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自研

搜索文档
零跑2025年的野心,藏在B10里
雷峰网· 2025-03-13 10:05
文章核心观点 - 零跑在智驾战中因提前布局、成本控制和技术自研等优势成为受益者,B10车型是其智驾普惠的关键,有望助力公司实现销量和盈利目标并开启智驾突围战 [3][5][21] 分组1: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 零跑B10开启预订一小时预售订单突破1.5万台,48小时后突破3万台,公司因早做准备能在智驾战中快速出手 [9] - 零跑坚持零部件自研,核心零部件占整车成本65%以上,各车系零部件共享率高,B系列将达88%以上,自研零部件已获10个外部项目定点 [10] - 零跑通过技术降本弥补规模不足,有八合一电驱等多项自研技术,发布LEAP 3.5架构平台提升集成化 [11] - 零跑智驾采用“前期跟随、后期领跑”策略,过去因技术不成熟采用跟随战略,现阶段认为时机成熟加大投入 [12] - 零跑在不同时间节点实现智驾突破,2019年15万内配L2 + 级智能驾驶,2024年15万级配激光雷达加持高速NAP,2025年12万内配激光雷达加持城区NAP [13] - 朱江明表示B10激光雷达版交付时实现点对点通勤,下半年升级至城市NOA,今年智驾要成第一梯队 [14] 分组2:智驾普惠,B10是关键角色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21.6亿元,毛利率8.4%创历史新高,Q4净利润转正,月均交付超4万台,单季毛利率13.3%创历史新高 [16] - 公司展望2025年销量达50 - 60万辆,力争全年盈利,今年将推出6款新车型,B10对完成销量目标至关重要 [17][18] - B10担负出海重要角色,计划7月海外上市,Q4大规模出口欧洲,内部推进欧洲本地化生产,计划2026年上半年落地 [19] - B10是零跑智驾门面,带激光雷达高阶智驾版占预售订单73%,但10 - 15万元市场竞争激烈,公司拼的是智驾 [20]
又一次领跑其他车企,零跑开启新的合作范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7 10:35
核心观点 - 零跑汽车与一汽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涉及新能源汽车联合开发、零部件合作及潜在资本合作,开创央企与民企在汽车行业深度合作的先例 [1][3] - 合作模式为轻资产整合,双方保持独立性同时实现资源共享,一汽可加速新能源转型,零跑可扩大技术变现规模并增强市场确定性 [13] - 资本市场对合作反应积极,零跑股价在公告后3个交易日内上涨超20%至41.7港元 [3] 合作背景 - 零跑2024年交付量达30万辆,同比增长超100%,位列新势力销量第三 [4] - 一汽作为传统车企需补齐新能源短板,其乘用车业务尚未设立独立新能源品牌,转型压力显著 [11][12] - 行业整合趋势明显,吉利、长城等已进行内部品牌合并,东风与长安则开展重组 [12][13] 零跑核心竞争力 - **全域自研技术**:覆盖65%以上一级零部件,电子零部件子系统通用率达88%,自制率行业领先 [6][8] - **成本控制能力**:通过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降低电池包成本,自研8295域控制器节约线束和功放芯片成本 [6] - **研发效率优势**:非核心零部件(如车灯、门把手)自研实现单车成本节约100-200元,电动门把手控制器集成节省100元/辆 [7] - **组织架构聚焦**:研发工程师数量是其他部门的3倍,技术投入强度高于行业水平 [9] 合作具体内容 - 技术层面:联合开发新能源车型,共享零跑全域自研技术(如CTC架构、智能域控) [3][6] - 产业链层面:零跑或成为一汽零部件供应商,利用一汽规模效应摊薄研发制造成本 [13] - 资本层面:探讨股权合作可能性,Stellantis集团2023年已投资15亿欧元获零跑20%股权 [5] 行业影响 - 开创"央企+民企"合作新范式,避免完全合并风险的同时实现技术互补 [13] - 零跑验证全域自研商业模式可行性,其高附加值零部件自制策略或成行业参考 [7][9] - 价格战背景下,整合供应链成本与加速技术落地成为车企竞争关键要素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