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山西实践
新华社· 2025-09-26 07:17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作为能源大省,山西肩负着保障能源供应 和推动能源转型的双重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1月在山西考察时强调,"要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保障煤炭供应安全,统筹抓好 煤炭清洁低碳发展、多元化利用、综合储运这篇大文章";今年7月在山西考察时指出,"着眼于高水平 打造我国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配套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氢能等能源,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殷殷嘱托,催人奋进。山西在坚决扛牢国家电煤保供责任前提下,高起点谋划绿色低碳转型路径,努力 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新型能源体系。 "一块煤"如何实现价值攀升? 在位于阳泉市的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一矿调度中心,透过大屏幕,可以看到井下割煤机缓缓开动,黑得 透亮的煤块掉落到传送皮带上,顺着皮带输送到地面,井下设备协同运转一目了然。 "整套智能化综采技术装备,保证了井下生产现场能够被看得清、看得懂,不仅降低了矿工的劳动强 度,还保障了安全生产,生产效率明显提升。"华阳一矿调度室综采四队技术员王健说。 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山西以智能化建设、绿色化开采为突破口,通过完善相关标准、加强政策引 导,全面提升煤炭供给质量,截至8月底已建 ...
端牢能源饭碗 加快绿色转型
新华社· 2025-09-25 23:15
图为潞安化工集团煤基清洁能源公司厂区全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作为能源大省,山西肩负着保障能源供应和推动能源转型的双重使 命。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1月在山西考察时强调,"要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保障煤炭供应安全,统筹抓好煤炭清洁低碳发展、多元化 利用、综合储运这篇大文章";今年7月在山西考察时指出,"着眼于高水平打造我国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配套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氢 能等能源,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殷殷嘱托,催人奋进。山西在坚决扛牢国家电煤保供责任前提下,高起点谋划绿色低碳转型路径,努力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新型能 源体系。 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山西以智能化建设、绿色化开采为突破口,通过完善相关标准、加强政策引导,全面提升煤炭供给质 量,截至8月底已建成298座智能化煤矿、55座绿色开采试点煤矿。不久前,能源资源领域煤炭方向的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在山西 启动建设,进一步推动煤矿智能化升级。 稳稳端牢能源饭碗的同时,"推动煤炭产品由初级燃料向高价值产品攀升"是山西加快能源转型的一项重大使命。 走进潞安化工集团煤基清洁能源公司厂区,黑色煤炭先被气化 ...
端牢能源饭碗 加快绿色转型——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山西实践
新华社· 2025-09-25 12:22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作为能源大省,山西肩负着保障能 源供应和推动能源转型的双重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1月在山西考察时强调,"要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保障煤炭供应安全,统 筹抓好煤炭清洁低碳发展、多元化利用、综合储运这篇大文章";今年7月在山西考察时指出,"着 眼于高水平打造我国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配套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氢能等能源,构建新型能 源体系"。 殷殷嘱托,催人奋进。山西在坚决扛牢国家电煤保供责任前提下,高起点谋划绿色低碳转型路 径,努力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新型能源体系。 今年以来,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取得多项技术突破,攻克了循环流化床煤电机组快速调峰难 题,助力煤炭清洁低碳利用。该院还破解了低浓度瓦斯利用难题,为从煤矿中开发清洁能源拓宽 了技术途径。 包括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在内,山西目前已建成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12家、省重点实验室173 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33家、省市两级新型研发机构155家,能源领域创新平台加速布局。 "一块煤"如何实现价值攀升? 在位于阳泉市的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一矿调度中心,透过大屏幕,可以看到井下割煤机缓缓开 动,黑得透亮的煤块掉落 ...
悦达投资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增27.62%,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16 22:4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3.58亿元,同比下降22.01%,归母净利润1402.47万元,同比上升27.62%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6.75亿元,同比下降30.15%,归母净利润-180.32万元,同比上升60.64% [1] - 毛利率同比增幅78.33%至10.24%,净利率同比增幅762.6%至0.63% [1] - 扣非净利润1193.92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20.92% [1] - 货币资金12.1亿元,同比增长19.68%,但有息负债35.89亿元,同比增加30.77% [1] - 每股收益0.02元,同比增长23.08%,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1元,同比增108.48% [1] 业务转型与项目进展 - 2024年公司聚焦新能源产业,华丰378MW渔光互补光伏项目、三峡悦达160MW/320MWh共享储能项目已并网投运 [4] - 正在建设灌东150MW光伏项目、悦祥70MW光伏项目、东台100MW/200MWh共享储能项目 [7] - 转让悦达智行公司100%股权,优化资产结构,推动向"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转型 [5]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83亿元,剔除悦达智行出表影响后同比增长25.08%,新能源、纺织、专用车、物流业务增幅显著 [6] 产品与技术 - 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年产1.5万吨,2024年出货量同比增长4倍以上,获国内头部汽车电池厂商认证 [7] - 磷酸锰铁锂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两轮电动车及储能系统,具有高能量密度、低成本和安全性能优势 [7] - 通过绿色数智能源管理中心提升能源管理效率,优化电力生产与传输 [5] 历史财务与资本回报 - 2024年ROIC仅0.89%,净利率0.06%,近10年中位数ROIC为1.46%,2020年最低达-13.52% [3] - 上市31年来亏损4次,经营性现金流/流动负债比率为-1.62%,应收账款/利润比高达1677.87% [3]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净利润6500万元,每股收益0.08元 [3]
悦达投资(600805)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增27.62%,盈利能力上升
搜狐财经· 2025-08-16 22:1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3.58亿元,同比下降22.01%,归母净利润1402.47万元,同比上升27.62%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6.75亿元,同比下降30.15%,归母净利润-180.32万元,同比上升60.64% [1] - 毛利率10.24%,同比增76.08%,净利率0.63%,同比增741.84% [1] - 扣非净利润1193.92万元,同比增120.92%,货币资金12.1亿元,同比增19.68% [1] - 有息负债35.89亿元,同比增30.77%,应收账款4.57亿元,同比增19.15% [1] - 每股收益0.02元,同比增23.08%,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1元,同比增108.48% [1] 业务转型与项目进展 - 2024年转型聚焦新能源,华丰378MW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并网,三峡悦达160MW/320MWh共享储能项目投运 [4] - 电力、热力销售营收3794.6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计划通过新能源项目扩容和智能管理提升毛利率 [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83亿元(剔除出表影响后同比增25.08%),扣非净利润同比增5367.42万元 [4] - 风光储项目包括大丰润龙49MW风电、宁夏红崖子100MW光伏等,在建项目含灌东150MW光伏、东台100MW/200MWh储能 [5] - 磷酸锰铁锂项目年产1万吨产线投产,2024年出货量增4倍,下游应用覆盖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 [6] 历史运营与资本效率 - 近10年ROIC中位数1.46%,2020年最低为-13.52%,2024年ROIC仅0.89% [3]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为-1.62%,货币资金/流动负债64.52% [3] - 有息资产负债率35.71%,应收账款/利润达1677.87% [3] 市场预期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6500万元,每股收益均值0.08元 [2]
悦达投资: 悦达投资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5 16:2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58亿元,同比下降22.01%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2万元,同比增长27.62%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58.7万元,上年同期为-6592万元 [2] - 总资产100.0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32%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27%,同比增加0.04个百分点 [2] 主营业务情况 - 新能源业务包括光伏、风电、储能、碳资产管理等 [3][6][7] - 智能制造业务涵盖智能农装、纺织、专用车等 [5][6] - 新材料业务包括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和钢渣综合利用 [4][5] - 其他业务涉及物流、公路收费、火电等 [7] 新能源业务进展 - 东台100MW/200MWh共享储能项目并网投运 [12] - 灌东150MW光伏项目完成主体工程 [12] - 中标盐城国能大丰H5200MW海上风电CCER开发项目 [13] - 生物质颗粒项目建立秸秆收储体系,与3家电厂签订掺烧协议 [13] - 售电业务代理32家企业,年代理电量2.55亿千瓦时 [14] 行业数据 - 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0亿千瓦,同比增长54.2% [8] - 全国风电装机容量5.7亿千瓦,同比增长22.7% [8] - 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 [8] - 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6.69亿吨 [8]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688.3万辆,同比增长35.2% [10] 研发与投资 - 智能农装公司完成300马力电驱混动拖拉机样机试制 [15] - 纺织公司10万锭细纱单产和运转率同比提升 [15] - 专用车公司研发第三代压缩车,装载量大幅提升 [16] - 对东台市东悦新能源科技公司增资6900万元 [19] - 持有珩创纳米7.31%股权,其磷酸锰铁锂产品市占率超45% [14]
亿纬锂能牵手国企;国轩成立新公司;弗迪电池扩产;宁德时代获电池大单;又一锂电池项目被叫停;中创新航落子河北;电池巨头重组
起点锂电· 2025-08-10 07:16
宁德时代动态 - 中标通辽市奈曼旗50MW/2GWh储能电站项目储能系统设备 [3] - 获得新加坡Vanda RE 2.2GWh电池储能系统订单 [4] - 将为通用汽车2027年前复产的雪佛兰Bolt车型供应磷酸铁锂电池 [5] 亿纬锂能合作与产能 - 子公司湖北亿纬动力与中国华电湖北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在新能源项目开发与配套化学储能等五大领域展开合作 [6] - 与晶科储能联合储能专用电芯工厂进入量产阶段 2025年5月完成调试 6月全面投运 年供应5GWh 314Ah储能电芯 [7][8] 多氟多业绩 - 氟芯大圆柱电池7月发货量达880万支 同比增长45% 创历史新高 8月预计发货量突破950万支 [9] 国轩高科布局 - 在安徽芜湖成立芜湖国轩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0亿元 经营范围包括电池制造、销售及回收等 [10][11] 中创新航扩张 - 福建公司注册资本由25亿元增至39亿元 [12] - 在河北邯郸成立新公司 注册资本40亿元 经营范围包括电池制造与销售 [13][14] 比亚迪扩产 - 无为弗迪电池有限公司三期工程投资24亿元 建成后年产电池包18.48万件等 [15] - 一期工程投资28亿元 年产刀片电池10GWh 二期规划产能15GWh [15] 其他电池项目 - 贵州兆科能源锂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开工 总投资2.5亿元 年产2GWh大圆柱电池 2025年12月投产 [16] - 科信技术叫停3.66亿元储能锂电池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转用于数据中心绿色低碳技术改造项目 [17][18] SK集团重组 - 将SK On与SK Enmove合并 新公司2025年11月1日成立 计划筹资8万亿韩元(约416亿元人民币)偿还债务 [19] 材料与回收 - 白银时代瑞象2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竣工投产 首批产品性能达行业领先水平 [21] - 中国盐湖青海汇信2万吨/年碳酸锂项目首批产品纯度达99.6%以上 符合动力电池级标准 [23] - 新能汇通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预计8月试产 总投资15亿元 [24][25] - 江西奉新九岭锂业年产5万吨锂电材料项目(一期)获批 总投资10亿元 [26] - 天目先导将建高性能硅基负极材料项目 投资1500万元 [28] - 新余池城科技年产14000吨废极片破碎项目即将进入新阶段 [34] - 天全聚能芯工科技梯次回收区域中心项目分两期建设 总处理能力将达3万吨/年 [35][36] 设备与制造 - 逸飞激光锂电激光智造装备总部基地项目封顶 总投资约5亿元 [30] - 正泰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签约江苏射阳 总投资约50亿元 涵盖逆变器、储能集装箱系统设备等 [31] - 先惠技术获宁德时代7.02亿元设备订单 [32] 车企动态 - 零跑汽车自研电池包开始外供 已接到超过5家新能源商用车客户订单 [40] - 全新小鹏P7预售6分37秒小订突破10000台 全系标配全域800V高压架构平台 [41] - 奇瑞集团1-7月累计销量1484563辆 同比增长14.5% [42] - 理想汽车就碰撞测试事件道歉 [43] 行业数据 - 2025H1中国锂电池负极出货量为126.9万吨 同比增长34.7% 人造石墨负极出货量超116万吨 天然石墨负极出货量近10万吨 [22]
金龙羽: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08 11:1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57亿元,同比增长32.9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71.60万元,同比下降20.19%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59亿元,同比改善2.25% [1] - 基本每股收益0.1541元/股,同比下降20.20% [1] - 总资产45.3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91%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7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82% [2] 股东结构 - 控股股东郑有水持股56.83%,质押股份8367万股 [2] - 前十大股东中郑有水、郑凤兰、吴玉花、郑会杰、郑钟洲为一致行动人 [2] - 普通股股东总数92,745户 [2] - 吴玉花拟转让5.32%股份给康立1号,尚未完成 [3] 业务发展 - 子公司开展应收账款保理业务,额度不超过6亿元 [3] - 使用不超过5亿元闲置资金进行委托理财 [3] - 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交易保证金不超过3000万元 [3] - 子公司与锦添翼签署固态电池技术开发框架协议,拟投入不超过3亿元 [3] - 投资12亿元建设固态电池关键材料量产线项目 [5] 固态电池项目进展 - 半固态电池已通过客户检测并获得订单 [5] - 氧化物电解质产品通过多家客户检测 [5] - 离子导体膜产品完成多家客户送样评测 [5] - 硅基负极材料通过多家客户检测 [5] - 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完成百公斤级制备 [5] - 固态电池业务暂未形成长期稳定收入 [6] 公司治理 - 子公司电缆实业吸收合并超高压电缆公司已完成 [3] - 设立金龙羽新能源(深圳)有限公司,持股比例91.67% [4] - 获得龙岗区工业用地用于固态电池项目建设 [5]
悦达投资以“两新一智”模式推进转型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7 06:41
新能源业务发展 - 公司以"两新一智"模式推进转型,重点发展新能源业务、新材料业务和传统业务智能化改造 [1] - 2024年华丰378MW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并网,2025年灌东150MW渔光互补项目全容量并网 [1] - 规划未来三年实现1GW至2GW累计装机 [1] - 大丰润龙49MW风电项目已并网,三峡悦达阜宁160MW/320MWh共享储能项目和东台100MW/200MWh共享储能项目正在推进 [1] 新材料业务进展 - 参股的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已实现量产,综合产能1.5万吨 [1] - 产品获头部电池厂家验证通过,出货量年增4倍以上 [1] 传统业务升级 - 纺织板块通过智能化技改和数字化转型,绿色产品销量大幅提升 [2] - "五类"特色纱线、"1+4"面料、"四超"等特色产品效益贡献率均达87%以上 [2] - 2024年"四新"功能纱线销售1640吨(同比+66.8%),绿色棉类销售6386吨(同比+59.9%),再生类套件销售1407.96万元(同比+76%) [2] - 拖拉机业务海外市场新开发经销商17家,2024年外销1320台,完成200台销售目标 [2] 投资业务贡献 - 参股的京沪高速、陈家港电厂等项目2024年合计贡献投资收益及现金分红超1亿元 [2] 未来发展展望 - 公司加速从传统产业运营商向"绿色可持续发展型公司"转型 [2] - 依托盐城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与自身资源禀赋,有望在"双碳"时代持续释放增长潜力 [2]
悦达投资(600805.SH):乘“双碳”战略东风,筑“两新一智”转型发展新标杆
新浪财经· 2025-08-07 01:57
公司转型战略 - 公司采用"两新一智"转型发展模式,以新能源业务领航、新材料业务赋能、传统业务智改为核心 [1] - 公司通过光伏平价上网、市场化竞争和三大业务协同共振实现高质量发展 [1] 新能源业务发展 - 公司依托盐城市新能源产业优势,2024年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达61%,光伏产业链完整度超90% [2] - 2024年378MW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并网,2025年150MW项目全容量并网,同时推进70MW等光伏项目建设 [2] - 新能源电力热力销售业务毛利率达46.37%,远超传统业务 [2] - 规划未来三年实现1-2GW累计装机目标,2027年新能源光伏电站利润有望达1.6亿元/年 [2] - 风电、储能项目多点开花,包括49MW风电项目、160MW/320MWh共享储能项目、100MW/200MWh共享储能项目 [3] 新材料业务进展 - 参股的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已量产,综合产能1.5万吨,产品获头部电池厂家验证,出货量年增4倍以上 [3] 传统业务提质增效 - 纺织板块通过智能化技改,绿色产品销量大幅提升,特色产品效益贡献率达87%以上 [3] - 2024年"四新"功能纱线销售1,640吨(同比+66.8%),绿色棉类销售6,386吨(同比+59.9%),再生类套件销售1,407.96万元(同比+76%) [3] - 专用车业务向环卫服务延伸,2024年运营环服项目20个,合同金额2.5亿元 [4] - 拖拉机业务海外市场新开发经销商17家,2024年外销1,320台 [4] - 物流板块布局新能源物流赛道,构建"海、河、陆、空"多维国际物流通道 [4] 投资业务贡献 - 参股的京沪高速、陈家港电厂等项目2024年合计投资收益及现金分红超1亿元 [4]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光伏行业进入"全国性政府差价合约机制"新阶段,头部企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1] - 盐城作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光伏)全国第一的城市,拥有全球最具开发价值的海上风场之一 [2] 公司竞争优势 - 公司与三峡集团等央企深度合作,形成"地方政府+央企+上市公司"三方合作模式,增强新能源赛道竞争力 [5] - 公司从传统产业运营商向"绿色可持续发展型公司"加速蜕变,有望在"双碳"时代持续释放增长潜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