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

搜索文档
深蓝汽车全球发布会五款产品上新
环球网· 2025-09-10 09:52
此次发布会以"奔跑"为主题,深蓝汽车表示,面对行业变革和全球竞争,企业致力于通过持续的产品与技术更新,推动品牌发展。此次多款新车型的推出, 体现了深蓝汽车在新产品研发及国际市场拓展方面的进展。 在技术与服务方面,深蓝汽车展示了其在电驱系统、智能增程、车载系统等方面的技术布局,并对终端门店进行升级,优化了用户服务体验。生态合作方 面,企业与IGBT领域相关龙头企业合作,布局下一代半导体芯片,南京深蓝数智工厂也即将正式启用。 9月8日,2025深蓝汽车秋季新品全球发布会在重庆悦来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深蓝汽车推出五款新产品,包括开启预售的全新深蓝S07、正式上市的深蓝S09 超长续航超充版、首次亮相的深蓝L06,以及面向欧洲市场的DEEPAL S05和DEEPAL S07。 在新产品方面,全新深蓝S07正式开启预售,预售指导价为15.69万元-17.39万元。深蓝S09超长续航超充版推出两个版本,后驱Ultra+超长续航版售价27.99万 元,四驱Ultra+超长续航高定版售价30.99万元。深蓝L06首次亮相,搭载多项新技术,包括磁流变悬架系统、3纳米车规级座舱芯片及新型驾驶辅助算法。 此次发布会通过中德连线的方式 ...
第六届中国民营企业家盛典在深圳成功举办 AI赋能成企业创新焦点
央视网· 2025-09-10 09:52
活动概况 - 第六届中国民营企业家盛典于2025年9月5日至6日在深圳举行 主题为"破界·智胜" 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出海、制造升级与品牌建设等议题 [1] - 活动吸引全国8000余位企业家代表参与 汇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投资机构、科技企业及学术界专家 [1] 核心议题与专家观点 - 民营企业面临多重外部挑战 需通过数字化、智能化与国际化实现突破 [3] - 企业应关注AI产品化、产业智能化及品牌全球化三大增长路径 同时平衡商业目标与可持续发展 [3] - 传统管理教育过于强调"科学" 忽视个体差异与实践落地复杂性 需推动教育从"最佳答案"转向"最适合的答案" [3] 技术应用与创新实践 - 博商AI智能体首次展示在战略分析、运营优化和销售管理方面的应用潜力 为企业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决策辅助 [3] - AI教练作为"智慧平权"工具 可帮助中小企业家快速获得高质量方案 缩短决策周期 并嵌入"预-学-习-用-链"学习模式 [3] - 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逐步融入企业管理实践 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新动能 [3] 活动形式与成果 - 通过14场专题演讲和1场圆桌对话 为企业家提供多维度经验分享和趋势分析 [4] - 推动各方在交流中凝聚共识 助力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4]
医疗设备见底了么行业有哪些看点
2025-09-09 14:53
**医疗设备行业与公司分析** **行业概况与核心观点** * 医疗设备行业与药品耗材存在显著区别 医疗设备采购资金来源于医院自筹 地方财政或国家补贴 而非医保直接支付 因此全国性集采难以推行 未来更可能以省级或区域为单位对成熟产品进行集采[2][4] * 医疗设备采购周期长 通常需6个月至1年 决策权在卫健委领导或医院院长手中 而药品耗材更多由科室主任决定 这导致设备公司业绩与终端招采节奏不一致[1][5] * 国内医疗设备市场2025下半年有望恢复正增长 但迈瑞2025上半年国内市场下滑33% 因大监护设备需求下降 未来增长取决于十五规划医院建设[1][9] * 医疗器械集采政策尚无定论 目前全国集采比例仅约3% 集采价格降幅通常为40-50% 主要影响经销商利润 对厂家出厂价影响相对有限[16] * 行业面临较大财政压力 包括政府 医院及个人资金紧张 以及医保压力巨大 一些省份已出现医保资金不足问题[17] **头部公司业绩表现与分化** * 联影医疗2024年Q1实现正增长 但Q2至Q4连续三个季度营收负增长 2025年Q1恢复正增长 其大规模影像类设备渠道库存少 业绩更能直接反映终端需求 但表现滞后约半年[6] * 迈瑞医疗及澳华内镜从2024年Q4开始营收下滑 至2025年Q2才恢复正增长 主要受渠道库存调节影响[7] * 开立医疗业绩波动较大 2025上半年仍以海外市场为主导 受渠道库存影响[7] * 新产业(IVD化学发光领域)2025上半年国内业绩下滑13% 受终端试剂消耗影响 整个IVD行业面临政策压力 包括项目拆分 检验互认和技耗分离 以及DRG限制对检测人次的压力 但其市占率仍在提高[9] **海外市场与国际化发展** * 海外市场表现出更强劲增长潜力 迈瑞 澳华 开立等公司在海外毛利率提升明显 受益于产品结构升级和客户群体优化[3][10] * 迈瑞医疗海外业务收入与国内基本持平 海外毛利率与国内相当 表明其产品价格更合理 客户和产品结构优化 其IVD板块在海外占比较低 而IVD是毛利率最高细分领域之一 未来海外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11] * 2025年是关键节点 联影 迈瑞等公司海外营收占比可能超过国内 甚至海外毛利率也有望超过国内 但整体看 国内设备公司净利润水平仍较高(20-30%)海外很多仅为10%左右[19] * 国际化是设备公司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 随着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向高端化发展 毛利率也在提升 国际板块盈利能力逐渐增强[13] **核心竞争力与市场前景** * 国内品牌在超声及内窥镜软镜领域市占率提升前景良好 即使市场波动 国产品牌仍具竞争力 预计随招投标恢复将保持增长势头[1][8] * 国内医疗设备核心竞争力在于成熟供应链 快速产品迭代和成本优势 通过进入三甲医院并获得医生反馈 可快速进行产品迭代升级 这些经过验证的产品能进入欧美等高端市场[3][14] * 国内医疗设备在三甲医院的市占率显著提升 三甲医院医生能提供充分反馈推动产品迭代升级 改进后设备可进入欧美市场及东南亚 非洲和拉美等新兴市场 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高[13] * 手术机器人领域从几年前与外资品牌存在差距 到如今大部分医生反馈差距不明显 2025上半年手术机器人在海外放量超预期 证明国内设备快速迭代满足了海外需求[14][15] **创新药与临床试验** * 仿制药集采一直在进行 2024年第十批集采过于极端 2025年进行了纠偏 优化报价方案和竞争规则[22] * 创新药大部分估值来源于欧美市场 国内医保政策对创新药定价支持力度较大 单个药品峰值从最早50亿提升到80亿 2025年还将推出商业保险目录 对定价较高产品提供覆盖 如果商业保险发展良好 将进一步改善创新药支付情况[22][35] * MNC公司每年研发投入约1700亿美元 其中一部分用于BD(业务开发) 历史上每年首付款金额约100亿美元 占比非常低 由于未来几年专利到期金额非常高 如果产品数据表现良好 MNC公司一定会花钱购买以补充管线[23] * 在中国进行临床试验成本相对较低 但挑选病人标准严格且数据质量受质疑 MNC公司购买知识产权并非为了省钱 而是为了抢时间 例如通过购买现成数据可节省5-8年时间 快速占领市场[24][25] * 中国临床数据可信度有显著提升 MNC在中国市场投入大量资金购买临床产品 表明他们对数据信任 中国拥有大量未经治疗患者群体 使得某些药物在中国试验中效果可能优于其他国家 多中心研究增加了数据可靠性[26] * 临床试验成本因癌种和阶段不同 一个病人费用约3-4万美元 血液肿瘤患者每人费用约七八十万元人民币 自身免疫疾病相对便宜(小几十万元) 其他实体瘤需四五十万元左右[27] * 当前融资环境下 许多医药公司重新启动了之前暂停的项目 一期临床或独立一期临床通常需一两千万人民币 可产生有价值数据 增加BD机会 很多公司重新开始推进之前搁置的一些P3项目[29] **具体产品与市场情绪** * PD-1 VEGF联合疗法目前尚无法下定论能否颠覆现有疗法如Keytruda 2025年由于辉瑞 BMS等大型跨国企业进行高额首付款收购 使资本市场对这一赛道充满信心 相比2024年 因有大型MNC背书 成功概率显著提高[30] * 资本市场目前对中国生物制药公司态度较为乐观 一些MNC开始关注并购买中国研发的新分子 市场情绪转好加上MNC大额投资 使企业更自信并愿投入更多资源研发 形成正循环机制[31] * 药品退货是概率事件 并不一定意味产品质量有问题 有时是由于MNC战略调整 如果多起退货都因中国数据可信度问题引发 将是严重问题 但发生概率极低[32] * 国内创新药市场前景广阔 例如康方生物2025上半年销售额达20多亿元(2024年全年为20亿元) 尽管一些双抗类药物如PDY和VGFR定价较高(每年约16万元) 但销售额也达十几亿元 尽管存在消费降级趋势 但医保对创新药支持力度在提升 未来可能会有商业保险覆盖[33][34] * 康方生物的数据一直备受关注 但目前尚无确定结论 Summit如果能迅速卖给MNC 将有助于加快临床试验进程 否则辉瑞等大公司可能会抢占先机 2025年整体以BD催化为主 大部分重大BD将在第四季度实现 因此八九月份可能出现空窗期 但第四季度仍有许多临床数据发布[36] * 美联储降息预期将直接提升CXO板块 因海外小型制药企业融资环境改善 会增加早期研发需求并外包给国内企业 对国内创新药行业也是利好消息 因海外newco数量增加将带来更多合作机会[37]
中国家电巨头 加码顶级赛事
深圳商报· 2025-09-07 23:24
家电企业体育营销动态 - 海信于9月5日第三次成为世界杯全球官方赞助商(2018年、2022年、2026年)[2] - 海尔欧洲本周内与利物浦足球俱乐部及巴黎圣日耳曼足球俱乐部达成长期战略合作[2] - 美的集团与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签署5年合作协议(2026/2027赛季起)[2] - TCL于2025年2月签约成为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4] - 美的已签约2027年亚洲杯、2025年非洲杯、2025年金杯赛、亚冠联赛及南美杯等赛事[3] 体育营销战略价值 - 行业通过赞助国际顶级赛事推动品牌高端化与国际化发展[2] - 体育营销成为触达全球用户与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渠道[2] - 美的集团明确将体育赛事赞助作为海外品牌形象提升的核心路径[3] - TCL采用"全球本土化"策略在足球、篮球、电竞等多元领域构建体育IP矩阵[4] 海外业务成果 - 美的集团2025年上半年海外营收1072亿元 同比增长17.7%[2] - 美的OBM业务占智能家居海外收入超45% 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 - 美的全球制造基地达63个 新增18个海外生产基地[2] - 海信2018-2024年整体营收增长70% 海外收入增长1.6倍[3] - 海信品牌价值增长156% 海外知名度上升87%[3] - 海信电视全球排名升至第二 百寸电视与激光电视全球第一[3] - 海信冰箱零售占有率位居欧洲第一[3] 技术合作与创新 - TCL将为奥运会提供电视、空调、冰箱等智能终端及面板显示技术支持[4] - 公司运用创新显示技术为全球观众打造沉浸式观赛体验[4] - 海信借力体育营销打造海外五大区域增长引擎并深化本地化建设[3]
加拿大鹅没人要了?
搜狐财经· 2025-09-07 22:32
私有化报价与潜在买家 - 加拿大鹅控股股东贝恩资本收到14亿美元私有化报价 [1] - 潜在买家包括博裕资本、安宏资本、波司登及安踏与方源资本财团 [2] - 安踏与波司登发布公告否认参与收购 [2] 贝恩资本出售动因与品牌演变 - 贝恩资本持有控股权12年 因基金存续期临近需兑现LP回报 [4] - 收购时估值3-4亿美元 出售报价14亿美元 远低于巅峰市值78亿美元 [4] - 通过奢侈品化、渠道扩展及SKU从20增至200+实现品牌升级 [4] - 2022-2025财年营收增速从21.5%滑落至1.1% [4] 安踏财务能力与收购战略 - 2025上半年经营现金净流入109.3亿元 现金及等价物达555.8亿元 [5] - 成功整合FILA及亚玛芬体育(始祖鸟、萨洛蒙等品牌) [5] - 战略方向为收购强品牌价值标的并通过重塑实现价值跃升 [5] 安踏经营现状与品牌矩阵 - 主品牌与FILA过去8季最高增速仅单位数 亚玛芬体育2025上半年刚转亏为盈 [8] - 五年门店总量稳定下营收增1.6倍 但2025半年报库存周转天数升至136天 [8] - 品牌矩阵覆盖大众市场(安踏、狼爪)、时尚(FILA)及户外高端(始祖鸟等) [8][10] - 与韩国Musinsa合作拓展潮流产品线 [10] 加拿大鹅财务表现与市场地位 - 2026财年Q1营收同比增22.4%至1.08亿加元(约5.61亿元) 为近九季最大增幅 [11] - 2024财年起大中华区销售额4.22亿加元(约22亿元)成第一大市场 [11] - 2025财年Q4大中华区销售额增7.9%至1.39亿加元(约7.2亿元) [11] - 14亿美元估值对应PE约30倍 与安踏收购亚玛芬时估值水平相近 [11] 品牌转型与产品策略 - 任命Haider Ackermann为创意总监 推动四季化策略 [12] - 产品线扩展至毛衣、鞋履、太阳镜等领域 [14] - Emerson短袖T恤成最畅销产品 缓解季节性营收波动 [14] - 在万元级羽绒服赛道与Moncler竞争 但后者联名策略更激进 [16] 外资品牌在华困境与中资崛起 - 耐克2025财年大中华区营收65亿美元 阿迪达斯2024年35亿欧元 安踏(不含亚玛芬)708亿元 [16] - 安踏收入规模已接近耐克与阿迪达斯在华总和 [17] - 2025上半年中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零售额增3.1% 2024年全年仅0.3% [17] - 迪卡侬、星巴克、宜家等外资品牌寻求出售中国业务股权或资产 [16] 并购整合挑战与出海新阶段 - 安踏通过DTC模式整合超1万家门店 复朗集团仅几百家直营店 [24] - 复兴集团与山东如意收购品牌表现平平 复朗2025上半年亏损扩大 山东如意亏损额增105% [23] - 安踏海外门店仅249家 占总门店数不足2% 但正推进美国开店计划 [24] - 头部中资品牌战略转向主品牌出海 而非继续收购聚焦中国市场的资产 [24]
二季度业绩回暖舍得酒业以长期主义谋稳健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9-07 21:03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27.01亿元 同比减少17.41% [1] - 归母净利润4.43亿元 [1] - 第一季度营收15.76亿元 第二季度营收11.25亿元 [1] 产品结构 - 中高档酒实现营收19.73亿元 毛利率达76.82% [1] - 核心产品包括"天子呼""舍之道"等 [1] 行业环境 - 白酒需求短期不及预期 消费价位呈现明显分化趋势 [1] - 行业挤压式存量竞争加剧 [1] - 客户信心仍处于修复阶段 [1] 公司战略 - 坚持"老酒、多品牌矩阵、年轻化、国际化"战略 [1] - 实施老酒"3+6+4"营销策略 [1] - "控量挺价"战略使业绩逐渐回归正常轨道 [1] 营销活动 - 以"过年要舍得,把福都满上"为主题整合营销活动 [1] - 打造"舍得×福"IP [1] - 上线播客《历史长河里的舍得》 [1] 管理层变动 - 2024年10月9日副总裁王维龙因个人原因辞职 [1] - 2025年2月28日首席财务官发生变更 [1]
行业周报:长白山8月客流创新高,美图接入NANOBANANA-20250907
开源证券· 2025-09-07 14:40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出行旅游板块暑期呈现量增价稳态势 长白山单月客流创新高[5][30] - AI+创作领域因Nano Banana带动全球热潮 美图通过创新功能实现多国榜单登顶[6][32] - 美妆行业国际化进程加速 珀莱雅通过投资和人才引进强化全球化布局[7][42][52] - 抖音渠道国货品牌表现强劲 消费结构向高端化集中化发展[57][58] 细分行业总结 出行旅游 - 2025年暑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119亿人次 同比增长4.3%[5][16] - 民航旅客运输量1.47亿人次 同比增长3.4% 其中国内增长2.4% 国际增长13.7%[5][16] - 国内经济舱平均票价846元 同比下滑6.4% 较2019年下降8.6%[5][16][23] - 暑期国内酒店Revpar同比下滑 奢华酒店表现持平 经济型酒店降幅最大[5][22][24] - 长白山8月接待游客82.52万人次 同比增长14.9% 创单月历史新高[5][30][34] - 沈白高铁即将投运 北京至长白山最短旅行时间将压缩至4小时33分[30] AI+创作 - 美图接入Nano Banana后 美颜相机连续登顶泰国 老挝AppStore总榜第一[6][32] - AI生成3D手办功能细分为多个场景 用户上传照片即可一键生成[32] - 9月上线WearWow AI穿搭APP 自带淘宝商品跳转链接 实现购买闭环[6][37] - 截至2025H1美图全球付费用户数约1540万 美国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市场[6][40] 美妆行业 - 珀莱雅独家投资花知晓 持股比例达38.45% 成为第二大股东[7][42] - 花知晓2024年1-7月线上GMV达5.6亿元 同比增长47.9%[43][49] - 2025年珀莱雅引入8名国际化高管 包括前宝洁首席科学家等资深人才[7][51][52] - 上海家化 贝泰妮 逸仙电商等企业均在近年引入国际化高管[7][54] - 8月抖音渠道韩束GMV突破7亿元 继续位列第一 国货品牌排名普遍提升[57][59] - 抖音高价商品(800元以上)销售比例显著增长 1000元以上商品占比增幅达1.11个百分点[57][60] - GMV超千万的SPU数占比从13.8%增长到18.0% 市场集中化趋势明显[58][60] 市场表现 - 本周(9.1-9.5)A股社会服务指数上涨0.02% 跑赢沪深300指数0.83个百分点 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9[8][72] - 2025年初至今社会服务行业指数上涨14.16% 强于沪深300指数的13.35%[72] - 港股消费者服务指数本周下跌0.38% 跑输恒生指数1.74个百分点 在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7[8][87] - 2025年初至今港股消费者服务指数下跌14.95% 弱于恒生指数的26.71%[87]
广汽集团(601238)2025年半年报业绩点评:1H25业绩承压 静待自主品牌焕新生效
格隆汇· 2025-09-05 20:21
1H25业绩表现 - 1H25总营业收入同比下滑8.0%至421.7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转亏至-25.4亿元(vs 1H24为15.2亿元) 扣非后归母净亏损同比扩大771.1%至29.5亿元 毛利率同比下降7.7个百分点至-1.7% [1] - 2Q25营业收入同比下滑8.0%/环比增长14.6%至225.2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转亏至-18.1亿元(vs 2Q24为3.0亿元 1Q25为-7.3亿元) 毛利率同比下降8.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6个百分点至-3.4% [1] - 业绩承压主因行业竞争加剧导致自主品牌销量下滑及促销投入增加 [1] 销量与合资品牌表现 - 1H25公司销量同比下滑12.5%至75.5万辆 其中2Q25销量同比下滑15.2%/环比增长3.5%至38.4万辆 [2] - 2Q25广本销量同比下滑31.9%/环比下滑33.2%至6.2万辆 广丰销量同比增长1.7%/环比增长13.3%至18.3万辆 [2] - 1H25对联营与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同比下滑26.3%至24.0亿元 其中2Q25投资收益同比下滑9.2%/环比增长19.6%至13.1亿元 [2] - 广丰纯电SUV铂智3X上市后连续两月获合资纯电车型销量冠军 主力车型凯美瑞1H25销量同比增长44% [2] 自主品牌与战略布局 - 自主品牌1H25密集推出传祺向往S7 传祺向往M8乾崑 埃安UT 昊铂HL等全新车型 [3] - 与华为合资成立华望汽车 计划2026年推出首款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 [3] - 发布智能科技品牌"星灵智行"及GSD组合驾驶辅助系统 与滴滴联合发布首款前装量产L4级自动驾驶车 [3] - 因湃电池一期18GWh产线已实现量产 累计建成充电站超1,600座 充电终端超17,000个 [3] - 上半年海外终端销量超5万辆 累计布局84个国家和地区 [3] 盈利预测与评级 - 下调2025E/2026E/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至-19.7亿元/0.8亿元/9.6亿元(原预测为7.5亿元/8.8亿元/10.5亿元) [3] - 维持A/H股"增持"评级 看好产业链垂直整合布局及合资+自主品牌双重改善前景 [3]
徐工机械(000425):25H1业绩点评:内销修复、外销增长持续,资产质量显著提升
长江证券· 2025-09-05 10: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02亿元、95.78亿元 对应PE分别为15倍、12倍 [9][11] 财务表现 - 25H1实现营收548.08亿元 同比增长8.04% [2][6] - 25H1归母净利润43.58亿元 同比增长16.63% [2][6] - 25H1扣非归母净利润44.67亿元 同比增长35.57% [2][6] - 25H1销售净利率8.06% 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11] - 25H1毛利率22.0% 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 其中境内毛利率提升0.16个百分点 境外毛利率提升1.11个百分点 [11] 业务表现 收入结构 - 境内收入同比增长1.5% 实现自22-24年持续下滑后的首次转正 [2][11] - 境外收入同比增长16.6% 占比约47% 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 [2][11] - 全球市场终端销量综合占有率5.52% 同比提升1.16个百分点 [11] 产品表现 - 土方机械内销占有率同比提升 装载机保持行业龙头地位 [11] - 轮式起重机内销收入实现连续4年下滑后的首次转正 [11] - 后市场收入同比增长33.23% [11] - 战略新兴产业收入同比增长12.18% [11] - 新能源产品收入同比增长9.43% [11] - 高端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1.44% [11] 运营进展 - 拥有50多家海外子公司 300多个海外经销商 2000多个海外服务备件网点 10000余名当地化服务工程师 [11] - 主要海外工厂当地化率达50% [11] - 与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澳大利亚FMG等矿业巨头深化合作 [11] - 表外担保余额相比24年末压降约90亿元 [2][11] 未来展望 - 预计下半年出口增速有望好于上半年 [11] - 下半年内销增幅有望扩大 [11] - 盈利能力预计持续上行 驱动因素包括降本提质增效、新能源产品毛利率提升、国际化拉动及内销修复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