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化

搜索文档
做“半价”生意的零跑,卖出高端产品是最大的困难
虎嗅· 2025-08-06 07:35
8月1日,零跑汽车公布7月全系交付达50129台,同比增长超126%。7月,零跑汽车还首次入围《财富》 中国500强。 推动零跑销量高歌猛进的主力车型是被称作"半价理想"的C系列SUV,在15–20万元价位中复刻了理想 的智能化和舒适体验,助推零跑连续四个月登顶新势力销量榜首。 零跑已经熟练掌握了用极致性价比对标明星车型、撬动下沉市场的打法。在B01发布会上,零跑用频繁 的对标和强调,将"半价Model 3"之名顺理成章加在了B01头上,这样做的结果是72小时B01的锁单量突 破1万辆。 曹力的表态被解读为零跑对"半价版"标签的反感。然而,董事长朱江明此前已有回应,称"半价理想"是 外界对零跑产品力的认可,实为品牌加分项。只不过,零跑主打15—20万元区间的C系列车型才是对标 理想的核心产品。而定位更高、30万元以上的D系列如果还与"半价理想"标签捆绑,将对其冲击高端线 百害而无一利。 零跑一直在为其高端线产品铺垫。在B01发布会的采访中,朱江明明确表态"零跑绝不做网约车",旨在 为高端产品减少品牌阻力。从推出C系列开始,零跑就在为D系列埋下伏笔,因为这是其追求健康毛利 率的关键一环。 尽管如此,从目前的市场 ...
做“半价”生意的零跑,卖出高端产品是最大的困难 | 电厂
新浪财经· 2025-08-05 10:15
8月1日,零跑汽车公布7月全系交付达50129台,同比增长超126%。7月,零跑汽车还首次入围《财富》中国500强。 推动零跑销量高歌猛进的主力车型是被称作"半价理想"的C系列SUV,在15–20万元价位中复刻了理想的智能化和舒适体验,助推零跑连续四个月登顶新 势力销量榜首。 零跑已经熟练掌握了用极致性价比对标明星车型、撬动下沉市场的打法。在B01发布会上,零跑用频繁的对标和强调,将"半价Model 3"之名顺理成章加在 了B01头上,这样做的结果是72小时B01的锁单量突破1万辆。 这种"高配低价"模式看似简单,却鲜有新势力能效仿。这背后需要老道的成本控制能力、支撑"全域自研"的体系资源,以及对自研项目的精准取舍……这 些要素齐聚实属不易。 性价比是零跑的成功密码,然而其高端化困局也源于此。7月28日,"零跑高管回应半价理想称号"话题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超2000万。事件起因是零跑 科技副总裁曹力在微博澄清,其首款冲击30万元的D系列旗舰SUV并非"半价理想"。 曹力的表态被解读为零跑对"半价版"标签的反感。然而,董事长朱江明此前已有回应,称"半价理想"是外界对零跑产品力的认可,实为品牌加分项。只不 过,零 ...
冰箱行业喜忧参半,海尔冰箱稳居全球第一
金投网· 2025-08-05 03:13
行业现状 - 2025年一季度全球冰箱市场规模达320亿元、996万台,同比小幅增长3.8%、2.7% [1] - 行业面临产业结构升级缺乏突破口、头部企业价格下探、刚需品类低价内卷等挑战 [1] - 受全球经济复杂性影响,市场增长动能不足 [1] 公司表现 - 海尔冰箱蝉联全球销量17连冠并保持逆势增长 [1] - 在美国、澳新、东南亚、南亚等主流国家和地区实现市场份额引领 [4] - 在东南亚的越南、泰国、菲律宾以40%以上增速保持行业第一增速 [4] - 在欧洲的意大利增速第一品牌,英国7月预计连续四周增速第一 [4] 高端化与全球化策略 - 海尔选择"高端创牌"差异化路径,在欧洲多门大冰箱份额40%+持续第一,价格指数高于140 [4] - 在法国稳居2000欧元价位段第一 [4] - 基于全球十大研发中心,拥有2.4万名顶尖研发人员 [5] - 全球发明专利公开量为2392件,连续7年全球行业第一 [5] 科技创新与本土化布局 - 主导发布全球首个IEC冰箱保鲜国际标准,2024年主导全球首个冰箱保鲜国际标准再升级 [5] - 拥有全球冰箱行业唯一"AI工厂",展现智能制造创新实力 [5] - 在印度市场推出行业首创可变温侧T大冰箱,大冰箱份额突破27% [6] AI赋能与生态重构 - 智能保鲜系统搭载AI算法的"智慧眼"技术,可自动识别200+种食材,能耗降低15% [7] - 通过食联网连接2000余家生态资源方,实现从食材采购到菜谱推荐的闭环服务 [7] - 以三翼鸟为载体,智能化全场景重构 [7] - IOT智能产品占比逐年提升,生态服务收入呈指数级增长 [7] 未来启示 - 高端化是技术价值的市场化表达 [8] - 本土化是深度创新的机会窗口 [9] - 智能化是生活方式的重新定义 [10] - 构建"科技-产品-生态"三级增长引擎,为中国品牌全球化提供可复制范式 [10]
国金证券:中国军贸体系化、高端化提速,关注五大方向
第一财经· 2025-08-05 00:29
行业趋势 -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大国博弈加剧 地缘局势紧张 军购需求旺盛 [1] - 2000-2024年我国军贸出口逐步呈现体系化 高端化特征 [1] 市场影响 - 军贸出口体系化 高端化或将提升军工行业整体盈利能力 [1] - 未来军贸出口可能突破军工装备市场天花板 [1] 投资方向 - 建议关注飞机 无人机 弹药 装甲车 雷达五大方向 [1]
燕京啤酒:公司积极探索品牌年轻化、高端化路径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4 08:41
品牌战略 - 公司积极探索品牌年轻化和高端化发展路径 [1] - 体育营销是品牌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 [1] - 通过系统性资源整合与场景化创新持续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1] 营销策略 - 以年度营销规划为指导系统化推进体育营销全链路工作 [1] - 持续优化涵盖体育营销在内的全链路营销策略 [1] - 营销策略注重与投资者和消费者共同成长 [1]
研报掘金丨民生证券:比亚迪加速出海,同时高端化稳步推进,维持“推荐”评级
格隆汇· 2025-08-04 06:56
核心观点 - 比亚迪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微增但环比下滑 出口表现强劲同比大幅增长169% [1] - 公司高端化产品布局持续推进 2025年将推出多款旗舰车型并应用兆瓦闪充等新技术 [1] - 研究机构看好公司技术驱动产品力与品牌力提升 维持推荐评级 [1] 月度销售表现 - 7月新能源汽车批发销售34.4万辆 同比微增0.6%但环比下降10.0% [1] - 新能源乘用车销售34.1万辆 同比增长0.1%而环比下降9.7% [1] - 分品牌销量表现:王朝海洋31.5万辆 腾势11,365辆 方程豹14,180辆 仰望339辆 [1] 海外市场拓展 - 7月新能源出口销量8.1万辆 同比大幅增长169.0% [1] - 出口环比下降10.3% 主要受益于海外车型上量及区域拓展 [1] - 今年出海业务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1] 产品与技术布局 - 2025年定位为公司高端化产品大年 [1] - 王朝旗舰车型汉L/唐L已正式上市 [1] - 兆瓦闪充技术采用全域1000V高压架构与自研闪充电池 实现5分钟补能400公里续航 [1]
研判2025!中国智能电表继电器行业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招标增量与新兴场景共振,智能电表继电器前景可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04 03:19
行业概述 - 低压电缆用于传输电压等级在1kV以下的电力 主要应用于城市地下电网 发电站引出线路 工矿企业内部供电 农村电网灌溉 高层建筑供电等场景[4] - 低压电缆由线芯 绝缘层和保护层三部分构成 线芯用于传导电流 一般由多股铜线或多股铝线绞合而成 绝缘层具有耐受电压功能 保护层用于保护绝缘层[6] - 低压电缆按线芯数量可分为单芯 双芯 三芯 四芯等 按绝缘材料可分为纸绝缘电缆 塑料电缆 橡皮电缆[4] 市场规模 - 中国低压电缆行业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467.5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085.58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9.18%[1][19] - 预计2025年低压电缆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232.07亿元[1][20] - 电力电缆行业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 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增长[18]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为铜材 铝材 铝合金 橡胶 塑料 钢带 钢丝等原材料[12] - 铜材产量2024年达2350.3万吨 同比增长6.01% 2025年上半年产量为1176.5万吨 同比增长3.7%[14] - 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包括电力行业 轨道交通 建筑行业 通信行业 工程机械等[12] 电力投资情况 - 电源工程投资完成额从2017年的270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08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12.3%[16] - 电网工程投资完成额从2017年的531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687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11.91%[16] - 2025年1-5月电源工程投资完成额为2578亿元 同比增长0.4% 电网工程投资完成额为2040亿元 同比增长19.79%[16] 竞争格局 - 低压电缆企业数量众多但普遍规模偏小 市场集中度较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明显偏低[22] - 行业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 技术路线趋同的现状 多数企业以中低端常规线缆产品为主[22] - 代表企业包括亨通光电 宝胜股份 中天科技 金杯电工 万马股份 太阳电缆 东方电缆 通达股份 中超控股 中辰股份 远东股份 上上电缆等[22] 重点企业 - 亨通光电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32.68亿元 同比增长12.58%[24][25] - 宝胜股份2024年电力电缆营业收入为121.25亿元 电气装备用电缆营业收入为23.07亿元[27] - 中天科技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97.56亿元[24] - 金杯电工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0.97亿元[24] - 万马股份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9.70亿元[24] 发展趋势 - 智能化:与物联网 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 通过植入传感器实现故障预警和寿命预测[29] - 绿色化:无卤阻燃 可降解材料逐步替代传统PVC绝缘层 推广清洁生产工艺 完善回收利用体系[30] - 高端化:突破高端特种电缆技术瓶颈 推动耐高温 耐腐蚀特种电缆研发 应用石墨烯等新材料[31] 发展历程 - 中国低压电缆行业经历四个阶段:1949年前为萌芽期 1949-1978年为奠基期 1978-2000年为转型期 2000年至今为腾飞期[9] - 目前已形成完整产业链 不仅满足国内需求 还远销海外市场[9]
机械工业上半年利润增长9.4%,战新产业带动作用增强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4 03:13
行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2.6和2个百分点 [1][2] - 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5.3万亿元(同比增长7.8%),利润总额7912.1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分别比全国工业高5.3和11.2个百分点 [1][2] - 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2%,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略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2] 细分行业增长 - 汽车和电气机械行业领涨,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1.3%和12.2% [2] - 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仪器仪表行业增速分别为8.3%、3.8%和7.6% [2] - 重点监测的122种产品中84种产量同比增长,占比68.9%,同比提高7.4个百分点 [2] 新兴产业带动作用 - 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行业营收和利润增速分别比机械工业整体高1.3和5.4个百分点,占比达82.8%和82.6% [3] - 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高端装备制造等细分领域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面临挑战 - 66%企业反映订单不足,石化通用机械、重型矿山机械等行业订货额明显下滑 [5][6] - 机械产品出厂价格指数连续29个月同比下降,6月降幅为2% [6] - 美国关税政策及汇率波动导致外贸订单收缩,企业接单风险加剧 [5][6] 政策与展望 -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工信部将出台机械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7] - 预计下半年行业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约5.5% [1][7] - 行业将重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产业链韧性提升 [7]
比亚迪(002594):巴西工厂投产 出海稳步推进
新浪财经· 2025-08-04 00:33
产销数据 - 7月新能源汽车批发销售34.4万辆 同比+0.6% 环比-10.0% 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售34.1万辆 同比+0.1% 环比-9.7% [1] - 1-7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245.4万辆 同比+26.0% 其中插混乘用车销售16.3万辆 同比-22.6% 纯电乘用车销售17.8万辆 同比+36.8% [1] - 分品牌销量:王朝海洋31.5万辆 腾势11,365辆 方程豹14,180辆 仰望339辆 高端品牌合计2.59万辆 占比7.5% [1] 海外市场 - 7月新能源出口销量8.1万辆 同比+169.0% 环比-10.3% 环比下滑因巴西提高电动车进口关税(纯电从18%提至25% 插混从20%提至28%)[2] - 海外增长驱动因素:土耳其/巴西/欧洲需求提升 自建滚装船"郑州号"2025年6月投入运营 巴西工厂7月1日落成 乌兹别克/匈牙利/土耳其/印尼工厂布局中 [2] 高端化与技术 - 2025年高端产品规划:汉L/唐L已上市 搭载兆瓦闪充技术(5分钟补能400公里) 方程豹钛7预计2025Q4推出 轴距2,920mm 配备激光雷达及华为乾崑ADS系统 [3] - 技术亮点:全域1000V高压架构 自研闪充电池 硬派设计+大空间+智驾配置组合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9,908.1/11,889.7/13,970.4亿元 归母净利润552.0/658.1/753.3亿元 EPS 6.05/7.22/8.26元 [3]
中国一汽累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559项 自主攻关 向上向新(创新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8-03 21:53
科技创新成果 - 红旗天辇飞行汽车等创新成果集中展示公司近5年技术突破,累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559项,获得专利授权12728件 [1] - 研发团队成功研制国产空气弹簧,将单车成本从1.5万元降至2000元,打破国外垄断 [3] - 新能源车型电驱系统、空气弹簧等核心零部件实现100%国产化,开发出全主动智能底盘技术 [3] - "云妹智绘"平台已生成近30万张汽车设计图,支持快速方案生成和草图渲染 [3] 智能制造能力 - 繁荣厂区整车装配最快仅需54秒,冲压生产线自动化率71.4%,焊装车间739台机器人实现焊接100%自动化 [2] - 焊装车间680多台机器人配备3000多个数据采集点,数字化系统实时监控焊接质量 [2] - 支持燃油车、电动车、混动车等多车型混线生产,日均产能约1000台 [2] 新能源技术突破 - 攻克汽车电池低温电芯技术,通过漠河极端测试保障低温环境下电量与动力保持 [4] - 低温电芯技术已应用于"红旗·天工"系列产品,解决寒冷地区电量衰减痛点 [4] 市场表现 - 2023年上半年整车销量157万辆(同比+6.2%),其中自主品牌销量45万辆(同比+8.5%) [5] - 自主新能源销量14.5万辆(同比+95.5%),合资品牌销量112万辆(同比+5.4%) [5] 战略方向 - 聚焦"高、精、尖、特"技术领域,推动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 [5] - 强化自主研发能力,目标实现技术自立自强与民族品牌国际化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