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搜索文档
亨通光电:创新驱动构建全价值链竞争力迎接光通信新一轮高速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9-29 12:05
Lightcounting预测,2025年800G以太网光模块市场规模将超过400G,2029年800G和1.6T光模块的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160亿美元;中泰证券研报称,空芯光纤作为未来AI数据中心互联的 2025年的全球光通信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卷入一场由AI驱动的结构性变革中。万卡级GPU集群已成为数据中心"新常态",十万卡级超大规模集群亦初现雏形,传输带宽需求呈现指数级攀 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PT展),无疑是观察趋势、动态的最佳窗口。作为中国光通信产业的领军企业,亨通光电以全面的技术布局、前瞻的创新视野和过硬的产品实力,成为了现场毋庸置 "当前光通信产业已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但技术迭代加速、国际竞争加剧、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等因素,也让企业面临'投入与回报'、'短期利润与长期价值'之间的战略权衡。"亨通通信产 AI驱动: 光通信进入高速增长新周期 AI狂飙突进与算力需求全面爆发,直接利好光通信产业。张建峰指出,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的加速,尤其是超大规模算力集群的需求激增,直接推动了高速光模块、特种光纤等产品的市场扩容 "可以说,整个行业正处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阶段。"就亨通光电而言, ...
Cosmos Health CEO Issues Letter to Shareholders: Building a Global Healthcare Powerhouse with $300M Digital Financing Facility, U.S. Manufacturing Expansion, and AI Innovation
Globenewswire· 2025-09-29 12:00
CHICAGO, Sept. 29, 2025 (GLOBE NEWSWIRE) -- Cosmos Health Inc. ("Cosmos Health" or the “Company”) (NASDAQ:COSM), a diversified, vertically integrated global healthcare group, today announced that its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Greg Siokas, has issued the following letter to the Company’s shareholders. Dear Fellow Shareholders, Cosmos Health stands at a defining moment in its journey. Over the past year, we have made decisive progress - refining our strategy, reinforcing our operations, and positioning every b ...
周鸿祎对AI的8个判断
混沌学园· 2025-09-29 11:58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近日做客罗永浩的播客节目,进行了一场长达三个半小时的深度对谈。在这场坦诚的交 流中,周鸿祎从AI技术的本质、产业落地到人机融合,给出了诸多犀利判断,特别是AI创业者们看完一定会很 有启发。 笔者从中整理了8个观点,分享给大家,有一定修改。 整理 / 一只呀 混沌商业研究团队 AI不是神迹,是工具 在周鸿祎看来,AI不是遥不可及的"神迹",而是可逐步构建、必须与具体业务结合的工具系统。 "越做大模型,就越发现它与人脑的模型很相似。很多人总以为它只是一种算法,但其实它是一种机制。就像 人脑并没有一个特殊的计算部件,它只是由非常普通的神经元组成的网络,当神经元数量足够多时,就形成了 能够处理任何通用问题的智能装备。" 关于AI进化速度,他指出:"AGI的发展没有想象中快。就像人脑的进化也不可能特别快。人类能进化成今天这 样强大的物种,不完全依赖大脑的进化,还靠知识传承,第二是靠慢思考能力(推理过程),第三是工具,第 四是合作。因此人类发展到今天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同理,大模型进化成智能体也不会很快。" 通用智能体不现实,垂直才是出路 周鸿祎对"通用智能体"持审慎态度,他认为通用人工智能最终可能 ...
木头姐为何时隔四年买回阿里?
格隆汇· 2025-09-29 11:49
如果说,前两年中概股的低谷期,让阿里巴巴的投资者们经历了一场漫长的"信仰考验",那么最近,这艘巨轮终于迎来了久违的"王者归来"。 短短几天,阿里股价起飞,不仅创下近四年来新高,甚至引得曾一度抛售中概股的"木头姐"Cathie Wood旗下的ARK基金,时隔四年重新买入,并 且连续加仓。 要知道,这位以激进投资科技股闻名的"女版巴菲特",每一次的重大持仓变动,都被视为市场风向标。 那么问题来了,四年前她为什么离开,四年后又为何突然回来了?这背后究竟是简单的市场情绪反转,还是阿里巴巴真的完成了从"大而全"到"精 而尖"的绝地反击?答案,或许藏在阿里正在推进的三条核心战线里。 第一战线:AI——阿里在下一盘大棋 在今天的科技世界里,谈到增长,就离不开AI。 在这两天正在举行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宣布与英伟达在具身智能(Physical AI)领域展开深度合作,这次合作,也是股价飙升最直接的催化剂之 一。 简单来说,具身智能就是让AI从代码和服务器里走出来,能够进入现实世界,拥有像人一样的感知和行动能力。比如,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工业 机器人,甚至能与人交流的虚拟助理,都属于这个范畴。 这意味着,未来企业想开发具身智能应用 ...
永金证券晨会纪要-20250929
永丰金证券· 2025-09-29 11:42
永豐金證券亞洲研究部晨訊 2025/9/29 | 麥嘉嘉 | 研究部主管 | avis.mak@sinopac.com | | --- | --- | --- | | 張雪婷 | 研究部經理 | samantha.cheung@sinopac.com | | 林仲全 | 研究部資深專員 | kobe.lin@sinopac.com | 1 永豐金證券亞洲研究部晨訊 永豐金證券亞洲研究部 -今日市埸焦點及策略 今日市埸主要焦點 股市及產品投資策略 中港台要聞 2 • 美國通脹穩|道指高見46714點,標指今年第28次收市新高 • 特朗普會晤國會領袖|周一商討短期開支法案,避免政府停擺 • 美國關稅|10月起品牌及專利藥徵收100%關稅 • 北水持續流入港股|由19日的約11,088億元,累增至26日的 11,527億元,進行調整投資組合 • 股票策略|偏好科技與聚焦具備AI應用潛力的龍頭企業 • 結構性產品|推薦掛鉤AI指數之可回售結構票券,兼顧收益與成長潛力 • 固定收益|加碼投資等級公司債,鎖定高評級信用品種,以替代現金與 短期公債 永豐金證券亞洲研究部晨訊 永豐金證券亞洲研究部全球新聞概要 重點國際新聞 ...
通信设备制造:2025阿里云栖大会启示录
华泰证券· 2025-09-29 11:41
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4] - 通信设备制造子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4] 核心观点 - 通信行业指数上周下降0.28%,表现弱于上证综指(上涨0.21%)和深证成指(上涨1.06%)[2][10] - 阿里云栖大会揭示三大趋势:算力基础设施向超节点形态收敛、生态开放战略加速、模型性能显著跃升[2][10] - 重点看好AI算力链(光模块/服务器/液冷)、核心资产重估(运营商)及新质生产力(卫星/低空/深海)赛道[3] 算力基础设施 - 超节点成为国内算力基础设施主流形态,阿里发布磐久128超节点服务器,单柜支持128个AI芯片,推理性能较传统架构提升50%[11] - CPC/NPC互联方案成为兼顾性能与成本的务实选择,液冷技术从GPU向CPU及网络设备全面渗透[14] - 华为昇腾384超节点与阿里磐久128均采用液冷设计,预计超节点批量出货将带动节点代工、铜缆、光模块及液冷产业链增长[11][14] 生态开放战略 - 阿里继华为后开放Alink互联协议及HPN8.0高性能网络,旨在打破英伟达技术壁垒,构建异构计算开放生态[19] - 阿里云百炼平台模型日均调用量一年内增长15倍,汇聚超20万开发者,累计创建80万个Agent[20] - 发布Agent开发框架ModelStudio-ADK及无影AgentBay算力调度系统,现场展示超200个AI Agent在多行业落地案例[20][23] 模型性能突破 - 阿里发布旗舰模型Qwen3-Max,预训练数据量达36T tokens,参数超万亿,在SWE-Bench测试中以69.6分位列全球第一梯队[25] - Qwen3-Max在Tau2-Bench工具调用测试中获74.8分,超越Claude Opus4和DeepSeek-V3.1[25] - 下一代架构Qwen3-Next采用高稀疏度MoE,80B版本仅激活3B参数即可媲美235B密集模型,训练成本降低超90%[26] - 全模态能力显著提升:Qwen3-VL视觉模型性能超越Gemini-2.5-Pro,Qwen3-Omni音视频模型在32项评测中领先[26] 重点公司动态 - 中兴通讯发布二合一5G云电脑"逍遥20",前代产品销量破200万台,新机型搭载6nm国产芯片并深度融合AI大模型[32] - 上海电信联合中兴通讯5G-A车地方案获创新奖,在地铁场景实现整车下行15Gbps速率,建设周期缩短50%、投资降20%[33] - 中国联通60亿元服务器集采结果公布,国产服务器出货量占比超90%,金额占比达88.8%[35] - 新易盛1H25营收104.37亿元(同比+283%),归母净利润39.42亿元(同比+356%),主因400G/800G光模块需求高增长[62] 技术应用与产业合作 - 英伟达承诺向OpenAI投资最高1000亿美元,合作建设10GW AI数据中心,预计2026年投产[39] - 华为F5G-A全光网已助力全球2000余家企业落地AI应用,发布十大行业样板点及金融光网络白皮书[34] - 昇腾推出"1卡1专家"大EP解决方案,在六大行业规模化应用,系统推理吞吐提升4倍以上[40]
涂鸦智能(TUYA):公司跟踪报告:宏观承压下展现韧性,AI战略持续推进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29 11:38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目标价3.15美元 基于2025年动态6倍PS估值 [1][5][1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986亿美元 同比增长29.8% 2025-2027年预计营收分别为3.21亿/3.54亿/3.97亿美元 同比增长7.50%/10.28%/12.17% [3][5][11] - 2024年实现净利润500万美元 同比扭亏 2025-2027年预计净利润分别为4423万/6909万/9331万美元 [3][5]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8010万美元 同比增长9.3% 其中核心PaaS收入5810万美元 同比增长7.0% [5][12] - 2025年第二季度GAAP归母净利润1260万美元 同比增长302.4% Non-GAAP净利润2010万美元 Non-GAAP净利率达25.1% [5][12] 业务表现 - 核心PaaS业务净收入扩展率(DBNER)从2024年同期的127%放缓至114% 显示存量客户支出扩张速度放缓 [5][13] - PaaS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至48.7% 体现较强定价权和成本控制能力 [5][13] - 智慧解决方案收入增速相对于一季度明显放缓 受自2025年4月以来关税等不利因素影响 [5][13] 战略发展 - 公司定位为全球领先的AI云平台服务商 致力于构建AI开发者生态 [5][14] - 2025年上半年平台注册AI开发者超过151.4万个 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15% [5][14] - 全面将AI嵌入整体解决方案 AI能力赋能硬件产品 结合AIoT云平台提升价值变现能力 [5][14] 估值比较 - 当前市值15.61亿美元 对应2025年预计PS为5倍 低于可比公司Samsara(18倍)和Cloudflare(37倍)的平均水平 [4][8] - 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S为15倍 涂鸦智能估值相对较低 [8]
阿里云栖大会上调capex指引,keeta上线阿联酋
招商证券· 2025-09-29 11:35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3] 核心观点 - 电商行业竞争格局被过度担忧 预计未来电商行业及各公司利润额将稳中有升 看好电商估值系统性回升[16] - 看好阿里电商货币率提升及云业务增长空间 关注AI及芯片催化[1] - 看好后续旅游板块延续高景气度 推荐关注休闲旅游&出境游相关性较强的OTA、景区 以及与出行人次高度相关的交通和商旅需求驱动的酒店[1] - 美团竞争扰动不改公司长期竞争力与投资价值 海外探索继续打开想象空间[1][18] 本周行情回顾 - 餐饮旅游板块指数本周下跌6.71% 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上涨1.07%)和创业板指数(上涨1.96%)[6] - 商贸零售板块指数本周下跌3.92% 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6] - 2025年初以来餐饮旅游板块指数上涨6.18% 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上涨15.63%)和创业板指数(上涨47.16%)[6] - 商贸零售板块指数上涨4.08% 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6] - 餐饮旅游板块上涨个股为国脉文化(+18.64%)和ST智知(+1.93%) 跌幅前五个股为西藏旅游(-22.93%)、华天酒店(-18.87%)、云南旅游(-18.37%)、西安饮食(-17.86%)和曲江文旅(-17.23%)[9] - 商贸零售板块上涨个股为星徽股份(+10.55%)、天泽信息(+9.55%)和厦门国贸(+0.16%) 跌幅前五个股为值得买(-10.58%)、友阿股份(-8.28%)、海宁皮城(-7.92%)、居然之家(-7.91%)和苏宁易购(-7.89%)[13] 重点公司投资建议及估值 - 阿里巴巴:FY26Q1电商货币化率持续稳步提升 云业务收入、利润及capex均超预期 预计FY2026-2028年Non-GAAP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42/1701/2210亿元 给予2026财年电商主业净利润12倍PE、云业务5倍PS 目标价150港元/股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16] - 拼多多:Q2营业收入1040亿元(YOY+7.1%) Non-GAAP归母净利润327亿元(YOY-5%) 预计2025-2027年Non-GAAP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4/1580/1891亿元 目标价147-184美元/股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21] - 京东:Q2电商收入及利润超预期 活跃用户及购买频次同比40%以上高速增长 预计2025-2027年集团Non-GAAP归母净利润为276/491/634亿元 目标价146-182港元/股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21] - 唯品会:Q2收入及GMV表现符合预期 Q3收入指引增速转正 预计2025-2027年Non-GAAP归母净利润为89/93/94亿元 目标价20.20-25.25美元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21] - 美团:预计2025/26/27E经调整净利润为-101.8/293.2/511.9亿元 目标价141.9港元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18] - 滴滴出行:推荐滴滴出行 预计中长期中国出行业务EBITAmargin将达5-6%或更高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19] - 携程: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长期看好出境&国际业务增长驱动[19] 行业重大新闻 - 蜜雪冰城进军纽约 首店选址纽约曼哈顿266 Canal Street 今年已开拓哈萨克斯坦、巴西和马来西亚市场[25] - 阿里云栖大会上调capex指引 阿里正积极推进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 并计划追加更大投入 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5][26] - 阿里云与英伟达在Physical AI领域达成合作 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PAI将集成NVIDIA全套Physical AI软件栈[5][27] - 美团旗下国际外卖品牌Keeta上线阿联酋迪拜 这是Keeta在40天内开拓的第三个中东国家外卖市场[5][28] 行业重要公告 - 西安旅游股东磐京基金股份被轮候冻结[29] - 西藏旅游终止以现金方式购买新奥控股持有的北海新绎游船有限公司60%股权事项[30][31] - 水羊股份控股股东御家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汀汀咨询部分股份解除质押及质押延期回购[32] - 友阿股份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尚阳通100%股权 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55亿元[33]
“AI不会让软件消失”,SAP与阿里合作破争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11:19
(原标题:"AI不会让软件消失",SAP与阿里合作破争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实习生吴佳芸 北京报道 AI到底会不会取代软件,从而颠覆企业服务市场,一直是行业里颇有争议的议题。 企业既期待AI带来的效率革命,又担忧技术迭代与业务适配的衔接难题。 今年5月,两家全球科技巨头在这个问题上选择了合作。全球企业应用与商业AI领域的领军公司SAP, 与亚洲超级云基建服务商阿里巴巴宣布,将在企业云转型领域有一系列动作。 当时,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表示,与SAP的合作,增强了阿里巴巴"用世界级技术赋能全球 企业的决心"。 外界也好奇,"世界级企业软件+本土化超大规模云基建"组合,会是什么样的推进方式。 而对那些坚决转型的企业来说,现有的IT资产也是转型道路上的沉重包袱。 9月,阿里云栖大会上,双方合作有了实际落地。SAP四款核心云解决方案将分批落地阿里云,向中国 企业提供服务。 其中,SAP BTP 业务技术云平台已正式落地;SAP Cloud ERP(ERP云)、SAP IBP 集成业务计划云计 划于2026年一季度上线;SAP Cloud ERP Private(ERP 私有云)则预计在2026年三季 ...
美银Hartnett:关键指标显示AI还没有风险,警惕美元反弹对热门交易的冲击
华尔街见闻· 2025-09-29 11:12
Hartnett进一步警告称,投资者当前需要警惕的直接风险并非泡沫破裂,而是美元的意外走强,当前市场的最大软肋是"做空美元"的共识交易。 一旦美元指数 出现"无序"反弹并升破102的关键水平,可能会触发"风险规避"式的集体平仓。 尽管如此,Hartnett认为,在通胀和利率走高的2020年代,大规模的政府债务和持续的货币贬值仍是长期趋势。这意味着,虽然美元短期存在反弹风险,但其 长期贬值的基础并未改变,这也是黄金等资产具备结构性支撑的原因。 AI泡沫行情到头了吗?美银认为尚未触及"危险水平",市场目前真正的风险在于美元反弹。 尽管市场对潜在泡沫的讨论日渐升温,但美银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在其最新报告中指出, 科技股的信用债息差正处于多年低点,这意味着由AI驱动的科技 股涨势尚未达到危险水平。 信用债息差显示AI尚未形成信贷泡沫 对于市场普遍担忧的AI泡沫问题, Hartnett认为"全面崩盘不太可能",因为当前科技股的信用债息差处于18年来的最低点。 信用债息差是衡量企业债券相对于无风险国债的额外收益率,息差收窄通常意味着市场认为发债企业的违约风险很低。 报告强调,目前科技股信用债息差处于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