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即时零售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25年中报业绩综述:竞争加剧,布局线下和出海
浙商证券· 2025-09-14 11:33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4] 核心观点 - 旅游行业高增长 入境游需求井喷 年轻化和下沉化趋势延续 [2] - OTA格局稳固 业绩超预期 [2] - 线下零售超市调改进行时 利润有望加速释放 [4] - 餐饮复苏强于酒店 龙头公司具备α催化 [7] - 本地生活领域"外卖战"投入影响利润 但提升平台流量和协同效应 [7] - 即时零售成为电商新增长极 多平台加速入局共享行业扩容 [10] - 跨境电商平台型企业壁垒深厚 产品型企业业绩分化 [12] - 代运营商业绩分化 关注品牌转型成功企业 [15] - 母婴零售政策催化 同店稳健恢复 [16] 旅游行业 - 2025H1旅游人次同比增长20.6% 出行花费增长15.2% [2] - 入境游需求提速 25H1累计出入境人次同比+15.8% 其中外国人人次同比+30.2% [2] - "五一"95后旅游订单占比达45% 县域高星酒店订单同比+80% [2] - 景区分流加剧 黄山旅游收入同比+7.9%/归母利润同比-15.5% 九华旅游收入同比+15.6%/归母利润同比+17.4% [3] - 天目湖收入同比-9.8%/归母利润同比-1.8% 峨眉山A收入同比-9.3%/归母利润同比+7.4% [3] OTA平台 - 同程25Q2收入46.69亿元 同比+10.0% 高于一致预期0.7% [2] - 同程经调整净利润7.75亿元 同比+18.0% 高于一致预期3.4% [2] - 携程25Q2收入148.43亿元 同比+16.2% 高于彭博一致预期1.3% [2] - 携程经调整净利润50.11亿元 同比+0.5% 高于彭博一致预期12.1% [2] 线下零售 - 2025年1-7月超市零售额同比增长5.2% 便利店增长7.0% [4] - 超市受益调改+供应链变革提升前端客流吸引力 [4] - 永辉、步步高等公司门店关闭进入尾声 净利润有望加速释放 [4] - 汇嘉时代等区域性零售启动调改后首日日销有望超预期 [6] 餐饮酒店 - 2025年1-7月餐饮社零同增3.8% [7] - 25Q2全国酒店客房数同比增长8.4% [7] - 锦江/首旅/华住/君亭/亚朵2025Q2 RevPAR同比-5%/-5.9%/-3.7%/-7%/-4.4% [7] - 同庆楼3月后收入开始恢复 叠加新店爬坡完成有望贡献业绩 [7] 本地生活 - 美团25Q2经调整净利润同比下降89.0%至14.93亿元 [7] - 阿里巴巴中国电商经调整EBITA同比-21%至383.89亿元 [7] - 京东新业务25Q2经营亏损从-6.95亿元同比扩大至-147.77亿元 [7] - 淘宝闪购带动手淘整体用户规模和活跃度 拉动淘宝8月DAU增长约20% [7] - 8月整体即时零售月活买家数达3亿 带动淘宝APP 25%的月活买家增长 [7] 即时零售基建 - 闪购8月日均活跃骑手数达200万规模 比4月份增长3倍 [8] - 京东618期间外卖日单量破2500万单 入驻品质商家超150万家 [8] - Q2末京东全职骑手规模破15万人 [8] 美团业绩 - 25Q2收入918.4亿元 低于彭博一致预期1.97% [9] - 25Q2经调整净利润14.9亿元 低于彭博一致预期84.84% [9] - 25Q2末闪电仓已成长至5万家 [9] - Keeta订单量和交易金额均实现强劲增长 沙特地区扩展至20个城市 [10] 电商行业 - 25Q2社零总额12.08万亿元 同增5.42% [10] - 25Q2实物网上零售额3.12万亿元 yoy+6.29% [10] - 线上实物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87% 同比+0.21pct [10] - 2024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达7800亿元 同增20% [10] - 预计2030年即时零售规模超2万亿元 [10] 阿里巴巴 - 25Q2云业务收入增速超预期 季度资本开支386.29亿元 高出彭博一致预期32.52% [11] - 阿里云AI相关收入在过去8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11] 跨境电商 - 25H1小商品城收入同增14% 归母净利同增17% [12] - 焦点科技收入同增16% 归母净利同增26% [12] - 安克创新营收同增33% 赛维时代同增28% 绿联科技同增41% [12] - 25H1义乌出口3586亿元 同增25% [12] - 义支付跨境收款金额超25亿美元 同增超47% [12] 焦点科技 - AI麦可渗透率提升+站内推出多模块化产品 ARPU值具备超预期提升机会 [13] - 25H2针对买家侧新推Sourcing AI [13] 安克创新 - 展出全球首款扫地机器人爬楼辅助设备等多个突破性创新产品 [14] 绿联科技 - 25H1境外收入22.9亿元 同增51% [14] 赛维时代 - 新发股权激励 对应25-27年收入增速不低于25%/24%/26% 或净利润不低于3.6/5.5/6.7亿元 [14] 代运营 - 若羽臣自有家清品牌绽家增速强劲 保健品品牌斐萃打造新增长极 [15] 母婴零售 - 呼和浩特市对三胎发放育儿补贴10万元 按照每年1万元发放直至孩子10周岁 [16] -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从25年1月1日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3周岁 [16] - 孩子王丝域养发下半年并表增厚利润 [16] - 爱婴室合肥万象城高达基地店将于2025年9月26日开业 [16]
美团CEO王兴发布全员信:高频骑手月均收入达7230至10100元
搜狐财经· 2025-09-08 02:25
核心观点 - 美团披露2023年第三季度高频骑手平均月收入达7230元至10100元 平台通过动态定价、奖励体系及职业保障措施持续优化骑手收入与权益 同时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1.7%至918亿元 但核心本地商业经营溢利同比下降[2][3][4][5] 骑手收入与规模 - 2023年第三季度高频骑手(月接单超26天)平均月收入为7230元至10100元 一线城市高频骑手月收入中位数达9800元 夜间配送骑手收入可突破1.2万元[2][3] - 骑手收入构成中配送费占比约75% 其余来自用户打赏、平台奖励及活动补贴[3] - 平台月均连接336万骑手 过去一年服务7.7亿用户和1450万年活跃商户 即时零售日订单峰值突破1.5亿单[2] 平台收入优化措施 - 动态定价机制根据订单距离、时段、天气等因素实时调整配送费 高峰时段和恶劣天气下骑手收入可提升30%至50%[3] - 阶梯式奖励体系为高频骑手提供接单补贴、服务星级奖励及长期服务奖金 部分资深骑手月收入突破万元[3] - 培训与晋升通道通过"站长培养计划"和"骑手转岗机制" 已推动超2万名骑手转型为配送站长、运营专员等岗位[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1.7%至918亿元(2024年同期为823亿元)[4] - 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经营溢利同比下降至37亿元 新业务分部经营亏损同比扩大至19亿元[4] 骑手权益保障 - 在广东、江苏等9省启动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覆盖超120万骑手 预计2024年实现全国覆盖[5] - 2024年计划投入5亿元用于骑手福利改善 包括健康体检、子女教育资助及极端天气补贴[5] 行业背景与影响 - 2022年外卖骑手规模突破700万人 即时零售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超20%[6] - 收入数据披露响应监管部门"阳光工程"要求 具有行业示范意义 透明化收入结构有助于消除公众对平台算法的误解[6]
听说大量商场正在倒闭?
投中网· 2025-08-21 06:48
商场行业变革趋势 - 传统商场面临普遍困境 大量运营10年以上的商场关闭 2024年全国至少38家商场宣布闭店 其中76%运营超过10年[5][11] - 一线城市消费降级明显 2024年上海社消增速同比下降3.1% 北京下降2.7% 深圳增速仅1.1% 广州0.03%[12] - 高端商场受冲击显著 北京SKP 2024年销量同比下降17%[13] 商场衰落原因分析 - 即时零售崛起形成冲击 预计2030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14] - 商场同质化严重吸引力不足 国内购物中心总数超6000座 总建筑面积达5.6亿平方米[16] - 房企抛售商业资产加剧危机 万达2017-2025年累计出售超150座商业广场 万科2024年七折出售上海七宝万科广场50%股权获23.84亿元[17][18][19] 行业分化现象 - 创新业态购物中心实现逆势增长 2024年73%购物中心销售总额同比增长 78%客流同比增长[22] - 体验式消费成为新趋势 64%消费者更看重精神消费 北京朝阳合生汇通过二次元活动7天吸引85万人次实现销售额近2亿元[23][24] - 便利店等替代业态增长显著 2024年便利店零售额增长4.7% 专业店增4.2% 超市增2.7%[24] 县域商业发展 - 县域商业体快速扩张 2024年县乡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国比重提升至38.8% 乡村消费增速比城镇快0.9个百分点[28] - 县域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2025年春节县域电煮锅销量增超10倍 三明治机增8.6倍 县城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40%[29] - 品牌加速下沉布局 美宜佳2024年新增超4000家县域门店 瑞幸开放157个三四线城市加盟[29]
淘宝闪购像做双11一样做“秋奶”,外卖行业正在变天
36氪未来消费· 2025-08-12 10:36
外卖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淘宝闪购在"秋奶"大促期间单量首次反超美团 8月7日突破1亿单 8月9日周六单量持续领先美团 [5][6] - 外卖平台市场份额从美团饿了么7:3变为美团淘宝京东5:4:1 京东入场后美团份额持续下滑 [8] - 淘宝闪购通过100天陡峭增长曲线快速逼近美团 日常单量已达9000万单 峰值逼近1亿单 [7] 平台战略与营销策略 - 淘宝闪购核心目标是"拿下外卖心智" 通过单量增长建立用户习惯 8000万单稳定后继续冲击更高目标 [7] - 美团此次"秋奶"侧重品牌合作而非补贴 与瑞幸/古茗/麦当劳推进"新品首发"以强化品牌关系 [7] - 大促周期从单日延长至10天 平台采用全渠道营销组合:发券/代言人/直播/线下投放 品牌方提前1-2月备货 [8] 茶饮品类表现与商家案例 - 益禾堂"秋奶"期间淘宝闪购GMV同比增长超1000% 薄荷奶绿单日销量超100万杯 复购率达30% [10][12] - 头部茶饮品牌在淘宝闪购实现几何级增长 多个KA品牌在两平台销售占比出现翻转 [10] - 商家运维成本上升导致利润率下滑 但利润总额增长 超1000家门店首次尝试24小时营业 [12] 非餐品类拓展与供给优化 - 淘宝闪购非餐补贴占比10% 更注重供给端建设 重点发展便利店/闪电仓等小店业态密度 [14] - 针对下沉市场缺乏供给但需求旺盛的特点 加速引入乡镇小店 明都超市订单环比增3倍 新客增4倍 [15][16] - 闪电仓数量7月达1.5万个与美团持平 美妆闪电仓转型后SKU从700扩至4000 单量增长10倍 [18][19] 下沉市场突破与物流创新 - 益禾堂在淘宝闪购新增1000家下沉市场门店 美妆闪电仓县城单仓月利润达1.8-3万元 为高线城市2倍 [20] - 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策略 优先布局美团核心城市周边下沉市场 已在浙江/广东取得进展 [20] - 大件商品创新自提链路(如喜德盛) 美妆标品则发展垂直闪电仓 不同品类采用差异化履约方案 [17][18]
美团更希望战争停下来
虎嗅APP· 2025-08-10 03:06
外卖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美团市场份额从年初的70%下降至约50%,京东和阿里合计占比已达40%以上,形成5:3:2或3:2.9:1的新格局[6][8] - 整体外卖和即时零售日订单量从1亿单增长至2.5亿单,市场蛋糕扩大[10] - 美团面临京东、阿里通过补贴和流量攻势的冲击,15个月内可能面临消费者习惯和商家忠诚度的质变[8] 美团战略调整与挑战 - 公司原计划2025年重点投入AI、无人机和无人配送,但被迫卷入补贴大战,资源分配面临矛盾[12][14] - 配送系统和运营能力虽具优势,但需2-3年窗口期可能被竞争对手追赶[9] - 股价从1月140港元/股跌至8月122.4港元/股,反映市场对其竞争压力的担忧[9] 京东与阿里的竞争策略 - 京东将外卖视为长期投入领域,通过补贴争夺3C品类即时零售市场,形成对美团的反击[15][16] - 阿里以生态思维布局外卖,将其作为淘系电商引流工具,带动88VIP用户日活和复购率提升[18] - 两家公司持续加码消费券和流量投入,补贴力度接近时出现业务员单日12人次拜访商家的激烈场景[6] 行业生态影响 - 骑手收入因平台竞争同比增长50%,但存在补贴退坡后收入下滑的预期[20] - 餐饮商家订单量显著增长(如安徽茶饮店单量增长130%),但对补贴依赖度存忧[20][21] - 07后用户线上消费习惯加速养成,即时零售成为品牌必争渠道[21] 未来竞争趋势 - 战争演变为持久战,核心比拼平台资金储备和持续投入能力[23] - 美团需平衡补贴战与技术创新投入,京东和阿里则需维持战术连贯性[22] - 行业从单纯订单量竞争升级为生态竞争,涉及用户时长、频次等维度[6]
外卖大战停火?输家,已下线
搜狐财经· 2025-08-03 12:58
外卖平台补贴政策调整 - 美团、淘宝、饿了么等平台发布声明承诺规范促销行为,包括限制非理性补贴、不以显著低于成本价格销售等 [1] - 淘宝在App规则中心上线声明强调提升服务与良性竞争,美团官网发布标题为"繁荣行业生态,抵制无序竞争"的声明 [1] - 市场监管总局7月18日约谈外卖平台后,零元购、1分购等大额补贴变体仍持续,商家需承担约70%补贴成本 [2] 立秋营销节点布局 - 淘宝率先启动"秋天第一杯奶茶"活动,推出新人22元红包并邀请金晨代言,活动自2020年起成为行业常设营销节点 [2] - 各平台立秋活动陆续上线,行业预计三大平台将在立秋期间持续大规模补贴 [5][7] - 淘宝闪购传闻8月8日冲击1亿单目标,反映平台通过补贴切割即时零售存量市场的战略意图 [5][7] 即时零售战略竞争格局 - 淘宝闪购主动进攻即时零售蓝海,饿了么被动防守美团份额,两者形成集团内协同攻守关系 [7] - 美团与京东即时零售用户与淘宝核心电商人群高度重叠,行业需通过扩充消费场景突破用户天花板 [5][9] - 即时零售可激活货架电商未覆盖的需求(如整箱饮用水高频购买),但面临跨店配送费与时间成本等痛点 [9] 补贴对商家生态影响 - 线下商超成为补贴大战主要受害者,实体店逐步沦为即时零售仓储,大商超如胖东来、沃尔玛选择战略自保 [10][12] - 商家为销量卷入补贴乱战,节奏被打乱,行业生态可能因持续大规模补贴出现失衡 [5][12] - 补贴核心目标为百日孵化高黏性消费习惯,若未达成效则意味着战略失败 [9]
即时零售带来购物新体验
经济日报· 2025-08-02 21:47
网上零售市场概况 - 2024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74295亿元 同比增长8.5% 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1191亿元 增长6.0%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 [1] - 即时零售作为潜力市场正在重塑零售业竞争格局 综合性平台和垂直类平台纷纷加大投入力度 [1] 政策支持与行业前景 - 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支持到店与到家协同发展 推广线上线下融合的即时零售 [1] - 深圳等地推出专项举措引导实体零售拥抱即时零售 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 [1] - 预计2030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超2万亿元 [1] 即时零售商业模式创新 - 邻豚便利店采用线上数字店铺运营+线下实体供给的数实融合模式 月销量超5000单 日订单约170单 [2] - 即时零售满足"线上下单30分钟内送达"需求 超50%的"95后"消费者希望当天或半天收货 7%希望2小时内收货 [2] 消费趋势与用户需求 - 年轻消费群体对"快"的要求日益高涨 "快"成为超越商品本身的服务需求体验 [2] - 即时零售强调"可送才可买" 精准匹配对时效敏感的年轻用户 [2] 品类扩展与增长表现 - 即时零售品类从餐饮扩展到生鲜、医药、化妆品等 生鲜等品类过去3年复合增长率达45% [3] - 淘宝闪购上线不足一个月日单量突破4000万单 美团闪购"618"期间60余类商品成交额翻番 [3] 服务体验优化 - 平台推出七天无理由退货、空调半日送装、啤酒饮料不冰必赔等特色售后服务 [3] - 电商发展需要更高性价比、更便利购买方式和更好用户体验 [3] 行业挑战 - 部分业态客单价低而配送成本高 点对点配送成本高于标准物流成本 [3] - 供给和需求碎片化导致订单密度与骑手效率不同步 [3] 发展建议 - 需要建设包括物流设施和软件配套的新基础设施 [4] - 公共物流设施需政企深度合作开发 监管政策应采取包容审慎态度 [4]
即时零售 寻求颠覆与重构的破立平衡
证券日报· 2025-08-01 15:43
即时零售行业现状与挑战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释放内需潜力,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即时零售作为线上线下融合新业态将发挥重要作用 [1] - 商务部报告预计2030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突破2万亿元,但平台企业"内卷式"低价补贴冲击行业生态 [1] - 即时零售已从传统外卖向"万物到家"全品类跃迁,但低价补贴导致商家利润被摊薄 [2] -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调研显示30%-70%商家被强制承担补贴份额,单笔订单利润率普遍下降10%-30% [3] 行业规范与监管动态 -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倡议书,呼吁抵制价格补贴"内卷式"竞争,维护市场公平秩序 [2]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约谈三家平台企业,要求规范促销行为,构建多方共赢生态 [3] - 美团、淘宝、饿了么、京东发布声明抵制无序竞争 [3] - 行业协会倡导可持续即时零售,反对通过超高补贴盲目扩张规模 [4] 行业发展方向与路径 - 行业需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建立良性竞争生态,头部企业应带头摒弃"补贴战" [6] - 通过技术赋能供应链、优化用户体验、构建多方共赢模式探索可持续发展 [1] - 建议构建"三角支撑体系":强化冷链仓储等新型基建、推动数据中台对接、建立差异化服务标准 [7] - 电商平台活动投入应转向提升产品质量为核心的价值创造,而非低价内卷 [8] 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 - 通过消费者行为数据分析精准预测需求、优化供应链,甚至反向定制产品 [7] - 县域市场渗透加速,前置仓模式和24小时服务填补下沉市场供给空白 [7] - 全品类扩张带来增量空间,从生鲜药品延展到3C家电等高客单商品 [7] - AI算法优化和智能调度系统显著降低履约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7] 商家经营策略优化 - 平台应开发智能订单管理系统,帮助商家实时同步线上线下库存 [8] - 算法优化配送路线缩短履约时间,降低物流成本 [8] - 提供数据分析工具让商家掌握客群特征与消费偏好,精准调整产品结构 [8] - 外送业务与线下经营形成相互促进闭环,实现营收与品牌口碑双重提升 [9]
蓝鲸评论|三大电商平台集体“降温”,外卖平台集体划线,真正改变还要看下一步
搜狐财经· 2025-08-01 05:40
行业动态 - 美团、淘宝闪购、饿了么、京东相继发文抵制即时零售"低价补贴战",传递统一信号不再纵容"显著低于成本"的价格行为,强调保障商户权益、规范补贴信息、提升服务质量[2] - 这是即时零售平台首次在公开场合明确划出"价格战"红线[3] - 三家平台联动表态正值《反不正当竞争法》新修订版本落地前夕,新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制平台领域"内卷式竞争"[4] 美团举措 - 提出五项承诺,最关键是不再以显著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和服务,避免扭曲价格信号、扰乱市场秩序[3] - 强调不强制商家参与补贴、不搞歧视性政策,保障商家定价自主权[3] - 从"比价格"回归"比服务""比品质"的平台定位,推动外卖与堂食业态协调发展,强化骑手权益保障[3]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举措 - 联合发布四项行动路径:理性规划补贴活动设立兜底赔付机制、反对"0元购"等非理性促销、倡导理性绿色消费升级配送网络、建立多方协同机制[3] - 明确提出保障商家利润空间,加强商家、骑手、协会等多方协同[3] 京东外卖举措 - 提出四大举措:抵制"0元购"搭建透明补贴机制、推动差异化竞争强化品质与服务、加强食品安全与绿色消费提醒、推出商家与骑手激励保障措施[4] - 明确表示绝不以"冲单量"制造虚假繁荣,拒绝通过"补贴内卷"换取短期市场地位[4] 法律环境 - 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自2025年10月15日起施行,首次明确平台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商家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4] - 新法引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将地方政府诱导低价竞争的行为纳入规制范围[5] - 修法补充对数据滥用、算法操纵、虚假评价等行为的约束,为平台经济治理框出更清晰边界[5] 行业影响 - 平台集体降温"价格战"既是风险应对,也释放出战略调整信号[4] - 当前一致性表态是平台竞争回归理性的开端,但未来落实仍需时间检验[5][6] - 真正拐点在于整个市场能否形成对"高质量发展"的共识,找到"公平增长"的落地方式[7]
美团、淘宝闪购及饿了么、京东发文:呼吁抵制无序竞争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1 04:35
行业竞争规范 - 外卖平台承诺杜绝不正当竞争行为 推动建立公平有序行业秩序[2] - 平台企业被要求严格遵守《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 不以显著低于成本价格销售[2][11] - 行业共同抵制"内卷式"竞争和"0元购"等恶性补贴行为[3][8] 补贴与定价机制 - 依法公示补贴信息 不对补贴总额进行夸大宣传[2] - 不强制商家参加补贴活动 保障商家自主定价权[2] - 搭建简单透明补贴机制 商家可自主参与促销活动[8] 商户权益保障 - 遵循无歧视原则 确保补贴活动公平性 不伤害中小商户利益[2] - 建立专项严查治理机制 设立兜底赔付保障商家权益[5] - 为商家提供佣金激励 流量扶持 配送费补贴等多元化经营支持[9] 服务质量提升 - 从"比价格"回归"比品质""比服务" 构建理性可持续商业环境[2] - 持续提升配送网络效率 提供多元化消费场景和丰富品类[5] - 坚守食品安全底线 全链路反食品浪费提示[8] 骑手权益保障 - 努力提高骑手权益保障水平 避免收入大起大落[2] - 优化骑手保障体系 提升职业尊严感和获得感[9] 生态共建机制 - 建立"倾听-征询-优化-反馈"体系 开展多场恳谈会[6] - 构建消费者 商家 骑手和平台多方共赢的良性生态[2][9] - 在有关部门指导下共同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发展[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