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奶茶
icon
搜索文档
外卖补贴战让奶茶品牌狂赚,霸王茶姬却卖不动了?
虎嗅· 2025-09-28 10:06
外卖补贴大战让蜜雪冰城、古茗等奶茶品牌营收利润暴涨,门店爆单,总部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偏偏霸 王茶姬坚守高端、不参与降价,结果新开几千家店,营收只涨10%,那么霸王茶姬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 呢? ...
白酒搭奶茶 能撬动4000亿年轻人酒饮市场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12:12
核心观点 - 泸州老窖与茶百道联名产品"醉步上道"重新上线 当日销量达12万杯 体现白酒行业通过跨界合作吸引年轻消费者的战略趋势 [2] 产品表现 - "醉步上道"为奶茶与白酒首次跨界尝试 时隔5年重新上线即获市场热捧 [2] - 重新上线单日销量突破12万杯 被消费者称为"熹妃回宫" [2] 行业战略动向 - 白酒企业通过多元化跨界合作触达年轻消费群体:茅台与瑞幸合作推出酱香拿铁 泸州老窖打造"窖主节""国窖1573·冰JOYS"活动 山西汾酒联合露营地推出特调套餐 习酒赞助多位明星演唱会 [2] - 行业转向关注消费场景与情感体验建设 通过周期性跨界活动提升品牌年轻化形象 [2] 行业专家观点 - 跨界合作模式更接近"快闪"性质 难以实现高频复购 主要价值在于降低白酒品牌距离感 [2] - 周期性出圈比常态化存在更具现实可行性 [2]
白酒搭奶茶,能撬动4000亿年轻人酒饮市场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12:07
核心观点 - 泸州老窖与茶百道联名产品"醉步上道"重新上线 单日销量达12万杯 反映白酒行业通过跨界合作吸引年轻消费者的战略趋势 [1] 产品表现 - 奶茶与白酒跨界联名产品"醉步上道"时隔5年再度上线 单日销量近12万杯 [1] - 该产品被消费者称为"熹妃回宫" 显示其市场关注度与话题性 [1] 行业战略动向 - 白酒品牌持续尝试与年轻消费群体建立连接:茅台与瑞幸合作推出酱香拿铁 泸州老窖通过"窖主节""国窖1573·冰JOYS"等活动贴近年轻人 [1] - 山西汾酒与露营地品牌"大热荒野"合作推出特调套餐 习酒赞助刀郎 罗大佑 李荣浩等明星演唱会以吸引新生代消费者 [1] 消费趋势变化 - 当前消费者更注重消费场景与情感体验 推动白酒行业开展跨界营销 [1] - 行业专家认为此类跨界合作虽难以形成高频复购 但能有效降低白酒品牌距离感 实现周期性市场曝光 [1]
奶茶外卖“隐形门槛”:一杯不够起送,两杯喝不完
齐鲁晚报网· 2025-09-23 11:49
行业定价策略 - 奶茶行业普遍设置15-25元外卖起送费 但多款饮品单价低于该门槛 例如蜜雪冰城4元柠檬水需凑11元小料或购买4杯才能满足15元起送标准[1][3] - 起送费仅计算商品原价与打包费 不包含配送费 导致消费者面临二次加价 实际支付金额高于起送金额[5] - 同一品牌不同门店起送费存在显著差异 以一点点为例 窑头路店与宽厚里店0元起送 悦立方店与玉函银座店20元 世茂广场店高达25元[5] 企业运营机制 - 外卖起送费由公司总部统一制定 门店无权更改 标准基于配送距离和经营成本动态调整 超过三公里订单配送成本上升时门店需承担额外费用[6][7] - 低价单品扣除原料 平台抽成和配送费后可能面临亏损 例如益禾堂加盟商透露部分产品利润无法覆盖成本[7] - 品牌方通过上线1-10元跨界零食和日用品方便凑单 包括碱水面包干 红油灯影鸡丝 芝士薄脆等产品[6] 消费者影响 - 下午茶时段因起送价放弃订单用户超过两成 近三个月强制消费相关投诉量快速上升[10] - 单人单杯消费需通过升级大杯或加购小料满足起送要求 有消费者反映为凑20元起送费不得不购买4包手帕纸[1][9] - 起送费高于多数单品价格的做法抬高实际花费和心理门槛 直接劝退部分消费者购买意愿[9] 政策监管环境 - 市场监管总局与商务部要求网络餐饮平台科学设置起送价格 根据商户经营规模 餐品档次和订餐距离合理设置标准[11] - 起送费属于市场调节价 商家拥有自主定价权 但需在平台显眼位置公示收取标准[12] - 专家建议起送价应与商品单价挂钩 若多数食品单价未达起送价或超过售价数倍 则构成不合理设置[15]
从年销3亿杯到半年亏近亿元香飘飘为何绕不动地球了?
新浪财经· 2025-09-23 06:08
核心观点 - 香飘飘通过"暂停绕地球"营销活动引发关注 但半年亏损扩大至9739万元且冲泡业务营收缩水四分之三 反映公司面临业绩持续承压和业务转型挑战 [1][3][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35亿元同比下降12.21% 归母净利润亏损9739万元同比下降230% 创三年内最高亏损记录 [3][4] - 一季度营收5.80亿元同比锐减19.98% 净亏损1877万元(去年同期盈利2521万元) [4] - 连续第六年上半年出现亏损 经销商数量减少92家 [3][5] 业务结构变化 - 冲泡业务营收4.23亿元同比减少31.04% 较四年前规模缩水四分之三 首次被即饮业务反超 [1][3] - 即饮业务营收5.91亿元同比增长8.03% 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58.27% 但增速从一季度13.89%放缓至二季度8.03% [3][7][8] - 去年销售9.84亿杯同比减少1.6亿杯 按每杯22厘米计算减少长度35000公里 [3] 行业竞争环境 - 现制茶饮快速发展冲击冲泡市场 一线城市百米商业街密集出现喜茶/奈雪的茶/霸王茶姬/茶百道等品牌 [4] - 外卖平台价格战导致奶茶头部品牌价格降至个位数 低价格带茶饮店对预包装饮料形成全面冲击 [4] - 新茶饮行业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2785亿元 同比增长15.3% 冲泡饮料在健康度和个性化方面处于劣势 [4][8] 战略转型举措 - 上半年销售费用达3.31亿元占营收三分之一 推出原叶鲜奶茶快闪店并实施"0反式脂肪酸/0植脂末/0香精"标准 [6][8] - 开发功能性产品和新品类冲泡产品作为"第三条增长曲线" 与方回春堂合作中药奶茶 [8][10] - 2017年已布局即饮业务包括Meco杯装果茶和兰芳园冻柠茶 但品牌/产品/渠道/客户/团队老化问题仍是硬伤 [10] 管理层变动 - 2023年引入宝洁背景职业经理人杨冬云被视为"去家族化"尝试 但改革效果不及预期且一年内离职 [6] - 60岁创始人蒋建琪重新掌舵 2017-2018年曾引入加多宝系高管均未长久 [6]
一大批奶茶店,正陷入倒闭风波
虎嗅· 2025-09-19 07:29
一、奶茶店,批量倒闭 尽管官方声明中表示今年有多家新店即将开业,但"十亩地"的闭店,仍让不少消费者直言"一代人的深圳城市记忆没了"。 再稍早一些,厦门网红茶饮品牌Seven bus,这个高峰时期全国门店超400家,被消费者誉为"厦门奶茶之光",一度成为当地的茶饮排队王,创造下2小时排 队纪录的老网红奶茶品牌,也被爆出陷入"倒闭风波"。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Seven bus全国门店数量不足20家,在厦门本地仅剩3家。 最近一段时间,从10年以上的老网红品牌,到刚火一年的顶流新网红,一大批奶茶店,正在陷入倒闭风波。 上海新网红品牌PinkShake品可鲜奶,去年6月开设全国首店,高峰期等单3小时,更直接套上"股神巴菲特孙女"同款光环,吸引大批网络红人打卡。根据 当时媒体报道新闻称,PinkShake品可鲜奶单店月入达到60万。 8月中旬,开业仅1年多的PinkShake品可鲜奶突然被爆出"一夜间"关闭全国所有门店。互联网上,不断有员工站出来反映实际管理人失联,存在员工薪资 拖欠超2个月、供应商货款及物业费用未结清等情况。 深圳"奶茶界爱马仕"、初代网红奶茶顶流813芭依珊,创立12年,被很多深圳 ...
遇到消费坑、民生烦?这几个投诉平台,轻松帮你维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2:38
总有人说"维权是件麻烦事"——要记一堆陌生流程,要猜该找哪个部门,说不定还得抱着材料跑几趟, 最后能不能有结果还得看运气。所以很多时候,就算碰到不公,比如付款后商家变卦、该享的服务卡了 壳,也会下意识叹口气"算了",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念头,藏在不少人的日常里。 它的"监督力"也很实在。平台会定期更新"企业红黑榜",上红榜的大多是处理效率高、用户满意度高的 企业,比如某连锁家电品牌,投诉处理率能到95%以上;而黑榜会公示那些拖延处理、态度敷衍的企 业,不仅会写清被投诉的主要问题(比如"虚假宣传""售后推诿"),还会标注投诉量和处理率,相当于 给其他消费者提了个醒——下次选商家时,先看看黑猫的榜单,能少踩不少坑。要是碰到企业拒不配合 的情况,平台还会联动媒体跟进,比如之前某网红奶茶店多收加盟费,几十位加盟商投诉后企业一直回 避,黑猫联合本地都市报曝光后,没过多久企业就主动联系协商退款,实实在在帮用户解决了问题。 就连"新手友好度"也拉满了。第一次维权不知道怎么写诉求?平台里有现成的投诉模板,比如"电商售 后问题"模板会提示你写清"购买时间、商品问题、商家回复、诉求(退款/换货)",跟着填就行;怕证 据不够 ...
香飘飘紧急公告“暂停绕地球”,网友懵了:啥情况?真相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4 08:05
公司营销活动 - 香飘飘发布"暂停绕地球"紧急公告引发网络关注 随后宣布奶龙Nailoong担任"绕地球治愈合伙人"作为品牌营销活动[2][3] - 网友对营销活动反应呈现两极分化 部分表示不解并调侃"特意把大家喊出来就是为了这点事"[3][4] 公司发展历程 - 香飘飘成立于2005年 凭借"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好几圈"广告语成为80后90后童年记忆 2017年成为"中国奶茶第一股"[5] - 公司近8年业绩表现不稳定 2017年上市至2024年间营收和扣非净利润有4年出现同比下滑[5] 行业竞争格局 - 新茶饮品牌崛起导致行业变革 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等通过鲜果鲜茶鲜奶产品及品牌年轻化设计重构市场格局[5] - 蜜雪冰城等品牌凭借价格和便利性优势挤压传统冲泡奶茶市场空间[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35亿元同比下降12.21% 归母净利润亏损9739万元同比骤降230%[6] - 公司连续第六年上半年出现亏损 且亏损额为近三年同期最高[6] 资本市场表现 - 股价自2019年8月历史高点35.09元震荡下行 截至2025年9月12日收盘价13.53元累计跌幅超60%[6] 战略转型挑战 - 专家指出公司转型创新升级效果不明显 营销费用高但未能有效提升品牌调性和新生代触达率[6] - 传统冲泡奶茶成本结构被新茶饮重构 利益蛋糕被重新切割[5]
香飘飘紧急公告“暂停绕地球 ”,网友懵了:啥情况?真相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4 07:47
公司营销活动 - 香飘飘发布"暂停绕地球"紧急公告引发网友不解和讨论 [1][4] - 公司随后宣布真相为与治愈星萌龙奶龙合作 任命其为"绕地球治愈合伙人" [4] - 该营销事件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并引发网络发酵 [4] 公司历史与市场地位 - 香飘飘成立于2005年 为许多90后和80后童年回忆产品 [5] - 2017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被称为"中国奶茶第一股" [5] - 经典广告语为"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好几圈" [5]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新茶饮在一二线城市爆发 奶茶行业从冲泡时代转向鲜果鲜茶鲜奶为主流 [5] - 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等品牌通过选材口味创新和品牌设计打造年轻化形象 [5] - 新消费品牌借势新受众和新渠道崛起 重构传统消费品牌成本结构和利益格局 [5] - 蜜雪冰城等新茶饮品牌挤压冲泡奶茶市场价格和便利性优势 [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35亿元 同比下降12.21% [6] - 归母净利润亏损9739万元 同比骤降230% [6] - 连续第六年上半年出现亏损 且亏损额为近三年同期最高 [6] - 2017年上市至2024年8年间 营收和扣非净利润有4年出现同比下滑 [5] 股价表现与市场信心 - 股价自2019年8月历史高点35.09元震荡下行 [7] - 截至2025年9月12日收盘价13.53元 较高点累计跌幅超过60% [7] - 业绩与营收增速持续下滑导致市场信心逐渐丧失 [7] 公司转型挑战 - 公司持续进行转型创新升级但整体效果不明显 [7] - 营销等费用一直较多但转型策略未带来非常好效果 [7] - 消费者更注重品牌产品调性和推广触达率 公司在这方面比较欠缺 [7] - 关键挑战在于如何让新生代接受香飘飘品牌 [7]
霸王茶姬掉队了吗
虎嗅· 2025-09-07 13:13
外卖大战对奶茶行业的影响 - 外卖大战推动奶茶行业订单量激增 加盟模式品牌成为最大受益者[1][2][5] - 平台和加盟商为主要补贴方 品牌总部通过门店采购赚取利润且无需承担大量补贴成本[6][7][8] 头部品牌财务表现 - 蜜雪冰城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9% 利润同比增长44%[3] - 古茗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1.3% 核心经营利润同比增长49%[4] 霸王茶姬业绩压力 - 2025年二季度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10% 经调整净利润6.3亿元同比仅增长0.1%[12] - 新增上千家门店但营收增长乏力 可比同店业绩连续三个季度下滑23%[13][14][15] - 活跃消费会员从2024年二季度4410万下降至3860万 单店月均GMV从53万降至40万[20][21] 霸王茶姬战略选择 - 拒绝参与价格战 主打产品伯牙绝弦维持16元定价 仅象征性折扣至12-13元[17] - 高端定位导致外卖占比升至52% 反映堂食业务显著下滑[27][28] - 门店装修成本超百万 为大众品牌3-4倍 加盟商依赖高定价回收投资[38][39][40] 高端品牌困境与历史参照 - 面临维护品牌调性与用户流失的两难境地[42] - 与喜茶发展路径相似 喜茶因疫情和经济压力放弃高端定位并降价下沉[44][45] - 奶茶作为日常消费品需保持价格亲和力以促进复购[46] 海外扩张战略 - 海外市场成为亮点 二季度海外GMV同比增长70%达2.3亿元[49] - 全球化布局覆盖东南亚及美国市场 美国定价6美元(超40元人民币)高于星巴克[50][51] - 海外竞争较弱支撑高定价策略 东南亚定价约20元人民币高于国内[5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