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界

搜索文档
奇瑞汽车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
环球网· 2025-09-26 10:17
从产品端看,奇瑞品牌高端化尝试效果尚不明显。星途作为奇瑞旗下的高端品牌,今年8月销售汽车 7659辆,同比下滑32.45%;1-8月累计销售77149辆,同比下滑3.84%。奇瑞旗下新能源品牌发展不均, iCAR品牌作为奇瑞旗下的新能源新势力品牌,其2025年第一季度销量为6947辆,而智界因价格门槛 高,同期销量为4461辆,明显低于iCAR。 海外市场单一、研发费用率低 海外市场是奇瑞的亮眼名片,然而公司存在明显的单一市场依赖。2023年,奇瑞海外收入中54%来自俄 罗斯市场,这种过度依赖带来显著风险。伴随俄罗斯关税上调,2025年第一季度,奇瑞俄罗斯市场占收 比降至27.8%,同时欧洲市场,中东、拉美、东南亚等市场增速加快。尽管如此,俄罗斯作为其最大单 一海外市场的地位短期内仍难以被完全替代。 9月25日,奇瑞汽车正式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从2004年首次启动上市计划开始,奇瑞曾因股权结构 复杂等因素多次受阻,今年2月,其重启港交所上市申请,完成股权优化调整后成功上市。但奇瑞汽车 仍面临多重问题亟待解决。 高增长、高负债 招股书显示,在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奇瑞汽车公司营业收入从926.18 ...
征战21年IPO,奇瑞能成为下一个比亚迪吗?
36氪· 2025-09-26 02:37
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于9月25日登陆香港资本市场 开盘涨幅一度超13% 总市值超2000亿港元 但收盘回落至1840.9亿港元 [1] - 公司市值与造车新势力差距不明显 蔚来港股市值1397.19亿港元 理想2059.1亿港元 小鹏1648.15亿港元 [1] - 公司历经21年资本征程 7次递交上市申请6次折戟 堪称中国汽车史上"最长"IPO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926.18亿元飙升至2698.97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0.7% [1] - 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增长37.2% 呈现强劲盈利动能 [7] - 2022年 2023年和2024年乘用车毛利率分别为13.0% 15.9% 13.2% 2025年一季度跌至11.8% 盈利承压趋势明显 [10] 新能源转型进展 - 公司早在2007年就成立新能源公司 但早期布局未能持续发力 直至2023年才明确新能源战略 [4] - 推出新能源专属品牌iCAR聚焦Z世代客群 同时联合华为打造高端智能品牌智界 [4] - 2025年1月至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49.6万辆 渗透率约28.7% 远低于行业55%的渗透率水平 [5] - 新能源车营收占比2022年13.2% 2023年4.9% 2024年21.9% 燃油车仍占据主导地位 [5] 负债结构与资金压力 - 资产负债率维持在85%以上 大幅高于行业安全区间 [7] - 流动负债占比从2022年81.36%攀升至2024年88.16% 形成34.01亿元流动负债净额 [7] - 应付账款从2022年517.08亿元激增至2024年前三季度898.03亿元 应收账款占营收比例49% [8] 研发投入与产品竞争力 - 2022年 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9% 4.1%和3.6% 低于大多数头部车企 [8] - 智能化层面存在明显短板 OTA升级滞后 车机频繁卡顿等问题影响用户体验 [8] - 缺乏能扛住销量 打响口碑的爆款车型 [11] 市场竞争与战略应对 - 国内汽车市场价格战不断升温 公司推出"百亿厂补"计划 超30款车型加入降价行列 部分车型直降5万元 [11] - 公司面临品牌升级 产品革新与管理革新三大核心议题 [10] - 需要平衡燃油车"现金牛"业务与新能源转型的资源投入 [8]
每股定价30.75港元 奇瑞上市首日涨3.8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13:25
21年上市路,奇瑞终于圆梦。 9月25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HK09973,股价31.920港元,市值1841亿港元)正 式登陆港交所。截至当日收盘,奇瑞股价上涨3.80%。 此次上市,奇瑞汽车以30.75港元/股的招股价上限定价,募资规模达到91.4亿港元,成为年内港股市场 规模最大的车企IPO(首次公开募股)。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由2024年的23.0%提升至2030年的47.0%。同时,在 科技创新推动下,乘用车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转型。预计至2030年,随着辅助驾驶技术持续进步和市场 接受度提升,全球及中国辅助驾驶车辆的渗透率将显著增长。 为了在后续竞争中站稳脚跟,奇瑞近两年正在补齐新能源和智能化的短板,而这两大领域需要大量资 金。 "过去燃油车时代,技术更新很慢,车型升级换代主要是把外形改变一下,但现在汽车研发方向是电动 化、智能化,这些领域功能的研发费用非常高,且迭代速度快,车企无法按照传统模式组织研发,需要 大量资金。奇瑞要想持久发展的话,上市融资也是必然的。"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 员张翔认为。 在本次IPO中,奇瑞发行约2.97亿股H股 ...
车企2025上半年:华为“五界”急需上量,造车新势力挣扎在盈亏线上
华夏时报· 2025-09-25 13:16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汽车行业收入50917亿元同比增长8% 利润2444亿元同比增长3.6% 行业利润率4.8%较1-5月的4.3%有所改善 [4] - 统计的16家上市车企中11家营收实现增长 9家实现盈利 盈利占比过半 [1] 头部车企表现 - 比亚迪以3712.81亿元营收和155.11亿元净利润稳居行业榜首 营收同比增长23.3% 净利润同比增长13.79% 研发投入309亿元高出净利润一倍 [1][4] - 上汽集团营收2995.88亿元同比增长5.23% 净利润60.18亿元同比下降9.21% [1][3] - 吉利汽车营收1502.85亿元同比增长27% 净利润92.9亿元同比下降13.9% 主要因2024年同期出售雷诺资产获得收益 [1][3][4] - 长城汽车营收923.35亿元同比增长0.99% 净利润63.37亿元同比下降10.21% 第二季度业绩优于第一季度 [1][3][5] 合资车企承压 - 长安汽车营收726.91亿元同比下降5.25% 净利润22.91亿元同比下降19.09% 但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6.36% [3][6] - 东风集团营收545.3亿元同比增长6.6% 净利润0.55亿元同比下降92% 毛利率达13.9%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3][6] - 广汽集团营收421.66亿元同比下降7.95% 亏损25.38亿元同比下降267.39% 主因销量下降及新能源车型处于爬坡期 [3][7] 华为合作车企表现 - 赛力斯营收624.02亿元同比下降4.06% 净利润29.41亿元同比增长81.03% 问界系列交付14.7万辆 其中M9和M8分别交付6.2万和3.5万辆 [3][8] - 北汽蓝谷营收95.17亿元同比增长154.38% 亏损23.08亿元 [3][9] - 江淮汽车营收193.6亿元同比下降9.1% 亏损7.73亿元同比下降356.89% 扣非净利润下降1096.63% [3][9] - 奇瑞汽车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682.2亿元同比增长24.2% 净利润47.26亿元同比增长90% [10] - 华为鸿蒙智行上半年销量21.5万辆 目标完成率仅20% [12] 新势力车企分化 - 理想汽车营收561.7亿元同比下降2% 净利润17.43亿元同比增长2.82% 连续11个季度盈利 交付20.4万辆同比增长7.9% [3][13][14] - 零跑汽车营收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15% 净利润0.33亿元同比增长101.49% 首次实现半年盈利 交付22.2万辆同比增长155% [3][13][14] - 小鹏汽车营收340.9亿元同比增长132.51% 亏损11.42亿元同比收窄56.95% 交付19.7万辆同比增长279% [3][13][14] - 蔚来汽车营收310.43亿元同比增长13.49% 亏损117.45亿元同比扩大14.8% 交付11.42万辆同比增长30.6% [3][13][14] 战略布局与合作 - 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升级 联合打造高端智能新能源品牌"启境" [7] - 奇瑞汽车与华为签署智界品牌战略2.0协议 实施产销服一体化独立运营 [10] - 上汽集团与华为合作推出"尚界" 首款车型H5已于9月发布 [11]
每股定价30.75港元,奇瑞终圆上市梦!开盘股价涨超10%,成年内港股最大规模车企IPO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02:16
每经记者|黄辛旭 每经编辑|裴健如 21年上市路,奇瑞终于圆梦。 在本次IPO中,奇瑞发行约2.97亿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约0.297亿股H股,占比10%;国际发售约2.677亿股H股,占比90%,并设15%超额配股权。 根据奇瑞的策略,对于所得款项净额的35%,将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以进一步扩大产品组合;所得款项净额约25%将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 技术的研发,以提高核心技术能力;所得款项净额约20%将用于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公司的全球化策略;预计所得款项净额约10%将用于提升公司位于安徽 芜湖的生产设施;所得款项净额约10%将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截至《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稿,奇瑞股价报33.94港元/股,涨幅为10.37%。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375亿元 从奇瑞披露的招股书来看,其2024年全球累计销量超过229.5万辆,同比增长49.4%。 值得一提的是,奇瑞方面称,公司乘用车的平均售价稳步增长,2024年度较2022年度增长33.5%,其中国内、国外乘用车平均销售单价增长率分别为37.0% 及19.4%,奇瑞及捷途两大品牌平均销售单价增长率分别为30.9%及39.5%。 9 ...
奇瑞汽车港股IPO受热捧:暗盘上涨超9% 孖展超购逾238倍
智通财经· 2025-09-24 08:46
暗盘交易表现 - 暗盘报价33.56港元 较招股价30.75港元上涨9.14% [1] - 每手100股可赚281港元 [1] - 孖展超购逾238倍 认购额近2200亿港元 [1] 发行与上市安排 - 发行近3亿股H股 一成于香港公开发售 [1] - 集资最多91.4亿港元 [1] - 9月25日挂牌 中金、华泰及广发为联席保荐人 [1] 财务业绩增长 - 2022至2024年总收入从人民币926亿元增至2699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70.7% [1] - 同期净利从人民币58亿元增至143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57.1% [1] - 2024年销售汽车229.5万辆 同比增长49.4% [1] 品牌与业务结构 - 形成奇瑞、捷途、星途、iCAR和智界五大品牌矩阵 [1] - 五大品牌2024年共同贡献总收入的91.5% [1] - 各业务线增速均超25% [1] 市场地位与出口表现 - 中国乘用车出口量连续22年位居首位的自主品牌车企 [1] - 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企中唯一实现全维度高增长的企业 [1] - 2024年在欧洲、南美和中东及北非地区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第一 [2] 全球网络布局 - 在海外拥有2958个经销商网点 覆盖五大洲 [2] - 乘用车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300万辆 [2] 未来增长动力 - 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及新技术、新车型持续落地 [2] - 欧洲本地化生产推进将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 [2] - 公司将继续深化"科技奇瑞"战略并加大研发投入 [2]
奇瑞汽车(09973)港股IPO受热捧:暗盘上涨超9% 孖展超购逾238倍
智通财经· 2025-09-24 08:45
智通财经APP获悉,9月24日,奇瑞汽车(09973)暗盘开盘交易表现强劲,截止发稿,暗盘交易显示报价 33.56港元,较招股价30.75港元上涨9.14%,每手100股,不计手续费,每手可赚281港元。奇瑞汽车将 于9月25日挂牌,中金、华泰及广发为联席保荐人。 奇瑞汽车计划发行近3亿股H股,一成于香港作公开发售,集资最多91.4亿港元。截至9月23日,显示, 奇瑞汽车中签结果出炉,孖展超购逾238倍,认购额近2200亿港元。 作为去年中国乘用车出口量连续22年位居首位的自主品牌车企,奇瑞汽车近年来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态 势,2022年至2024年,奇瑞汽车总收入从人民币926亿元增至269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70.7%;净利从 人民币58亿元增至14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57.1%。销量方面,奇瑞2024年全年销售汽车229.5万 辆,同比增长49.4%。 公司已形成奇瑞、捷途、星途、iCAR和智界五大品牌矩阵,覆盖大众至豪华市场,2024年共同贡献总 收入的91.5%。各业务线增速均超25%,是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企中唯一在新能源车、燃油车、国内与 海外市场均实现全维度高增长的企业。 深耕海外多年,奇瑞已经 ...
花重金请“神仙姐姐”们代言,不如“真金白银”补贴购车者丨有点逸思
第一财经· 2025-09-24 07:35
在这个"流量称王"的时代,请明星代言新车,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常见的营销策略。不仅如此,很多新车 发布会还会邀请不同领域的网红"带货",以占领流量高地。 诚然,在明星巨大的流量加持下,车企可以部分解决"最初一公里"的市场认知和情感连接问题,比如不 同明星拥有不同的粉丝画像和受众群体,车企可以借助明星迅速打通其与这部分受众之间的情感连接。 明星代言,有没有用? 今年9月,在车市竞争日趋激烈、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退坡开始倒计时的背景下,车企新车空前 繁荣。随之而来的一个现象是,车企请明星代言,成为了车圈的一股新浪潮。 近一个月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就有十余起请明星站台的车企发布会,鸿蒙智行请来了"神仙姐姐"刘亦 菲作为智界品牌大使;腾势请来了"国民女神"高圆圆成为腾势N9代言人。 另外,倪妮成为凯迪拉克品牌代言人;欧豪成为吉利中国星品牌代言人;金晨成为莲花跑车的品牌大 使;莫文蔚成为蔚来ES8首席体验官等。 时间再往前推,8月上旬,在全新小鹏P7的上市发布会中,小鹏汽车一口气找了四位明星助阵,包括钟 楚曦、宁泽涛、朱正廷和陈妍希。 毫无疑问,明星带来的流量和曝光度是巨大的。刘亦菲微博粉丝近7400万,仅一条与智界汽 ...
雷军的小米汽车成功了,任正非为啥不造车?事实证明,“华为不造车”的决策很正确:任总真是太有战略远见了
搜狐财经· 2025-09-21 02:16
造车战略优势 - 造车可掌握产业链控制权并提升利润空间 类似超市自有品牌模式[1] - 品牌势能可有效利用于汽车业务 如小米通过企业家IP绑定实现营销优化[1] - 汽车行业竞争焦点已从电动化转向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成为决胜关键因素[1] 华为战略选择 - 华为具备ICT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的独特优势[2] - 2018年明确不造车战略 聚焦ICT主航道并帮助车企造好车[3] - 战略定力获得市场验证 通过生态合作实现行业影响力提升[3][8] 车企合作态度转变 - 初期车企对华为存在防范心理 如上汽曾提出"灵魂论"拒绝技术合作[5] - 问界成功案例促使车企转向主动合作 目前超5家车企加入鸿蒙智行生态[7][8] - 华为提供三种合作模式(零部件/HI/鸿蒙智行) 其中鸿蒙智行最受车企欢迎[8] 生态合作价值 - 华为通过技术赋能成为增量部件供应商 避免与车企直接竞争[8][10] - 合作模式创造行业共赢 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10] - 智驾技术由华为率先突破 国内智能汽车市场发展获显著推动[10] 行业格局演变 - 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预期超越智能手机[10] - 不同企业选择差异化路径(小米造车/华为赋能)均获得阶段性成功[10] - 人工智能技术成为汽车行业竞争核心要素[1][10]
奇瑞汽车(9973.HK)开启招股:业绩“量价齐升”,见证中国汽车产业的估值革命与全球野心
格隆汇· 2025-09-18 08:54
核心观点 - 奇瑞汽车开启H股招股 拟全球发售2.97亿股 预计9月25日登陆港交所 成为今年募资规模最大的车企IPO [1] - 公司业绩表现突出 营收和净利润实现高速增长 复合年增长率分别达70.7%和57.1% [6] - 公司通过多品牌矩阵和全球化战略构建竞争优势 海外市场表现亮眼 在欧洲、南美、中东及北非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第一 [7][8] - 技术闭环形成护城河 动力、架构、智能三大领域全面布局 研发投入累计218.25亿元 [10][11] - 上市募资将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研发 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11]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926.18亿元增至2024年2698.97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70.7% [6]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682.23亿元 同比增长24.2% [6] - 净利润从2022年58.06亿元跃升至2024年143.34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57.1% [6]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47.26亿元 同比增长90.9% [6] 销量表现 - 2024年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49.4% 增速位居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之首 [6] - 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中唯一一家中国市场销量、海外市场销量、新能源汽车销量及燃油车销量均增长超过25.0% [6] - 2024年在欧洲、南美、中东及北非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第一名 [8] - 星途品牌2024年出口量在中国高端自主品牌中排名第一 [8] 产品与品牌战略 - 形成五大主要品牌奇瑞、捷途、星途、iCAR和智界 覆盖广泛价格区间 [7] - 多品牌精准卡位 通过差异化品牌定位和产品竞争力吸引多元化客户群体 [7] 全球化战略 - 海外市场具备先发优势 精准布局欧盟等高法规市场及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7] - 长期坚持国际国内双线发展 构建抵御单一市场波动的安全垫 [8] - 中国车企加速出海 与海外车企形成业绩分野 全球产业重心加速东移 [8] 技术布局 - 动力领域形成燃油、混动、纯电三线并行突破路径 [10] - 超级黄金增程平台热效率达45.79% 鲲鹏天擎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突破48% 全球领先 [10] - 自主研发固态电池将于2026年定向运营 2027年批量上市 [10] - 火星架构模块化开发平台支撑产品快速迭代 [11] - 雄狮智舱采用自主研发操作系统 辅助驾驶系统满足中国和欧盟法规标准 [11]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36.46亿元、66.64亿元、92.43亿元 [11] - 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开支22.72亿元 [11] - 累计研发投入达218.25亿元 [11] 资本运作与战略规划 - 上市募资约25%将用于未来一至三年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研发 [11] - 通过资本赋能强化技术闭环 锚定新能源车智能化下半场竞争优势 [10] - 中国车企估值逻辑从规模导向变为技术导向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