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资金入市

搜索文档
开源晨会0904-20250904
开源证券· 2025-09-03 23:31
宏观经济与汇率 - 人民币汇率近期升值属于"补涨",2025年前8个月美元指数贬值约10%,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同期升值幅度仅约2.3%,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6月后触底回升至96.57,升值幅度超过同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5] - 国内权益市场升温和美联储偏鸽派表态是人民币汇率上涨的关键触发因素,8月以来国内主要指数录得较大涨幅,吸引海外资金及出口企业结汇资金进入,美联储9月大概率降息25bp抑制美元指数 [6] - 人民币汇率后续或仍偏升值但短期或有震荡,2025年1-7月我国累积近7000亿美元贸易顺差但平均结汇率仅为52.75%,若权益市场持续表现有望提升结汇率,但日本政局动荡等不确定性可能支撑美元指数 [8] - 人民币汇率长期取决于国内经济表现,不宜高估短期升值斜率与幅度,央行可能进行引导防止快速升值不利于出口,汇率波动可能放大 [9] 市场策略与资金流向 - 非宽基ETF规模快速扩张,6-8月净流入达到2279亿元,主题型、行业型、策略型ETF净流入逐月加速,而宽基型ETF连续3个月净赎回1978亿元 [11][12] - 居民资金入市方式由主动基金变为ETF,因ETF产品丰富度高、弹性高、渠道便利性高、费用低、决策成本低,主动管理新发规模上行乏力尽管入市条件具备 [13] - ETF流入强化"龙头"风格,权重股重要性提升,微盘股缺乏ETF产品承接可能呈现主题性、短期性、波动性行情,行业间涨幅差异扩大使得"选行业"可能比"选股"更重要 [15] 光伏行业 - 光伏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硅料至组件各环节名义产能均超1200GW,硅料价格从2022年30万元/吨跌至2025年6月底3.5万元/吨,主产业链上市公司2025年二季度合计扣非净亏损仍超百亿,已连续7个季度亏损 [18] - 反内卷持续深化,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规范行业竞争秩序,硅料收储方案与行业自律推进,7月以来成交价持续回暖,9月1日多晶硅报价上调至棒状硅55元/千克、颗粒硅49元/千克 [19] - 2025年二季度主产业链各环节仍普遍亏损,专业化企业整体业绩优于一体化企业,硅料、硅片环节持续深度亏损,各家企业净利率均超-10%,辅材环节盈利表现优于主链多数企业实现不亏或微利 [20] 化工行业 - 2025年H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营业收入44635.9亿元累计同比+1.4%,利润总额1814.6亿元累计同比-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1.1% [23] - 基础化工行业2025年H1实现营收11707亿元同比+3.5%,归母净利润731.7亿元同比+2.7%,销售毛利率17.2%同比+0.47pcts,归母净利率6.3%同比+1.25pcts [24] - 石油石化行业剔除两桶油后2025年H1实现营收8893.7亿元同比-7.3%,归母净利润818.1亿元同比-13.5%,销售毛利率21.3%同比+1.52pcts,归母净利率9.2%同比+0.96pcts [25] 医药公司业绩 - 阳光诺和2025Q2营收3.59亿元同比增长15.73%环比增长55.72%,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增长32.23%环比增长238.91%,毛利率54.87%同比提升1.8pct环比提升8.3pct [28] - 昊帆生物2025H1营收2.70亿元同比增长20.10%,归母净利润7588万元同比增长15.31%,下游以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为代表的GLP-1药物销售快速放量 [32] - 奥锐特2025上半年收入8.22亿元同比+12.50%,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24.55%,毛利率60.11%同比+5.42pct,多肽原料药快速放量 [36] - 博瑞医药2025上半年收入5.37亿元同比-18.28%,归母净利润1717万元同比-83.85%,研发投入3.48亿元同比+144.07%占营业收入64.83%,BGM0504注射液2型糖尿病和减重两项适应症国内I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全部入组 [51][53] 食品饮料公司 - 山西汾酒2025H1收入239.6亿元同比+5.4%,归母净利润85.2亿元同比+1.1%,2025Q2收入74.4亿元同比+0.4%,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13.5%,产品结构下移导致毛利率下降 [40][43] - 五粮液2025H1收入527.7亿元同比+4.2%,归母净利润195.0亿元同比+2.28%,2025Q2收入158.3亿元同比+0.1%,归母净利润46.3亿元同比-7.6%,普五控量挺价效果一般,较低价位产品增长较快影响结构 [45][47] 非银金融公司 - 国联民生并表民生证券后2025H1营业收入40.1亿元同比+269%,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1185%,经纪业务净收入9.05亿同比+224%,投行净收入5.3亿元同比+214%,投资收益21亿同比+456% [55][56][57] - 兴业证券2025H1营业总收入54.0亿元同比+29%,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41%,经纪业务净收入12.4亿元同比+34%,投资收益17.7亿元同比+49% [64][65][66] - 财通证券2025H1营业总收入29.6亿元同比-2%,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17%,经纪净收入8.1亿元同比+42%,投行业务净收入2.2亿元同比-22% [82][83] 煤炭开采公司 - 山煤国际2025H1营业收入96.6亿元同比-31.28%,归母净利润6.5亿元同比-49.25%,2025Q2归母净利润4亿元环比+56.9%,原煤产量1782.1万吨同比+15.86%,吨煤售价519.9元/吨同比-21.26% [59][60] - 广汇能源2025H1营业收入157.5亿元同比-8.7%,归母净利润8.5亿元同比-40.7%,原煤产销量2686.9/2474.1万吨同比+175.1%/+84.9%,天然气产销量34460/152233万方同比-6.0%/-30.1% [69][70] - 平煤股份2025H1营业收入101.2亿元同比-38.0%,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81.5%,商品煤销量1173.7万吨同比-13.0%,吨煤售价767.3元/吨同比-29.4% [73][74] 商贸零售与地产公司 - 迪阿股份2025H1营收7.86亿元同比+1.0%,归母净利润0.76亿元同比+131.6%,2025Q2营收3.78亿元同比+7.5%,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1547.9%,销售费用率46.6%同比-9.6pct [77][78] - 大悦城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2.31亿元同比减少5.29%,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由负转正,购物中心实现销售额约220亿元同比增长12.2%,客流量2亿人次同比增长19.6% [85][87]
机构称居民资金未大量通过炒股入市
第一财经· 2025-08-19 09:15
居民资金入市情况 - 居民资金未明显通过公募基金间接入市或直接炒股入市 主要流入银行理财产品 [1] - 散户参与度不及去年"924"行情 距离前期牛市有较大差距 小单净买入金额显示资金流入有限 [1] - 高净值投资者正在加速入场 但整体居民资金倾向通过固收+基金等渠道间接进入权益市场 [1] 存款迁移与潜在资金规模 - 居民2022年至2024年累积约5万亿元超额储蓄 潜在入市资金规模约5万亿至7万亿元 [1] - 5月以来存款向股市迁移迹象体现在M1增速回升至5.6% 股票基金热度提升 券商保证金账户资金快速增长 [2] - 8月A股单日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 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元 市场资金活跃度显著提升 [2] 开户与散户参与度 - 7月上交所开户数量较5月增长26% 但仍未达到去年10月高点水平 [2] - 当前散户未出现大规模入市迹象 与牛市行情存在明显差距 [1][2]
中期市场展望:居民资金入市与“慢牛”格局的正反馈逻辑
搜狐财经· 2025-08-18 10:28
宏观背景 - A股市场07733HK逐步走出震荡磨底格局,呈现稳健上升态势,国内经济韧性与外部环境变化形成双重支撑 [1] - 全球贸易04446HK/3722不确定性加剧,4月7日关税冲击事件未演变为系统性风险,高风险资金率先入市显示对中国经济内生动能的信任 [1] - 中国经济体量与韧性增强,对外部冲击吸收能力显著提升,国际机构投资者逐步意识到这一变化 [1] - 国内经济处于结构转型关键阶段,制造业升级、新质生产力培育、服务消费扩容、资本市场07837HK/7216改革等多因素叠加提供新增长空间 [3] - 7月经济数据显示投资与消费增速边际放缓,但财政与货币"托底+培育新动能"双向发力下结构性活力有望释放 [3] 资金面逻辑 - 居民资金入市与否决定牛市厚度与持续性,截至2025年上半年居民部门超额储蓄07781HK/5304规模超趋势线50万亿元 [4] - A股总市值/居民存款与流通市值/居民存款均处历史低位,显示居民存款"搬家"刚起步 [5] - 居民资金入市将形成"正反馈效应":入市→流动性改善→风险偏好提升→更多资金入市,成为慢牛深层动力 [5][6] 制度与改革 - 2024年以来资本市场改革方向聚焦"提高投资者回报",包括分红比例提升、退市制度优化、注册制完善等 [7] - 制度改革重塑估值逻辑,改变"业绩不确定、分红不可见、政策风险高"的刻板印象,推动风险溢价下行 [7] - 本轮"健康牛"是资金推动与制度改革双重结果,价值观重塑为估值扩张创造长期空间 [8] 行业配置 新技术与新成长 - 国产算力与AI产业链03573HK/4781进入产业化加速期,芯片、算力基础设施到应用端高景气 [9] -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05752HK/5264受益劳动力成本上升与自动化需求增加,政策支持打开中长期空间 [10] - 固态电池2026-2027年进入产业化关键期,电解质、隔膜材料等配套环节迎新机会 [11][12] - 医药与创新药08015HK/7382因老龄化加速与健康需求提升长期景气,医保谈判优化增强成长性 [13] 大金融 - 券商受益交易活跃度提升与投行业务扩展 [15] - 保险因利率下行负债端改善,权益市场回暖利好投资端收益 [16] - 银行凭借稳定分红与低估值优势在防御配置中具吸引力 [17] 主题机会 - 军工与自主可控08157HK/7944因地缘政治不确定性获确定性增长,操作系统、基础软件等政策支持突破 [18] - 低空经济如无人机、通用航空飞行器政策支持显著,商业化场景落地 [19] - 海洋科技包括海上风电04446HK/1474、深海装备等在"蓝色经济"战略下成新增长点 [20] 防御配置 - 高股息资产07837HK/2808如煤炭、石油石化、电力股息率普遍超5%,部分龙头超10%,兼具股息替代与防御性现金流特征 [21] 中期逻辑 - 中国经济韧性、居民资金潜力、制度改革共同构筑慢牛基石,指数将稳步上行且波动率维持低位 [26] - 新成长与防御配置并行07781HK/7631,主题机会切换呈现"多点开花"格局,长期投资者可逐步布局 [26]
A股投资策略周报:居民资金有加速流入的信号吗?-20250817
招商证券· 2025-08-17 07:02
核心观点 - 7月社融在政府债支撑下继续增长,新增社融6个月滚动同比增速升至36.63%,但居民和企业部门信贷需求疲软,短贷和中长贷均走弱 [4][7] - 居民存款持续活化,7月M1增速回升至5.6%,M2-M1剪刀差收窄至3.2%,居民存款同比多减7800亿元,非银存款同比多增1.39万亿元,显示资金正流向资本市场 [4][12][17] - 融资余额、私募基金规模和个人开户数成为居民资金入市主要渠道,形成正反馈效应,7月以来融资净流入2029亿元 [5][18][25][31] - 市场呈现科技成长(科创200、创业板指)和小盘风格(中证1000、中证2000)占优,预计该风格将持续 [6][36][38] 金融数据与资金流向 - 7月新增社融1.13万亿元(同比多增3613亿元),政府债券贡献主要增量(1.24万亿元,同比多增5601亿元),企业债券回暖(增加2748亿元,同比多增712亿元) [9][10] - 居民部门信贷收缩明显:短贷减少3827亿元(同比多减1671亿元),中长贷减少1100亿元(同比多减1200亿元) [9][11] - 非银存款激增反映"存款搬家"入市趋势,历史上该现象多伴随开户数激增和两融余额攀升 [14][15] 资金入市渠道分析 - 私募基金:4-5月备案规模显著扩大,绝对规模达6.5万亿元,成为重要增量来源 [23][24] - 个人投资者:1-7月上证所开户数同比+36.9%,个人账户增速(36.9%)显著高于机构(25%) [25][27] - 公募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收益率中位数16.9%,6月单月发行规模达299亿份(历史81%分位),老基金净赎回比例由1.56%收窄至0.8% [18][21][22] - ETF:行业类ETF净流入751亿元,宽基ETF净流出1932亿元,医药ETF申购较多(24.7亿份),信息技术ETF赎回较多(118.1亿份) [28][66] 市场风格与行业表现 - 科技成长风格领涨:电子(PE上涨7.02%)、计算机、通信(+7.66%)估值涨幅居前,科创200指数7月以来涨幅达24.8% [3][38][42] - 小盘风格占优:中证1000和中证2000涨幅显著优于沪深300,与融资资金偏好高度相关 [36][38] - 本周创业板指涨8.58%,电子(7.02%)、非银金融(6.48%)领涨,银行(-3.19%)、钢铁(-2.04%)表现较弱 [41][45] 中观行业景气度 - 汽车:7月产销同比+13.3%/+14.7%,三个月滚动同比增幅扩大至12.13%/13.23% [51][53] - 光伏:组件报价涨至0.7元/W,1-6月太阳能装机容量同比+54.17% [49][89] - 房地产:1-7月开发投资同比-12%,新开工面积同比-19.4%(降幅收窄0.6pct),竣工面积同比-16.5%(降幅扩大1.7pct) [54][56][59] 主题投资机会 - 海洋经济:发改委着手编制"十五五"规划,聚焦深海科技(装备制造、资源勘探、生物医药),2025年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7.2% [87][101] - AI产业链:海外科技映射带动服务器、光模块(CPO)等主题指数周涨幅超15% [77][96]
中资券商股午前涨幅扩大 7月非银存款激增激增2.14万亿 居民存款入市信号增强
智通财经· 2025-08-15 03:48
券商股表现 - 中州证券股价涨11.91%至3.1港元 [1] - 国联证券股价涨7.4%至7.11港元 [1]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价涨6.59%至14.56港元 [1] - 中金公司股价涨5.67%至22.38港元 [1] 资金流向变化 - 7月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14万亿元 同比多增1.39万亿元 [1] - 理财规模增幅不及去年同期 叠加5月存款利率下调促使资金从居民存款流向非银机构 [1] - 资金通过多种渠道向金融市场转移 成为股市、债市及期货市场的潜在增量资金 [1] 市场情绪与行业趋势 -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关口 创十年新高 [1] - 市场交投情绪位于高位 券商板块净资产收益率进入上行期 [1] - 券商业绩具备更强稳定性与持续性 市场预期与业绩形成正循环推动修复行情 [1]
“资金洞察”系列报告(三):居民跑步入市了吗?
西部证券· 2025-08-14 04:35
核心观点 - 高净值投资者(私募、杠杆资金、游资)正在加速入市,但普通居民资金尚未大规模入场 [1][11][14] - 私募机构开户数显著增加,备案规模和存续规模持续扩张,7月以来杠杆资金日均流入55亿元,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元创2015年以来新高,龙虎榜游资净流入额仅次于2015年水平 [1][14][16] - 居民资金既未通过公募基金间接入市(主动偏股基金新发行规模处于历史低位,存量基金净申购有限),也未通过直接炒股入市(散户参与度、资金流入额、银证转账余额均显示热度不足) [2][3][18][19][23][27] - 在资金旺(居民超额储蓄堆积)和资产荒(存款利率跌破1%)背景下,居民资金正通过银行理财和固收+基金间接进入权益市场,预计将成为后续行情主要增量 [4][28][30][33][34] 资金动向分析 高净值投资者 - 私募:机构开户数明显扩张,私募备案和存续规模显著增长,个人开户增幅有限 [1][14] - 杠杆资金:7月以来日均流入55亿元,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元创2015年以来新高 [1][14][16][23] - 游资:龙虎榜净流入48.31亿元,活跃度仅次于2015年,集中流入医药生物(10.69亿元)、电子(7.97亿元)、机械设备(6.05亿元) [1][14][43][46] 外资与机构 - 外资净流出85.91亿元,大幅减持金融(-21.21亿元)、非必须消费品(-20.68亿元)、工业(-9.97亿元) [37][38][39] - 主动偏股基金发行30.4亿份仍处低位,股票仓位微升(偏股混合型从75.62%至76.32%) [56][58][60] - ETF净流出53.68亿元,但行业分化明显:非银金融(+18.20亿元)、煤炭(+5.81亿元)、有色金属(+5.27亿元)获集中流入 [61][63][65] 散户与理财 - 散户参与度不及历史行情,小单净买入金额弱于924和DeepSeek行情,银证转账余额边际回落 [3][23][27] - 银行理财和固收+基金规模显著扩张,反映居民在存款收益率下滑(余额宝1.05%)背景下寻求更高收益 [4][28][30][33][34] 市场环境特征 - 资金面:居民超额储蓄持续积累,银行存款堆积大量闲置资金 [28][33] - 资产端:一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余额宝收益率1.05%,国债收益率同步下滑,催生理财需求 [28][33] - 杠杆水平:A股融资余额达2.01万亿元创历史高位,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但主要由机构驱动 [23][53][55]
ETF日报:从居民资金入市、两融稳定增长的逻辑出发,可以关注业绩弹性较高,显著受益于股市活跃度的券商ETF
新浪基金· 2025-08-11 12:19
A股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于3647.55点,上涨0.34%,成交额7513亿元;深证成指收于11291.43点,上涨1.46%,成交额10756亿元;沪深指数双双刷新年内高位,创业板涨近2% [1] - 锂电股集体爆发,算力硬件股表现活跃,黄金、银行等板块出现调整 [1] - 两融资金规模时隔十年重新突破2万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约2.3%,处于近10年偏低中枢,仍有充足上行空间 [1] - 本轮融资资金持仓行业分布更分散、集中度更低,表现出对新兴产业、成长风格的偏好 [1] 宏观与流动性环境 - 政策组合拳稳定市场预期,带动投资者风险偏好持续回升 [2] - A股总市值/M2为32%,位于历史35%分位左右;总市值/储蓄存款为65%,略高于历史最低水平,居民资金入市仍有较大潜力 [2] - 流动性驱动的重估行情可能持续,券商ETF(512880)受益于股市活跃度 [2] 债券市场动态 - 10年国债收益率大幅上行3bp至1.7175%,受股债跷跷板影响 [4] - 基本面处于弱现实和反通缩初始阶段,债市回调幅度有限 [4] - 全球PMI共振走弱,需求环比下降;7月出口同比或略降,PPI处于-3.6%低位,指向国内需求不足 [4] - 美联储有概率于9月重启降息,国内弱需求叠加全球降息通道,下半年双降预期或升温 [5] - 推荐关注10年国债收益率1.75%左右的机会,配置十年国债ETF(511260) [5] 锂矿板块供需分析 - 宁德时代枧下窝锂矿停产,年产能约10万吨LCE,占全球供应约6%,月均产量约8000吨,引发供需平衡逆转预期 [6] - 宜春要求8座涉锂资源矿重新更新资源储量报告,其余锂矿存在停产风险 [6] - 7月最后一周新能源车零售、批发同比改善,三季度备货旺季排产环比增长5%,库存预计从8月开始去化 [6] - 锂价上涨带动板块普涨,反映周期底部信号 [6] 铜市场供需与宏观因素 - LME铜价约9750美元/吨,维持高位震荡 [7] - 智利Codelco矿山事故致供给短期收紧,年减产约20万吨;全球矿企资本开支不足,铜产量增量受限 [7] - 美国AI驱动电力用铜需求同比增长约15%,占全球需求增量主要份额,拉动全球铜消费增速达1%-1.5% [7]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增大,美元走弱预期推升大宗商品金融属性;俄乌谈判或将提振市场风险偏好 [7] - 供给刚性、库存低位叠加美元走弱,铜价受益于宏观及基本面共振 [7] 投资工具建议 - 关注有色ETF(159881)和矿业ETF(561330)的投资机会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