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储一体化

搜索文档
新型电力系统 :变革已至,系统平价带来能源需求为王的时代
2025-09-26 02:29
新型电力系统 :变革已至,系统平价带来能源需求为王的 时代 20250924 摘要 中国未来十年长期增长依赖新能源,预计到 2030 年新增用电量达 3 万 亿度。光伏虽不再是主要动力,但锂电池、电动车和 AI 算力将持续拉动 用电增长,AI 算力预计贡献 0.5%至 1%的增长。 评估新能源系统面临挑战,传统 LCOE 方法不适用,因新能源利用小时 数低且需高稳定性,导致初始投资巨大。高利率和经济环境加剧企业投 资压力,新能源的随机性、间歇性和季节性波动也增加了储能配置的复 杂性和成本。 中国需并行发展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构建双轨制能源系统。传统能源作 为备用,新能源为主力。政策支持和创新商业模式对吸引企业参与至关 重要,同时需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储能效率,应对新能源的波动性挑战。 储能配置对光伏平台效益至关重要,最佳配置比例需综合考虑新能源渗 透率和度电成本。数据显示,新能源成本随渗透率增加呈非线性增长, 因此储能配置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优化。 Q&A 中国电力系统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中国的电气化率已经达到 27.4%,高于许多欧美发达国家。中国能源需求的强 逻辑背景是进口能源是否需要被替代,这导致了电 ...
中广核书写富民兴疆绿电答卷 在运在建装机超1000万千瓦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09:27
项目进展与建设速度 - 洛浦光伏治沙示范项目于2024年10月开建 2024年5月23日一次并网 为国内建设到投运速度最快的百万千瓦级光伏电站 [1] - 若羌100万千瓦风电场2024年7月30日开工 当年12月29日全容量并网投运 刷新国内百万千瓦级风电场建设速度纪录 [1] - 塔城玛依塔斯风电场一期2011年实现当年核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已平稳运行14年 年均发电小时数超3500小时 [1] 运营数据与发电效能 - 吉木乃源网荷储一体化电场2024年供电量8.67亿千瓦时 风电利用小时数2284小时 光伏利用小时数1670小时 储能灵活调用456.24万千瓦时 本地消纳率超95% [2] - 塔城玛依塔斯风电场累计发电量超90亿千瓦时 [1] - 在疆累计投资超340亿元 纳税超21亿元 在运装机超1000万千瓦 累计输送绿电超348亿千瓦时 [2] 生态治理与减排成效 - 洛浦万亩治沙示范项目总规模2.2万亩 涵盖美洲狼尾草、耐旱植物、防风林及土壤化改造 实现治沙-覆绿-农光互补组合模式 [3] - 累计输送绿电等效节约标煤427.7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1333万吨 相当于植树造林106.6万公顷 [3] - 沙漠土壤化改造试验示范项目将不毛之地变为绿洲 [3] 产业链与科技创新 - 在巴州、和田、哈密等地推进18个产业项目 涵盖高端齿轮箱、光伏组件、新型储能及高端专业机器人领域 [2] - 与中国国新集团共同成立中广核新疆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金150亿元 作为在疆产业投资平台 [2] - 玛依塔斯风电场自研滑环检测设备实现14回路直阻同步测量(精度0.01毫欧) 协同除冰装置将年均停机从180小时压降至30小时 年增发电量约1700万千瓦时(按66台机组测算) [2]
草原上的绿电革命:点对点直供如何重塑中国能源版图?
搜狐财经· 2025-09-16 04:17
02 技术创新:打造稳定可靠的全绿电"样板间" 在广袤的内蒙古乌兰察布草原上,一场静悄悄的能源变革正书写着中国绿色发展的新篇章。这里,企业不再仅仅依赖传统电网,而是通过"专线"直接获取绿 色电力——成本更低、来源清晰、认证合规。这并非实验室里的构想,而是已稳定运行超过10个月的现实。由运达能源科技集团打造的全国首个全备案绿电 直连园区——乌兰察布市丰镇园区绿色供电项目,不仅标志着中国绿电直连模式首次实现规模化实践,更跑通了绿电"发-送-用-交易"全链路的商业闭 环,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间"。 政策落地,实践先行。运达丰镇园区项目是这场绿电革命的核心载体。该项目采用了先进的"风光储一体化"系统设计,总装机容量达80MW,并配套了储能 设施,成功实现了园区企业100%绿电稳定直供。其核心突破在于打破了传统"源网荷储"项目的电网层级限制,创新性地打造了"绿电专线",实现了发电端 与用电端的点对点连接。这不仅减少了中间环节损耗,提升了经济性,更确保了每一度电的绿色属性可追溯、可认证。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欧盟碳边境调 节机制(CBAM)逐步落地的背景下,这种直连模式为企业提供了清晰可靠的绿电溯源路 ...
储能板块更新与推荐
2025-09-15 01:4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中国及全球电化学储能行业,特别是大储(大型储能)产业链,涉及电芯、PCS(变流器)、系统集成等环节 [1][5] * 公司:阳光电源(全球集成龙头)、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中创新航、欣旺达(电芯环节)、德业股份、上能电器(PCS环节) [5]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政策驱动与市场目标** * 国家发改委2025-2027年新型储能发展规划是顶层设计文件 提出到2027年实现180GW的装机目标 [2] * 截至2024年底 国内储能累计装机量为73.8GW 未来三年需新增约100GW装机量 [1][2] * 假设配套时长为3小时 则每年新增装机量约100GWh [1][2] * 地方政策(如内蒙古、甘肃)通过容量补偿和电价机制显著提升项目经济性 示范效应显著 [1][4] * 内蒙古给予独立储能充放电容量补偿 每度电补偿0.35元 叠加现货市场价差约0.3元 [4] * 甘肃对独立储能实施容量电价 每千瓦每年330元 与火电同等地位 [4] **2 需求超预期与价格变化** * 国内储能月度新增招标量和装机量持续提升 需求超预期 [3] * 储能电芯价格上涨受两方面因素驱动:碳酸锂等原材料成本上升 以及国内需求超预期而短期供给无弹性 [1][4] * 供需关系进入新的上升周期 相关公司盈利能力将得到修复 [1][4] **3 长期发展前景与驱动力** * 全球电力系统发展趋势推动行业长期发展:可再生能源比例提升 负荷侧非线性用电需求(如电动车、AI)增加 导致灵活性资源需求大增 [1][5] * 电化学储能因部署灵活、成本可控成为重要选择 [1][5] * 经济性提升:多地光伏+储能或独立储能项目已具备较高投资回报率 美国IRA法案效果优于预期 中国地方政策配套完善 [5] * 中国公司享受国内市场化转型和全球出海双重红利 [1][5] **4 储能在新能源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 储能在新能源发展中具有重要评价空间 当前强配比例约11% [3][6] * 随着风光储一体化推进 配比有望提升至17%甚至更高 远期可能接近40% [3][6] * 即使新能源装置不变 储能配比也将上升 其增速有望持续超预期 [3][6] **其他重要内容** **1 下半年独立储能需求强劲的动因** * 电网调峰供需平衡已被打破 需要更多灵活性供给 估计需求缺口在70-90吉瓦水平 [7] * 地方容量电价等政策支持 提供结构性补偿支撑 [7] * 国企投资思路转变:先规划储能 再配置新能源 储能在新能源投资中的角色变得核心 [7]
风电行业需求蓄势向好,风机盈利能力有望回暖
2025-09-15 01:49
风电行业研究关键要点 行业与公司 * 风电行业 2024年招标量164GW 同比增长超90% 2025年上半年招标量72GW 同比增长8.8%[1][4] * 头部企业包括金风科技(市占率21.5%)、韵达股份、明阳智能(海上市占率31.3%)、远景能源、三一重能 前五家企业市场份额合计约75%[6][11][12] * 金风科技在全球15个国家有出口 出口容量2.5GW[13] 需求与装机 * 2025年预计新增装机107GW 其中海上装机约12GW[1][7] * 2024年陆上新增装机75.8GW 占全国总量95% 2025年上半年新增51.4GW 同比增长98.9%[3][9] * 海外需求持续高增 深远海规划超预期打开未来发展空间[1][8] 价格与盈利 * 2025年8月含塔筒风机中标均价2010元/千瓦 较去年最低点增长27% 陆上不含塔筒均价1525元/千瓦 较去年最低点增长19%[1][5] * 全行业均价至少有3%~5%涨幅 陆上中标均价回升至1600元/千瓦以上[1][5][16] * 2025年上半年主要风机企业毛利率实现回升 金风科技毛利率达15.30%[3][20] * 风机成本中塔筒占比29% 叶片占比22% 原材料成本优化推动整机成本下移[3][17] 竞争格局 * 头部企业差距逐步缩小 2024年前五名企业中标量均超27GW[1][6] * 竞争焦点集中在技术迭代和差异化布局 陆上风机主流机型升级至8~10GW 海上风机向15~18GW迈进[12] * 行业自律抑制低价竞争 大型能源集团调整招标评标标准[16] 市场表现与投资 * 2024年风电板块上涨18.3% 略低于电力设备板块 优于光伏[1][3] * 2025年二季度公募基金持仓风电占比0.95% 超配0.55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0.17个百分点[1][8] * 推荐韵达股份(盈利弹性更大)、金风科技、三一重工、明阳智能等龙头企业[1][7][21] 技术发展 * 中国市场技术升级 单机容量普遍提升至5兆瓦以上[3][9] * 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占比持续提升[3][9] 商业模式 * 风电企业商业模式包含风机制造和风场业务 风场开发成为主要盈利来源[14] * 风机制造业务因价格战、成本压力及产能利用率偏低逐步走向亏损[14][15] 其他重要信息 * 2024年陆地平均单位单千瓦投资4200元 其中采购安装费用约1350元[10] * 2024年海外中标量合计28GW 其中远景能源10GW 金风科技8GW[18] * 国内海上中标量13.2GW 其中金风科技4.0GW 远景能源3.6GW 明阳智能2.8GW[18][19]
上市公司抢滩新能源发电项目
证券日报· 2025-09-04 16:12
公司投资动态 - 甘肃能源控股子公司甘肃电投民勤新能源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民勤100万千瓦风光电一体化项目 动态总投资40.89亿元 其中风电装机50万千瓦 光伏装机50万千瓦 [1][2] - 风电项目预计年平均上网电量10.99亿kWh 光伏项目年平均发电量10.15亿kWh 风电上网电价0.28元/kWh 光伏上网电价0.2元/kWh 项目投资回收期14.91年 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6.76% [2] - 深圳能源全资子公司拟投资建设涿鹿县65万千瓦风电项目 总投资49.58亿元 [2] - 下半年以来多家上市公司包括云南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密集披露新能源发电项目投资计划 覆盖光伏 风电等清洁能源类型 [1]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新能源行业发展 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迈入质量优先新阶段 [1][3] - 双碳目标下国家政策明确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电力消费结构向清洁能源转型加速 [3] - 技术迭代推动成本持续下降 投资回报率提升 企业投资意愿增强 [3] - 能源安全战略需求推动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依赖 提升能源自给率 [3] 行业规模数据 - 上半年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5亿千瓦 同比增长18.7% 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亿千瓦 同比增长54.2% 风电装机容量5.7亿千瓦 同比增长22.7% [3] 行业挑战与应对 - 电网输配电能力不足导致部分地区消纳困难 电源规划远超当地用电需求 外送通道不匹配 分布式光伏可接入容量受限 [4] - 参与者增多导致项目同质化竞争加剧 [4] - 企业需加强技术研发 探索风光储一体化 绿电+绿氢等新模式 参与电力市场改革 协同破解消纳和用地难题 [4] - 通过规模化 精细化运营降低开发与运维成本 强化产业链合作推动健康发展 [4] 政策导向 - 国家发改委 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要求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 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4][5] - 新政策有利于形成真实市场价格 促进电力资源高效配置 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5][6] - 政策变化倒逼电站持有方提升电力市场交易专业能力 推动行业转向质量优先发展阶段 [6]
“价值再造,共创未来”资本市场(广州)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中证网· 2025-08-18 14:03
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政策背景 - 国务院去年4月发布"新国九条"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配套推出近50项规则涵盖发行上市 交易机制 并购重组 退市监管等全链条环节 [1] - 证监会牵头构建"1+N"政策体系 开启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系统性重塑 [1] 国有资本与股市振兴 - 国有资本经营性收入与转让收入对稳定地方财政发挥支柱作用 [1] - 国有资本在振兴股市中扮演关键角色 [1] 企业价值评估标准 - 甄别优质企业需关注持续竞争力与价值创造潜能 [2] - 投资需侧重企业战略 技术壁垒 现金流及执行力 [2] - 选股核心在于盈利质量 行业格局与估值匹配度 [2] 行业发展趋势与机遇 - ETF市场在居民资产配置转型与资本市场深化改革背景下具有广阔前景 [2] - 低空经济领域存在检测业务发展机遇 [2] - 数字人民币跨境业务成为布局方向 [2] - 电力板块估值具备吸引力 "风光储一体化"推动多能源配置优化 [2] - 科技 高端制造及医药赛道具备长期发展潜力 [2] 区域资本市场建设 - 广州资本市场通过研讨会搭建政策 资本与产业高效对接平台 [3] - 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共同推动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创新路径 [1][3]
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扩容 上市公司争相发力风光储一体化项目
新华网· 2025-08-12 05:54
公司投资动态 - 吉电股份全资子公司拟投资10.93亿元建设山东潍坊200兆瓦光伏项目 配置62兆瓦/124兆瓦时储能系统 年均利用小时数1491小时 上网电价90%按0.3949元/千瓦时执行 税后投资收益率5.32% 资本金内部收益率8.43% 投资回收期13.94年 [2] - 粤水电拟投资6.13亿元在甘肃建设110兆瓦光伏项目 配置22兆瓦/44兆瓦时储能系统 [3] - 太阳能控股子公司拟投资17.08亿元建设新疆300兆瓦牧光互补光伏项目 配置75兆瓦/300兆瓦时电化学储能系统 新建220千伏汇集站及35千伏送出线路 [3] - 广州发展子公司拟投资5.19亿元建设从化区100兆瓦复合光伏项目 按10%容量配置10兆瓦/10兆瓦时储能 年均利用小时数1062.45小时 上网电价0.453元/千瓦时 [4] 行业发展趋势 - 风电光伏逐步成为我国发电主体 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扩容 电网面临系统平衡和稳定挑战 需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1][5] - 储能作为解决风光发电不稳定的核心技术 将与光伏电站迎来爆发式增长 [1][5] - 普利特控股子公司设立光储事业部 开展光伏风电组件及发电侧电网侧储能集成业务 [5] - 天合光能预计2025年风光累计装机达1600GW超过火电 [5] - 协鑫集团预计新型储能每年新增80GW 2025年累计规模达230GW [6] -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预测2027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在保守和理想场景下分别达97.0GW和138.4GW 2023-2027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9.3%和60.3% [6] 项目区位特征 - 吉电股份项目位于山东潍坊寿光市营里镇 交通便利 系公司在吉林省外首个多能互补一体化基地 [2] - 粤水电项目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部地区 [3] - 太阳能项目位于新疆察布查尔县 为牧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3]
30亿元固态电池产业项目签约
中国化工报· 2025-08-12 01:48
项目签约 - 铁岭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国晟能源签署国晟(铁岭)未来能源产业园项目协议,总投资30亿元,占地230亩 [1] - 项目选址经开区台湾园原吉豹汽车厂房,分两期建设 [1] - 项目涵盖固态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及回收、电芯制造、Pack线等全产业链环节 [1] - 布局异质结叠层钙钛矿、新能源高端装备研发制造等前沿领域 [1] 战略合作 - 双方将深化新能源技术研发、产业配套及生态链构建合作 [1] - 探索"风光储"一体化应用场景,推动项目成为东北新能源产业标杆 [1] 公司背景 - 国晟能源成立于2022年,主营业务包括太阳能热发电产品、装备及光伏设备制造 [1] - 国晟科技累计光伏组件订单达26.85亿元 [1] - 已建成江苏徐州、安徽淮北等五大生产基地 [1] - 正在加速建设山东莱州、新疆若羌等新基地 [1]
山东铁投能源投资集团成立
中国经济网· 2025-08-11 08:25
公司战略定位 - 山东铁投能源投资集团作为山东铁投集团全资子公司 承担打造绿色能源产业投资运营商使命 [2] - 公司聚焦"主业+科创" 锚定千亿资产、百亿收入、省内头部、国内领先目标 [1] - 纳入集团"353"产业发展战略中"三新"产业重要板块 初步形成风光核储一体化格局 [1] 业务规模与布局 - 注册资本达100亿元 下辖山铁绿能科技(上海)公司等多家权属单位 [2] - 综合装机量1.8GW 并网量1.7GW 涉及风光储电站41个 [2] - 业务覆盖全国10个省(区、市) 强化风光储一体化优势 [1][2] 发展路径规划 - 加速电力交易布局 推进抽水蓄能及电池资产二期等重大项目落地 [1] - 投资布局产业链优质企业 着力构建综合能源产业体系 [1] - 精心谋划"十五五"发展战略 目标成为集团化能源企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