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存款

搜索文档
年内第五次创新高,公募总规模首次突破36万亿,权益基金扛起增长主力军
格隆汇· 2025-09-27 01:09
中基协数据显示,2025年8月公募基金市场继续增长,总规模首次突破36万亿元大关,较7月的35.08万亿元增长1.18万亿元,增幅3.36%。这是年内第五次创 历史新高,主要得益于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的爆发式增长,叠加货币基金和跨境基金的稳健扩容。 具体来看: 股票基金8月规模5.55万亿元,环比6月增长6280.69亿元,增幅12.76%。份额变化较7月的3.44万亿份增加796.68亿份,增幅2.32%。 混合基金8月规模4.16万亿元,环比变化3327.04亿元,增幅8.69%。份额较7月的3.00万亿份减少450.09亿份,降幅1.50%。 货币基金8月规模14.81万亿元,环比变化1963.49亿元,增幅1.34%。份额较7月的14.61万亿份增加1904.18亿份,增幅1.30%。 债券基金8月规模7.21万亿元,环比减少285.05亿元,降幅0.39%。份额较7月的5.95万亿份减少951.47亿份,降幅1.62%。 跨境基金(QDII)8月规模7973.17亿元,环比增长672.73亿元,增幅9.21%。份额较7月的5977.57亿份增加516.51亿份,增幅8.64%。 | 日期 | 类别 | ...
解构非银存款超常增长的三重逻辑
东北证券· 2025-09-24 06: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非银存款激增并非“存款入市”那么简单,或受财政资金投放、“取消手工补息”政策、居民超额净储蓄转化等因素影响 [17][18] - 6 - 8 月居民“存款搬家”或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市场仍处于居民存款“搬家”的初期阶段 [137][139] - 权益市场行情或有一定持续性,若 A 股稳步上涨,年内居民“超额净储蓄”到期后或将有 3.3 万亿资金继续转移并对非银存款形成支撑,其中或有 15% - 25%左右进入权益市场,体量约为 0.49 - 0.82 万亿 [5][18][15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非银存款激增并非“存款入市”那么简单 - 2025 年 8 月新增居民存款仅为 1100 亿元,处于近十年同期最低水平,非银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为 11800 亿元,连续两个月明显超过季节性水准 [19] - 用“住户存款/A 股总市值”比值与股指的负相关关系论证资金流动不严谨,且忽略数据季节性规律会使解读偏离真相 [19][21] - 居民户新增人民币存款和非银存款均有明显季节性波动,2025 年 7 - 8 月非银存款余额环比增幅超历年同期,或存在额外推力 [21][25][26] 支撑因素之政府:财政资金积极投放的润滑效应 - 截至 2025 年 8 月,财政性存款余额为 7.8 万亿元,财政存款主要受广义财政收支和政府债券净融资影响 [30] - 今年财政靠前发力,8 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同比为 0.3%,政府债累计净融资额超季节性水平,但财政收入呈现“高融资、低沉淀”态势 [31][38] - 财政存款新增规模未同比大幅多增,可能与财政支出效率提升,资金转化为实体部门存款有关 [38] 支撑因素之企业:取消“手工补息”政策的持续疤痕效应 基于上市银行年报的“超自律”存款占比测算 - 2019 - 2020 年经济增速换挡叠加疫情冲击,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2022 年底理财赎回潮使定期存款占比进一步提升 [45] - 2022 年底 - 2024 年初,大行和中小行定期存款同比分化,大行加大对优质客户信贷营销,企业存款更多沉淀在大行体系 [45] - 银行调降存款成本措施效果不明显,“手工补息”推高银行真实负债成本,对公活期存款定价“超自律”普遍 [50][51] - 测算显示国股大行约 40%左右存款为超自律存款,“手工补息”叫停后部分存款不会一次性流出 [59][61] 基于信贷口径企业活期存款走势的“超自律”存款占比测算 - 2023 年二季度起企业活期存款同比减少,将同比减少 8000 亿元调整为 9000 亿元作为线性基准趋势 [65][66] - 2024 年 4 月“手工补息”叫停后,企业活期存款同比降幅扩大,4 - 8 月超减规模累计达 45024.2 亿元,占 2024 年 3 月末余额 18.3% [69] 企业短期资金面改善的两个因素 - 政府债券发行与财政资金拨付加快,为企业部门注入流动性,“置换隐债专项债”发行规模超 1.95 万亿元 [70] - 美元指数走弱和人民币汇率企稳升值,企业结汇意愿提升,8 月银行代客即期结售汇为 49.18 亿元,增加企业人民币活期存款 [71] - 企业活期存款回升,但“手工补息”叫停后约 18.3%活期存款或流失,高息依赖型资金流出支撑非银存款 [75] 支撑因素之居民:超额净储蓄的到期转移 两轮居民“存款流出”历史复盘 - 2009 - 2011 年:“四万亿”刺激后经济回暖,居民储蓄先流向股市楼市,后因通胀高企、货币政策收紧,流向理财信托 [78][79][82] - 2014 - 2016 年:经济增速放缓,货币政策宽松,股债双牛叠加互联网金融兴起,居民存款分流,末期楼市有部分分流效应 [89][102] 居民部门具备迁移潜力的沉淀“储蓄”测算 - 用 2015 - 2019 年个人存款存量线性外推居民储蓄,2020 年起居民储蓄偏离趋势,2022 年底跳升 [111] - 超额储蓄主要由定期存款贡献,2025 年 8 月超额定期存款 47.75 万亿元,超额活期存款仅 0.33 万亿元 [113][115] - 2020 - 2021 年住户中长期贷款超预测值,2023 年三季度逆转,2025 年 8 月超额中长期贷款为 - 6.17 万亿元 [120][121] - 用超额定期存款减超额中长期贷款得“超额净储蓄”,2022 年开始显著抬升,与理财“赎回潮”时间吻合 [121][122] - 2025 年 6 月以来超额净储蓄到期量约 2.3 万亿元,到期资金或流向高收益理财支撑非银存款 [127][130] 牛市未央,年内或有 3.3 万亿存款继续转移 6 - 8 月居民“存款搬家”或处于起步阶段 - 本轮非银存款超季节性增长受财政发力、监管余波与居民行为边际变化共同影响 [133] - 2025 年 6 月以来权益市场回升,但个人新开户数涨幅不夸张,行情围绕产业趋势和业绩,居民“存款搬家”或处起步阶段 [137][139] A 股上涨空间或仍在,0.49 - 0.82 万亿资金或将入市 - 杠杆资金表现显示市场情绪未过热,两融余额及交易额占比未达 2015 年牛市峰值 [140] - 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场,保险资金权益配置需求提升,汇金系增持 ETF,入市逻辑坚挺 [145][146] - 外资增配有空间,美联储降息预期提升,中国股市吸引外资,陆股通成交金额占比上升但不高 [148] - 若 A 股上涨,2025 年 9 - 12 月居民“超额净储蓄”到期后 3.3 万亿资金或转移,其中 0.49 - 0.82 万亿或入市 [152]
非银存款新增1.18万亿,流向了哪儿?券商观点现分歧
券商中国· 2025-09-17 09:05
央行最近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8月非银存款新增1.18万亿元,同比多增5500亿元。 中金公司表示,8月A股新开户数量达到265万户,较7月增加35%,同比增加165%,A股日均成交额达到2.25万亿元,超 过2024年9月及2015年6月,或能印证居民存款入市趋势。预计后续存款搬家现象可能延续,居民定期存款向活期及非银 存款的迁移有助于资金活化,推动M1增速继续上行。 光大证券表示,8月居民存款新增1100亿元,同比少增6000亿元,增量低于往年同期均值。而月内非银存款新增1.18万亿 元,同比多增5500亿元,延续7月以来同比多增态势。月内居民一般存款与非银存款间跷跷板效应延续。考虑主要受月内 权益市场走强,"赚钱效应"持续作用下,居民存款向证券第三方保证金存款等非银存款转移。8月末沪深两市成交额近2 万亿元,逼近2024年"9 · 24"期间峰值。股市交投热度回升,带动部分私人部门存款"跑步入市",数据层面呈现出居民一 般存款同比少增、非银存款同比多增的情况。 另一种声音:非银产品持有现金意愿上升 信达证券认为,非银存款的上升究竟是由于券商保证金的上升,还是由于非银产品持有现金的意愿上升,还难以从数据 中 ...
利率 - 市场关注的4个问题
2025-09-15 14:57
利率 - 市场关注的 4 个问题 20250915 摘要 8 月经济数据预计走弱,受反内卷政策等因素影响,但 9 月或因季末冲 量有所回升。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速若保持当前水平,可能超过 6%,GDP 增速预计在 5%以上,但需谨慎评估。 债券市场表现较弱,受机构季节性行为和监管因素影响。集中借贷业务 新规短期利空有限,长期旨在完善市场机制,利好做空,并有助于缓解 机构抵押品不足问题。 国债买卖重启条件包括中美关系、基本面、财政扩张和金融风险等因素, 年内重启必要性较高,符合国内资产负债表调整和提高内部资产占比的 逻辑。 国债买卖重启对市场是利好,增加债券需求,提供中长期流动性,降低 金融机构负债端成本,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尤其是在当前脆弱的市场 环境下。 8 月社融增速回落,未来是否继续回落以及地方政府债务资金是否提前 到四季度发放值得关注。提前发放需与债券发行进度相匹配。 近期居民存款低于季节性,非银存款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是理财产品扩 容导致金融脱媒,不能简单认为居民存款减少是因为资金进入股市。 当前利率高位盘整状态下,建议采用哑铃策略配置投资组合,短端以两 年左右中高等级信用债为主,长端考虑 30 年国债、 ...
数据点评 | “存款搬家”提速(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9-14 16:05
核心观点 - "存款搬家"现象加速显现 居民存款连续两个月低于季节性增幅 为2025年首次 同时非银存款新增11800亿元 创有数据以来同期新高 反映居民资产配置结构开始变化 [2][8][53] - 居民贷款表现疲弱 新增303亿元 同比少增1597亿元 与处于低位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形成呼应 就业市场不稳定导致居民对债务持审慎态度 BCI企业招工前瞻指数降至44.07 创2020年3月以来新低 [2][14][53] - 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预期增强 消费贷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贴息政策9月落地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可能扩展至科技与消费领域 通过杠杆效应撬动更多社会资本 [3][29][55] 信贷数据表现 - 8月新增信贷5900亿元 同比少增3100亿元 主要拖累来自企业部门 其中票据融资新增531亿元 同比少增4920亿元 [4][30][56] - 居民贷款结构分化明显 短期贷款新增105亿元(同比少增611亿元) 中长期贷款新增200亿元(同比少增1000亿元) [4][30][56] - 企业贷款呈现结构性变化 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余额同比增速下降0.4个百分点至9.7% 而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基本持平 [3][20][54] 社融数据变化 - 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至8.8% 新增社融25700亿元 同比少增4623亿元 主要源于政府债券同比少增2477亿元 [3][26][36] - 政府债券新增13700亿元 未能对冲人民币贷款少增影响 1-7月政府债净融资同比多增4.8万亿元的"前置"效应趋于结束 [3][26][54] - 表外融资表现分化 未贴现汇票新增1973亿元(同比多增1323亿元) 而委托贷款减少166亿元(同比少增191亿元) [36][56] 货币供应与存款结构 - M2同比增长持平于8.8% 新口径M1同比上行0.4个百分点至6.0% [5][43][57] - 存款结构呈现显著变化 居民存款新增1100亿元(同比少增6000亿元) 非银存款新增11800亿元(同比多增5500亿元) [5][43][57] - 企业存款新增2997亿元(同比少增503亿元) 财政存款新增1900亿元(同比少增3687亿元) [5][43][57] 经济指标关联性 - PPI同比回升至-2.9% PMI企业生产经营预期指数从52.6回升至53.7 与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趋稳形成呼应 [3][20][54] - 居民存款与非银存款连续两个月呈现"跷跷板"关系 与资本市场表现联系紧密 显示资金流动方向变化 [2][8][53] - 消费贷贴息政策9月启动 8月数据尚未体现政策效果 后续信贷增长存在改善空间 [2][14][53]
这个趋势信号要关注,居民存款搬家已经连续两个月了
第一财经· 2025-09-14 15:44
核心观点 - 居民存款向非银存款转移趋势强化 反映资金活性提升及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市场倾斜 [3][6][7] - M1-M2剪刀差收窄至2021年6月以来最低值 印证经济活动中资金活化程度增强 [4][5] - 存款搬家现象与资本市场表现形成联动 后续趋势可能延续但居民部门仍存谨慎预期 [8][9][11] 货币供应与存款结构 - M2余额331.98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增速与上月持平但较上年同期高2.5个百分点 [5] - M1余额111.23万亿元 同比增长6% 较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 [5] - M1-M2剪刀差收窄至-2.8% 较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 为2021年6月以来最低值 [5] - 非银存款新增1.18万亿元 同比多增5500亿元 居民存款新增1100亿元 同比少增6000亿元 [3][6] - 居民与非银存款连续两个月呈跷跷板关系 7月非银存款新增2.14万亿元创2015年以来同期最高 [3][9] 资金流向与市场联动 - 存款搬家现象与股市行情紧密关联 7月上证指数上涨3.74% 两市成交额环比增超40% [9] - 债券市场利率低位运行削弱固收类产品吸引力 推动资金转向权益市场 [9] - 非银存款作为资金流入资本市场的滞后指标 其增速回升初期被视为牛市中继信号 [9] - 居民资产多元化配置尚未影响存款与非存款资产同步增长 权益类配置仍有广阔空间 [10] 居民部门行为特征 - 居民储蓄意愿强劲 63.8%受访者倾向更多储蓄 较上季度提升1.5个百分点 [11] - 居民贷款增长乏力 前8个月人民币贷款累计增7110亿元 同比少增7290亿元 [11] - 居民存贷差持续扩大 7月达8.98万亿元 8月进一步升至9.06万亿元 [11] - 居民部门杠杆率逆势下降0.4个百分点至61.1% 主因房地产销售转跌及提前还贷增加 [12] 政策与趋势展望 - 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 包括消费券发放、贷款贴息及新设再贷款工具 [12] - 存款吸引力下行与资产荒未缓解背景下 资本市场或成核心外溢方向 [10] - 高利率定期存款集中到期叠加资产配置需求旺盛 存款流向权益市场趋势可能延续 [10] - 居民存款搬家仍处起步阶段 信息杠杆效应可能强化资金入市持续性 [10]
8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增速年内首次回落,非银存款表现有所“降温”
东方证券· 2025-09-14 11:30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9] 核心观点 - 社融增速年内首次回落 8月同比增长8.8% 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 当月增量1.16万亿元 同比少增4630亿元[9][10] - 信贷和政府债是核心拖累因素 其中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4178亿元 政府债同比少增2519亿元[9][10][11] - 新增贷款延续同比少增态势 8月全口径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6.8% 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 当月新增5900亿元 同比少增3100亿元[9][14] - 对公短贷与票据贴现呈现"跷跷板"效应 4-8月对公短贷累计同比多增9100亿元 票据贴现同比少增8377亿元[9][15] - M1增速趋势性改善 8月同比增长6.0% 环比回升0.4个百分点 M2同比增长8.8% M2与M1增速剪刀差收窄0.4个百分点至2.8%[9][20] - 非银存款表现有所降温 8月非银存款同比多增5500亿元 但较7月有所放缓[9][20] 社融结构分析 - 企业直接融资同比少增35亿元 其中债券融资同比少增360亿元 股票融资同比多增325亿元[9][11] - 非标融资同比多增998亿元 主要因未贴现票据同比多增1323亿元[9][11] - 政府债发行对社融的边际拉动作用减弱[9][10] 信贷结构分析 - 居民户贷款延续同比少增1597亿元 其中短贷同比少增611亿元 中长贷同比少增1000亿元[9][14] - 对公贷款同比少增2500亿元 其中短贷同比多增2600亿元 票据贴现同比少增4920亿元 中长贷同比少增200亿元[9][15] - 居民存款同比少增6000亿元 企业存款同比少增503亿元 系2月以来首次转向同比少增[9][20] 投资建议 - 预计银行股调整空间有限 因无风险利率缺乏持续上行基础且25H1业绩呈现改善趋势[9][24] - 建议关注两条投资主线:高股息品种包括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基本面确定的中小行包括渝农商行(买入)、杭州银行(买入)、南京银行(买入)、中信银行[9][24]
散户,真跑步入场了?
格隆汇APP· 2025-09-14 09:04
社融与货币供应 - 8月M1同比增速扩大至6.0% M2同比增速维持在8.8% 二者剪刀差收窄至2.8% 创近51个月新低水平 [1] - 本轮M1-M2剪刀差收窄起步于今年4月 M1同比增速从1.5%一路增至6.0% M2同比增速窄幅上升 [3] - M1增速大于M2增速表明资金从沉淀的M2转变为活跃的M1 是强活化信号 但需考虑被动转活期的影响 [3] 存款结构变化 - 8月新增存款20600亿元 其中新增居民存款仅为1100亿元 同比大降6000亿元 新增非银存款11800亿元 同比多增5500亿元 [4] - 7月新增存款5000亿元 其中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 非银存款激增2.14万亿元 创2015年有数据记录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同比多增1.39万亿元 [5] - 非银存款增速持续高于存款增速 是M1-M2剪刀差收敛的重要原因 [3] 存款搬家趋势 - 存款搬家加速 权益市场可能是重要去处 7月呈现存款非银化特征 8月呈现加速特征 [5][7] - 7月货币基金规模增长3813亿元 理财规模增长1.8万亿元 与7月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14万亿元相吻合 [7] - 8月有12家理财公司规模净增长2857亿元 这12家理财公司7月增幅约为1.8万亿元 [8] 散户与开户数据 - 8月上交所A股新开户265.03万户 环比7月增长逾三成 较去年8月大增约165% [7] - 开户增长倍数相比起点的192.4万户为1.38倍 历史几轮大行情开户增长倍数都超过2倍 最近三次分别为2.1倍 2.1倍 3.7倍 [8] - 8月居民资金入市速度可能并没有市场预期之快 绝对规模与2024年10月的685万户存在明显差距 且不及2025年2-3月的284万户 307万户 [7] 基金市场表现 - 8月股票型基金份额净申购1087.93亿份 规模增长4855.40亿元 混合基金份额净申购97.18亿份 规模增长52.17亿元 债券基金份额净申购275.24亿份 规模增长732.22亿元 [9][12] - 货币市场型基金份额减少310.89亿份 规模减少345.44亿元 QDII基金份额增加352.17亿份 规模增加374.12亿元 [9] - 全公募基金市场8月规模增长5716.63亿元 理财规模增长2857亿元 合计约8573.63亿元 与8月新增非银存款11800亿元大致符合 [12] 资金流向与市场影响 - 7月 8月金融数据显示居民存款搬家迹象初步显现 可能主要去往股市等权益资产 [7] - 8月境内的公募权益市场新增成为居民存款搬家的承接方之一 [13] - 7月A股流通市值占住户存款的比例为53% 距离前高2021年12月的72%仍有较大空间 居民存款或仍有入市空间 [13]
近1.2万亿!8月非银存款继续多增
第一财经· 2025-09-12 09:15
非银存款增长态势 - 8月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单月增加约1.18万亿元[1][2] - 前8个月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累计增加5.87万亿元[2] - 非银存款同比大幅多增[2] 人民币存款总体情况 - 8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达322.73万亿元 同比增长8.6%[2] - 前8个月人民币存款总额增加20.5万亿元[2] - 8月人民币存款单月新增约2.06万亿元[2] 存款结构分布 - 住户存款前8个月增加9.77万亿元[2] - 非金融企业存款前8个月增加6106亿元[2] - 财政性存款前8个月增加2.21万亿元[2]
新增2.14万亿元流向A股?多家券商解读
天天基金网· 2025-08-18 05:16
非银存款增长与资本市场关联分析 - 7月非银存款新增2.14万亿元 创2015年有数据记录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同比多增1.39万亿元 [1][3][4] - 1-7月非银存款合计多增4.69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多增1.73万亿元 [3][4] 资金流向与市场驱动因素 - 非银存款增长或缘于资本市场走强 金融投资活跃成为重要支撑因素 [3] - 存款利率下降背景下私人部门金融投资活跃 固定收益资产吸引力偏弱促使资金流向股票市场 [3] - 居民存款与非银存款呈现跷跷板效应 7月居民存款减少1.1万亿元 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 [4][5] - 股票交易量维持高位推动证券公司保证金存款增长 对非银存款形成支撑 [3][5] 机构观点与资金路径解读 - 中金公司认为非银存款可能更多流向股票市场 [3] - 浙商证券指出资本市场回暖与利率下行共同驱动居民存款搬家 [3] - 华创证券表示非银存款高增反映金融机构流动性充裕 [4] - 西部证券观察到高净值投资者通过私募和杠杆资金入市 但散户直接参与度有限 [8][9] 市场空间与长期趋势 - 居民存款与沪深股票市值比值维持在1.7倍历史高位 显示市场仍有较大上涨空间 [4] - 招商证券提示存款迁徙资本市场是市场情绪结果而非原因 需理性对待中长期逻辑 [6][7] - 西部证券认为居民资金主要通过银行理财和固收+基金间接进入权益市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