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新常态

搜索文档
过去这一年,中国消费者的钱都花到哪里了?
创业家· 2025-09-28 10:1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消费者行为发生结构性转变 从追求经济增长转向理性规划个人生活 更注重价值提升和细分需求满足 [4][5][6][26] - 消费信心和支出意愿出现明显人群分化 需针对不同群体制定策略 [7][8][14] - 教育、健康、旅游成为核心增长品类 分别实现5.7%、2.7%(保健品与健康服务)、2.4%(医疗服务)和1.9%的预期支出增长 [17][19][22] 消费趋势分化 - 农村消费者信心显著增强 受益于乡村振兴政策与收入增长 农村老年群体乐观程度提升明显 [9] - 城镇Z世代与三线城市消费者保持相对乐观 尽管面临青年失业率与收入预期压力 [10][11] - 城镇富裕老年消费者信心下降约20% 受资产贬值与企业表现不佳影响 [12] - 十二线城市低收入千禧一代最为悲观 担忧工作稳定性、生活成本与房产贬值 [13] 高增长消费领域 - 教育品类净消费意向最高 预期支出增长5.7% 反映消费者通过技能投资提升竞争力与安全感的理性决策 [17][18] - 健康领域支出持续增长 保健品与健康服务预期增长2.7% 医疗服务增长2.4% 体现对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的追求 [19][20][21] - 旅游支出预期增长1.9% 消费者注重精神愉悦与文化体验 而非奢华消费 [22] - 富裕城镇消费者增加大件商品支出 如新房装修与汽车 作为生活品质与个人成就的体现 [23] 产品创新与品牌出海策略 - 日本消费企业经验显示 成功关键在于将技术转化为用户可感知价值 例如索尼Walkman解决"随时随地听音乐"痛点 优衣库通过科技面料提升基础款舒适度 [33][34] - AI重构消费需融合算法与需求 案例如Plaud录音卡片(实时转录+AI摘要)和Haivivi玩具(奥特曼IP语音包)分别满足商务效率与情感陪伴场景 [33] - 品牌出海需深度绑定中国供应链与本地化需求 避免简单复制国内模式 通过文化融合建立信任 [37][43][44] - 数据驱动商品企划为增长核心 优衣库通过用户洞察-商品策略-库存管理闭环实现10倍增长 [35][46] 行业实践与案例 - 无印良品通过构造性低价策略与品质基础 保持30年产品哲学一致性 [34][45] - 细分赛道突围案例包括周黑鸭、百果园、奈雪的茶 均通过精准定位实现品类突破 [41] - AI技术应用需聚焦明确场景 通过轻量化产品快速验证需求 避免技术完美主义 [38][40]
港铁(00066):旗下所有商场出租率均达100% 未来先推屯门A16地段项目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06:30
零售市场表现与公司策略 - 香港整体零售销售额持续下滑 港铁商场租金收入录得单位数字跌幅[1] - 消费模式转变导致娱乐 一般零售及本地景点消费受不同程度影响 新消费模式或成长期趋势[1] - 公司旗下所有商场出租率均达100% 凭借与铁路无缝连接及商场上盖住宅区维持稳定客流[1] 业务结构调整方向 - 公司重点巩固餐饮板块 因香港人外出用餐频率高 餐饮业务表现稳健[1] - 旗下商场餐饮占比从过去约20%提升至30% 未来比例有望继续上升[1] - 定期淘汰不受欢迎商户并引入新品牌 以丰富顾客选择并满足消费需求[1] 物业发展计划 - 优先推出屯门A16地段项目 面积达400万平方呎[1][2] - 第一期招标地皮达数十万平方呎 涵盖逾千个单位住宅 不涉及商场部分[2] - 第二个推出东涌项目 但销售部署可能随市场环境改变而调整[1][2] - 近期楼市交投及卖楼量上升反映市场复苏趋势 公司将积极研究市场需求[1]
港铁:旗下所有商场出租率均达100% 未来先推屯门A16地段项目
智通财经· 2025-08-21 06:29
零售市场表现与公司策略 - 香港整体零售销售额持续下滑 公司商场租金收入录得单位数字跌幅 [1] - 消费新常态下娱乐 一般零售及本地景点消费均受不同程度影响 该模式或成长期趋势 [1] - 公司积极调整策略 定期淘汰不受欢迎商户并引入新品牌以丰富顾客选择 [1] 商场运营状况 - 公司旗下所有商场出租率均达100% [1] - 凭借与铁路无缝连接及商场上盖住宅区带来的稳定客源 维持稳定客流 [1] - 餐饮板块占比从过去约20%提升至30% 未来比例有望继续上升 [1] 物业发展计划 - 优先推出屯门A16地段项目 面积达400万平方呎 [1][2] - 招标第一期地皮达数十万平方呎 涵盖逾千个住宅单位 不涉及商场部分 [2] - 第二个推出东涌项目 但销售部署可能随市场环境改变而调整 [1][2]
「CITYFORCE年度品牌」征集启动|2025特昂节
36氪· 2025-07-21 08:13
中国消费市场新常态 - 中国消费市场进入以"个位数增长"为特征的新常态,复杂性和差异化程度提升,消费意愿受实际收入和资产影响大于信心水平,消费者更加理性且注重生活质量提升 [2] - 消费市场呈现两极分化现象:Labubu潮玩爆火与茅台批价承压并存,胖东来客流旺盛与外资卖场退场同在,文娱领域《哪吒2》《黑神话:悟空》等现象级案例涌现 [2] - 麦肯锡认为消费增长幅度有限但韧性犹存,供需关系变化驱动效率革命、场景升级、品质追求和品牌情感链接强化 [2] 消费行为价值取向 - 富裕城镇消费者计划2025年日常支出增加2.6%,重点投向房产、装修、汽车等有形商品及教育、健康、旅游等无形服务 [3] - 净消费意向数据显示:教育(+34%)、保健品健康服务(+26%)、医疗服务(+18%)、旅游(+12%)成为增量重点,消费电器、家电、烟酒等领域支出意愿下降 [3] - 消费行为从"拥有更多"转向"活得更好",形成降级消费与高端支出并存的平衡模式 [4] 新消费创新方向 - 新消费以IP潮玩、黄金珠宝、户外运动、奶茶咖啡、宠物、美妆等领域为创新热点,聚焦产品新品类、新场景、稀缺性和热门性 [7] - 创新突破点体现在质价比、科技功能性、健康养生等实用价值,以及陪伴、社交、认同等情绪价值 [8] - Z世代、Alpha世代、下沉市场、城市中青年、新老年人构成核心客群,其中农村老年人等五类群体消费信心变化显著 [8] 消费品牌发展路径 - 消费品牌需强化"价值感深耕"与"创新力突围"双基因,中金公司指出新消费需应对竞争加剧、质价比失衡、迭代滞后等挑战 [6][8] - 从短期流量收割转向长期主义,通过产品创新、渠道优化、全球化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 [9] - TAGSIU&36氪发起"CITYFORCE年度品牌"评选,设立"价值品牌奖"(商业/用户/社会价值)和"创新品牌奖"(产品/技术/模式突破) [10][12][13]
影响下半年经济走势的五大变量
吴晓波频道· 2025-06-24 16:51
股市 - 全球资金流向呈现再平衡趋势,从美国市场调整到欧洲和中国香港市场,德国股市上涨21%,港股上涨19%,美股下跌0.6% [8] - 外资对中国市场配置分化,上半年中国香港市场净流入73亿美元,内地市场净流出50亿美元 [8] - 预计下半年新兴市场吸引力上升,美国或面临外资净流出压力 [9][11] - 中国主要股指盈利增速强劲,恒生科技指数、上证指数盈利增长预期超过20% [14] - 可选消费复苏动能强劲,新能源车全年销量有望突破1500万辆 [15] - 医疗健康板块高增长确定性强,创新药、创新高值耗材、医疗设备板块受政策支持 [16] - 科技板块聚焦AI国产化突围,DeepSeek引领AI大模型机遇 [17] 地产 - 2025年1—4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滑3.2%,降幅较去年收窄13.9个百分点 [21] - 核心城市房价回稳,上海、深圳、杭州、成都新房及二手房价格较去年9月上涨 [23] - 新房市场向高品质转型,改善型需求成为生力军 [30] - 土地收储加速落地,171个城市合计收储金额达3918亿元,宅地规模6565公顷 [34] - 城中村及老旧小区改造提速,20个城市获超200亿元中央补助 [36] 出口 - 1—5月出口14848.48亿美元,同比增长6%,3月同比增长12.4%,4月增长8.1% [39][43] - 东南亚和非洲成为增长引擎,对东盟出口增长12.2%,对非洲出口增长18.9% [44][45] - 机电产品占出口额60%,同比增长8.1%,蓄电池前4个月增速达22.1% [48][49] - 预计下半年出口增速放缓,需关注美国关税政策窗口 [50][51] 消费 - 城镇化率从2022年65.2%升至2024年67.0%,预计2025年再增0.9% [57] - 消费占收入比重预期今年保持0%,较去年-0.5%改善 [58] - 农村消费者信心增强,高收入老年群体信心提升19个百分点 [63] - Z世代与三线城市消费者保持乐观,低收入千禧一代最悲观 [64][65] - 618大促期间,京东3C家电品类增速第一,苏宁以旧换新订单增长63% [72] 科技 - AI应用端渗透率处于"奇点",如AI Agent、智能驾驶中的HUD/毫米波雷达 [76][78] - 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有望进入"奇点",特斯拉Optimus生产成本或降至2万美元/台 [82][84] - 智能芯片企业护城河显著,22家芯片公司2024年净利润总和约265.5百亿元 [84]
2025麦肯锡报告:中国即时零售,5大趋势
36氪· 2025-06-16 10:15
消费市场新常态 - 中国消费市场进入"个位数增长"新常态,2025年消费总额预计仅增长2.3%[4] - 消费者行为转向"高频小额支出稳定+低频大额支出谨慎"模式,推动即时零售必需品类增长[5] - 2025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超1万亿元,保持双位数增长,远超网络零售整体增速[6] 城镇化与消费结构 - 城镇化率从2022年65.2%提升至2024年67.0%,带来城镇家庭户数0.9%增长[6] - 新增城镇家庭推动高效购物需求,如沃尔玛"24小时配送"客单价达78元,山姆会员店线上占比55%[6] - 2025年消费占可支配收入比重预期+0.0%,扭转2024年-0.5%下滑趋势[6] 即时零售区域分化 - 县域即时零售2023年规模达1500亿元,同比增长23.42%,2024年1-8月订单量增54%[12] - 农村高收入Z世代对宏观经济乐观比例达88%,较2023年提升11个百分点[12] - 一线城市高收入X世代信心从82%降至68%,富裕银发族信心从95%降至77%[15] 品类重构趋势 - 教育品类净消费意向达34%(预期增5.7%),保健品与健康服务净意向26%(预期增2.7%)[18] - 白牌产品在即时零售平台销量突破,受益于供应链优化与消费者理性决策[19] - 2024年服务零售额增长6.2%,高于商品零售3个百分点,人均服务性消费占比达46.1%[20] 行业挑战与创新 - 36%受访者经历就业焦虑,48%城镇居民认为就业市场严峻,加剧价格敏感度[21] - 配送成本占运营成本超40%,午晚餐时段需数倍骑手配置导致资源浪费[22] - 2025年AI将重塑运营体系,美团算法使骑手单量提升15%,京东秒送实现9分钟送达[23][28] 出海与模式创新 - 美团2025年向巴西等拉美国家拓展,本地化商品组合如中东清真食品专区[24][26] - 垂直细分赛道兴起,如酒水专仓、美妆药械专门店,会员订阅模式提升用户粘性[23] - 县域市场创新配送模式,包括社区自提点、无人机试点,美团闪购覆盖2800县市[30] 效率与价值双轮驱动 - 2025年半小时达成服务标配,依托智能仓储升级与动态路由规划[28] - 超越时效竞争,倡导绿色消费与社区连接,构建"人货场"数字化重构[30] - 即时零售本质是"时间价值"重构,未来需叠加情感连接与文化内涵[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