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驱动
icon
搜索文档
创新、提升、竞争力……借助关键词解锁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亮点
央视网· 2025-09-21 05:58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入围门槛较上年提升3.03亿元[1] - 500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1.68万亿元[1] - 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19.10%[1] 研发创新投入 - 500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2.45%[3] - 拥有有效专利超过166万件[3] - 发明专利占比近50%[3] 细分行业表现 - 通信设备制造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行业平均收入增长均超10%[3] - 半导体集成电路及面板制造行业平均利润增长超过100%[3] 产业结构优化 - 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并加大研发投入[8] - 战略性新兴产业稳步增长[8] - 先进制造业入围企业数量持续增加[7] 创新驱动发展 - 创新性企业成为新质生产力重要力量[5] -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7] - 新质生产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8]
创新中国增势强劲 全球创新指数首次跻身前十名
经济日报· 2025-09-21 03:07
全球创新排名突破 - 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提升至第十位 较2013年第三十五位累计上升25位 首次跻身全球前十 [1] - 该突破标志着创新能力整体跃升 为全球中等收入经济体树立标杆 [1] 研发投入与产出 -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2015年1.42万亿元增至2024年3.61万亿元 占GDP比重超过多数发达国家 [2] -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居全球首位 形成高投入高产出高效循环 [2] - 重大科技成果覆盖航天 深海 量子计算 人工智能 高端装备等领域 [2] 高科技产业竞争力 -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高科技产品出口国 在5G通信 新能源汽车 数字经济领域全球领先 [3]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 品牌在国内国际市场均取得优势 [3] - 完整产业链与技术能力支撑出口扩张 改变全球技术贸易与产业分工格局 [3] 创新体系与生态 - 构建覆盖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2] - 形成国家实验室 新型研发机构 科技领军企业 专精特新企业的协同创新网络 [3] - 后期风险投资和企业研发融资规模均排名全球第二 私营部门作用凸显 [4] 创新集群发展 - 拥有24个全球百强创新集群 数量居世界首位 [4] -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跃居全球第一 北京第四 上海—苏州第六 [4] - 创新集群成为全球专利申请 科技创新及创业投资密集区域 [4] 创新主体特征 - 政府通过战略规划 产业政策 国家专项提供制度保障与方向引导 [4] - 华为 腾讯 比亚迪等民营科技企业崛起 形成国家队与企业队并进格局 [4] - 企业在国际标准制定和技术竞争中扮演重要角色 [4]
中经评论:创新中国增势强劲
经济日报· 2025-09-21 00:40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 - 中国排名提升至全球第十位 相较2013年第三十五位累计上升25位 首次跻身前十名 在全球中等收入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地位 [1] 研发投入与产出 -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2015年1.42万亿元增至2024年3.61万亿元 占GDP比重达到并超过不少发达国家水平 [2] -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居全球第一位 构建覆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2] - 重大科技成果集中涌现 包括嫦娥探月、蛟龙深潜、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国产盾构机和国产大飞机 [2] 高科技产业竞争力 -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高科技产品出口国 在5G通信、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等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 [3]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居全球第一位 中国汽车品牌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均取得成功 [3] - 完整产业链优势与技术创新能力共同支撑高科技产品出口扩张 改变全球技术贸易与产业分工格局 [3] 创新体系与生态 - 政府通过长期战略规划、产业政策引导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提供制度保障 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4] - 后期风险投资和企业融资研发均排名全球第二 私营部门在创新中的作用越发凸显 [4] - 拥有24个全球百强创新集群 数量全球最多 其中深圳—香港—广州集群跃居全球首位 北京第4位 上海—苏州第6位 [4] 未来发展方向 - 需加强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 减少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 [4] - 需完善创新生态环境 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创新人才培养 [4] - 需深化国际科技合作 为全球重大挑战提供中国解决方案 [4]
22家豫企入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河南日报· 2025-09-20 23:24
榜单排名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位列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前三名 [1] - 河南省共有22家企业入围榜单 入围数量排名全国第八 [1][2]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第58名成为河南省排名最高的入围企业 [2] 规模增长 - 入围门槛从"十三五"末的110.91亿元提升至173.65亿元 增幅达62.74亿元 [1] - 营业收入总额从40.24万亿元增长至51.68万亿元 增加11.44万亿元 [1] - 资产总额从44.33万亿元增长至53.31万亿元 增加8.98万亿元 [1] 创新能力 - 总体研发强度从2.30%提升至2.45% 增长0.15个百分点 [1] - 拥有专利数增长47.14% 发明专利数增长59.96% [1] 国际化程度 - 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19.10% 较上年提高0.87个百分点 [1]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入选海外收入占比前10名企业 [2] 河南入围企业 - 牧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位列第94名 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列第145名 [2] - 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222名 河南金利金铅集团有限公司位列第223名 [2] - 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位列第284名 郑州宇通企业集团位列第279名 [2] - 龙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388名 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421名 [2]
民生加银尹涛:投资要有时代感 市场正经历一场创新驱动的牛市
证券时报· 2025-09-20 15:18
基金经理尹涛投资策略 - 构建宏观周期研判加行业轮动配置加个股深度挖掘的三维模型 形成差异化投资策略 [1] - 牛市打持久战 平衡市和熊市打游击战 让基本面与活下去同频 [1][5] - 仓位灵活调整 2023年二季度股票仓位91% 四季度降至67% 有效控制组合回撤 [6] - 2024年提高股票仓位并调整组合结构 成功抓住红利行情 [6] 投资业绩表现 - 民生加银内核驱动基金过去半年净值增长率达19.18% 过去一年净值增长率为18.70% [3] - 该产品过去两年业绩排名位列同类前5%分位 [3] - 管理5只公募基金 总规模超14亿元 [2] 行业配置与选股逻辑 - 每年优选3至5个高景气行业重点布局 关注阶段性趋势而非长期配置 [4] - 2024年减仓电力设备行业 增配汽车与家用电器 获得行业配置超额收益 [4] - 倾向选择成长类股票 深挖高ROE可持续成长的白马股 [4] - 通过敏感扎实严谨耐心四关键词发现超额收益个股 [4] 宏观与政策研究能力 - 具备独特政策破译能力 源于财经媒体时期接触发改委财政部官员专家的经历 [2] -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通过加大债券仓位低配权益资产 使组合保持稳健收益 [2] - 大类资产配置被视为财富管理生存刚需 [2] 创新驱动投资主题 - 提出AI创新药新消费三大领域正爆发中国式创新的化学反应 [1][6] - 创新药行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基本面强劲且快速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6] - 认为市场处于创新驱动牛市 创新构建的壁垒使相关企业发展越来越突出 [6] 持仓特点 - 组合连续重仓多个龙头超过8个报告期 部分持仓股票期间涨幅较大 [6] - 对重仓股采用外科医生模式 深入研究财务报表细节包括附注和会计政策 [4]
财经聚焦丨这份“500强”榜单记录“中国制造”成长轨迹
新华网· 2025-09-20 12:50
新华社合肥9月20日电 题:这份"500强"榜单记录"中国制造"成长轨迹 新华社记者马姝瑞、汪海月 入围门槛较上年提升3.03亿元,营收总额增长至51.68万亿元;研发强度同口径对比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拥有有效专利、发明专利数量分 别较上年增加11.34%、12.07%;"十四五"以来,榜单企业海外营业收入占比从17.39%提高至19.10%…… 9月20日,在安徽合肥举办的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一连串数字 记录下"中国制造"的成长轨迹。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驻会副会长李冰表示,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加快调整等因素,对制造业企业的发展产生 了很大影响。但以"500强"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业企业依靠创新,不断提升效益、优化产业结构,为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底座,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 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梳理这份榜单,可以看到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三个特点: 李冰说:"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等行业平均收入增长均在10%以上,半导体集成电路及面板制造行业平均利润增长超过100%。" ——结构向优,创新是"主引擎"。 " ...
董明珠:格力“不卷价格卷品质”实践获认可
新华网· 2025-09-19 09:50
公司发展理念与战略 - 公司坚持不卷价格卷品质的发展理念 以品质驱动市场 以创新满足需求 [1] - 公司实现从价格竞争到价值竞争的战略转型 产品远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公司完成从好空调格力造到好电器格力造的完整布局 实现空调到全品类家电的跨越 [5] 质量管理体系 - 公司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最高标准 以零售后为质量管控目标 [1] - 公司成立行业独一无二的筛选分厂 每台空调需经过862道质量检测工序 [1] - 公司对细节极致追求 空调出风口缝隙实现无缝设计 [2] 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 - 公司推出移动帐篷空调 采用充电设计可持续工作8小时 兼具音乐播放功能 [3] - 公司创新研制冷烟机 运用压缩机核心技术同时实现制冷与油烟处理功能 [3] - 公司全球首创玫瑰空调 采用花瓣出风设计 实现风不吹人的健康送风技术 [4] - 公司开发鲜花冰箱 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实现25天鲜花保鲜 更好保留食材营养 [5] - 公司推出热泵洗护机 创新在家干洗技术 提供健康洗护解决方案 [5] 市场认可与案例验证 - 西班牙游客以18999元购买热泵洗护机 并自愿支付近9000元国际运费 因每年干洗费用超过2万元 [2] - 公司实践为行业激发新消费动力提供方案 产品获得全球消费者认可 [2][3] 企业成长与行业地位 - 公司从年产值不到2000万元的小厂发展成为多元化国际化工业集团 [1] - 公司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冷和空气调节技术委员会主席企业 代表中国制造业水平 [5]
推进城市内涵式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9-19 00:58
大力增强发展动力,实现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城市发展初期,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 投入,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推动实现城市较快发展。但随着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大,要素驱动 的发展动力逐渐减弱,城市发展迫切需要转换动力机制。这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深刻把握增强城 市发展动力活力的内在要求,做好改革创新大文章",这就要求我们将城市发展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 驱动"。深化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城市发展开辟新空间。为此,要营造良好创 新生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吸引和培养创新人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 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化城市治理创新,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 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智能化水平,让城市运行更加高效、便捷、安全。培育创新文化,鼓励尝试、 宽容失败,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文化底色,激发城市发展内生动力。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特色引领促进提质升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 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禀赋、历史文化和产业 基础。如果城市发展只是模仿复制,割 ...
推进城市内涵式发展(专题深思)
人民日报· 2025-09-18 22:12
城市发展模式转型 - 城市发展从粗放外延式转向内涵式 聚焦质量效益提升而非规模扩张 [1][3] - 城镇化进程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需改变"摊大饼"式无序扩张 [1] - 在科学划定开发边界内实现经济 社会 环境协调发展 [1] 人民城市建设导向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将人民满意度作为重要评判标准 [2] - 合理安排城市生产 生活 生态空间 聚焦群众居住 出行 教育 医疗等需求 [2] - 鼓励群众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 建设创新 宜居 美丽 韧性 文明 智慧的现代化城市 [2] 创新发展动力机制 - 城市发展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深化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 新业态 新模式 [4] -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完善创新激励机制 [4] - 强化城市治理创新 运用新技术提高规划建设治理智能化水平 [4] 特色化发展路径 - 以增强城市特色引领发展 避免"千城一面"和产业同质化竞争 [5] - 保留地域环境 文化特色 建筑风格等城市基因 打造独特城市风貌 [5] - 历史文化名城通过保护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文旅产业 赓续文脉并促进经济 [5] 质量效益提升方向 - 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 培育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 增强城市经济竞争力 [3] - 提升文化 教育 科技等软实力 实现绿色低碳智慧发展 [3]
用户痛点就是市场增长点(编辑手记)
人民日报· 2025-09-18 22:12
产品创新与功能升级 - 扫地机器人安装机械臂并配备AI大脑 实现墙角及家具底部等狭窄区域的精准清扫[1] - 泳池清洁机器人增加排水功能并优化算法参数 实现池底和水面双重作业能力[1] 市场定位与用户需求 - 精准抓住海外用户痛点 将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转化为商机[1] - 传统扫地机器人受机身限制难以清洁狭窄角落 传统泳池清洁机器人无法自动浮上水面[1] 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 - 企业通过技术迭代创新深入真实场景理解用户实际体验 在反复验证中优化产品[1] -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挖掘数据了解用户 创造优质个性化体验并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1] - 以创新为驱动洞察市场 在海外竞争中开辟更广阔发展空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