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

搜索文档
阿里前董事会主席张勇履新港交所;物美公布最一批“胖改”店名单
搜狐财经· 2025-08-01 12:25
阿里前董事会主席张勇履新港交所 - 张勇被委任为香港交易所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成员 委员会成员增至九名 [6] - 委员会主席由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㦤宸担任 [6] - 其他成员包括香港交易所前主席史美伦 春华资本集团董事长胡祖六等知名人士 [6][7] 物美"胖改"店计划 - 物美公布最新一批"胖改"店名单 涉及北京3家 华东3家 天津1家共7家门店 [8] - 调改将从商品 价格 环境等多维度推进 商品结构接近胖东来理念的80% [8] - 调整营业时间 8月8日至9月12日陆续开业 [8] 星巴克中国业务投资者筛选 - 星巴克筛选中国业务投资者 腾讯 京东等12家私募及科技公司入围第二轮 [10] - 入围公司将评估星巴克中国业务财报并准备报价 [10] - 目标门店数从7800增至2万 合作旨在提升品牌发展而非单纯融资 [10] 美团"校园mini仓"项目 - 美团筹备即时零售新项目"校园mini仓" 覆盖零食 饮料 文具等高频需求 [11] - 采用平台模式 公开招募闪电仓和配送合作商家 [11] - 合作商家可获得流量扶持和经营指导等支持 [11] 电商平台竞争规范 - 美团 饿了么 淘宝闪购共同发文呼吁抵制"无序竞争" [13] - 京东外卖表态坚决杜绝不正当竞争 抵制"0元购"等恶性补贴 [14] - 美团承诺不强制商家参与补贴活动 保障自主定价权 [23][24] 平台服务升级 - 饿了么上线"卡餐上报"功能 缓解商家出餐压力 [15] - 1688升级买家保障服务 为高等级买家提供更优退货保障 [16] - 淘宝新增"明星同款""IP联名款"标签 给予流量加权 [17] 企业合作与人事变动 - 京东与爱玛科技合作打造京东家政指定用车 [18] - 奈雪的茶委任张立钧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兼审核委员会主席 [20] - 京东发布服务商"灯塔计划+" 最高激励金额可达100万元 [21] 企业财报表现 - 绿茶集团预计上半年利润2.3亿-2.37亿 同比增长32%-36% [22] - 联合利华Q2基本销售增长3.8%超预期 上半年基本营业利润58亿欧元 [25][27] - 苹果第三财季净利润234.3亿美元 iPhone收入同比增长13%至445.8亿美元 [27]
食品饮料行业深度:新消费研究之三:即时零售应需而生,酒类品牌或迎新机遇
国信证券· 2025-08-01 10:51
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酒类即时零售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24年市场规模达360亿元,渗透率1.8%,预计2030年将达600-900亿元 [3] - 即时零售渠道分为平台模式和自营模式,其中自营模式净利率约12-18%,回本周期1年左右 [3] - 酒企加速布局即时零售渠道,如茅台系列酒招募美团/饿了么/抖音运营商,泸州老窖&汾酒打造"直播+即时零售"模式 [3] 酒类即时零售发展情况 -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2024年达7800亿元,预计2030年近2万亿元,CAGR 17% [15] - 酒类即时零售2020-2022年洋酒/白酒/啤酒增速分别达628%/554%/83%,显著高于品类整体增速 [13] - 夜间场景订单占比提升,18-35岁消费者占比72%,女性占比从2020年20%提升至2022年31% [11][47] 酒类渠道变革必然性 - 白酒渠道结构中经销商话语权减弱,2022年以来传统渠道利润收缩,酒企推动C端转型 [3] - 啤酒非即饮渠道占比60%,折扣店等新零售业态2024年GMV同比+180% [39][41] - 即时零售帮助酒企获取下沉市场份额,一线城市占比40%,二线城市38% [43] 行业潜在机会 - 即时零售为酒企提供新品试错平台,如卫龙线上新品SKU达30个 [47] - 酒企与平台共创产品,如歪马送酒自有精酿啤酒SKU达30款,好评榜TOP10占6席 [53] - 白酒连锁业态加速转型,百川名品推出"酒驿站"轻资产模式,单店月营收28万元 [61][63] 酒企布局即时零售案例 - 贵州茅台构建"4+6"渠道体系,系列酒招募5000-7000家即时零售运营商 [87] - 泸州老窖抖音"小时达"覆盖19城,直播间导入特曲60版等大单品 [90] - 青岛啤酒7天原浆产品通过冷链实现0-10℃恒温配送,2024年即时零售增长26% [97] - 华润啤酒与歪马送酒合作开发淡爽拉格,2024年美团闪购GMV突破10亿元 [99]
00后开闪购店,三年翻身当老板
创业邦· 2025-08-01 10:20
即时零售行业概况 - 2018-2023年即时零售交易量增长近十倍 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达2万亿[8] - 行业从"送餐"向"送万物"跃迁 带动财富重新分配 吸引大量创业者入场[8][18] -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加速行业渗透 商家可通过合理选品和定价策略实现"三线同薅"[28] 商业模式与运营策略 - 线上超市核心优势:比电商快(30分钟达)比线下全(SKU达6000种)[11][13] - 差异化选品是关键 聚焦"线下难买+线上慢送"品类(如露营炉具、钓鱼饵料)占SKU 90%[13] - 定价采用分层策略:低价品引流(0.8元矿泉水) 平价爆款冲量 高溢价商品盈利[22] - 轻资产运营模式:无需核心地段 单店投资4-60万 最快3个月回本[11][16]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新一代消费者为便利性支付溢价 典型订单包含炒锅(48元)、洗发水(26元)等非常规外卖商品[15] - 夜间应急需求显著 凌晨牙膏订单等场景催生新商机[10] - 客群特征:996工作制人群占比高 愿为"即时满足"支付2-4倍溢价[14][15] 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平台加速布局:美团闪电仓达3万个 京东10万门店接入"自营秒送"[19] - 传统零售商转型:山姆前置仓日均销售额23万 永辉注册线上超市商标[19] - 中小品牌面临挤压 优质点位成稀缺资源 部分区域已出现20家同业态店铺竞争[29] 创业机会与挑战 - 隐形门槛包括:精准选址(3-5公里覆盖高密度区域) SKU管理(至少2000种) 专业运营能力[21] - 行业存在代运营乱象 部分加盟商3万费用换回低效系统[24] - 创新方向:无人线上超市系统可降低人力成本 提升运营效率[30] - 区域扩张潜力:当前渗透集中一二线 未来将向县城及五环外市场下沉[28]
顺丰同城:外卖大战“剑指”万亿即时零售市场 第三方即配的稀缺性将更加凸显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08:13
外卖补贴与即时零售竞争态势 - 外卖平台日订单量峰值达2.5亿单,接近传统电商快递业务体量 [1] - 监管约谈后外卖补贴战降温,但即时零售竞争持续,平台通过闪购入口和品类扩张提升流量留存 [1] - 即时零售物流履约复杂度提升,第三方即配商因中立性和专业性获增长机遇 [1] 即时零售市场潜力与策略 - 外卖竞争以餐饮为切入点,目标培养即时消费习惯并拓展至商超、百货、医药等万亿非餐市场 [2] - 传统外卖市场接近天花板,即时零售成平台转型突破口,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超2万亿元 [4] - 平台与品牌或转向"远场近场一体"的供应链策略,强调"一盘货、一体化履约" [2] 第三方即配的价值与发展 - 第三方即配通过跨平台运力调度缓解"潮汐效应",降低边际成本并提升效率 [3] - 品牌方通过自建私域+第三方即配摆脱平台依赖,掌握物流定价权 [5] - 即时零售渗透率从2023年49%升至2024年59%,忠诚用户占比从24%增至46% [4][5] 行业生态与未来展望 - 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发文抵制恶性竞争,行业趋向理性发展 [4] - 即时零售单量或与电商快递持平,第三方即配或诞生千亿市值公司 [5] - 顺丰同城定位独立第三方,构建全场景服务网络以适配多元生态需求 [5]
即时零售从渠道革命到生态重构 餐饮业进入提质增效攻坚期
北京商报· 2025-08-01 06:25
即时零售对餐饮业的赋能 - 即时零售的核心价值在于精准捕捉并满足"即买即用"的增量需求,成为撬动消费增长的新引擎 [1] - 数字化管理驱动供应链优化与厨房管理系统升级,显著降低餐厨损耗 [1] - 助力商家精准把握消费者偏好,推动小份菜、健康餐等产品创新 [1] - 突破物理限制,使餐饮店辐射范围从1.5公里拓展至3—5公里 [1] 即时零售增长的驱动因素 - 高教育群体注重即时性、便利性消费,形成核心需求驱动 [1] - 供给端技术突破如冷链仓储、数字平台提升效率 [1] - 政策层面对数字化发展的支持形成合力 [1] 数字化工具对餐饮行业的影响 - 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化工具深刻重塑餐饮行业生态,开辟增效新路径 [1] - 外卖平台通过技术赋能与生态协同,帮助餐饮企业突破物理半径限制 [1] - 实现堂食与线上渠道的边际利润叠加,成为提质增效的核心驱动力 [1] 餐饮企业的实践案例 - 胡大饭店通过设立独立外卖店实现堂食与外卖分流,在人员与面积不变的前提下提升单量 [2] - 外卖平台作为全域经营的重要补充,让不同消费渠道的顾客都能触达品牌 [2] - 外卖订单量增长与平台补贴有一定关系,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更强,对企业增长有帮助 [2] - 计划在北京核心商圈覆盖50公里之内开三到四家品质外卖餐厅,建立好的企业生态链 [2]
发展即时经济激发消费潜能,多方共议餐饮与服务消费新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8-01 04:37
即时零售行业概述 - 即时零售通过"线上下单+本地供给+即时配送"模式推动电商平台从"送外卖"到"送万物"转型,满足消费者对便捷性和时效性的需求 [2] - 电商平台纷纷投入即时零售市场,形成具有新型服务业电商特征的"大消费平台"模式,短期内出现外卖领域消费热点,长期为餐饮和服务消费打开新空间 [2] - 即时零售以数字化平台和高效物流体系为核心,实现商品和服务极短时间内送达,重新定义消费者购物体验并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引擎 [3] 市场表现与数据 - 淘宝闪购数据显示1205个品类订单量环比增速超100%,3074个商家、超26万个门店订单量环比增长超100% [6] - 具体品类增长:粮油米面订单增长335%,家庭清洁增长324%,休闲食品增长312%,玩具潮玩增长225%,3C产品增长129% [6] - 胡大餐饮4月至6月外卖平台订单量和收入快速增长,线上渠道有效缓解线下排队压力并满足多样化需求 [5] - 饿了么骑手5月以来每日接单数量和收入大幅增加,非餐商品品类(如美妆)通过即时零售平台显著增长 [5] 行业影响与趋势 - 即时零售精准捕捉"即买即用"增量需求,成为撬动消费增长的新引擎而非简单渠道转移 [4] - 高学历、高收入新兴消费群体推动即时零售发展,其注重体验感、即时性、便利性与健康属性的消费偏好与模式高度契合 [7] - 餐饮业通过数字化工具突破物理半径限制,实现堂食与线上渠道边际利润叠加,外卖平台技术赋能成为提质增效核心驱动力 [4] 技术与供给端变革 - 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化工具深刻重塑餐饮行业生态,解决食材供应链分散、标准化程度低等瓶颈 [4] - 即时消费基础设施升级、供给体系完善、配送网络建设和技术优化共同驱动"外卖大战"等爆发式增长现象 [4] - 线上到线下的生活场景衍生更大市场,供给方更有动力提供商品和服务以匹配需求端演进 [7] 竞争与监管视角 - 新竞争者进入促使价格回归合理位置,监管部门需谨慎适用法律以避免误判竞争性质并遏制创新 [8]
绫致电商负责人:淘宝闪购增长超预期 成为品牌生意增量
搜狐财经· 2025-08-01 03:51
淘宝闪购平台增长态势 - 7月新入驻品牌数环比6月增长110% [1] - 新上线非餐品牌门店超过12000家 [1] - 3C数码、服饰运动和酒水品类入驻占比最高 [1] - 近一个月140万商家日均订单数和实收显著增长 [11] - 超30万非餐门店生意突破历史峰值 [11] 服饰品牌表现与策略 - 绫致集团订单量对比上线初期增长超3倍 [1] - JACK & JONES订单量增长180% [1] - ONLY订单量增长300% [1] - VERO MODA订单量增长548%且成交增长超4倍 [1] - 牛仔裤累计售出超10000条 [4] - 男装T恤和女装连衣裙为最畅销品类 [4] - 北京地区订单增长超3倍 深圳达6倍 成都超7倍 [4] 商户运营与系统优化 - 订单系统整合多平台业务场景以优化库存分配 [5] - 淘宝闪购订单退货率显著低于其他线上渠道 [5] - 商业区门店布局调整有效提升订单量和客单价 [3] - 品牌通过即时零售获得新客群和利润率提升 [5] 消费场景需求特征 - 30%订单源于出差衣物短缺或污损需求 [3] - 特殊场景需求包括临时约会聚会和旅游反季购衣 [3] - 暴雨等紧急天气状况催生即时购衣需求 [4] - 男性消费者在天气突变时闪购需求尤为突出 [4] 生态扩展与行业影响 - 平台构建覆盖全品类全场景的零售生态 [11] - 多平台竞争格局推动市场蛋糕做大 [11] - 非餐品类扩展至3C数码/运动/家居等领域 [8] - vivo(1500+门店) 胜道(1200+门店) 苏泊尔(500+门店)为接入规模前三品牌 [8]
外卖大战熄火了?底层逻辑与未来又是什么
36氪· 2025-08-01 00:20
外卖市场竞争格局演变 - 外卖市场从美团和饿了么双雄争霸转变为美团、阿里(饿了么)、京东三足鼎立格局 [1][2] - 京东以"品质外卖+低佣金"策略跨界进入 采用免佣/低佣政策、为骑手交社保、刘强东亲自配送等噱头吸引关注 [2] - 阿里将饿了么和飞猪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 实现业务决策集中目标和统一作战 标志饿了么从边缘业务升级为核心业务 [3] 平台订单量表现 - 饿了么与淘宝闪购联合宣布日订单突破8000万单 其中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 日活跃用户超过2亿 [3] - 淘宝闪购5月底日订单超4000万 6月底超6000万 上线两个月即实现订单翻倍增长 [3]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突破1.2亿单 其中餐饮订单超过1亿单 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3] - 京东外卖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 宣称以45%份额位居品质外卖市场第一 [3] 电商巨头增长困境与战略转型 - 京东2022-2024年营收增速大幅放缓至个位数(9.95%/3.67%/6.84%) 远低于2021年前超20%的增速 [9][10] - 阿里2022-2024年营收增速同样疲软(1.83%/8.34%/5.86%) 较2021前两位数增长明显下滑 [9][11] - 美团保持较高增长 2024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1.99% 毛利润同比增长33.54% [12] - 传统电商App日均打开频次不足1次 而外卖App日均使用超3次 推动电商巨头争夺高频消费入口 [13] 即时零售市场前景 - 高盛预计2030年外卖和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分别达2.4万亿元和1.5万亿元 [13] - 2024-2030年外卖和即时零售总交易额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分别为9%和18% [13] - 增长动力来自饮品订单、拼单外卖及四大消费场景:急需商品、重物、生鲜产品、高客单价商品 [13] - 京东提出"外卖净利润永不超过5%" 重点追求消费场景和日活跃用户增长而非单纯盈利 [14] 监管干预与行业走向 - 市场监管总局于7月18日对三家平台集中约谈 要求停止恶性价格补贴竞争 [17] - 监管要求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 [17] - 补贴导致商家降低产品质量 中国烹饪协会指出低价订单中食品安全隐患显著增加 [18] - 学者认为补贴效果递减 长期补贴不现实 价格战模式在多行业反复出现 [16] 财务影响预测 - 高盛预计2025年7月-2026年6月阿里外卖业务亏损410亿元 京东外卖亏损260亿元 美团EBIT减少250亿元 [12] - 平台补贴周期预计将比以往市场抢占行动更长 [13] - 品牌商家需用增长订单对冲补贴成本 单位产品利润率明显降低 [16]
【评论】外卖大战的背后是即时零售争夺战,而非单纯内卷
新浪财经· 2025-08-01 00:08
进入盛夏,外卖大战烽火又起。 7月12日周六,继月初的补贴大战后,美团和淘宝再次祭出18元起跳的大额红包,并附赠各种零零碎碎 的免单券、兑换券、抽奖券。补贴带来的后果非常明显,各平台外卖订单数量不断刷新纪录,从淘宝宣 布闪购订单数超过8000万,到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突破1.5亿,只用了一周的时间。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电子商 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共同构 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等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这是继2025年5月份五部门约谈外卖平台后,三巨头再次被约谈。 为什么外卖大战的烽火,一直从3月份持续到7月份,而且到目前为止未有停止下来的趋势?最为可能的 原因是,外卖这一业态的逻辑发生了变化,它不只是一个行业,而是成为撬动其它领域入口,而即时零 售则是各大平台今后着力的主战场。 今年2月,京东凭借"全年免佣金+骑手五险一金"的组合拳高调入场,而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更是给京东外 卖下达了利润率不超过5%的命令。尽管后来业界证明外卖行业5%的利润 ...
2025 世界 500 强发布:沃尔玛亚马逊领跑榜单,22 家综合零售巨头上榜
36氪· 2025-07-31 23:58
全球500强企业总体概况 - 2025年全球500强企业总营收突破41万亿美元,较上年微增1.8% [3] - 中美两国企业合计占据近半壁江山,美国以138家企业蝉联榜首,中国(含港澳台)上榜企业为130家,其中中国大陆(含香港)124家 [3] - 500强总营收已超全球GDP的三分之一,但上榜门槛仅微升至322亿美元,净利润率下降0.3个百分点 [5] 中美企业对比 - 中国企业平均营收820亿美元,与美国企业1058亿美元仍有差距 [5] - 中国大陆上榜企业平均利润42亿美元,仅为美国企业平均水平的43% [5] - 138家美国公司利润总额占全榜45%,彰显其盈利能力优势 [5] 零售行业整体格局 - 本年度榜单中共有68家泛零售企业入围,其中综合零售超市、百货类企业占据22席 [6] - 美国企业7家占32%,欧洲企业9家占41%,亚洲企业5家 [6] 美国零售企业 - 沃尔玛连续12年全球榜首,营收6809.85亿美元,利润194.36亿美元,核心竞争力为覆盖全球的万余家线下门店网络与全渠道融合策略 [7][8] - 亚马逊以6379.59亿美元营收和592.48亿美元利润稳居第二,电商业务占比降至48.85%,云计算成为核心利润引擎贡献超30%利润 [8][9] - 开市客实现2544.5亿美元营收和73.67亿美元利润,低毛利率约11%吸引消费者,依靠近3亿会员的会员费创造核心利润 [8][9] - 塔吉特营收1065.66亿美元,利润40.91亿美元,高端折扣定位清晰,线上销售占比30%,客单价约50美元显著高于沃尔玛 [9] - 克罗格营收1471.23亿美元,利润26.65亿美元,30多个自有品牌贡献25%销售额,利润率比贴牌商品高5个百分点 [10] - 艾伯森营收803.91亿美元,利润9.59亿美元,深耕本地化运营按区域调整商品 [10] - Dollar General营收406.12亿美元,利润11.25亿美元利润增长16.6%,1.8万家门店多布局于农村和郊区,平均客单价15美元 [10] 中国零售企业 - 京东集团营收1610.55亿美元,利润57.48亿美元,自营模式和自建物流网络构筑核心壁垒,90%订单实现24小时达 [12] - 阿里巴巴集团营收1380.65亿美元,利润180.29亿美元,淘宝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并获首页一级入口,日订单量突破9000万单 [12][13] - 拼多多控股营收547.36亿美元,利润156.26亿美元排名飙升176位,百亿补贴战略转向扶持农产品和国货品牌,农产品销售额占比达28% [12][13] - 美团营收469.19亿美元,利润49.77亿美元,即时零售成为新引擎,日订单峰值突破1.5亿单覆盖生鲜药品3C鲜花等 [14] - 华润营收1296.24亿美元,利润36.38亿美元,零售板块华润万家运营超3000家门店,精品化+社区化双轮驱动 [12][14] - 长江和记实业营收360.57亿美元,利润21.90亿美元,旗下屈臣氏全球门店1.6万家,在中国市场调整策略减少自有品牌增加大牌小样 [12][14] 日本零售企业 - 伊藤忠商事营收965.88亿美元,利润57.74亿美元,业务横跨能源金属食品地产等八大领域,旗下全家便利店全球超1.6万家 [16] - Seven & I控股营收785.09亿美元,利润11.35亿美元,旗下7-Eleven全球门店超4万家,日处理交易超2000万笔,供应链极致响应速度在日本便利店市场占据30%份额 [16][17] - 永旺集团营收664.58亿美元,利润1.89亿美元,在中国门店尝试逛吃一体模式,客单价提升20% [16][17] 欧洲零售企业 - 皇家阿霍德德尔海兹集团营收966.32亿美元,利润19.08亿美元,收缩非核心市场欧洲业务占比提升至80%,自有品牌占比达25% [19] - 德国REWE集团营收950.44亿美元,利润10.57亿美元,关闭15%旅游门店聚焦食品零售,自有商品占比超60% [19][20] - 家乐福营收943.77亿美元,利润7.82亿美元,退出中国市场后聚焦欧洲,法国门店有机食品专区占比扩至15% [19][20] - 乐购营收897.46亿美元,利润20.71亿美元,海外业务占比降至18%,本土线上销售占比达15%,会员价格锁定服务留住45%核心客群 [21] - 德国艾德卡公司营收584.94亿美元,利润3.80亿美元,关闭东欧120家门店,生鲜直采比例提至70% [21] - 森宝利公司营收422.61亿美元,利润3.09亿美元,退出土耳其印度市场后聚焦英国,线上订单履约成本降12% [22] - 瑞士Coop集团营收395.91亿美元,利润6.64亿美元,自有品牌Coop Naturaplan占瑞士有机食品市场35%份额,当日达生鲜配送时效缩至3小时 [22] - 麦德龙营收336.36亿美元,利润-1.30亿美元,收缩全球业务关闭中国巴西40家会员店,聚焦欧洲B端市场 [23] - X5零售集团营收421.12亿美元,利润11.13亿美元,通过AI客流分析系统优化门店布局转化率提升10%,俄罗斯门店达2.6万家市场份额升至22% [23] 快消品行业 - 雀巢营收1037.50亿美元,利润123.61亿美元 [24] - 百事公司营收918.54亿美元,利润95.78亿美元 [24] - 可口可乐公司营收470.61亿美元,利润106.31亿美元 [24] - 宝洁营收840.39亿美元,利润148.79亿美元 [24] - 欧莱雅营收470.28亿美元,利润69.31亿美元 [24] - 联合利华营收657.09亿美元,利润62.12亿美元 [24] 全球零售发展趋势 - 全渠道融合、会员经济、即时零售、供应链效率、自有品牌及本地化策略成为全球零售巨头锚定未来增长的关键密码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