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种植

搜索文档
从革命老区到塞上明珠 特色产业绘就经济蓬勃向上新画卷
央视网· 2025-08-28 03:21
历史经济贡献 - 抗战时期盐池县作为陕甘宁边区经济支柱 贡献食盐 皮毛 甘草三大资源[1][3] - 1941至1945年通过大生产运动发展畜牧业 纺织业 打盐运盐 有效缓解边区财政经济困难[3] 现代农业转型 - 滩羊养殖规模达330万只 品牌价值突破130亿元[7] - 创新盐碱地生态养殖模式 发展1.2万亩海蟹 南美白对虾 螺旋藻及三文鱼养殖[3][5] 产业体系升级 - 聚焦特色农业 新型材料 绿色食品 清洁能源 文化旅游 物流六大重点产业[9] - 推动产业向高端化 绿色化 智能化 融合化方向发展[9] 经济发展成果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15.4亿元[9]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86元(同比+4.5%)农村居民19472元(同比+7.9%)[9]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塞上江南枸杞红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8-03 23:49
枸杞产业发展现状 - 中宁县枸杞产业2024年综合产值突破126亿元,品牌价值超205亿元 [1] - 产业构建标准体系、绿色防控、质量检验和产品溯源四大体系,推动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 [1] - 田间采摘和种植管理规范,政策扶持到位,种植户信心充足 [1] 质量监督与品牌保护 - 实行"四标一码"管理模式,结合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溯源码严格管控品质 [2] - 纪委监委联动监督机制加强对证明商标和地理商标使用的监督管理 [2] - 严格审核枸杞包装物备案,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2] 政策支持与资金管理 - 智慧监督平台公开2000余条产业扶持政策和补助资金发放信息,包括枸杞造林和"三北"防护林补助 [3] - 已督促整改和协调解决26个企业提出的问题,快速响应企业诉求 [3] - 推动惠农政策落实监督检查,确保群众享受产业红利 [2] 技术培训与利益机制 - 相关部门加强对种植户的技术培训和指导 [3] - 鼓励企业与种植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3] - 深入田间收集民情民意,推动解决特色产业发展堵点问题 [2]
国网甘肃电力:电足质优护航枸杞丰收季
中国能源网· 2025-07-21 07:38
行业生产情况 - 甘肃省玉门市14万亩枸杞进入丰收旺季 预计采摘工作持续至8月底 [1] - 枸杞主产区在7-8月集中成熟 高温天气促使种植户抢收并启用烘干设备以提升品质 [1] - 农业生产用电负荷因烘干设备集中启用持续攀升 对供电质量及服务响应能力要求提高 [1] 电力保障措施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依托"网上电网"平台实时监控配变及线路负荷 开展用电量动态分析及隐患排查 [3] - 建立线上线下联动机制 精准预测负荷增长区域和电压波动时段 确保张掖酒泉白银等主产区全周期用电安全稳定 [3][4] - 组织工作人员对枸杞产区线路开展全方位巡检测温和隐患排查 深入田间地头监测用电负荷变化 [4] 服务创新机制 - 创新建立一对一联系机制和党员服务队定期上门服务制度 从设备检修到故障抢修全程跟踪 [4] - 供电公司主动为农业企业检查用电设备排查线路隐患 解决专业人员短缺问题 [3] - 通过零距离服务保障枸杞从枝头采摘到烘干加工的全链条电力需求 [4]
全球首个枸杞属植物国际测试标准获得通过
环球网资讯· 2025-07-11 11:08
行业标准制定 - 中国主导制定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成为全球首个枸杞属植物国际测试标准 [1] - 该指南历时5年研发,基于1886份种质资源和46个审定保护品种的64个形态指标数据分析 [1] - 最终筛选出27个规范化特征指标,并详细定义测试方法、部位和时间 [1] - 经过2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专家的5次论证后获得通过 [1] 产业影响 - 指南的通过标志着中国在枸杞新品种DUS测试领域取得国际话语权 [2] - 将为全球枸杞种质资源保护和商业化育种提供统一规范 [2] - 将成为国际枸杞种苗贸易纠纷裁决的法律依据 [2] - 推动枸杞产业标准化与国际化进程 [2] 国际合作 - 宁夏作为中国枸杞核心产区,将强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和UPOV成员国的技术交流 [2] - 计划分享育种经验、种植技术及标准化管理模式 [2] - 鼓励本土企业参与国际品种权交易,推动自主培育品种走向国际市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