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大于求

搜索文档
期价跌破1700元/吨关口!尿素市场出现新变量?
期货日报· 2025-09-10 23:41
尿素价格走势 - 尿素期货主力合约9月10日收盘报1669元/吨 单日下跌1.01% 并跌破1700元/吨整数关口 [1] - 现货价格同步下跌 山东及河南地区中小颗粒尿素出厂价普遍在1640-1700元/吨 新疆北疆地区出厂价低至1410-1500元/吨 [3] 市场供需状况 - 国内尿素日均产量虽下滑但仍处历史高位 企业库存约109万吨 港口库存同步增加 [4] - 需求端缺乏有效支撑 复合肥及秋季肥生产进度过半 农业需求处于季节性淡季 工业需求平稳但偏弱 [4] - 今年新增尿素产能80万吨/年 加剧供应过剩担忧 [4] 市场参与者行为 - 工厂端分化明显 有出口订单企业维持挺价心态 缺乏出口订单企业降价收单 [3] - 贸易商拿货谨慎 下游企业随采随用 农业方面以观望为主 [3] - 市场情绪回落导致多头获利离场 加剧价格下跌 [4] 未来产量与库存预期 - 9月中下旬尿素日产量预计回升至19万吨以上 可能接近20万吨 [5] - 企业库存超100万吨 同比大幅增加50% [5] 出口市场影响 - 印度新一轮招标中中国参与度较高 可能为尿素价格提供短线支撑 [4] - 出口利好尚未兑现前 供需宽松格局难以根本扭转 [5] 价格展望 - 短期尿素期货价格预计维持偏弱震荡走势 市场情绪偏空 [5] - 下行空间明显收窄 价格可能已触底 但需等待出口利好兑现 [5]
供大于求主导下PVC料将维持弱势
期货日报· 2025-08-25 23:36
PVC生产企业虽然处于亏损状态,但开工负荷维持高位,市场供应充足。终端需求偏弱,需求难有明显 起色。受供大于求影响,PVC价格弱势运行。8月25日,PVC期货主力2601合约收盘价为5047元/吨。 今年以来,我国PVC出口增长较快,出口已经成为PVC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 示,1—7月,国内PVC累计出口量为265.95万吨,较去年同期上升92.2万吨,升幅为53.06%。 PVC主要下游管材、型材的终端市场是房地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7月,全国房地产开发 投资累计完成额为53580亿元,同比下降12%;房屋累计新开工面积为3520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19.4%;房屋累计竣工面积为2503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5%;新建商品房累计销售面积为51560万平 方米,同比下降4%。目前来看,国内房地产行业维持调整态势,对建材的整体需求偏弱。 目前为PVC下游的传统需求淡季,下游企业的开工负荷没有明显变化。近期,管材、型材开工负荷小幅 提升,其他品种开工负荷小幅下降。截至8月21日,国内PVC管材企业开工负荷为33.61%,型材企业开 工负荷为37.65%。PVC下游企业订单不足 ...
商务预报:8月11日至17日猪肉零售价格小幅下降
商务部网站· 2025-08-22 02:20
猪肉市场供需状况 - 市场整体呈现供大于求格局 [1] - 全国36个大中城市猪肉零售价格环比下降0.5% [1] 区域价格表现 - 西部地区猪肉价格降幅最为显著 [1] - 贵阳猪肉价格下降3.1% 居全国降幅首位 [1] - 呼和浩特和西安猪肉价格分别下降0.9%和0.6% [1]
中国玻璃(03300)发盈警,预期中期亏损增至不超过3.2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14:01
业绩预期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亏损不超过人民币3.2亿元 较2024年同期亏损净额约人民币1.37亿元显著扩大 [1] 建筑玻璃行业 - 中国地产行业不景气周期延续 建筑玻璃市场呈现供大于求、供需双弱格局 [1] - 建筑玻璃市场价格整体维持低位运行 [1] 光伏行业 - 中国光伏行业延续供需错配形势 [1] - 光伏发电全产业链盈利空间进一步收窄 [1] 海外业务与宏观环境 - 地缘政治局势动荡、国际贸易政策多变及货币汇率波动风险加剧 削弱海外生产基地业绩贡献 [1] - 海外生产基地上半年业绩表现优异但受宏观不确定性影响 [1]
中国玻璃发盈警,预期中期亏损增至不超过3.2亿元
智通财经· 2025-08-20 13:59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日止6个月亏损不超过人民币3.2亿元 较2024年同期亏损净额约人民币1.37亿元显著扩大 [1] 建筑玻璃行业状况 - 中国地产行业不景气周期延续 建筑玻璃市场呈现供大于求、供需双弱格局 [1] - 建筑玻璃市场价格整体维持低位运行 [1] 光伏行业状况 - 中国光伏行业延续供需错配形势 [1] - 光伏发电全产业链盈利空间进一步收窄 [1] 宏观环境影响 - 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与国际贸易政策多变加剧经营不确定性 [1] - 货币汇率波动风险削弱海外生产基地优异业绩对盈利的贡献力度 [1]
中国玻璃(03300.HK)盈警:预期中期亏损不超过3.2亿元
格隆汇· 2025-08-20 13:53
业绩预期 - 公司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亏损不超过人民币3.2亿元 而2024年同期亏损净额约为人民币1.37亿元 [1] 亏损原因 - 中国地产行业不景气周期延续 建筑玻璃市场维持"供大于求 供需双弱"格局 市场价格整体低位运行 [1] - 中国光伏行业存在"供需错配"形势 光伏发电全产业链盈利空间进一步收窄 [1] - 地缘政治局势动荡 国际贸易政策多变 货币汇率波动风险加剧等宏观经济不确定性 削弱海外生产基地优异业绩对盈利的贡献力度 [1]
研究报告:供需关系、运输结构变化、成本上升等多因素影响货车司机收入
中国经济网· 2025-08-20 03:27
行业概况 - 公路货运占据中国货物运输主导地位 [2] - 货车司机以中青年为主力 30-49岁占比接近80% 其中30-39岁占比达50.24% [3] - 大部分司机来自农业、个体经营和产业工人等传统蓝领岗位 [7] 收入水平 - 2025年货车司机平均每月净收入达10512元 居六类新就业群体首位 [5] - 超过九成司机收入集中在8001元至32000元区间 [5] - 数字能力得分较高群体(平台订单占比90%以上)的月均毛收入和净收入明显高于低分群体 [14] 成本与运价 - 公路货运行业运价持续下跌 压缩行业利润空间 [2] - 油价、保险费、过路费等成本上升进一步压缩利润 [2] - 电动重卡凭借低成本优势主动降低运价 加速行业运价结构性变化 [2] 市场供需 - 运输需求总量趋于平稳 供给持续高位 呈现供大于求格局 [2] - 货运车辆保有量保持高位水平 [2] - 大宗物资"公转铁""公转水"运输结构调整分流公路货运需求 [2] 消费特征 - 货车司机月均消费6578元为六类新就业职业最高 [7] - 月均食品开支1993元 月均娱乐支出位列第二 [7] - 月均教育投入1688.83元位居首位 [7] 工作状况 - 平均每月休息天数仅3.54天 [7] - 88.65%司机在出车时无陪同人员 独自驾驶成常态 [7] - 仅有6.52%由配偶或恋人陪伴 1.96%雇佣助手 [7] 数字平台应用 - 91.82%司机使用平台接单抢单功能 [13] - 43.14%使用运费结算功能 40.14%使用路径导航功能 [13] - 超过25%司机使用平台加油服务 [13] 平台价值认知 - 司机认为平台主要价值包括:提供货源信息与收入来源、减少纠纷及权益侵害、帮助处理纠纷、减少找货等待时间、减少空驶率 [16] - 接近一半司机认为平台在劳动权益保障方面提供了帮助 [16] 职业发展 - 27.94%受访者表示即使重新选择仍愿继续从事货车司机或相关行业 [9] - 部分司机从单一运输者成长为车队负责人、平台合作者乃至物流园区运营主体 [9] - 工作时间灵活、收入较高、驾驶兴趣驱动是主要入行动因 [9] 组织参与 - 3.45%司机为中共党员 近两成已参与货车司机流动党支部 [16] - 8.53%司机已加入工会 近半数有意愿加入 [16]
供大于求,行情低迷
宁证期货· 2025-07-28 10: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生猪市场供应充足,需求偏弱,供大于求持续,行情低迷,建议前期空单继续持有 [2][20] 根据相关目录总结 生猪价格行情回顾 未提及具体内容 供应情况分析 养殖端出栏压力大,规模企业出栏进度不快且有降重出栏情况,持续高温使料比高、成本增加,散户大体重猪源认卖程度增加,局部区域非瘟抬头,供应较充足 [2][20] 需求情况分析 高温淡季持续,大猪成交一般,屠宰企业持续亏损、收购谨慎,二育入场偏少,需求低迷 [2][20] 成本利润分析 未提及具体内容 行情展望 供应端出栏压力大,需求端低迷,供大于求持续,行情低迷,建议前期空单继续持有 [2][20]
从“资产荒”角度看“内卷”的深层原因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2025-07-19 06:51
核心观点 - 当前经济中的"内卷"现象与"资产荒"密切相关,表现为投资回报率持续走低和企业间竞争加剧 [1] - 供大于求是内卷的根本原因,而供大于求又源于前期制造业投资扩张和地方政府行为 [11][15][21] - 居民消费不足进一步加剧供需失衡,与收入预期下降、资产价格下跌和高储蓄率有关 [29][35][36] - "反内卷"需要从减少低效投资和促进消费两方面发力,不同于十年前的供给侧改革 [61][62] 企业部门分析 - 制造业企业利润率持续下滑: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从2021年高点降至2024年前5个月的4.25% [2] - 企业竞争加剧表现为"卷价格"和"卷账期":出口价格指数两年内下跌15%,应收账款回收期从2022年54天延长至2024年前5个月71.7天 [8][11] - 产能利用率持续走低: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从2022年75.8%降至2024年上半年74.2% [11][12] 政府部门影响 - 制造业投资增速显著高于整体投资:2021-2024年制造业投资增速比整体投资快4-8.6个百分点 [15] - 地方政府通过财政和金融手段推动投资:2023年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支出增长19.5%,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一度超40% [23] - 新兴产业投资同质化严重:光伏电池、锂电池、新能源车2022-2024年产量年均增速超40%,产能超全球需求 [26] 居民部门分析 - 收入增长放缓且预期转弱:2024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增速降至2.8%,消费者收入信心指数从2019年124.95降至2024年95.42 [29][32] - 房地产资产缩水:70城房价自2022年4月以来持续同比负增长 [29] - 储蓄率高企:居民存款余额达162万亿元,存贷比升至1.93,总储蓄率42.49%显著高于国际水平 [36][39] 国际比较 - 资本形成率异常偏高:中国资本形成率41.13%高于趋势值9.37个百分点,是全球平均水平两倍 [44][45] - 制造业占比与储蓄率不匹配:制造业占GDP25.5%显著高于全球水平,但人口仅占17.5% [48][49] - 供需缺口扩大:2019-2024年制造业投资增长40.8%而社零+出口仅增27.1% [52][55] 政策建议 - 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加强招商引资信息披露,完善干部考核体系 [61] - 促进消费措施:增加居民收入,推动内外贸一体化 [61][62] - 减少低效投资:引导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61]
今年荔枝跌成白菜价
投资界· 2025-07-12 07:46
荔枝价格暴跌 - 今年荔枝价格大幅下跌,妃子笑品种从6元/斤降至1.98元/斤,创历史新低[5] - 全国多地消费者反馈荔枝价格首次跌破5元/斤,实现"荔枝自由"[6][9] - 价格下跌导致荔枝频繁登上热搜,引发关于品种和储存方式的广泛讨论[9] 产量激增与集中上市 - 2024年全国荔枝总产量预计达365.04万吨,同比增加111.26%[13] - 广东、广西等主产区成熟期重叠,导致集中上市造成价格踩踏[13][14] - 桂味地头价从去年25-26元/斤暴跌至3-4元/斤,降幅超80%[14] - 错过端午节销售高峰,节后妃子笑价格同比降30%,其他品种降50%[14] 产业链影响 - 茶饮品牌借低价荔枝推出新品,茶百道荔枝系列产品1小时售出5万杯[10][11] - 物流成本占终端售价重要部分,5斤装省内运费27-90元不等[15] - 电商平台物流成本优势明显,可实现"50元5斤包邮"[16] 种植端困境 - 部分种植户因价格过低放弃采摘,宁愿让荔枝烂在树上[18] - 种植端长期面临渠道有限问题,难以获得合理价格[20] - 产业链尝试通过品种改良、预售模式和源头直采等方式优化[21] 行业应对措施 - 科研机构选育特早/晚熟品种以延长供应期[21] - 电商平台采用带枝采摘、定制保鲜袋等创新保鲜方式[21] - 产地政府加强品牌建设,年轻一代通过社交媒体拓展销路[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