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手机战苹果、汽车挑特斯拉:小米「硬核」的底气来自哪里?
雷峰网·2025-09-29 13:21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成为首家横跨手机、汽车、家电三大领域的硬核科技公司 [1] - 手机业务全面对标iPhone 17 汽车业务对标特斯拉和保时捷 [2][17] - 高端化成为核心战略标签 从互联网公司转型为硬核科技公司 [3][20]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从2020年93亿元增长至2024年241亿元 [2] - 研发人员数量从2020年10401人翻倍至22641人 [2] - 过去五年累计投入1020亿元用于底层核心技术研发 [19] - 全球授权专利数量从2020年底1.6万件增至2025年Q2的4.3万件 [19] 手机业务突破 - 小米17系列开售5分钟打破2025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新机首销纪录 [4] - 小米17 Pro Max单款机型销量占比超50% 创国产手机首销纪录 [4] - 发布日当晚销量约50万台 截止27日销量超80万台 [4] - 搭载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芯片 采用3nm工艺制程 [5] - 电池技术突破:小米17容量达7000mAh 17 Pro Max达7500mAh 能量密度894Wh/L [6] - 影像系统升级:搭载徕卡Summilux系统及5000万像素光影猎人950传感器 [6] 芯片研发历程 - 2014年启动松果电子自研芯片项目 2017年澎湃S1芯片销量60万台 [10] - 2021年初重启芯片项目 2024年初采用3nm工艺投片 投片费超2000万美元 [11][13] - 成功研发玄戒O1芯片并搭载于小米15S Pro [14] 汽车业务进展 - 2021年3月官宣造车 投入100亿美元 雷军亲自带队 [17] - 小米SU7在纽北赛道创6分46秒874圈速纪录 打破全球四门车纪录 [17] - 推出定制服务 覆盖YU7 Max和SU7 Ultra车型 对标超豪车品牌 [20] 产品创新亮点 - 小米17系列首创妙享背屏设计 支持实时信息显示及主摄级自拍 [5] - 采用异形叠片电池技术 含硅量16% 目前仅苹果应用该技术 [5] - 支持100W有线充电 50W无线充电 100W PPS通用快充协议 [6] 市场表现对比 - 小米17系列中国区首周销量达80万台 苹果17系列同期激活约100万台 [4] - 电池续航能力全面超越iPhone 17系列 [6] - 游戏性能和多任务处理表现优于iPhone 17标准版 [6] 生态体系构建 - 形成完整的人车家生态 覆盖手机 平板 汽车 冰箱 洗衣机等品类 [20] - 未来五年瞄准超高端 全品类高端和全球化方向突破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