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

搜索文档
地产销售降温
国金证券· 2025-06-11 05: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随着924政策效应减弱,地产销售下滑,二手房成交占比回升;CPI环比由涨转降,后续或继续下滑;汽车销量维持韧性但价格偏弱;资金到位率结束下降转为增长;预计6月第一周GDP增速约5.2% [2][12] 各部分总结 地产销售情况 - 924政策效应减弱,6月第一周30大中城市商品房总成交面积20.6万平方米,前值32.3万平方米,同比-17.2%;一、二、三线城市周成交面积同比分别为-21.1%、-20.4%、-0.0% [3] - 二手房销售自5月下旬降温,6月第一周11个样本城市二手房日均销售面积19.0万平方米,前值25.6万平方米;上海、深圳二手房成交面积周均值下降,成交占比回升 [3] CPI情况 - 5月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0.1%,核心CPI同比上涨0.6%;环比由涨转降主要受能源价格下降影响,预计油价后续或继续拖累CPI [6] - 5月鸡蛋、猪肉和禽肉类价格稳中略降,6月初食品项价格持续偏弱,预计6月开始猪肉等食品项对CPI同比增速拖累进一步放大 [6] 汽车销量情况 - 5月1 - 31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93万辆,同比增长13%,较上月增长10%,今年累计零售880.2万辆,同比增长9% [8] - 5月1 - 31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32.9万辆,同比增长14%,较上月增长6% [8] - 5月1 - 31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105.6万辆,同比增长30%,较上月增长14%,新能源市场零售渗透率53.5%,今年累计零售438万辆,同比增长34% [8] - 5月月中整体车市折扣率约24.8%,较4月有所放大,或与新一轮“价格战”相关 [8] 资金到位率情况 - 截至6月3日,样本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为59.13%,周环比上升0.26个百分点;非房建项目资金到位率为61.01%,周环比上升0.53个百分点;房建项目资金到位率为49.85%,周环比下降0.95个百分点 [10] - 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本周为61.0%,前值为61.3%,略有下降;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本周为31.3%,前值为27.7%,明显上升 [10] - 2025年5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月平均工作时长为84.5小时,同比下降3.86%,环比下降6.25% [10] 经济增速情况 - 按照6月第一周高频数据估算,预计6月第一周GDP增速或在5.2%左右 [12]
汽车股,被坑惨了
格隆汇· 2025-06-11 02:23
行业竞争态势 - 中国汽车市场陷入激烈"价格战",行业高层在重庆论坛上公开反对无底线恶性竞争[2][4] - 商务部和工信部已表态将对行业内卷式竞争进行干预,五部门联合部署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缓解价格战压力[2][4] - 恶性价格战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持续走低,传统车企普遍面临销量增长乏力困境[4][14] 汽车股市场表现 - 98只汽车股平均股价下跌0.19%,总市值微增1154亿元至8.96万亿元[6] - 智能化板块表现分化:佑驾创新周涨幅11.3%领涨,小马智行暴跌27.67%垫底[7][9] - 乘用车板块中小米集团(4.22%)、理想汽车(4.16%)涨幅居前,东风集团股份(-20.92%)跌幅最大[15] 重点公司动态 - 佑驾创新与长安汽车达成合作,成为其新能源车型辅助驾驶域控制器供应商[7] - 东风集团澄清战略重组传闻,5月销量同比下滑0.78%,1-5月累计销量下降17.1%[12] - 小马智行虽获深圳西湖集团合作及广州/深圳测试牌照,仍未能扭转股价颓势[9][10] 细分板块数据 - 新能源板块杉杉股份(7.85%)、天齐锂业(7.76%)涨幅显著,宁德时代微跌0.45%[16] - 零部件板块东安动力(3.58%)、立讯精密(3.03%)表现较好,精锻科技(-2.58%)跌幅较大[16] - 商用车板块全线下跌,金龙汽车(-10.48%)、东风股份(-10.76%)领跌[17]
10万吨销量换不来盈利!西部牧业连续两年亏损,价格战下乳制品毛利率跌至新低
证券之星· 2025-06-11 02:0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9.38亿元,同比下滑16.46%,归母净利润亏损1.19亿元,连续第二年亏损 [1] - 2024年一季度营收1.87亿元,同比下滑20.87%,归母净利润亏损981.34万元,同比下降129.95% [1] - 乳制品销量同比增长13.72%至10.65万吨,但收入同比下滑2.5%至8.09亿元 [3][5] - 乳制品毛利率降至7.22%,较上年下降5.89个百分点,创2016年以来新低 [1][3] 业务板块分析 - 乳制品业务:通过促销策略维持市场份额,但导致毛利率大幅下降,2023年销量曾同比下降18.53% [2][3] - 饲料业务:收入7742.96万元,增速同比骤降71.79%,子公司泉牲牧业净亏损3570.98万元 [6] - 养殖业务:参股牧场亏损导致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亏损1696.19万元 [7][8] 行业环境 - 原奶价格连续下跌超过3年,生鲜乳价格走低导致牧场亏损严重,产能持续去化 [2] - 饲料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奶牛生产成本高位运行,天润乳业畜牧业产品毛利率降至-36.52% [8]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奶业亏损延续,下半年原奶价格有望逐步企稳 [8] 公司战略与挑战 - 2025年乳制品生产目标14.73万吨,需同比增长39.1%,但过去两年均未完成目标 [9] - 布局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但子公司曾因食品安全问题受处罚,品牌信任度存疑 [10] - 货币资金仅2.39亿元,能否支撑奶粉业务的高投入存疑 [10]
汽车业“反内卷”风起:四家车企同日发出“60天付款”承诺
经济观察网· 2025-06-10 15:31
6月10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风汽车")、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汽集团")、赛 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赛力斯")四家汽车生产企业集体发表声明,就"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作出承诺。 一汽集团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相关倡议,持续优化内部采购与财务结算流程,以实际行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健康稳定。具体措施包括完善机制、强化执 行,明确付款期限和支付方式,将"60天付款"作为所属单位的付款期限要求,并加强资金监督和过程管理。 经济观察报注意到,在同一天(6月10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其官方微信号发布《维护产业链整体利益 共同抵制"内卷式"竞争》一文,直指汽车企 业"内卷"价格战已对上游原料供应商,尤其是钢铁企业造成巨大压力,严重冲击了企业的稳健经营。 其中提到了账期长的问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指出,有部分汽车企业依托自身供应链金融平台,在钢铁等上游企业供货后,迟迟不给货款,延迟几个月才通 过企业汇票支付,把本该自己承担的融资压力和融资成本,通过这种合同"账期"的方式转嫁给上游供应商,并不断拉长供应商账期,导致钢厂资金压力倍 增。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还 ...
星巴克入华25年首降价,更多调整在路上
经济观察报· 2025-06-10 14:01
此次星巴克对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三大非咖系列产品实施降价,最高降幅达6元。调整后,多 款饮品价格进入20元区间。星巴克希望以价换量,打开下午茶市场,并适配下沉市场开店战略。 餐饮连锁专家王冬明指出,咖啡茶饮行业"内卷"已十分严重,星巴克不得不被动卷入竞争。但作为 头部品牌需维持形象,因此选择先对非咖啡产品降价,这是相对体面的价格调整方式。他预判,未 来星巴克很可能会对咖啡产品进行降价。 咖啡茶饮行业"内卷"已十分严重,星巴克不得不被动卷入竞 争。但作为头部品牌需维持形象,因此选择先对非咖啡产品降 价,这是相对体面的价格调整方式。他预判,未来星巴克很可 能会对咖啡产品进行降价。 作者:郑淯心 封图:图虫创意 6月10日是星巴克非咖产品降价的首日,这也是星巴克进入中国25年来首次主动下调产品价格。 早上9点多,北京望京凯德MALL商场尚未正式营业,商场一层的星巴克门店已有不少顾客。工作 人员在询问点单需求时,会主动提及非咖产品降价信息,并帮助顾客累计积分、查看优惠券。 店里一位工作人员说,当天早上客流量不错,点非咖产品的消费者明显增多。她预计下午单量提升 会更显著,通常早上以咖啡类消费为主,下午则是非咖饮品的消 ...
星巴克入华25年首降价,更多调整在路上
经济观察网· 2025-06-10 13:34
店里一位工作人员说,当天早上客流量不错,点非咖产品的消费者明显增多。她预计下午单量提升会更显著,通常早上以咖啡类消费为主,下午则是非咖饮 品的消费高峰。 此次星巴克对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三大非咖系列产品实施降价,最高降幅达6元。调整后,多款饮品价格进入20元区间。星巴克希望以价换量,打开下 午茶市场,并适配下沉市场开店战略。 餐饮连锁专家王冬明指出,咖啡茶饮行业"内卷"已十分严重,星巴克不得不被动卷入竞争。但作为头部品牌需维持形象,因此选择先对非咖啡产品降价,这 是相对体面的价格调整方式。他预判,未来星巴克很可能会对咖啡产品进行降价。 首次产品直降 6月10日是星巴克非咖产品降价的首日,这也是星巴克进入中国25年来首次主动下调产品价格。 早上9点多,北京望京凯德MALL商场尚未正式营业,商场一层的星巴克门店已有不少顾客。工作人员在询问点单需求时,会主动提及非咖产品降价信息, 并帮助顾客累计积分、查看优惠券。 6月10日,星巴克中国门店的价签迎来历史性变化: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三大系列共10款产品集体降价,以大杯规格计算,消费者平均每杯能省下5元。 这是星巴克入华25年来首次直接下调产品价格,打破以往仅通过 ...
重拳出击!工信部启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 专家:将遏制车市“内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0 11:21
每经记者|李星 每经编辑|孙磊 6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组织开 展2025年度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工信部此次出手,正值中国汽车行业反"内卷式"竞争的关键时期。"工信部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及时推出相关举措,既是规范企业生产、经 营、营销的标准要求,也是遏制车市价格'内卷'现象的举措之一。"颜景辉分析认为。 专家发声:恶性"价格战"扰乱市场秩序 近年来,汽车"价格战"愈演愈烈。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国内车市降价车型200多款,2025年前4个月降价车型已达60多款。刚刚过去的5月,"价格战"进一 步加剧,在头部车企大范围、大幅度降价带动下,多家车企跟进效仿,降价车型达百余款之多,降价幅度最高超5万元。 对于当前车市这种"内卷式"竞争,崔东树用"情况恶劣""问题严重"来形容。"面对当前的'内卷式'竞争,相关主管部门必须采取严厉处理措施。"崔东树在接 受记者采访时称。 事实上,持续的"价格战"已导致我国汽车行业利润率不断走低。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制造 ...
星巴克罕见降价,杀入茶饮价格战
华尔街见闻· 2025-06-10 10:46
核心观点 - 星巴克中国首次直接降价非咖啡饮品,平均降幅5元,最低单价降至23元,与中端奶茶品牌价格持平[2][3][4][5] - 公司通过联名新品和本土化策略加码午后茶饮时段,包括推出《疯狂动物城》联名冰摇茶和0糖咖啡[6][7][8][9] - 降价旨在应对同店销售额连续四个季度下滑的困境,并试图吸引下沉市场和年轻消费者[13][14][19][20] - 公司面临咖啡与茶饮行业边界模糊的竞争格局,对手包括瑞幸、库迪等快速扩张的品牌[26][27][28][33][35] - 管理层调整带来营销策略变化,2025年一季度新品推动同店交易量增长4%[45][46][47] 价格策略 - 直接降价2-6元取代以往优惠券模式,大杯饮品平均降幅5元[2][3][5] - 调价后单杯最低23元,与中端奶茶品牌价格相当[4] - 双杯卡等套餐使单杯价格长期低于25元[12] - 可能进一步叠加平台优惠,最终到手价或更低[24] 产品与营销 - 推出3款《疯狂动物城》联名冰摇茶和茶拿铁新口味[6][7] - 全国门店落地0糖风味咖啡,打破鲜少与明星合作的惯例[9] - 3月起联名史努比、STAYREAL等IP强化年轻化形象[43] - 非咖啡饮品战略与核心咖啡产品双线并举[23] 市场竞争 - 现制茶饮市场规模2727亿元,大于现制咖啡市场[22] - 幸运咖门店突破5400家并推果咖新品,瑞幸扩充至果蔬茶品类[27][28] - 库迪京东订单破亿,5月单月开店超千家[34][35] - 瑞幸将部分饮品价格从9.9元降至6.9元应对竞争[36] 经营表现 - 2023年起客单价持续同比下滑[13] - 2024年同店销售额连续四个季度同比下滑[14] - 2025年一季度新品推动同店交易量同比增长4%[47] - 考虑中国业务股权出售的可能性[49] 战略调整 - 通过低价非咖啡饮品填补下午和晚上闲时订单[18][19] - 新任CEO和首席增长官推动数字化和年轻化转型[45][46] - 与京东全面打通会员体系抢占外卖补贴红利[32] - 尝试平衡品牌调性、性价比与流行度[37][40]
汽车质量不佳车企 将暂停新品申报!工信部出手整治内卷
南方都市报· 2025-06-10 09:25
行业监管动态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倡议明确反对车企无序"价格战",工信部表示将加大整治力度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1] -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发布通知宣布将重点抽查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车型,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采取暂停新品申报等处罚措施[1][6] - 监管机构将通过高强度的产品质量合规检查倒逼企业收敛价格战行为,采取"曲线监管"策略[7] 价格战影响分析 - 2024年国内车市降价车型超200款,2025年前4个月降价60多款,5月降价车型达百余款,最高降幅超5万元[10] - 汽车行业利润率从2024年的4.3%下滑至2025年一季度的3.9%,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10] - 价格战导致供应链矛盾加剧,钢铁企业反映汽车板产品已基本没有毛利但仍被要求降价超过10%[11] 产业链冲击 - 钢铁行业表示汽车企业极致降本要求已严重冲击企业经营,部分车企延迟支付货款导致钢厂资金压力倍增[11] - 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厂通过招标采购汽车板并采用"最低价中标"模式,打破了原有的稳定供应链合作模式[12] - 价格战挤压了企业合理利润空间,影响产品和服务质量,削弱创新投入能力[10] 企业反应 - 长安汽车、吉利、赛力斯、奇瑞、比亚迪、蔚来等多家车企高管公开发声反对"内卷"[12] - 行业人士认为无底线价格战将危及供应链稳定,降低零部件质量和安全标准[10] - 监管部门通过质量监管替代价格干预,迫使企业将资源从"价格战"转向"合规战"[8]
降价营销需有红线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0 07:44
价格战现状 - 5月底新一轮价格战爆发,比亚迪、吉利、奇瑞等超20个主流品牌跟进,涉及车型最高降幅达5.5万元[3][4] - 降价车型集中在10-20万元区间,涵盖燃油车及新能源车型,多采用"一口价"形式促销[4] - 4月全国乘用车库存达350万辆,新能源车库存从36万辆升至85万辆,车企被迫降价清库存[11] 行业影响 - 2024年1-4月汽车行业利润率降至4.1%,低于下游工业5.6%的平均水平[5] - 研发投入从5.2%降至4.1%,蔚来计划二季度研发费用环比削减15%[6] - 2024年4419家4S店退网,经销商规模首次出现负增长[7] 产业链冲击 - 零部件采购价连年下降10%-15%,上游企业经营恶化[6] - 部分车企变相裁员,员工合同到期不续签现象增加[6] - 经销商面临倒闭风险,售后服务质量下降[6][7] 价格战成因 - 电池新国标实施在即引发消费者观望情绪[11] - 地方政府过度引进新能源项目导致产能过剩,全国近300家车企造成资源浪费[12] - 营销策略滞后,仍采用基于成本定价的传统模式[13] 行业应对措施 - 中汽协发布倡议反对无底线价格战,工信部将加大整治力度[14] - 专家建议加强质量监管和账期管理,打击"黑公关"行为[14][15] - 车企需转向价值竞争,注重技术创新和海外市场拓展[17][18][19] 转型建议 - 从产品驱动型营销转向用户价值驱动型营销[20] - 专注专业化赛道,避免同质化竞争[20] - 加快国际化布局和绿色产品开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