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式帮扶

搜索文档
思想不松懈 工作不松劲(话说新农村)
人民日报· 2025-08-28 22:38
过渡期成果与制度构建 - 党中央设立5年过渡期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衔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过渡期即将收官 脱贫地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并构建长远制度体系 [1] - 通过线上大数据筛查预警和线下基层走访构建动态监测防护网 全国累计超过680万监测对象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1] - 帮扶方式从输血为主转向造血赋能 注重开发式帮扶以增强脱贫地区和群众内生动力与发展能力 [1] 产业与就业帮扶措施 - 全国脱贫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草食畜牧水果蔬菜等十大产业 通过特色产业带动脱贫群众增收致富 夯实产业基础 [2] - 通过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升级帮扶车间统筹公益性岗位等措施促进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 确保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 [2] - 村级就业信息员活跃在田间地头为外出务工脱贫群众排忧解难并拓宽就业渠道 [2] 资产管理与政策衔接 - 各地正盘活用好3.28万亿元帮扶项目资产 通过确权登记和健全管理机制分类施策 使资产从一次性投入转变为持续稳定发挥效益 [2] - 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与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 研究建立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 实现政策体系向乡村全面振兴转换 [3] - 过渡期收官在即需持续压实责任抓好问题整改 通过精准监测有力帮扶扎实举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3]
通讯丨中企“希望农场”在纳米比亚播种振兴“曙光”
新华网· 2025-07-30 01:03
今年45岁的莱娜·高塞斯,是该项目受益的首批30名农户之一。当她来到乌萨科斯的达伟卜农场领取一批免费的山羊和绵羊时,脸上的笑容格外灿 烂。 "我在这里出生长大,我的祖辈们曾在此辛勤劳作。如今,作为项目的受益者,我能够重返这片土地继续祖辈的耕耘,这种感觉非常美好。"高塞 斯对新华社记者说。 新华社温得和克7月29日电 通讯丨中企"希望农场"在纳米比亚播种振兴"曙光" 新华社记者林晶 近年来的厄尔尼诺现象令整个南部非洲遭受严重旱灾,包括纳米比亚中西部埃龙戈省乌萨科斯地区在内,大片牧场干枯龟裂,牲畜因缺水与饲料 断供死亡,农户生计几近崩溃。 幸运的是,今年初充足的雨水大大缓解了旱情。与此同时,一项由中资企业与当地政府共同推动的"希望农场"项目,正为当地社区带来重启新生 的"曙光"。 7月26日,在纳米比亚乌萨科斯,工作人员在羊只进入农户家庭前为其注射疫苗。新华社记者 林晶 摄 7月26日,在纳米比亚乌萨科斯,农户通过抽签形式随机获得"希望农场"项目发放的牲畜。新华社记者 林晶 摄 "希望农场"项目由中广核铀业斯科有限公司(斯科)湖山铀矿设立的斯科基金会和纳米比亚农业、渔业、水利与土地改革部联合发起。该农场采 用"造 ...
【环球财经】中企“希望农场”在纳米比亚播种振兴“曙光”
新华社· 2025-07-29 13:43
项目背景与目标 - 中广核铀业斯科有限公司通过斯科基金会与纳米比亚农业、渔业、水利与土地改革部联合发起"希望农场"项目,旨在通过系统性支持帮助低收入农户增加收入和脱贫脱困 [1] - 项目采用"造血式"帮扶模式,每年捐赠1000头羊,并提供畜牧养殖培训、疫苗接种、兽医服务、经验共享和销售渠道保障等全方位支持 [1] - 项目预计在未来十年内覆盖纳米比亚14个省区,使超过50个合作社和500个家庭受益 [2] 项目实施与机制 - 受益农户需在15个月后向基金会返还半数羊仔,以帮助更多周边农户共同致富,形成可持续的帮扶循环 [2] - 项目不是简单的捐赠,而是被纳米比亚政府称为"赋能社区、改变命运"的切实之举,旨在助力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 [3] - 纳米比亚政府呼吁更多企业与政府部门和中广核铀业斯科有限公司合作,复制和拓展这一合作模式 [3] 社会影响与农户反馈 - 严重旱灾导致纳米比亚中西部埃龙戈省乌萨科斯地区牧场干枯龟裂,牲畜因缺水和饲料断供死亡,农户生计几近崩溃 [1] - 充足雨水缓解旱情后,许多农户面临无牲口可放的困境,"希望农场"项目为当地社区带来重启新生的信心与希望 [1][2] - 首批30名受益农户之一莱娜·高塞斯表示将努力扩大养殖规模并为更多年轻人创造就业机会,另一位受益农户罗纳德·卡霍罗强调项目对恢复生计的意义重大 [2]
中企“希望农场”在纳米比亚播种振兴“曙光”
新华社· 2025-07-29 12:30
新华社温得和克7月29日电 通讯|中企"希望农场"在纳米比亚播种振兴"曙光" 新华社记者林晶 近年来的厄尔尼诺现象令整个南部非洲遭受严重旱灾,包括纳米比亚中西部埃龙戈省乌萨科斯地区 在内,大片牧场干枯龟裂,牲畜因缺水与饲料断供死亡,农户生计几近崩溃。 幸运的是,今年初充足的雨水大大缓解了旱情。与此同时,一项由中资企业与当地政府共同推动 的"希望农场"项目,正为当地社区带来重启新生的"曙光"。 今年45岁的莱娜·高塞斯,是该项目受益的首批30名农户之一。当她来到乌萨科斯的达伟卜农场领 取一批免费的山羊和绵羊时,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 "我在这里出生长大,我的祖辈们曾在此辛勤劳作。如今,作为项目的受益者,我能够重返这片土 地继续祖辈的耕耘,这种感觉非常美好。"高塞斯对新华社记者说。 "希望农场"项目由中广核铀业斯科有限公司(斯科)湖山铀矿设立的斯科基金会和纳米比亚农业、 渔业、水利与土地改革部联合发起。该农场采用"造血式"的帮扶模式,在每年捐赠1000头羊的基础上, 向受益农户提供畜牧养殖培训、疫苗接种、兽医服务、经验共享、销售渠道保障等系统性支持,助力低 收入农户群体增加收入,脱贫脱困。 高塞斯说,干旱造成的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