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碳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绿”动草原钢城——包头新能源转型进行时
中国新闻网· 2025-08-25 03:25
新能源装机与消纳 - 截至2025年7月末新能源装机占比突破50% [1] - 2025年上半年重点企业可完全消纳产出的新能源电量 [1] - 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实现大多数新能源电力市场化消纳 [1] 能耗与碳排放成效 - "十四五"前四年累计能耗强度降低约35% [1] - 2025年通过BSI认证绿电核减碳排放218万吨 [1] - 包钢余压余气发电等项目年度新增节能量达45万吨标准煤 [1] 重点项目与产业链建设 - 全国首个纯绿氢产业化项目及钢铁行业首个CCUS全产业链示范工程落地 [1] - 形成从晶硅材料到风电装备的完整产业链 [2] - 在建14个电网侧储能电站及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美岱抽水蓄能电站 [2] 经济增长与绿色转型 - "十四五"前四年地区生产总值大幅增长同时实现能耗强度下降 [1] - 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期间能耗强度下降任务目标 [1] - 绿色发展与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1]
我国规模最大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建成
DT新材料· 2025-08-24 16:04
中海石油大榭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 - 项目总投资额210亿元 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新建项目[3] - 核心装置采用自主研发的重质油直接裂解制化学品成套工艺技术 整体工艺国产化率达100%[3] - 年产聚合级乙烯和丙烯达120万吨 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单套重质油直接转化制聚合级烯烃装置[5] - 项目投产后烯烃产能达到180万吨/年 成为全国规模最大重质油直接转化制烯烃生产基地[5] - 相比传统工艺可降低单位产品能耗30%以上 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万吨[7] - 项目团队首创“仰脸衬里施工技术” 吊装直径21米 重1145吨的设备至25米高空[9] - 采用新型衬里材料及分块浇注工艺 使工期缩短90天 刷新国内两器吊装工期最短纪录[10]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暨“新塑奖”评选 - 会议于2025年9月10-12日在安徽合肥举办 主题为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将引领高分子下个十年[12] - 包含7场专题论坛:工程塑料产业创新大会 具身机器人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 AI赋能高分子材料开发专场 高分子电磁复合材料及应用论坛 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 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13][15][17][20][21][23][26] - 全体大会拟讨论高分子产业政策 十五五发展规划 全球化工新材料热点发展趋势 特种高分子研究现状[14] - 工程塑料论坛涵盖新能源汽车材料 树脂基复材 改性工程塑料 耐温抗老化PCT(G)树脂 尼龙弹性体 生物基相容剂 工程塑料抗老化析趋势[15][16] - 具身机器人论坛探讨交互人形机器人新材料 腱传动灵巧手材料 工程塑料创新解决方案 塑胶材料整体解决方案 高分子复材替代与应用[17][19] - AI赋能专场聚焦AI技术在高分子材料开发中的应用 盛虹研究院 北京化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等机构专家参与[20] - 电磁复合材料论坛涉及高频/高速覆铜板 6G柔性介电材料 高频PCB板材 电磁屏蔽材料 热界面材料 MXene复合屏蔽材料[22] - 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论坛讨论高分子材料在航天航空应用 低空经济融合发展 航空混合动力 eVTOL轻量化材料 3D打印 无卤阻燃 聚醚醚酮复合材料[23][25] - 新能源汽车论坛涵盖轻量化材料 Technyl®解决方案 聚酰亚胺应用 汽车内饰新技术 PA12汇流排绝缘层材料 LCP材料研究 高端大巴内饰材料[26] 高分子产业发展闭门会议暨项目路演 - 于2025年9月10日在安徽合肥举办 协办单位为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27] - 聚焦工程塑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包含项目路演展示及推荐[27] - 面向全球征集塑料 纤维 橡胶 弹性体等相关材料的新材料 新技术 新应用项目[27][29]
总投资210亿元!我国规模最大世界级石化基地全面建成
观察者网· 2025-08-23 10:17
项目投产与规模 - 中海炼化大榭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于8月22日在浙江宁波一次开车成功 标志着我国规模最大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建造完成 [1] - 项目总投资额达210亿元 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新建项目 [3] - 核心装置320万吨/年催化裂解装置年产聚合级乙烯和丙烯达120万吨 为全国最大单套重质油直接转化制聚合级烯烃装置 [3] - 项目投产后大榭石化烯烃总产能达180万吨/年 成为全国规模最大重质油直接转化制烯烃生产基地 [3] 技术突破与工艺创新 - 核心生产装置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重质油直接裂解制化学品成套工艺技术 整体工艺国产化率达100% [3] - 采用全新生产工艺相比传统工艺降低单位产品能耗30%以上 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万吨 [3] - 项目团队首创"仰脸衬里施工技术" 成功吊装直径21米(约7层楼高)、重1145吨(相当于200头成年非洲象重量)的核心设备 [4] - 采用自主研发新型衬里材料及分块浇注工艺 使工期缩短90天 刷新国内两器吊装工期最短纪录 [4] 产品应用与产业链价值 - 生产的高纯度乙烯和丙烯是加工矿泉水瓶、食品包装袋、化纤衣物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基础原材料 [3] - 项目主要生产聚丙烯等高端化工用品 实现从传统燃料生产向高端化工新材料的跨越式发展 [3] - 构建上下游一体化完整产业链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与产业链价值 [3]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推动国家重质油高效转化 提升高端化工材料自主可控能力 [1] - 为炼油企业低碳转型提供新发展路径 优化我国石化原料结构 [3] - 提升我国核心化工工艺与装备自主建造能力 引领石化产业向精细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4] - 助推宁波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 服务长江经济带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4]
外汇局:16省市开展绿色外债业务试点
环球网· 2025-08-23 02:04
试点政策范围与对象 - 国家外汇管理局在16个省市开展绿色外债业务试点 包括上海 北京 天津 河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山东 湖北 广东 四川 宁波 厦门 青岛 深圳 [1] - 试点政策主要针对境内非金融企业从非居民融入本 外币资金 [3] 资金用途与支持方向 - 鼓励非金融企业将跨境融资资金用于绿色或低碳转型项目 [1] - 资金专项用于支持符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相关规定条件的绿色或低碳转型项目 [3] 政策机制与便利化措施 - 允许符合条件的项目更少占用企业全口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 [3] - 扩大投资绿色发展或低碳转型项目企业的跨境融资规模上限 [3] - 相关外债登记由银行直接办理 提升绿色外债业务办理便利化水平 [3] 政策目标与影响 - 有利于吸引全球金融资源向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有序聚集 [3] - 持续提升跨境融资便利化 助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3]
绿色外债业务试点在多个省市开展
人民日报· 2025-08-22 20:14
据了解,试点政策主要针对境内非金融企业从非居民融入本、外币资金且专项用于支持符合中国人民银 行等部门相关规定条件的绿色或低碳转型项目。 试点政策允许这类项目更少占用企业全口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从而扩大投资绿色发展或低碳转型 项目企业的跨境融资规模上限,同时相关外债登记由银行直接办理,提升绿色外债业务办理便利化水 平,有利于吸引全球金融资源向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有序聚集。 本报北京8月22日电(记者邱海峰)记者从国家外汇管理局获悉,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决定在16省市开展 绿色外债业务试点,鼓励非金融企业将跨境融资资金用于绿色或低碳转型项目。 这16个省市分别是上海、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四川、宁 波、厦门、青岛、深圳等。 ...
全球首套!绿氢航煤千吨级中试装置有新进展
中国化工报· 2025-08-22 14:15
在吊装现场,350吨汽车吊与70吨吊车协同作业,80吨反应器精准落入基座。川金象总裁唐印介绍说, 高难度作业背后是严苛管控,协同攻坚的结果。为确保"巨兽"的精准就位,团队提前2个月开始研究论 证方案,审查设备资质与人员证书,安全技术交底覆盖16项关键事项,技术文件堆积半米高。"每一步 都要确认,每厘米都要精准。"起重师傅介绍,离地30厘米时暂停检查,就位前进行"毫米级"微调。川 金象董事长雷林全程注视,"沉默里是对团队专业的信任"。 吊装成功后,团队即刻复盘优化。设备就位意味着中试装置从图纸走向实体,为后续调试奠定基础。中 试成功,该技术将为全球提供"绿电高价值利用+化石替代"方案——每吨航煤可消耗3.5吨二氧化碳,按 全球年需求3.5亿吨计,年减碳可超12亿吨。 唐印表示,川金象已规划"三步走":2026年完成千吨中试,2027年启动5万-10万吨级示范,2030年前实 现量产,各阶段所有装置设计和关键催化剂均由川金象自主完成,关键设备和材料均可国产化。当绿氢 与二氧化碳合成的航煤冲上云霄,中国技术正书写全球低碳转型的新可能。 据介绍,航空业碳排放占全球总排放的2%~3%,传统航煤依赖石油的格局是绿色转型难 ...
2025世界管材板材展览会即将启幕:全球产业精英共赴佛山,共绘绿色智造新未来
搜狐财经· 2025-08-22 10:40
展会概况 - 2025年10月16-18日在佛山潭洲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由广东鸿威国际会展集团主办 [1] - 预计吸引超50000名专业观众及采购商 汇聚全球150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 展览面积达70000平方米 [1] - 覆盖管材板材原材料 生产设备 深加工技术及终端应用全产业链 [1] 绿色智造与产业升级 - 聚焦绿色智造和全球协同 推动行业向智能化 绿色化 高端化发展 [1][3] - 新能源基建 绿色建筑及高端装备制造对高性能钢管 复合板材 轻量化合金管材需求持续攀升 [3] - 展示智能焊接机器人 高精度轧制设备 纳米防腐涂层技术 再生金属板材分选系统等前沿技术 [3] - 特设新能源管材应用专区 重点呈现氢能储运管道 光伏支架结构件 海上风电塔筒等创新应用 [3] 中国产业实力 - 中国占据全球管材板材40%以上市场份额 是全球最大生产与消费国 [5] - 国内30多个产业基地组团参展 包括河北沧州 江苏无锡不锈钢产业带 广东佛山金属加工集群 [5] - 佛山拥有乐从钢铁世界 澜石国际金属交易中心等六大不锈钢市场 产业链完善 [5] 全球技术合作 - 国际龙头企业展示超高压输油管道 航空航天级钛合金板材 3D打印金属管件等突破性产品 [7] - 举办全球管材领袖对话活动 邀请院士专家 行业领袖及跨国企业高管探讨低碳转型 智能制造 [7] - 首次发布全球管材创新指数 评选十大绿色技术与十大智造标杆企业 [9] 贸易与供应链 - 吸引能源 建筑 汽车 船舶等领域50000余名专业采购商 [10] - 借助管材板材产业供应链云平台 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工业协作新生态 [10] - 七展联动覆盖工业制造全维度 包括工业装备 机床 自动化 铝产业 新材料 机器人等领域 [12]
云天化集团:巧用“加减乘除”法,解好生态答卷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2 07:55
绿色发展理念与实践 - 绿色发展被视为企业发展的必答题而非选择题 公司着力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 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势能[1] 资源开发技术创新 - 通过自主研发露天长壁式采矿法使矿山开采强度提升70% 贫化率降低68% 损失率降低11%[1] - 浮选尾矿品位从10%降至6%以下 针对云南省90%中低品位胶磷矿利用瓶颈实现技术突破[1] - 中低品位胶磷矿开发技术累计盘活云南省中低品位磷矿17.16亿吨 入选品位每降低1%可增加磷矿石可用量约7000万吨[5] 节能减排成效 - 黄磷 磷铵等主导产品获全国能效领跑者称号 构建以高效 清洁 低碳 循环为核心的绿色制造体系[2] - 使用超高模量玻璃纤维使风电叶片扫风面积增加20%以上 理论发电量提升近40%[2] - 煤气化RTO大模型项目实现年节煤9100吨 减排二氧化碳20086吨[2] - 尾水回用技术实现年节水80万立方米[2] - 2024年万元产值能耗较2014年下降12.48% 相当于年节约标准煤69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170万吨[4] 绿色产品体系 - 获得125项绿色产品认证 其中国家级73个[2] - 热塑玻纤全系列产品获100%消费前回收认证[2] - 推出27款聚甲醛改性产品应用于汽车安全系统 消费电子等领域[2] - 牵头或参与制定5项行业标准推动产业低碳转型[2] 生态修复投入 - 累计投入生态修复资金超13亿元[3] - 建成7座国家级绿色矿山 完成6.5万亩矿区生态重构[4] - 可复垦植被覆盖率达国际矿业领域先进水准[4] - 打造云花产业示范园 育种育苗基地等新项目推进复垦区土地二次开发[3] 社会协同模式 - 创新企业+社区+产业协同模式 磷化集团—汉营模式带动周边村民组建专业绿化队[4] - 36个现代农业科技小院以技术+服务模式促进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4] - 千亩级云花产业示范园与复垦区育种基地实现生态修复—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链式共进[4] 产业转型与价值实现 - 构建矿化一体 湿热并举 酸肥盐有机延伸产业格局 实现向精细磷化工转型[6] - 打造绿色磷系新材料供应基地 在新能源电池材料赛道取得突破[6] - 验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商业价值转化路径 实现产业链协同增效[6]
我国规模最大石化产业基地全面建成
科技日报· 2025-08-22 07:12
项目概况 - 中国海油旗下中海石油大榭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在浙江宁波全面建成 标志着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建造完成 [1] - 项目总投资额210亿元 核心装置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重质油直接裂解制化学品成套工艺技术 整体工艺国产化率达100% [4] 产能与技术特点 - 核心装置320万吨/年催化裂解装置年产聚合级乙烯和丙烯达120万吨 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单套重质油直接转化制聚合级烯烃装置 [4] - 装置投产后大榭石化烯烃产能达到180万吨/年 成为全国规模最大重质油直接转化制烯烃生产基地 [4] - 生产的高纯度乙烯和丙烯是加工矿泉水瓶 食品包装袋 化纤衣物等日常生活用品的最基础原材料 [4] 工艺创新与能效 - 全新生产工艺相比传统工艺可降低单位产品能耗30%以上 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万吨 [6] - 项目团队首创"仰脸衬里施工技术" 解决直径21米 重1145吨巨型设备吊装难题 [6] - 采用自主研发新型衬里材料及分块浇注工艺 使工期缩短90天 刷新国内两器吊装工期最短纪录 [6] 战略意义 - 项目推动国家重质油高效转化 提升高端化工材料自主可控能力 [1] - 构建上下游一体化完整产业链 实现从传统燃料生产向高端化工新材料的跨越式发展 [4] - 为炼油企业低碳转型提供新的发展路径 [6]
多个省市开展绿色外债业务试点
新华社· 2025-08-22 05:30
试点政策范围 - 国家外汇管理局在16个省市开展绿色外债业务试点 包括上海 北京 天津 河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山东 湖北 广东 四川 宁波 厦门 青岛 深圳 [1] 试点对象与资金用途 - 政策针对境内非金融企业从非居民融入本外币资金 [1] - 跨境融资资金需专项用于符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规定条件的绿色或低碳转型项目 [1] 政策支持措施 - 允许绿色项目更少占用企业全口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 [1] - 扩大投资绿色发展或低碳转型项目企业的跨境融资规模上限 [1] - 外债登记由银行直接办理以提升业务便利化水平 [1] 政策影响 - 有利于吸引全球金融资源向中国绿色低碳发展领域有序聚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