥造船累计交付600艘船舶及海工平台 总载重吨达1亿202万吨 年均交付效率为27艘/4637万载重吨 创中国造船业纪录 [2] - 最新交付项目为意大利Grimaldi公司建造的9000车位汽车运输船"GRANDE TIANJIN"号 [2] - 首制船为2003年交付的15万吨级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海洋石油111" [2] 人形机器人产业 - 北京市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占全国总量1/3 产业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 [2] - 2023年上半年北京机器人产业营收同比增长近40% [2] - 北京机器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2] 电池与新能源产业 - 美国锂硫电池公司Lyten将收购破产企业Northvolt在瑞典和德国的剩余资产及全部知识产权 [2] - Lyten计划重启Northvolt谢莱夫特奥超级工厂和研发园区运营 并保留原高管团队多名成员 [2] - 交易完成后将与Northvolt原有主要客户开展合作 具体财务条款未披露 [2] 人工智能与数据中心 - 软银集团收购富士康俄亥俄州电动汽车工厂 用于推进"星门"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项目 [2] - 软银此前与富士康就美国数据中心建设计划进行合作洽谈 [2] - 此次收购是软银为推进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举措 [2]
扬子江船业在手订单超1600亿元 交船期排至2030年
证券时报网· 2025-08-08 09:41
公司订单情况 - 截至上半年公司手持订单236艘超1600亿元[1] - 交船期排至2030年[1] - 清洁能源船占订单总值的74%[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公司净利润达42亿元[1] - 净利润创历史新高[1]
积极应变 航运租赁业动作频频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2
行业动态与项目签约 - 招银金租与招商轮船、招商工业、南京金陵签约四艘6.2万载重吨多用途重吊船 为招商局集团首笔自船自造、产融协同项目 [1] - 融资租赁行业通过"融资+融物"模式切入航运市场 对接船舶建造企业资金需求 服务"国轮国造"战略 [1] 2025年航运市场展望 - 德路里预测2025年全球航运需求稳健 煤炭和谷物贸易支撑干散货市场 环保法规推动供应调整 [2] - LNG运输船队2025年预计增长11% 面临船舶供应过剩、项目延期及需求不确定性挑战 [2] - 美联储2024年9月降息降低船东融资利率 有助于船队扩张及进口船用设备采购成本下降 [2] 业务发展策略 - 机构需深入研究船型、货物、航线趋势 积极寻找航运租赁业务机会 [3] - 密切关注各类船型供需动态 拓展业务机会并合理配置船舶品类 [3] - 金融租赁公司需"引进来"为境外船舶提供金融支撑 "走出去"参与国际航运融资业务 [6] 政策支持与创新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2024年8月发布清单 重点支持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及LNG设备等水运设备租赁业务 [4] -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推出"带租过户不停航"机制 证书办理时间从30个工作日缩短至2个工作日 [4] - 上海自贸区2024年12月发布措施 聚焦前沿产业和高端航运服务业 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 [5] 国际业务突破 - 浦银金租与新加坡东太平洋航运完成两艘LNG双燃料集装箱船融资协议 由江苏新时代造船建造 [6] - 光大金租与加拿大塞斯潘签订两艘13600标箱集装箱船人民币融资租赁协议 总金额近23亿元 实现全流程人民币结算 [6] - 航运租赁企业"走出去"有助于提升全球航运产业链地位 推动资金与技术要素国际流动 [7]
列国鉴|舟行千年:威尼斯船文化的传承与蜕变
新华网· 2025-08-08 06:37
威尼斯航海历史与造船业 - 威尼斯共和国舰队在13至18世纪依靠高度发达的造船体系建立海上强权,其军械库是欧洲前工业化时代首屈一指的造船中心 [2] - 舰队军械库采用分段流水作业,极端情况下一天可拼装一艘战船,鼎盛时期每日2000名工匠工作,年产超100艘战舰 [4] - 现代威尼斯造船业已迁离,但意大利仍领跑全球超级游艇制造业,2025年在造24米以上游艇订单占全球50.3%(572艘/1138艘) [4] 现代威尼斯的船舶使用与生态保护 - 威尼斯日常有2000多艘船穿梭运河,包括贡多拉、水上巴士、货运船等,其中大部分为机动船只 [5] - 机动船只的波浪、噪音和排放威胁潟湖生态,威尼斯设置禁航区并限制速度与发动机功率以保护传统划船方式 [5] - 贡多拉现有约400条,几乎全部服务于旅游业,船夫需接受历史、划桨技术等培训且人数受上限控制 [7] 传统船文化的传承与商业化 - 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利用舰队军械库作为场地,游客可参观传统造船技艺 [6] - "威尼斯划船节"吸引全球7500名参赛者,使用近2000条船比赛,报名费收入资助传统划船课程 [7][8] - 虾尾船等传统船只通过商业机构(如"划行威尼斯")推广,25名女性教练授课并赞助女性划船运动 [11] - 贡多拉元素成为热门纪念品,相关冰箱贴日销约70个,船夫结合历史讲解增强游客体验 [11][12]
韩国人,拒绝当牛做马
虎嗅· 2025-08-08 04:44
韩国社会经济模式分析 - 韩国在50年内完成西方200年的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形成"压缩现代性"发展模式 表面是汉江奇迹 背后是国民代价[2][4] - 政府将增长置于首位 社会福利投入严重不足 仅占GDP12% 远低于法国30%和日本22%的水平[3][8][9] - 家庭被迫承担教育 养老 育儿等社会功能 导致家庭经济超载[3][22] 社会福利与民生现状 - 老年人贫困率居经合组织首位 40%老年人月收入低于5300元人民币 养老金覆盖率低致老人被迫打工[12][13][14] - 医疗自付比例高 教育成本难以覆盖3-18岁阶段 政府投入不足[15] - 2024年总和生育率降至0.72全球最低 女性面临职场与家庭双重压力[25][26] 政府财政支出结构 - 国防预算达3000亿人民币 占GDP2.7% 仅次于美国和以色列[16] - 重点投入半导体 造船 汽车 电池等产业 通过税收优惠和低息贷款扶持财阀[18][19][21] - 基础设施支出集中于交通 能源 港口等硬件建设[18] 教育与就业困境 - 教育投资回报率下降 金融危机后就业市场萎缩 年轻人难以进入大企业或公务员系统[27][28] - 年轻人流行"三放"(放弃恋爱 结婚 生育)和"N放"(放弃买房 人际关系 梦想)[29] - 高额补习投入与就业困难形成恶性循环[27][28]
制造业回流将削弱美国跨国公司竞争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7 22:41
美国关税政策与半导体行业 - 美国政府宣布对进口半导体产品征收100%关税 适用于所有进入美国的芯片和半导体 但豁免已承诺在美国制造的企业[1] - 关税政策旨在推动高端制造业回流 通过抬高进口成本提升本土制造吸引力 并为企业减税提供空间[2] - 苹果公司宣布1000亿美元美国投资计划 建设全球最大智能玻璃生产线 以换取取消对苹果产品100%的半导体关税[2] 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 - 美国要求盟友国家增加对美投资 欧盟 日本 韩国等承诺向美国转移数千亿美元先进产能 涵盖半导体 汽车 造船 医药行业[2] - 产业政策延续《芯片与科学法案》和《通胀削减法案》 以补贴吸引半导体 新能源汽车和生物医药行业投资[1] - 制造业回流可能导致美国跨国公司丧失东亚供应链的成本优势 削弱其在第三方市场的竞争力[2][3] 关税对经济与通胀的影响 - 美国7月ISM非制造业PMI降至50.1 创2020年以来第三低读数 5月和6月就业增长数据被大幅下调[3] - 关税政策可能导致进口体系混乱和物价上涨 因美国企业本土制造依赖中间品进口 推高本土制造成本[3] - 中国出口美国芯片仅占其市场份额1.3% 但大量家电 通讯设备含中国低端芯片 关税将影响普通消费品[3] 中国制造业与贸易调整 - 中国7月出口同比增长7.2% 前7个月与美国贸易总值下降11.1% 对美国市场依赖度降至外贸总值9.4%[4] - 中国制造业占全球30%比重 正通过扩大内需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巩固全球制造业地位[4] - 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快速发展 依托集群效应与规模经济增强系统性创新能力[4]
江苏首富00后儿子登场!千亿民企恒力少东家进入造船板块董事会
贝壳财经· 2025-08-07 12:53
恒力集团二代接班 - 恒力集团创始人陈建华、范红卫夫妇之子陈汉伦进入*ST松发董事会任董事[1] - 陈汉伦出生于2001年,拥有应用金融硕士学位,曾任普华永道(新加坡)企业所得税税务咨询顾问,2024年3月起任恒力集团副总裁[5] - 陈汉伦的姐姐陈逸婷(1993年出生)自2015年起任同里旅游董事,曾掌管油化、能源服务等业务,现任恒力集团副总裁[6] 恒力集团业务与资本布局 - 恒力集团2024年总营收8715亿元,位列世界500强第81位、中国企业500强第25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位[2][10] - 集团控股两家上市公司(恒力石化、*ST松发)和一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同里旅游)[4][11] - 2024年将恒力重工装入*ST松发实现借壳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变更为船舶与高端装备制造[5] - 曾两次尝试分拆子公司康辉新材通过与大连热电重组上市,但均告失败[12][13] 石化行业接班潮 - 荣盛集团女婿项炯炯自2015年起担任荣盛石化董事,2017年任总经理[8] - 恒逸集团创始人邱建林之子邱奕博2020年成为恒逸石化董事长[9] - 贝壳财经记者关注到多家石化民企已启动接班[3][7] 恒力重工发展计划 - 恒力重工成立于2022年7月,拍下STX(大连)造船厂资产,进军高端临海装备制造[10] - 集团董事长陈建华期望恒力重工"冲进全球造船行业第一方阵"[4][10] - 国际船舶市场形势长期向好,船舶需求旺盛,企业盈利能力将持续提升[10]
环球市场动态:中长期内地经济有望延续底部回升
中信证券· 2025-08-07 02:59
宏观经济与政策 - 内地经济中长期有望延续底部回升,地产投资跌幅难大幅走阔,出口压力或加大[6] - 美联储官员偏鸽派言论推动9月降息预期升温,美元指数下跌0.6%[4][28] - 特朗普拟对含半导体进口产品征收100%关税,部分企业可豁免[6] 全球股市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收涨:纳指涨1.21%至21,169点,标普500涨0.73%至6,345点[10] - 欧洲斯托克600指数微跌0.06%,受芯片和医药关税担忧限制[10] - A股三连涨,沪指涨0.45%,军工股领涨[17] - 港股恒指微涨0.03%,反内卷概念股表现突出[12] 外汇与商品市场 - 国际油价下跌超1%,纽约期油报64.35美元/桶[29] - 黄金库存跃升至纪录高点,纽约期金年初至今上涨28%[6][28] - 欧元兑美元上涨0.7%至1.166,领涨G-10货币[28] 固定收益市场 - 10年期美债拍卖疲软,中标利率4.255%,投标倍数2.35倍[32] - 亚洲投资级债券利差收窄2个基点,中国IG债券受追捧[32] 个股动态 - 苹果(AAPL US)计划追加1,000亿美元美国制造投资,股价大涨5%[10] - Equinix(EQIX US)二季度EBITDA利润率达50%,创历史新高[9] - 创科实业(669 HK)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4.2%,但关税或影响下半年利润率[15]
资本市场成产业升级核心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8-06 20:28
央企重组热潮 - 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拟开展吸收合并重大资产重组 中国重工将连续停牌直至终止上市 8月12日是其A股股票最后一个交易日 [2] - 中国神华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 收购控股股东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13家核心能源企业股权 覆盖煤炭开采、坑口煤电、煤化工及相关物流运输体系等全产业链环节 此次交易或是千亿级的大重组 [2] - 国投中鲁拟收购电子院100%股份 从传统果汁业务跨界至电子工程设计领域 中化装备拟收购益阳橡胶塑料机械集团和蓝星化工机械两家公司100%股权 以提升专业能力 [3] 重组政策背景 - 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优化并购重组机制 国务院国资委出台意见支持控股上市公司围绕主业竞争优势、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升级实施并购重组 [4] - 证监会公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2025修正)》 通过股份对价分期支付、重组简易审核程序、私募创投"反向挂钩"等创新制度机制实现进一步松绑 [4] - 本轮重组更强调主业竞争力提升和产业链协同优化 主动布局安全支撑、新兴领域和全球竞争力等战略重点 [5] 重组影响 - "两船"合并后中国船舶总资产将突破4000亿元 年营业收入超1300亿元 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规模及手持订单数量均领跑全球 [7] - 优质资产注入带来营业收入与利润增长 吸引长期资金关注 增强投资者信心 推动央企向"强而精"转型 [7] - 重组是资源整合的"加速器"和价值创造的"放大器" 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正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