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战略

搜索文档
从硬刚奥克斯到怒怼消费保,董明珠为何开启“战斗模式”?
搜狐财经· 2025-08-03 23:10
格力与消费保的冲突事件 - 格力通过官方账号发布激烈声明 指责消费保为无官方资质的民间机构 数据来源和统计方法不透明且缺乏公信力 并提及该平台曾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2] - 消费保迅速回应 称格力故意混淆企业主体并拒绝更正声明错误 指责格力诋毁其声誉 [4] - 冲突表面涉及数据真实性争议 实则反映格力在业绩压力和市场份额萎缩背景下的深层焦虑 [4] 格力2024年财务表现 - 全年营业收入1891.64亿元 同比减少7.26% 再次跌破2000亿元门槛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1.85亿元 同比增长10.91% 创历史新高 [5] - 呈现"营收降 利润增"异常组合 反映发展模式的结构性问题 [5] - 销售费用97.53亿元 同比骤降34.11%(减少51亿元) 管理费用60亿元 同比下降7.41%(减少5亿元) [7] - 毛利率29.43% 同比下降1.14个百分点 净利率16.89% 同比上升约3.3个百分点 [8]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16.39亿元 同比增长13.78% 归母净利润59.04亿元 同比增长26.29% [8] 业务结构分析 - 消费电器业务(主要为空调)营收1485.60亿元 同比下降4.29% [5] - 工业及绿色能源业务172亿元 微增0.80% [5] - 其他业务(主要为甲供业务)194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33.88% [5] - 国内主营业务收入1415亿元 同比下降5.45% [7] - 海外业务收入282亿元 同比增长13.25% 占总营收比重仅14.9% [7] - 空调业务依赖度达78.13% 远高于同行 [19] 市场竞争与行业环境 - 2024年全国家电行业享受政策红利 空调/洗衣机/冰箱产量分别同比增长9.7%/8.8%/8.3% 但格力空调业务出现下滑 [5] - 中国空调住宅总成交量1.7252亿台 内销量9089万台 仅增长1.8% [15] - 1.5匹挂机空调2000元以下产品在线销量占比达22.8% 同比增长6.1个百分点 3500元以上产品线下市场热度下降7.7% [15] - 格力长期产品均价3479元 处于受冲击最严重的价格带 [15] - 格力以31.5%份额领跑中国空调市场 但小米空调2024年出货量增长50%至680万台 奥克斯全球市场份额达7.1% 过去三年复合增长率30% [15] 渠道与库存管理 - 2024年末存货279亿元 较2023年同期下降47亿元 2025年3月末维持279亿元 [18] - 预收款(合同负债)从2023年末136亿元降至2024年末125亿元 再降至2025年3月末182亿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23亿元) [8][18] - 2024年家电线上零售额份额25.40% 位居行业第一但领先优势缩小 [19] 研发与创新能力 - 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下滑12% [16] - 小米专利申请量增长37% [16] - 智能装备业务2024年营收仅2.599亿元 占总份额小于0.26% 新能源业务占比仅1.99% [19] 公关与管理风格 - 格力延续对抗式公关风格 包括举报奥克斯能效虚标 公开处理孟羽童劳务纠纷等事件 [10] - 董明珠在2025年股东大会上发表"小米汽车烧死人"言论 引发舆论反弹 [11] - 美的采用职业经理人制度 海尔推行生态品牌战略 海外收入占比达50% [14] - 格力管理风格高度集权 在多元化国际化阶段可能成为障碍 [14] 估值与投资者关系 - 当前市盈率约8倍 远低于美的14倍估值水平 [9] - 2024年累计分红167.55亿元 [9]
高通官宣!小米将首发骁龙8 Elite Gen 2
搜狐财经· 2025-07-31 14:16
高通公司今日(7 月 31 日)公布了其 2025 财年第三季度(即自然年第二季度)的财务业绩,营收达到 10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实现了双位数增长。财报显示,在手机芯片业务稳健增长的同时,高通汽 车和物联网(IoT)业务表现抢眼,成为推动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动力。 IT之家注意到,作为高通收入主体的 QCT 芯片业务,本季度手机芯片销售额达到 63.2 亿美元,实现温 和增长。与此同时,高通在多元化战略下的努力也初见成效,汽车和物联网业务的增长尤为亮眼,分别 实现了 21% 和 24% 的同比增长。高通公司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亚诺・安蒙(Cristiano Amon)指出, 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在 AI 处理技术上的大力推动。 安蒙在周三的声明中表示:"QCT 汽车和物联网业务的又一强劲增长季度,进一步验证了我们的多元化 战略,也增强了我们实现长期营收目标的信心。"他强调,公司在 AI 处理、高性能和低功耗计算以及先 进连接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使其能够抓住 AI 在边缘侧规模化发展的机遇,成为业界的优选平台。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安蒙重点提及了与三星和小米等安卓头部手机厂商的紧密合作。今年早些时候,已 有 12 ...
高通发布2025年第三财季财报:实现营收103亿美元 苹果自研基带芯片成隐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07:59
7月31日早间,美国芯片大厂高通发布了截至今年6月29日的第三财季财报。财报显示,公司当季营收为 103.65亿美元,同比增长10%,不及分析师平均预期的106.2亿美元;调整后净利润为26.7亿美元,同比 增长25%。 虽然财报数据整体稳健增长,但高通盘后股价下跌了4.7%。市场担忧主要集中在其智能手机芯片业务 低于预期,以及苹果在未来转向自己的调制解调器芯片将影响高通芯片部门的收入。 今年2月,苹果发布了主打中端市场的iPhone 16e,一同官宣的还有此前传言许久的苹果首款自研基带芯 片C1。苹果开始商用自研基带芯片,标志着苹果正式突破"基带魔咒",结束对高通长达多年的技术依 赖。同时,外界也认为,这将给高通的财务状况带来一定影响。 降低对手机业务的依赖成效初显 从业务结构来看,高通主营业务可以分为以芯片产品为主的半导体业务(QCT),以及负责知识产权授 权的技术许可业务(QTL)两大板块。其中,QCT部门是高通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由三大板块业务组 成,分别是手机终端芯片、汽车和联网设备(IoT)。 对于基带芯片的研发难度,今年5月小米创始人、董事长雷军曾用"投入大,难度高、周期更长"来进行 概括。"通 ...
海外巨头加速磷酸铁锂电池量产!
起点锂电· 2025-07-30 10:41
磷酸铁锂电池成为主流趋势 - 中国厂商的磷酸铁锂电池产品逐步成为行业主流,国外新能源巨头纷纷跟进布局 [2] - 特斯拉在美国内华达州建设首个磷酸铁锂电池工厂,规划产能10GWh,预计2023年底投产,设备由宁德时代供应 [3] - LG新能源获得43亿美元(约309亿元人民币)磷酸铁锂项目合同,相当于2022年全年销售额的四分之一,合同期可延长至七年 [3] 特斯拉储能业务快速发展 - 特斯拉2023年Q2储能业务装机规模达9.6GWh,同比增长2.1%;Q1达10.4GWh,同比增长157% [7] - 2023年上半年储能装机总量已达20GWh,完成2024年31GWh目标的约三分之二 [7] - 特斯拉计划在休斯顿建设第三座储能超级工厂,2026年启动施工,规划年产能40GWh,专注Megapack生产 [9] LG新能源多元化战略 - LG新能源实施多元化战略,重点发展储能等业务,计划未来五年实现营收翻倍 [12] - 2022年6月获得39GWh磷酸铁锂电池订单,供货时间为2025年末至2030年 [13] - 2023年Q2合并营收5.6万亿韩元(约290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4922亿韩元(约25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31.4% [14] 行业技术路线转变 - 动力电池领域三元电池已难以与磷酸铁锂电池抗衡 [15] - 储能领域因热失控问题,行业普遍转向磷酸铁锂电池解决方案 [15] - 除松下外,韩系三大厂和特斯拉均已开始布局磷酸铁锂电池 [15]
浙系民企小霸王,突然杀疯地产圈
36氪· 2025-07-30 02:33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这一年多来,已经有诸多民营房企开始在土拍市场拿地了: 比如前不久嘉禾兴地产在成都以 4.11亿元竞得双流九江未来公园社区约38亩宗地;还有今年5月,敏捷集团以总价约33.2亿元拿下番禺区4宗宅地;再比如 今年4月龙湖集团以15.37亿元拿下奉贤新城地块。 但说实话,大多数民营房企拿地还是以较低的资金成本拿地,很少会出现像央国企那样的大手笔拿地,毕竟大多数民企的腰包还是比较吃紧的。 然而,就在前不久的杭州土拍中,杀出了一家很多人都不太熟悉的浙系民企——金帝房产。 它居然掏出了将近60亿,拿下了钱江世纪城地王项目。这样的大手笔拿地,真的是能够和央国企的魄力相媲美了。 金帝房产到底是"何方神圣"?它凭什么有能力拿下这样的霸王地王? 01 大手笔拿地 时间倒回到6月底的杭州土拍。 当时争抢最为激烈的地块,就是萧山区世纪城地块,吸引了大概12家房企竞拍,其中不乏保利发展、华润置地、滨江、绿城、建发等一众实力房企。 最终经过激烈的将近100轮的竞价,出乎众人意料的是,该地块居然落入了一家对许多人来说陌生的房企金帝房产,关键是拿地金额高达55.78亿! 而且成交楼面价也来到了54472元/㎡, ...
创始人套现9亿反劝投资者耐心:石头科技赴港补血,投资者还信吗?
凤凰网财经· 2025-07-29 15:32
核心观点 - 石头科技在争议声中赴港IPO,面临增收不增利、海外竞争加剧、创始人套现风波等多重挑战 [2] - 公司营收持续增长但净利润下滑,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3.6%,2025年Q1同比大幅下滑32.92% [4] - 海外扩张导致毛利率下降,海外业务毛利率从2023年60.4%降至2024年53.7% [11] - 创始人昌敬减持套现8.88亿元引发信任危机,公司股价较去年高峰缩水28% [20][2] 业绩表现 - 营收持续增长: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66.11亿元、86.39亿元、119.18亿元,2025年Q1单季度营收34.28亿元同比增长86% [2] - 净利润下滑: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1.83亿元、20.51亿元、19.77亿元,2024年同比下滑3.6%,2025年Q1净利润2.67亿元同比下滑32.92% [4] - 毛利率承压:综合毛利率从2023年54.1%降至2024年50.4%,核心产品扫地机器人毛利率从54.9%降至52.1% [4][5] 业务结构 - 业务高度集中:2024年扫地机器人业务贡献总收入91% [2] - 海外收入占比提升:海外收入从2023年42.29亿元增至2024年63.88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从48.9%提升至53.6% [10][11] - 全球市场份额:2024年扫地机器人全球市场份额16%,排名第一 [9] 成本与费用 - 销售费用暴涨:2024年销售费用29.67亿元同比增73.23%,其中广告及营销开支19.24亿元同比增77.5%占营收16% [6][7] - 2025年Q1销售费用9.51亿元同比增149% [7] - 海外成本上升:关税及运费上升导致海外销售利润下降 [4] 海外市场挑战 - 竞争加剧:面临iRobot反扑及科沃斯、小米等中国竞争对手抢占份额 [12] - 模式转型:欧洲市场从经销商模式转向直营模式导致成本激增 [13] - 价格压力:为保市场份额采取价格策略挤压利润空间 [12] 多元化困境 - 洗衣机业务进展不顺:面临海尔、美的等传统巨头竞争 [14] - 2025年6月传闻洗衣机事业部裁员70%以上 [14] - 业务协同不足:跨界布局未能形成有效增长点 [14] 现金流与运营问题 - 2025年Q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首次告负为-4218万元 [14] - 消费者投诉达2445条,主要涉及产品故障及退货退款纠纷 [15][16] - 产品问题包括扫地机器人划伤地板、运行异响及洗衣机漏水等 [16][17] 创始人套现风波 - 昌敬2023-2024年减持套现8.88亿元,持股比例从23.15%降至21.09% [20] - 减持后公司业绩下滑,2024年Q3净利润同比降43.4% [21] - 投资者不满其"高位套现"后劝股东"耐心"的言论 [22][24]
东鹏饮料(605499):25H1补水啦增长迅猛 筑牢根基不断向上生长
新浪财经· 2025-07-27 12:31
财务表现 - 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37亿元,同比+36.37%,归母净利润23.75亿元,同比+37.22%,扣非归母净利润22.70亿元,同比+33.02% [1] - 单Q2营业收入58.89亿元,同比+34.10%,归母净利润13.95亿元,同比+30.75%,扣非归母净利润13.12亿元,同比+21.17% [1] - 25H1毛利率45.15%,同比+0.55pct,归母净利率22.12%,同比+0.14pct,主要受益于原材料PET成本下降及白砂糖价格企稳 [3] 产品结构 - 能量饮料收入83.61亿元,同比+21.91%,仍为主力产品 [1] - 电解质饮料收入14.93亿元,同比+213.71%,占比提升至13.91%,验证第二大单品逻辑 [1] - 其他饮料收入8.77亿元,同比+66.24%,无糖特饮及果之茶等新品推动多元化转型 [3] 渠道与区域 - 经销渠道收入93.50亿元,同比+35.13%,重客/线上渠道分别增长47.04%/53.80%,重客经销商较24年末增加63个 [2] - 广东区域收入25.46亿元,同比+20.61%,华北区域收入17.08亿元,同比+73.03%,北上战略成效显著 [2] - 华东/华中/广西/西南区域收入增速分别为32.62%/28.91%/31.56%/39.76%,全国化布局深化 [2] 战略与创新 - 推出380ml"小补水"系列覆盖多场景,开发900ml专供零食量贩渠道,1L大瓶装果之茶结合"1元乐享"营销快速渗透 [3] - 国内聚焦电竞、运动、校园等场景精准营销,海外以东南亚为重点推进渠道国际化 [4] - 预计2025-27年营收CAGR达23.7%,净利润CAGR达24.2%,维持多品类扩张战略 [4]
20万吨油菜籽运向中国,加拿大财路被断,才明白中国为何底气十足
搜狐财经· 2025-07-22 06:07
7月16日,加拿大总理卡尼在汉密尔顿钢厂宣布将对中国的钢铁产品征收25%的关税,随即向美国请求 在对等关税上给予"宽容",这番举动显然是一种"保护主义"的姿态。然而,出乎预料的是,中国并没有 坐视不管,反手给予了加拿大以重击。当时,正值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访华之际,中国与澳大利亚 达成了协议,澳方将向中国供应五批共计15万至25万吨的油菜籽。这一协议标志着中澳关系的回暖,而 中加关系则很可能会因此陷入冰点。 那么,卡尼为何要挥刀自伤呢?其实原因不复杂。美国宣布对钢铝产品加征50%的关税,而加拿大和墨 西哥成为了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加拿大钢铁工人联合会的总监马蒂·沃伦直言,这项政策可能导致加拿 大钢铁工业的数千个工作岗位消失。然而,就连韩国和印度都没有屈服,反倒是加拿大先低头。卡尼的 策略,显然是想借打压中国钢铁产品来避免自身钢铁市场的崩溃,同时通过这一行动给自己找个"台 阶"下。 事实上,加拿大的一些企业,如阿尔德隆和艾芬豪矿业,早已与中国建立了多年的合作关系。但是,钢 价的上涨让利润空间逐渐压缩,许多企业纷纷将采购重心转向了美国和墨西哥,尽管加拿大钢铁工业协 会仍高喊着"保护本土产业"的口号,却忽略了自家钢 ...
卖不动瓜子的洽洽,靠7元雪糕救场? 批发商:从没见过它!| BUG
新浪财经· 2025-07-16 01:18
洽洽食品跨界冰淇淋市场 - 公司推出瓜子仁冰淇淋,主打"瓜子+冰淇淋"复合形态,包括香瓜子仁、焦糖瓜子仁、山核桃瓜子三种口味 [3] - 产品单价约7元/支(60g),高于竞品天淇匠巧(3.3元/支)和冰雪奇源(2.3元/支) [4] - 线上平台已售出超100件,但在盒马、叮咚等主流生鲜平台难觅踪影 [4][6] 新品推广与渠道问题 - 多地批发商表示未接触过洽洽业务员,错过5月前的黄金铺货期 [6] - 冰淇淋品类需对接冷冻食品采购人员,与原有休闲食品渠道存在差异 [7] - 冷链物流布局成为新业务需要突破的关键环节 [7] 公司经营现状 - 2023年营收68.06亿元(-1.13%),净利润首次双降 [13] - 2025年Q1净利润7724.78万元(-67.88%),创上市以来最差单季业绩 [13] - 核心业务葵花子收入占比超60%,2024年收入43.8亿元(仅+2.6%) [15] 多元化发展历程 - 2008年起涉足果冻、薯片、调味品等领域,但收入占比始终未突破30% [9] - 2017年推出"小黄袋"每日坚果,2024年收入占比提升至约20% [11] - 曾推出辣根、螺蛳粉味等猎奇瓜子口味,但未显著提升销量 [11] 市场竞争与渠道挑战 - 现炒瓜子品牌抢占市场份额,社区超市月销量仅20包/规格 [15] - 直营渠道收入占比首达20%(14.6亿元,+38.29%),但毛利率25.01%(-4.32%) [16] - 在零食量贩店、即时零售等新兴渠道布局滞后于三只松鼠等竞品 [15]
卖不动瓜子的洽洽,靠7元雪糕救场?批发商:从没见过它! | BUG
新浪科技· 2025-07-16 00:35
洽洽食品跨界冰淇淋业务 - 公司推出瓜子仁冰淇淋,主打香瓜子仁、焦糖瓜子仁、山核桃瓜子三种口味,单价约7元/60g,线上平台已售超100件 [2][3] - 产品在盒马、叮咚买菜等主流生鲜平台缺货,多地线下批发商未接触过洽洽业务员,错过5月前的黄金铺货期 [2][5] - 冰淇淋市场高频消费且受众年轻化,但雀巢、伊利等品牌已占据较大份额,公司需突破冷链物流和跨品类运营挑战 [5][6] 多元化战略与历史表现 - 冰淇淋是公司最新多元化尝试,此前涉足果冻、薯片、调味品等领域,但多元化品类收入占比始终未突破30% [7] - 2017年推出的坚果业务(如"小黄袋")成为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收入占比达20%,而薯片、果冻等业务均以失败告终 [7][9] - 公司推出辣根、螺蛳粉味等猎奇瓜子口味,但未显著提振销量,管理层面临资源分散与品牌心智稀释的挑战 [9][12] 主业增长乏力与竞争压力 - 2023年营收68.06亿元(同比-1.13%)、净利润-17.7%,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67.88%,创上市最差单季业绩 [10][12] - 葵花子收入占比超60%,2024年收入43.8亿元(同比+2.6%),增速远低于2022年的14.42%,且原料成本上涨挤压毛利率 [12] - 现炒瓜子品牌抢占市场份额,传统袋装瓜子退货率上升,经销商渠道主导但新兴渠道(零食量贩、电商)布局滞后 [12][13] 渠道与成本结构变化 - 2024年直营渠道收入14.6亿元(同比+38.29%),占比首次达20%,但毛利率25.01%低于经销渠道且同比降4.32% [13] - 多次提价葵花子产品以应对成本压力,但边际效应减弱,需平衡主业稳定与寻找新增长曲线的矛盾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