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

搜索文档
AI又爆了,算力巨头获主力资金青睐
证券时报· 2025-09-25 13:18
市场整体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236亿元 创业板净流出89.27亿元 沪深300成份股净流出6.27亿元[1] - 申万一级行业中有7个行业上涨 传媒行业涨幅达2.23% 通信 有色金属 电力设备和计算机行业均涨超1%[1] - 24个下跌行业中 纺织服饰 综合 农林牧渔 家用电器和交通运输行业均跌超1%[1] 行业资金流向 - 8个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计算机和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入均超10亿元 传媒 通信和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入均在5.9亿元以上[1] - 23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电子行业净流出148.43亿元居首 机械设备 基础化工 家用电器和国防军工等行业净流出均超10亿元[1] 个股资金流入 - 86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 其中17股净流入超4亿元[2] - 浪潮信息主力资金净流入17.77亿元居首 成交额103.53亿元 总市值1120亿元 当日涨停[2] - 新易盛和华工科技分别净流入12.83亿元和11.73亿元 华工科技涨停[2] - 宁德时代主力资金净流入11.15亿元 股价涨3.4%续创新高[3] - N联合动力净流入10.66亿元 涨幅达147.6%[4] - 沃尔核材 中兴通讯 比亚迪 亿纬锂能 TCL中环净流入均超7亿元[4] 个股资金流出 - 逾140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亿元 其中17股净流出超4亿元[4] - 胜宏科技净流出16.2亿元居首 和而泰净流出超9亿元[5] - 先导智能 长川科技 立讯精密净流出均超7亿元[5] - 通富微电 北方华创 三花智控净流出均超6亿元[6] 尾盘资金流向 - 尾盘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39.2亿元 创业板尾盘净流出18.41亿元 沪深300成份股尾盘净流出6.43亿元[7] - 18股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超5000万元 其中5股净流入超1亿元[7] - 中恒电气尾盘净流入3.17亿元居首 涨幅7.42%[7] - 立讯精密 N联合动力 上海电气 中兴通讯尾盘净流入均超1亿元[8] - 19股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出超6000万元 其中5股净流出超1亿元[8] - 先导智能尾盘净流出3.55亿元居首[9] - 胜宏科技 通富微电 香农芯创 沃尔核材尾盘净流出金额居前[9] 重大事件影响 - 2025人工智能计算大会将于9月26日在北京举行 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2] - 阿里巴巴在2025云栖大会上宣布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 发布七款大模型产品[2] - 摩根大通上调宁德时代H股评级至增持 因储能电池需求超预期导致供应紧张及价格上涨 将2025-2026年盈利预测上调约10%[3]
半导体利好不断!诺安基金刘慧影:多重逻辑共振,行情持续性获强支撑
新浪基金· 2025-09-25 09:30
近日,半导体芯片产业链走势强劲。9月24日,半导体设备、材料方向更是全面爆发,成为市场关注的 焦点。 在近期驱动半导体板块走强的因素中,AI 存储需求爆发与设备环节利好频现成为核心主线,为板块上 涨注入强劲动力。 刘慧影表示,随着 AI Agent 等应用的快速发展,海量数据应运而生,存储由此成为算力落地的核心瓶 颈。值得关注的是,这一迫切需求精准覆盖了国内已实现突破的存储器制造领域,直接推动国内存储芯 片、存储设备企业业绩释放,成为板块近期上涨的关键核心动力。 与此同时,她表示,半导体设备环节已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一方面,国产设备交付取得重大突破, 彰显出国内半导体设备制造的硬实力;另一方面,政策层面持续加码,大基金三期首投锁定设备领域, 为设备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另外,她表示,在昇腾集群规划方面,华为明确提出"2026年底实现50万卡集群、远期布局百万卡机 柜"的目标,或打开算力天花板。依托Atlas 950/960超节点技术,该集群可支撑万亿级大模型训练需 求,这意味着中国 AI 模型迭代速度将大幅提升,国产算力或将向先进封装、集群设备倾斜,进一步拉 动半导体设备需求,为半导体产业发展拓展空间。 ...
英伟达的三重护城河
虎嗅· 2025-09-25 08:50
英伟达战略投资与合作 - 英伟达投资英特尔50亿美元 占股约4% [2] - 英伟达与OpenAI达成1000亿美元投资协议 按数据中心建设进度分阶段支付 每建成1GW数据中心支付100亿美元 [3][4] - OpenAI需为1GW数据中心投入500亿至600亿美元 其中300亿至350亿美元用于购买英伟达产品 [4] - 英伟达与阿里云合作 通过云服务提供软件栈 维持中国市场联系 [7] 英伟达财务表现与市场预期 - 第二季度营收467亿美元 基本符合预期 [8] - 数据中心部门营收增长56% 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413亿美元 [8] - 第三财季营收指引540亿美元 略高于华尔街预期 [8] - 连续多个季度高增长后 增速放缓引发AI芯片需求瓶颈担忧 [8] - 财报发布后股价连续三日下跌 [9] 英伟达技术优势与护城河 - 加速计算需全栈协同设计 英伟达软件栈为行业默认选项 [11] - CUDA生态无处不在 覆盖所有云厂商和开发者群体 [11][12] - 网络业务收入73亿美元 已超过2019年收购Mellanox的成本 [14] - 每瓦性能领先 在电力受限环境中直接驱动客户营收 [15] - 提供从芯片到系统的AI工厂全栈解决方案 [11][15] 行业竞争与市场格局 - 英伟达投资英特尔对AMD构成挑战 Intel成为x86 CPU与GPU组合首选 [19] - 中国市场竞争关键取决于CUDA替代方案发展 可能影响全球格局 [16][17] - 功耗限制在西方市场强化英伟达优势 在中国市场依赖性较低 [16] AI算力需求与基础设施规划 - OpenAI与甲骨文签订5年3000亿美元云服务合同 需采购英伟达硬件 [5] - 甲骨文需通过融资支持采购计划 [6] - OpenAI计划每周建设1GW AI基础设施 需全技术栈创新 [25][26] - 算力扩张直接关联收入增长 新的融资方案将于年底公布 [28] 行业前景与战略愿景 - AI服务使用量快速增长 未来将成为经济基本驱动力甚至基本人权 [20][21] - 算力规模扩大可能推动突破性应用 如疾病治疗与个性化教育 [23] - 美国需加速芯片与能源产能建设以应对国际竞争压力 [28]
9月25日主题复盘 | 核聚变概念卷土重来,算力再迎催化,有色金属遇突发事件刺激
选股宝· 2025-09-25 08:34
行情回顾 - 沪指全天窄幅震荡 创业板指盘中涨超2% 再创3年多以来新高[1] - AI硬件与AI应用方向集体走强 剑桥科技、浪潮信息涨停创新高[1] - 可控核聚变概念盘中拉升 上海电气、合锻智能涨停[1] - 芯片产业链反复活跃 张江高科、通富微电、凯美特气盘中大涨创历史新高[1] - 航运板块集体调整 南京港、宁波海运跌超5%[1] - 沪深京三市超3800股下跌 全日成交2.39万亿元[1] 核聚变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0亿元 挂牌两个多月后首次公开展示技术路线[4] - 公司瞄准2050年聚变能源商用目标 在上海、成都两地联动研发[4] - 将新建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四号(HL-4)" 验证高温超导磁体技术[4] - 合锻智能4天2板涨停 最新价20.05元 流通市值99.13亿元[5] - 哈焊华通涨停 最新价36.31元 涨幅19.99% 流通市值65.41亿元[5] - 武进不锈涨停 最新价8.88元 涨幅10.04% 流通市值49.82亿元[5] - 上海电气涨停 最新价9.76元 流通市值1231.29亿元[5] - 谷歌投资核聚变初创公司CFS并签署200兆瓦购电协议[5] - CFS在B2系列融资中成功筹集8.63亿美元[5] - 美国与英国签署《技术繁荣协议》 促进核聚变等战略性科技领域合作[5] - 高温超导材料预计至2030年将占据全球超导行业25%市场份额[6] 算力 - 阿里巴巴CEO宣布资本开支在3800亿元基础上增加更多投入[7] - 阿里云展示单柜支持144个计算节点的高密度AI服务器和新一代高性能网络架构HPN8.0[7] - 中电鑫龙4天3板涨停 最新价13.79元 流通市值91.10亿元[8] - 宁波建工涨停 最新价6.07元 流通市值65.97亿元[8] - 浪潮信息涨停 最新价76.05元 流通市值1118.31亿元[8] - 广电电气涨停 最新价4.27元 流通市值36.45亿元[8] - 捷邦科技大涨15.95% 最新价134.50元 流通市值36.73亿元[8] - 华勤技术上涨6.80% 最新价107.80元 流通市值616.21亿元[8] - Meta、微软&OpenAI、xAI等多家AI巨头宣布或完成10万卡集群建设[8] - 预计到2033年全球GPU云(算力租赁)市场规模将增至128亿美元[9] 有色金属 - 美国Freeport McMoRan印尼Grasberg矿山发生泥石流事故 造成2人死亡5人失踪[10] - 全球第二大铜矿因事故暂停生产 公司启动不可抗力条款[10] - LME三个月期铜价一度上涨3.2% COMEX铜期货上涨4%[10] - 精艺股份2连板涨停 最新价13.50元 流通市值33.79亿元[11] - 耐普矿机涨停 最新价29.29元 涨幅19.99% 流通市值32.07亿元[11] - 洛阳钼业上涨9.90% 最新价13.87元 流通市值2421.82亿元[11] - 铜陵有色上涨8.12% 最新价4.66元 流通市值518.36亿元[11] - 江西铜业上涨6.10% 最新价30.26元 流通市值627.97亿元[11] - 紫金矿业上涨5.17% 最新价27.27元 流通市值5614.33亿元[11] - 高盛预计未来12-15个月内造成50万吨铜供应损失 可能进一步损失100至200万吨[11] - 进口铜精矿指数报-40.8美元/吨 加工费绝对水平仍偏低[12] 其他热点 - 储能板块宁德时代、阳光电源再创历史新高[12] - 国产芯片、光通信板块保持活跃[12] - 医药、大基建板块跌幅居前[12]
入局国产芯片,仁东控股牵手江原科技,AI战略落下重磅一子
36氪· 2025-09-25 08:04
公司战略投资 - 仁东控股以增资方式向江原科技投资1亿元 获得4.14%股权 正式加码AI芯片领域布局 [1] - 投资基于看好国产AI芯片市场空间及江原科技技术实力 合作旨在构建AI硬件底座并完善智能科技生态 [2][6] - 战略升级体现从"单一算力基建"向"软硬件一体化"转型 形成芯片与算力网络协同效应 [6] 技术合作背景 - 江原科技专注国产AI芯片研发 首颗全流程国产12nm芯片已量产 实现设计制造封装全链条本土化 [2] - 2025年5月推出首款量产大算力AI推理产品"江原D10" 填补全国产供应链空白 [7] - 2025年将量产算力密度翻倍的"江原D20" 并推出性能比肩英伟达H20的旗舰产品"T800" [8]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中国本土AI芯片品牌渗透率达30% 出货量82万张 较上年15%渗透率显著提升 [3] - 芯片自主可控成为AI产业竞争核心 华为昇腾 阿里平头哥等巨头均已加码该赛道 [6] - 算力自主需求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直接决定企业技术安全与场景创新主动权 [3] 公司业务基础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47亿元 净资产由负转正至6.85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12] - 旗下合利宝拥有支付全牌照 跨境支付交易规模达825亿元 同比增长159% [1][12] - 已在深圳 北京 乌兰察布设立3家智算企业 依托"东数西算"搭建跨区域算力网络 [4] 协同效应与生态构建 - 仁东控股可为江原科技提供真实交易数据 客户渠道及资本运作支持 加速芯片场景化迭代 [8] - 双方计划联合研发定制化算力模块 共拓智能支付市场 推出基于国产芯片的金融解决方案 [8][9] - 合作填补国产算力在金融场景落地空白 形成"支付场景+芯片技术"的深度融合 [9] 未来发展前景 - 所持江原科技股权潜藏估值提升空间 若D20/T800产品成功落地可能带来投资收益与协同价值 [13] - "支付+AI"双轮驱动战略既稳固支付主业基本盘 又通过算力与区块链技术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12] - 公司从支付服务商向智能科技平台转型 算力国产化与支付智能化共振推动价值重估 [13][14]
科华数据(002335.SZ):与沐曦股份已联合推出高密度液冷算力POD
格隆汇· 2025-09-25 07:17
战略合作与产品创新 - 23年公司与沐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打造算力新业态 [1] - 联合推出高密度液冷算力POD 专为高性能GPU服务器集群自主研发新一代基础设施微环境 [1] - 高效支撑AI训练 推理及通用计算等多样化场景 [1] 技术优势与产业协同 - 立足自身技术优势与产业资源 协同国内外高端GPU厂商 [1] - 从风冷实践 液冷技术沉淀进阶至超节点POD的探索创新与生态协同 [1] - 构建从算力底座到一体化场景闭环 [1] 市场定位与发展方向 - 为高性能算力需求提供稳定 高效 灵活扩展的实时保障 [1] - 为算力从用得了向用得好转变提供全链路支撑 [1]
软件ETF(515230)盘中涨超2.4%,算力革新驱动行业逻辑变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06:57
华为芯片与算力技术突破 - 华为发布昇腾950为基础的超节点 将成为全球最强超节点 性能超越英伟达2027年推出的NVL576系统[1] - 华为计划2027年四季度推出昇腾960超节点 提供充沛算力 并首发自研低成本HBM 支持FP8等更多精度格式[1] - 华为宣布"灵衢"互联协议 可组成超50万卡集群 显著提升大规模算力部署能力[1] 量子计算与产业投资动态 - 中国首家量子计算公司本源量子启动IPO 致力于打造自主可控工程化量子计算机 业务覆盖量子芯片与量子计算测控一体机等全栈式布局[1] - 英伟达将斥资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 微软投资73亿美元打造"世界最强AI数据中心" 反映全球算力投资持续高景气[1] 软件行业指数与投资工具 - 软件ETF(515230)跟踪中证全指软件指数(H30202) 选取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开发及相关服务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1] - 该指数重点关注技术创新能力突出、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 具有显著成长性和波动性特征[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全指软件ETF联接A(012636)和联接C(012637)产品[1]
算力板块热度攀升 机构称短期存估值回调压力
新华财经· 2025-09-25 06:54
田萌进一步表示,三大核心逻辑将持续支撑行业发展:首先,全球算力竞赛仍处于初级阶段,各国及企 业对算力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入,将为算力行业提供长期且坚实的需求支撑;其次,国产芯片在推理场 景已具备一定性价比与竞争力,而推理需求的爆发背后,隐含着巨大的国产化替代空间。随着国产芯片 性能提升与软件生态完善,2025至2027年或将成为国产化AI芯片在互联网市场从导入期迈向加速渗透 期的关键三年;最后,算力应用场景正持续扩展。 不过,田萌也提醒,当前算力板块需警惕三大短期风险:一是部分细分领域估值过高,可能阶段性透支 未来1-2年的增长预期,存在估值回调压力;二是技术路线迭代风险,专用芯片、企业自研芯片等可能 在短期内重塑市场竞争格局,对现有参与者形成挑战;三是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可能对产业发展节奏形 成阶段性扰动。 具体到细分领域投资机会,田萌建议重点关注三大方向:一是国产算力核心产业链,包括GPU、ASIC 芯片、光模块、液冷设备等细分方向;二是算力服务及云基础设施提供商,随着算力需求多元化,服务 环节的价值占比正持续提升;三是绿色算力解决方案企业,其采用的绿电利用、液冷节能等技术, 与"东数西算" 战略对PUE(电 ...
创业板站上3200点反弹新高!创业板+AI威力尽显,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强劲上涨超4%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04:47
(责任编辑:张晓波 ) 聚焦AI主线,中信证券表示,2025年下半年AI主线创新继续,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落地提速,景气 创新方向频出,驱动行业加速成长,建议继续重点布局"AI主线",看好AI应用及算力板块机遇。兴业证 券表示,2025上半年,受益于AI需求持续爆发以及硅光技术迭代,光模块及其配套产业链行业收入利 润均保持同比高增。展望未来,Google、Oracle等海外厂商逐步实现AI应用商业闭环,资本开支长期展 望乐观背景下算力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释放,成长趋势持续向好,光模块等有望深度受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 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9月25日早盘,"算力+AI应用"全线反攻,创业板人工智能快速V型反弹涨超3%,多只成份股大 涨。热门ETF方面,同类规模最大、流动性突出的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场内价格快速反弹超 4%,实时成交额超9亿元。 全市场首只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