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度本地化
icon
搜索文档
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中企出海是一个长期培育市场的过程
经济观察网· 2025-09-13 09:33
中国企业出海背景与动因 - 全球经济面临深刻变革 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全球供应链重构加速[3] - 美国在特朗普2.0时代大幅提高关税 减少从中国进口必需品[3] - 中国制造业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 新能源汽车 光伏 电子产品等领域面临内部需求增长放缓[3] 新兴市场机遇 - 东盟 中东 拉美等新兴市场积极寻求国际合作 提供可替代的市场空间[3] - 发展中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提供巨大增量需求 帮助消化过剩产能并成为新收入引擎[6] - 海外市场有助于企业跳出国内激烈价格战 通过与全球顶尖企业竞争倒逼技术创新和品牌升级[6] 出海战略部署 - 企业需开展充分科学调研 选择最适合发展的国家 评估产品与目标市场匹配度[6] - 通过全球布局生产 研发和供应链 优化资源配置 有效利用全球技术人才资源[6] - 推行深度本地化是可持续发展关键 包括启用当地人才 寻求本地合作伙伴和管理层本地化[7] 香港平台优势 - 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可弥补内地高端专业中介服务短板[8] - 香港集聚全球顶尖律师和会计师事务所 在法律 会计 税务 国际仲裁等领域具显著优势[8] - 香港贸发局在全球51个办事处 全年举办超100场展会 提供数据咨询和市场对接服务[8] 长期发展视角 - 出海是长期培育市场过程 需保持长期主义视角而非追求短期收益[2][8] - 企业需持续投入时间 资金和资源完成产品国际化和人才本土化[6][8]
百强县商业样本:SM泉州晋江、南安中骏世界城、石狮德辉广场,都很能打
36氪· 2025-08-19 02:21
从福建倒数第二的穷困海防边城,到曾连续22年省内GDP第一、名震全国的工业巨人,泉州只花了三十多年。 巨变的背后,是强劲的县域经济生态体系。截至今年5月,泉州共有超110家上市企业,其中大部分为发迹于县域的民营企业,贡献全市80%的GDP和70% 以上就业,形成"每5个泉州人中就有1个老板"的调侃,其中还有多个"传奇首富"。 涌动着活力与冲劲,泉州再次成为"全国百强县最高产的城市"。7月23日,2025年赛迪百强县市榜单上,泉州下辖的四县三市5个登榜,分别是晋江市(第 4位)、南安市(第19位)、惠安县(第31位)、石狮市(第36位)、安溪县(第75位),超越苏州(4个)、南通(4个)、宁波(3个)。 泉州五大百强县的商业底色,有一些共性可寻。 产业端:"一县一链",民企造城 泉州县域,"一县一链"。晋江有鞋服、食品、母婴用品等,南安有建材、制伞等,惠安石化、安溪光电、石狮纺织。2024年,泉州九大千亿产业集群总产 值突破3.2万亿元。 与昆山的台资底色不同,泉州百强县产业依靠土生土长的民营帮,是典型"民企造城"生态。 需求端:质价比强,内外客群兼顾 一方面,"极致性价比"转变为"质价比"。原因是着泉州百强县 ...
比亚迪的巴西大冒险
华尔街见闻· 2025-07-02 12:52
比亚迪巴西工厂投产 - 比亚迪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的乘用车工厂首辆海鸥车型下线,标志着其在海外最大乘用车工厂取得阶段性成果 [1] - 工厂初期年产能规划为15万辆,涵盖纯电动(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车型,目标覆盖巴西及阿根廷、乌拉圭等拉美市场 [1] - 工厂仍在建设中,采用分期建设和投产运营的节奏推进本地化布局 [1] 比亚迪在巴西市场的发展历程 - 2014年进入巴西市场,初期以电动大巴、太阳能电池板和云轨列车等非乘用车业务切入,逐步建立本地化运营能力 [2] - 2021年推出唐EV时已具备七年本地经验,2024年乘用车销量达7.6万辆,同比增长328%,2025年5月占据巴西纯电市场92.16%份额 [2] - 通过前期业务布局深入理解当地法规、劳工政策和供应链生态,建立品牌信任 [3] 本地化战略与市场布局 - 雇佣前福特员工并提供培训,实现工厂与社区融合 [2] - 快速建立覆盖全国的经销商网络,计划2025年底扩张至240家门店 [4] - 推出"BYDRecharge"充电网络,整合数千个充电桩,解决充电设施不足痛点 [3] 市场竞争与挑战 - 巴西政府计划2026年7月将进口关税恢复至35%,迫使比亚迪加速本地化生产 [4] - 面临菲亚特、大众等传统车企及长城汽车等中国品牌的激烈竞争 [4] - 需应对本土产业政治博弈和跨文化管理挑战 [5] 全球化战略成果 - 2024年上半年海外销量达47.21万辆,全年80万辆目标压力不大 [4] - 巴西市场成为比亚迪全球化战略中最具代表性和启示意义的案例 [5] - 成功关键从产品竞争转向本地化运营和跨文化管理能力 [5]
2025年谈出海,一线实战派们总结了九大关键词丨出海峰会
吴晓波频道· 2025-06-02 15:27
中国企业出海现状与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1-4月累计出口金额达477亿美元 [2] - 全球短剧应用第一季度内购收入近7亿美元 国产创新药出海交易总金额达455亿美元 [2] - 跨境电商、游戏、专利、商旅服务等领域实现全面出海扩张 [2] 全球化趋势与挑战 - 产业生态、数字化链路与本土化战略加速碰撞 贸易保护主义与跨文化管理成为主要挑战 [2] - 出海竞争进入"深水区" 需聚焦深度本地化与可持续全球化 [2] - 逆全球化背景下需以价值创造为目标 满足所在国市场、税收和就业需求 [7] 专家核心观点 战略方向 - 全要素出海成为新特征 涉及合规、供应链、组织、品牌等系统性重构 [4][5][6] - 需平衡美国与非美市场关系 动态调整出海策略 [6] - 从"产能迁徙"转向"文明共生" 构建供应链优势与生态协同 [8][11] 关键能力 - 创新能力、工匠精神与谦卑态度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核心能力 [8] - 建立海外信任体系是当前短板 需强化跨文化沟通与本地关系网 [10][11] - 日本企业经验显示 融入当地社区是长期成功关键 [6] 行业动态与峰会聚焦 - 2025年出海关键词从"坚持"转向"突破" 反映企业厚积薄发态势 [10] - 第二届出海全球峰会聚焦"共融共建" 探讨创新模式与本地化路径 [11] - 1500+企业将参与峰会 覆盖智造、电商、医疗等多领域 [2][11]
广州品牌Colorkey越南爆单,美妆出海东南亚如何打赢新“中场战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9 00:11
东南亚美妆市场概况 - 东南亚市场被形容为"下一片热土",相比国内竞争没那么激烈,早期通过跨境电商快速测试爆品模式盛行 [2] - 2019-2024年中国美妆公司在东南亚六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复合增长率达115% [8] - 东南亚彩妆平均购买单价1-6美元(约40元人民币以下),人口结构年轻且对性价比敏感 [10] 国货美妆出海策略 - 早期通过TikTok、Shopee等跨境电商轻资产模式快速起量,但面临品牌认知度低和复购率问题 [3][4] - 头部品牌转向本地化运营:建立海外仓缩短物流时间(跨境小包转本地仓)、定制化研发(如调整香型/色彩饱和度/轻薄质地)、组建本土团队 [3][4][15] - 渠道从单一社交电商拓展至全渠道:入驻Shopee/Lazada等货架电商,进入美妆集合店/屈臣氏等线下渠道 [14][15] 代表性企业案例 - Colorkey在越南5个月内成为TikTok Shop美妆TOP1,月GMV超百万美元,唇部市场份额>7%、面膜>9% [5] - 菲鹿儿和Pinkflash(广州即至商贸旗下)Shopee东南亚六国SKU达250个,接近美宝莲粉丝量 [8][10] - 广州系品牌(Colorkey/O.Two.O/菲鹿儿/Skintific)依托本地1841家化妆品企业(占全国31%)、千亿产值供应链优势 [10][11] 竞争格局与挑战 - 国际品牌仍占主导:美宝莲/欧莱雅在越南市占率超20%,已建立全渠道体系且线下优势明显 [15] - 消费者品牌忠诚度低:易因价格转换品牌,导致国货陷入价格战和营销费用高企 [16] - 政治风险显现:印尼曾封禁TikTok电商60天,过度依赖单一渠道存隐患 [14] 长期发展关键 - 品牌建设需结合传统媒介(电视/户外广告)与本土化营销(当地主播/线下展柜) [18] - 深度本地化:考虑设立本地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带动就业以避免"倾销"标签 [19] - 渠道下沉:Colorkey计划在越南核心城市设区域经理,构建分销网络覆盖狭长疆域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