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应链重构
icon
搜索文档
外贸企业出口需求强劲 船公司加紧调配运力
上海证券报· 2025-05-15 18:25
航运市场供需动态 - 5月底前美线舱位出现"爆单",询盘量倍增,美西40英尺集装箱报价3000-3200美元,美东4000-4200美元 [1][2] - 中国至美国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飙升近300%,船公司缩减三成以上美国方向运力导致供需错配 [2] - 船公司正从欧洲、中东等航线调回运力至美国航线,但运力恢复需1-2周 [3] 运价与货运趋势 - 集装箱运价持续上涨,预计下月美线运价可能超5000美元,快船15-20天可达美国 [2] - 5-7月运价或明显回升,中国出口美国货物将显著增长,后续走势取决于班轮企业运力调配 [3] - 部分企业将4月出口货物改至5月出货,因担忧后续不确定性 [3] 企业应对策略 - 外贸企业需平衡短期收益与风险,为政策反复和供应链中断预留弹性空间 [5] - 中小型企业需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技术迭代升级,以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5] - 物流供应链企业建议探索实物互联网,利用AI、大数据重塑物流生态,实现降本增效 [5] 港口与报关情况 - 宁波舟山港未出现货物积压,将逐步恢复发运并高效整合港航资源助力外贸企业 [4] - 4月涉美出口业务报关单量同比下降26%,预计下周报关单量将激增 [2]
单日销售110万、客流超10万创新纪录!奥乐齐下沉“杀”疯了!
搜狐财经· 2025-05-13 04:34
奥乐齐昆山首店表现 - 奥乐齐昆山首店5月10日开业,首日销售额突破110万元,客流量超10万人次,创下该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单日销售新纪录 [2] - 昆山首店表现超越此前无锡、苏州首店,无锡单日销售额为100万元 [7] - 昆山作为县级市,2024年GDP达5380.17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7万元,连续20年位居全国百强县榜首 [6] 下沉市场战略 - 公司选择长三角县域市场作为重点,昆山兼具高消费密度与低竞争门槛,制造业发达,聚集大量中产家庭、技术人才及外籍人士 [9] - 县域市场政策支持更多,探索空间大于一线城市 [6] - 公司通过"首店经济"快速抢占消费者心智,与传统商超形成差异化竞争 [9] 商品策略 - 自有品牌占比超90%,通过供应链垂直整合实现长期价值输出 [10] - 推出"9.9元"系列商品,覆盖生鲜、日化、零食等高频消费场景,目前已有超500款商品定价≤9.9元,占全店SKU的四分之一 [12] - 小分量低价格策略适合年轻群体尝试,降低试错成本 [13] - 在昆山首店推出本土化创新商品,如9.9元7包的经典红烧牛肉面 [14] 供应链管理 - SKU控制在2000个以内,仅为传统商超的1/10,生鲜品类仅保留100个核心单品 [14] - 生鲜产品全程可溯源,牛肉从分包到门店不超过24小时 [14] - 冷链运输温度合格率提升至99% [14] - 江苏本地大仓物流成本压缩15% [22] 营销与定位 - 从"精品超市"转向"平价社区超市"定位,放弃会员费模式吸引更广泛客群 [16][17] - 结合年轻人喜好进行营销,如联合"雪姨"和上海地铁站多次营销出圈 [18] - 通过整箱陈列、自助收银提升运营效率,人效指标行业领先 [17] 行业影响 - 公司成功为零售行业提供新范式:供应链重构+自有品牌创新+精准选址 [22] - 推动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可能融合成新消费形态 [23] - 与山姆、盒马等竞品形成差异化竞争,更注重通过"社区平价超市"定位贴近日常需求 [9]
我国外贸进出口表现为何如此亮眼?一线见闻中找到答案
央视网· 2025-05-10 03:39
外贸整体表现 - 4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3.84万亿元,增长5.6%,其中出口2.27万亿元增长9.3%,进口1.57万亿元增长0.8%,带动前4个月外贸整体增长2.4% [1] - 4月进出口增速较一季度加快4.3个百分点 [2] 出口端亮点 - 江苏智能家居企业运用RCEP原产地规则,一季度原产地证申领金额飙升695.4% [3] - 前4个月高技术产品出口1.52万亿元增长7.4%,占出口总值18.1%,其中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增长16.4%、工业机器人增长58.3%、风力发电机组增长45.5% [9] - 山东省船舶和海工装备出口额突破160亿元,同比增长超80% [11] - 机电产品成为出口主力,集成电路、汽车等高端产品增速超14% [20] 进口端布局 - 海南食品企业通过全链条布局,前4个月椰子进口额同比增长80% [5] - 进口结构显示国内产业升级,对资源依赖度下降 [19] 行业转型升级 - 海工装备制造从"建大船"向"建强链"转型,青岛西海岸新区形成50余家企业的完整产业生态 [11] - 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20] 企业动态 - 广东东莞机器人企业开发自主导航复合机器人,满足家庭到工业场景需求 [14] - 民营企业前4个月进出口8.05万亿元增长6.8%,占进出口总值56.9%,拉动整体进出口增长3.7个百分点 [18] 市场多元化策略 - 对美出口占比降至15%以下,东盟、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贡献超60%增量 [19] - 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有效缓冲关税冲击 [19] 政策支持 - 优化政策组合拳为外贸企业减负增效 [20] - RCEP原产地规则等关税政策助力企业开拓市场 [3]
从苹果(AAPL.US)到通用汽车(GM.US),关税冲击下美企或损失数百亿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5-08 14:12
关税对企业利润的冲击 - 通用汽车预计全年利润因关税减少50亿美元,主要受影响的是从韩国、加拿大、墨西哥进口的整车及零部件,面临25%关税壁垒 [1] - 福特汽车警告关税将导致其息税前利润(EBITDA)缩水15亿美元 [1] - 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可能因关税损失1.75亿美元 [1] - 英伟达已计提55亿美元支出应对进口成本上涨 [2] - 苹果公司预计本季度因关税增加成本9亿美元 [2] - 宝洁公司预计关税将推高年度成本10亿至15亿美元 [2] - 史丹利公司预计关税将吞噬其年利润的17亿美元 [5] - 雷神技术预计关税将使其营业利润减少8.5亿美元 [5] - 杜邦预计关税成本将达5亿美元,即便采取应对措施仍需承担6000万美元净损失 [6] - 好时公司预测下半年关税成本将激增至单季1亿美元 [6] 企业应对策略 - 宝洁计划通过提高产品价格应对关税成本增加 [5] - 史丹利在4月份将美国市场产品价格上调15%,并警告可能进一步提价 [5] - 微软因客户抢购,Windows软件销售额意外激增 [5] - 亚马逊为规避关税加速采购,导致一季度利润减少10亿美元 [5] - 3M、丹纳赫等企业正将生产基地迁出中国以应对关税挑战 [5] - GE Vernova计划利用合同中的通胀保护条款和法律变更条款,将部分关税成本转嫁给客户 [6] - 波音公司担忧欧盟可能跟进加征关税,导致其787客机生产成本再增5亿美元 [6] 行业影响范围 - 科技行业:英伟达、苹果、Meta Platforms等公司均受到关税冲击,Meta将年度资本支出上调70亿美元 [2] - 汽车行业: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哈雷戴维森等企业利润受到显著影响 [1] - 消费品行业:宝洁、史丹利、好时等公司面临成本上升压力 [2][5][6] - 制造业:3M、丹纳赫、雷神技术等企业采取生产转移或提价策略 [5] 市场整体反应 - 本轮财报季企业电话会议中,"不确定性"(uncertainty)一词出现频次突破6000次,创2020年疫情以来新高 [5] - 包括沃尔玛、家得宝在内的数十家企业尚未公布最新业绩,但已有多家公司通过提前囤货、转移产能等方式自救 [5] - 市场分析指出,当前企业预警可能仅是冰山一角,包括甲骨文、强生在内的众多企业尚未披露关税影响细节 [6] - 在线广告、医疗器械等行业的滞后效应可能在下半年显现 [6]
珠三角外贸企业这样“突围”……
经济观察报· 2025-05-08 07:06
外 部 环 境 的 剧 烈 变 化 , 也 让 众 多 外 贸 企 业 更 加 清 醒 地 认 识 到"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 作者:郑晨烨 封图:图虫创意 深圳乐能创新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乐能创新")是一家综合性的跨境贸易企业。经过十余年的稳健 发展,乐能创新已成长为集产品设计研发、在线零售、B2B贸易、海外物流仓储四大板块为一体的 跨境贸易企业。 在美国近期滥施关税之后,作为中国外贸重镇的珠三角,这里的众多外向型企业是如何积极应对的 呢? 就此,经济观察报记者近日走访了多家珠三角的外贸企业,与多位"一线出海人"进行了深入交 流…… 继续下单 东莞市佛爱娃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雍程翔的一位美国老客户近日照常下了一个订单,采购该公司 一款传统产品。 "他(客户)已经很清楚,他可能会付关税,但他还是下了(订单)。"雍程翔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 示,"而且价格还跟以前一样,没有调一分钱。" 佛爱娃是珠三角一家典型的外向型企业,主营各式工艺礼品开发、生产与出口,产品远销欧美等全 球六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雍程翔不仅是佛爱娃工艺品的掌舵人,也是东莞市工贸发展促进会的会长,该会拥有超过1500家 会员企业。他认为,这位美国老 ...
稀土成关键筹码!特朗普贸易战下,中国如何掌控全球科技命运与马斯克的困境?
搜狐财经· 2025-05-08 03:40
稀土资源与全球供应链 - 中国掌握全球90%的稀土市场份额,成为国际博弈中的关键筹码 [1] - 稀土提取工艺复杂,中国在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1] - 稀土资源影响电动汽车、风力发电机、卫星、激光技术和军事装备等高科技领域 [8] 特斯拉与稀土依赖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项目因稀土磁体供应受限而面临挑战 [3] - 马斯克寻求与中国接触以获得稀土出口豁免,承诺不将稀土用于军事用途 [3] - 稀土供应紧张凸显美国高科技产业对中国的依赖 [3] 全球减少稀土依赖的努力 - 美国和欧洲试图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但面临高昂环境成本和技术鸿沟 [5] - 澳大利亚拥有稀土储备但缺乏加工能力 [5] - 美国科技巨头在技术突破和产业链重构方面面临时间压力 [5] 中美贸易关系动态 - 特朗普政府释放愿意对话的信号,希望暂停贸易争端 [6] - 中方坚持合作共赢原则,强调合作是解决争端的出路 [6] - 中美可能在贸易领域达成新共识的可能性上升 [8] 全球科技竞争格局 - 稀土争夺反映各国对未来科技控制权的较量 [8] - 任何国家都难以独自承担稀土供应链重构的重任 [8] - 全球最终可能通过合作方式实现稀土供应链的共赢 [8]
今晚19:00,吴晓波x林雪萍x徐赫:供应链大迁徙,谁会被踢出全球棋局?
吴晓波频道· 2025-05-06 16:53
全球供应链现状与挑战 - 2021年2月美国德克萨斯州暴风雪导致三家关键芯片工厂停工 引发德国大众停产 日本丰田减产40% 凸显全球供应链脆弱性 [1] - 当前供应链面临地缘政治 能源危机 AI革命 ESG等多重变量冲击 从"效率优先"转向"安全与韧性"为核心 [1] - 麦肯锡数据显示全球92%企业正在重构供应链布局 "中国+1""近岸外包""数字孪生"成为高频关键词 [1] 供应链重构趋势 - 供应链机器处于高度调试阶段 中国企业需在新格局稳定前重新布局以保持战略地位 [2] - 联想通过"智能控制塔"系统实现全球供应链协同 覆盖180国30+制造基地2000+供应商 [2] - 中美分别聚焦"卡脖子"技术突破与制造业回流 供应链成为国家竞争力核心战场 [2] 企业出海关键议题 - 转口贸易窗口期问题成为企业规避关税的重要考量因素 [3] - 潜在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对企业供应链布局构成重大不确定性 [3] - 直播将探讨全球供应链变化 中国企业出海现状及先行者管理经验 [3]
中集集团(000039) - 000039中集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30(2)
2025-04-30 10:02
集装箱业务 - 2025年一季度公司集装箱业务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上升,产销量同比增长,干箱销量同比增长7.44%至53.12万TEU,冷箱销量大幅增长291%至3.64万TEU [3] - 短期订单排产至二季度,预计下半年受去年高基数和关税对宏观经济影响更明显;中长期全球贸易增长等给制造端提供基本面支撑,公司会灵活应对并深化众星战略发展增量业务 [3] 贸易战影响 - 公司直接出口美国产品营收占比小,直接影响不大,更多是间接影响 [4] - 关税不确定性冲击全球集运市场,但供应链重构有望中和部分关税对贸易量的影响,公司有信心提升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4] 海工业务 新增订单与行业预期 - 一季度海工新增订单以油气业务为主 [5] - 虽受美国关税影响原油价格下降,但海上深海油气增产趋势不改,预计2025 - 2027年平均将有13艘/年FPSO新合同授予,2025 - 2029年累计约有超过10艘FLNG订单数 [5][6] 盈利能力与预期 - 2024年海工业绩强劲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8%至166亿元,净盈利2.24亿元,新签订单32.5亿美元 [7]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海工累计持有在手订单价值63亿美元,油气业务占比三分之二,公司将通过投入提升产能和建造效率,提升项目管理能力保障订单交付和盈利 [7]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未来聚焦现有业务结构,在传统优势业务基础上发展战略新兴业务 [8] - 围绕高质量发展和构建增长新动能两大核心战略,推进资产结构优化,清理低效资产和亏损业务,聚焦核心优势业务,已在储能等新兴领域完成前瞻布局 [8]
从专精特新到全球化IP打赢关税战的品牌出海四重奏
36氪· 2025-04-29 10:34
中国制造业战略纵深与产业防御矩阵 - 中国占据全球制造业30%份额,构建了覆盖全工业门类、贯通研发到市场的三维立体产业防御矩阵 [1] - 中国每减少1%出口将导致全球制造业成本指数上升0.8个基点,形成精密咬合的"产业齿轮组"效应 [1] - 掌控220多种工业产品全球定价权,通过"工程师红利"建立技术势差 [1] 双循环战略与贸易弹性 - "一带一路"拓展新兴市场,超大市场规模深化内需驱动,形成战略腾挪空间 [2] - 疫情期间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供应链智能重构,展现系统协同能力 [1] 外贸企业面临的挑战 - 代工模式遭遇"成本死亡螺旋",东南亚人力成本优势叠加区域贸易协定导致订单转移常态化 [3] - 高关税削弱价格竞争力,技术封锁与绿色壁垒构建新型贸易门槛 [3] 材料创新与产业链升级 - 宁德时代NCM811高镍三元材料使电池能量密度提升50%,推动新能源汽车续航突破500公里 [4] - 独创"水晶结构"封装技术使电池组空间利用率达65%,引发上游镍价3年累计上涨120% [4] - 钠离子电池技术实现-20℃低温下90%容量保持率,成本目标0.5元/Wh [4] 技术专利与行业标准 - 宁德时代拥有1.6万项专利,核心材料专利占12%,覆盖原子级材料模拟到GWh级产线设计 [5] - "单晶中镍正极+碳纳米管导电剂"技术使电池内阻降低18%,成为行业技术标准 [5] 产业链垂直整合案例 - 迈瑞医疗通过并购HyTest获得核心抗原抗体技术,血球分析仪单价从12万元升至24万元 [10] - 三问家居收购德国Outlast获得NASA级PCM技术,填补国内恒温材料技术空白 [11][15] 全球化供应链布局 - 华为采用"多中心+分布式"策略,欧洲市场占比18.7%,中芯国际N+1工艺芯片支撑高端产品 [18] - 三问家居建立"3+2超级工厂"体系,保加利亚基地定位"德国研发-中国场景-欧洲制造"闭环 [20][21] - 埃及工厂年产10万吨原料,目标终端产值40亿元,实现"中国设计+非洲制造"模式 [22][23] 品牌与文化赋能 - 大疆占据全球民用无人机80%份额,拥有3500多项核心专利,主导ISO无人机国际标准 [26] - 三问家居构建"亚马逊+独立站+TikTok"品牌矩阵,客单价显著高于行业平均 [28][30] - 通过收购美国Vitality品牌计划打造"新一代Lululemon",实现技术+渠道双重赋能 [35][37] 全球化商业模式创新 - 三问家居采用"先赋能后收购"策略,通过供应链协同降低采购成本5-10% [39][40] - 计划收购三家美国区域品牌,目标实现年营收200亿人民币,保持15%复合增长率 [38][42] - 将敦煌纹样与太空科技结合,形成"文化赋能+科技溢价"的独特竞争壁垒 [43][44]
240万吨大豆成“致命武器”,特朗普收噩耗,大量美国人或面临破产
搜狐财经· 2025-04-28 08:58
中美大豆贸易格局变化 - 大豆是美国对华出口农产品的核心产品之一,去年占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的28% [1] - 中国进口商迅速调整采购策略,从巴西采购至少40艘货船大豆,总量达240万吨,相当于中国月均输入量的三分之一 [3] - 此次采购规模庞大且速度极快,中国企业抓住巴西大豆价格回落时机迅速下单 [3] 美国大豆产业受冲击 - 美国大豆对华市场份额从高位暴跌至18%,最大对华出口国地位被巴西取代 [4] - 美国农业机构预测,今年美国家庭农场破产数可能同比激增76% [4] - 美国政府考虑重启280亿美元农业补贴,但面临分配不公和通胀问题 [4] 中国应对贸易战的策略 - 中国通过"两条腿走路"策略破解困局:对外建立金砖国家农业合作机制,对内实施差异化补贴政策 [6] - 在大豆进口依存度高达85%的情况下,中国仍保持战略主动权 [6] - 中国推进进口来源多元化战略,降低对美国市场依赖 [9] 其他领域贸易影响 - 中国对美液化天然气进口"清零",美国LNG出口量锐减 [6] - 中国加大从印尼、澳大利亚和文莱等国采购LNG,并与阿联酋签署15年、每年100万吨的大单 [6] - 美国对中国汽车加征关税后,德国、日本和韩国车企填补了市场空间 [6]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阿联酋、巴西、澳大利亚等国与中国构建长期稳定的贸易关系网络,美国逐渐被边缘化 [8] - 澳大利亚牛肉曾因政策原因几乎完全退出中国市场,恢复后出口量不足高峰期的五分之一 [8] - 美国企业若迟迟无法达成协议,可能难以重回中国市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