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承诺

搜索文档
黑芝麻: 南方黑芝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证券之星· 2025-08-11 16:37
权益变动概述 - 广西旅发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协议受让方式取得南方黑芝麻集团20%股份(150,697,910股),成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广西国资委[1][5][14] - 交易对价总额为9.42亿元,转让价格为6.25元/股,不低于签署日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的90%[17][18] - 原控股股东黑五类集团及一致行动人将放弃剩余17.66%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包括黑五类集团10.25%、韦清文3.29%、李汉荣1.39%、李汉朝1.39%、李玉琦1.33%[15][16] 交易方背景 - 受让方广旅大健康注册资本11.56亿元,聚焦医疗、养老、药食三大板块,构建"区域中心三级医院+康复医院+专科诊疗中心"服务体系[10][11] - 控股股东广旅集团为广西国资委全资企业,注册资本30亿元,涉足旅游基础设施、文化传媒、城镇基础设施等投资[8][9] - 2024年广旅大健康总资产60.41亿元,营收1.87亿元,归母净利润814.93万元,资产负债率63.08%[11] 交易条款 - 分两期支付诚意金1.5亿元用于解质押,剩余7.92亿元在股份过户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19][22] - 业绩承诺要求2025-2027年合并净利润不低于0.95/1.05/1.15亿元,扣非净利润每年不低于6800万元[23] - 黑五类集团将剩余5%股份质押作为业绩担保,2027年审计报告出具后解除[24][38] 公司治理安排 - 董事会保持9人规模(含3名独董),受让方将提名4名非独董和2名独董(含会计专业人士)[27][42] - 审计委员会由3人组成,其中至少2名为受让方提名董事,会计专业独董任召集人[27] - 财务总监由受让方委派,现任管理层需配合改选工作[27] 业务协同与独立性 - 食品业务存在产品与渠道差异,医疗养老业务在地域和客群上区分,目前未构成实质性竞争[46][48] - 广旅大健康承诺避免同业竞争,若出现将采取资产注入、重组等方式解决[49] - 双方已签署保证独立性承诺函,确保人员、资产、财务、机构、业务五独立[44][45]
300478,控制权拟变更!
中国证券报· 2025-08-09 04:49
股权转让 - 东杭集团拟向巨融伟业转让2410.59万股公司股份(占总股本19.03%),转让价格为每股20.53元,转让对价总额约4.95亿元 [2] - 权益变动完成后,巨融伟业将成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由胡敏变更为林融升 [2] - 截至8月8日,公司股价为16.95元/股,总市值为21.47亿元 [3] 业绩承诺 - 东杭集团承诺2025-2027年原有业务板块营业收入均不低于3亿元,净利润均为正 [5] - 若未达承诺,东杭集团需支付差额补偿金,胡敏承担连带责任 [7] - 东杭集团计划将剩余股份质押给巨融伟业作为业绩承诺担保 [8] 交易支付安排 - 转让对价分四笔支付,比例分别为30%、45%、15%、10% [10] - 巨融伟业已支付2000万元诚意金,第一笔转让价款为扣除诚意金后余额 [10] - 收到第二笔款项后3个工作日内办理股份过户手续 [10] 公司治理变更 - 交割后董事会将由巨融伟业提名,东杭集团放弃业绩承诺期内提名权 [10] - 董事长由巨融伟业提名董事担任,经营管理层由新董事会聘任 [1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4年,2015年创业板上市,主营线缆用高分子材料 [11]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68亿元、3.89亿元、3.84亿元 [11] - 同期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237.39万元、-3947.53万元、-2544.11万元 [11]
罗曼股份: 罗曼股份:关于签署股权收购框架协议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5 16:32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现金收购上海武桐树高新技术有限公司39.2308%股权 交易对价不高于2亿元 交易完成后将成为标的公司第一大股东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6][15]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因交易对手方武桐科技与股份受让方上海八荒同属武创集团控制体系 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2][8][10] - 交易尚处筹划阶段 需以尽调、审计、评估结果作为签署正式协议的前提 [2][8][19] 交易结构安排 - 公司控股股东孙建鸣及其一致行动人罗景投资向上海八荒协议转让55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 占总股本5.0455% 转让价格不低于签署日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的90% [7][15][17] - 上海八荒受让股份后将成为持股5%以上股东 其股份锁定期以业绩承诺履行完毕日或监管规定期限孰晚为准 [3][10][17] - 标的公司除武桐科技外的全体股东将与公司签署不可撤销的《表决权委托协议》 确保公司获得控制权 [6][19] 公司治理安排 - 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董事会由5人组成 其中3名由公司委派 董事长由公司委派董事担任并兼任法定代表人 [18] - 标的公司财务负责人由公司推荐人员担任 并构建符合上市公司标准的财务管理体系 [1][18] - 标的公司需遵守证券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子公司的各项规定 包括内部控制、重大决策及信息披露要求 [18] 业绩承诺与补偿机制 - 标的公司承诺2025-2027年度累计扣非归母净利润不低于4亿元 [2][5][17] - 业绩补偿义务人为武桐科技和上海八荒 若未达承诺需按公式以现金补偿:应补偿金额=股权转让款×(承诺净利润-实现净利润)/承诺净利润 [2][17] - 上海八荒将其持有的550万股公司股份质押给孙建鸣及罗景投资 作为业绩补偿的担保 [3] 标的公司业务特征 - 标的公司成立于2023年12月 主要从事AIDC算力服务器与集群综合解决方案服务业务 [3][14][20] - 标的公司注册资本650万元 注册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经营范围涵盖集成电路设计、人工智能软件开发及物联网技术服务等 [14][16] - 标的公司无实际控制人 交易前控股股东为武桐科技 交易后控股股东变更为公司 实控人为孙建鸣、孙凯君 [11] 交易资金与程序安排 - 收购资金来源于自有或自筹资金 分两期支付 不影响现有主营业务正常开展 [6][15][20] - 公司已召开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框架协议 关联董事回避表决 独立董事事前审核并同意提交董事会 [8] - 截至公告日审计工作尚未完成 待出具审计报告后将再次履行审议程序并签署协议 [8]
拟“三步走”控股康录生物,透景生命溢价豪赌
北京商报· 2025-08-05 12:12
并购交易结构 - 公司拟以3.28亿元分三阶段收购康录生物82%股权 首次以2.91亿元收购72.86%股份 后续两年以3654.81万元收购剩余9.14%股份 [1][4] - 采用分阶段收购策略以缓解现金流压力 通过分期支付绑定业绩承诺 实现风险对冲与资源协同 [4][5] - 交易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 不同交易对象单价差异显著 例如上海国药转让单价54.14元/股 而谢俊转让单价仅8.37元/股 [9] 标的公司评估与溢价 - 康录生物股东权益评估值4亿元 较账面净资产1.22亿元增值2.78亿元 增值率达226.53% [8] - 高增值源于未入账的营销渠道 医疗器械注册证及研发管线等无形资产 [8] - 标的公司2024年及2025年1-5月净利润分别为1696.17万元和685.52万元 [10] 业绩承诺与风险因素 - 转让方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200万元 3150万元和3800万元 三年累计不低于9150万元 [10] - 标的公司应收账款高企 2024年末达4264.77万元 2025年5月底增至4479.92万元 交易设置应收账款回收承诺机制 [11] - 公司近三年业绩持续下滑 2022-2024年归属净利润从1.25亿元降至0.35亿元 [11] 战略协同效应 - 并购将形成"流式荧光+PCR+FISH"全链条诊断能力 覆盖肿瘤从早期筛查到伴随诊断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5][6] - 标的公司FISH技术为高灵敏度分子病理检测方法 应用于肿瘤筛查等高附加值领域 [5] - 双方销售渠道高度协同 公司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医疗机构 标的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三级医院 [6] 市场反应 - 并购公告披露后次日公司股价高开低走 收盘下跌4.15%至17.33元/股 [7]
财说丨连续亏损,大湖股份三大业务全线溃败
新浪财经· 2025-07-29 00:0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6亿元,同比下滑14.4% [1] - 归属净利润亏损257.16万元,扣非后亏损扩大至454万元 [1] - 三大业务板块(水产、白酒、医疗)收入全线滑坡,核心盈利指标持续为负 [1] - 减亏主要来自费用压缩(期间费用减少1642万元)和资产减值调整,非主业改善 [1] 医疗业务困境 - 2020年公司投入3.75亿元收购东方华康60%股权,形成1.89亿元商誉 [2] - 东方华康2022年净利润仅1554万元,未达承诺导致商誉减值3390万元 [2] - 2024年东方华康实际净利润4642万元,未达修改后承诺目标 [4] - 旗下杭州两家医疗机构合计亏损5729万元,远超东方华康盈利 [4] - 常州阳光康复医院2024年营收同比下跌42.97%,无锡国济营收同比下降22.89% [5] - 2024年计提商誉减值1978万元,剩余商誉余额1.36亿元占净资产17% [6] 白酒业务衰退 - 2025年上半年白酒营收4020万元,同比下降17% [7] - 2024年白酒营收1.04亿元,同比下滑27%,表现逊于行业平均 [7] - 德山酒业面临湘窖、酒鬼酒等区域竞争,省外知名度不足 [10] - 行业进入存量市场,中小酒厂及中低端产品面临出清 [11] 水产养殖业务风险 - 公司拥有16.8万亩淡水养殖面积,主营湖鱼及大闸蟹 [12] - 2025年上半年存货余额4.46亿元,占流动资产超50% [12] - 消耗性生物资产达2.84亿元,占比63.7% [12] - 存货周转率从2023年0.92次持续恶化至2025年0.71次 [12] - 资产负债率48.03%,对外担保9400万元占净资产11.8% [14]
综艺股份高溢价收购遭问询背后:吉莱微业绩承诺陷“画饼”疑云
新浪证券· 2025-07-25 11:33
公司基本面分析 - 吉莱微主营功率半导体芯片及器件 晶闸管领域市占率仅5.09% 2024年收入2.56亿元 净利润0.16亿元 规模不足同行捷捷微电的十分之一 远低于扬杰科技60亿级营收 [1] - 业务高度依赖技术成熟的晶闸管与保护器件 主要市场为工业控制和消费电子等红海领域 光伏应用领域收入暴跌60% 医疗设备领域萎缩10% 抗风险能力薄弱 [1] - 2024年净利润1560万元 但交易方承诺2025年将增长至2600万元(增幅66.67%) 2028年目标5000万元 缺乏具体客户名单和在手订单支撑 与2021年巅峰期7000万元净利润相比存在透支风险 [1] 交易估值分析 - 综艺股份以2.2亿元现金收购吉莱微45.28%股权 标的公司2024年净资产仅1.98亿元 估值溢价超122% [2] - 交易前夕吉莱微突击启动股份回购 计划从6家机构股东购回21.01%股份 未披露回购对价与增资价格是否存在套利空间 [2] - 审计与评估机构尚未进场 所有财务数据未经审验 交易过程显示仓促与草率 [2] 业务协同性分析 - 综艺股份现有助听器芯片和智能卡等低毛利业务 与吉莱微功率半导体技术路线截然不同 [2] - 回复函中强调"产业链整合"但缺乏具体技术嫁接方案 无客户资源共享计划 协同效应存疑 [2]
*ST恒久将憬芯科技纳入合并报表
证券日报· 2025-07-20 16:38
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1000万元受让王善斌和吴雪松持有的憬芯科技合计5.92万元注册资本,对应交易后3.57%股权 [2] - 公司以7000万元认购憬芯科技新增41.47万元注册资本,对应交易后25%股权 [2] - 交易完成后公司直接持有憬芯科技28.57%股权,并通过子公司控制14.47%股权,合计控制43.04%股权 [2] - 公司在憬芯科技董事会席位占三分之二,并委派财务负责人实施管控,将憬芯科技纳入合并报表 [2] 财务数据与评估 - 憬芯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770.28万元,净利润-1172.33万元;2025年1-4月营业收入1000.87万元,净利润-495.57万元 [3] - 评估基准日2024年8月31日,憬芯科技账面净资产106.31万元,收益法评估股东权益价值2.12亿元,增值2.11亿元,增值率19842.27% [3] 战略布局 - 憬芯科技光伏产品研发及产业化经营已达成熟阶段,可提升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建设及运营效率 [3] - 公司通过交易加强新能源光伏领域布局,扩大业务规模并增加利润增长点 [3] - 行业专家认为公司跨界光伏是转型所需,可与自身新能源业务形成协同 [3] 交易进展 - 公司已支付第一期增资款3000万元及全部股权转让款1000万元 [4] - 子公司受让1%合伙份额及股权转让手续已完成,憬芯科技取得新营业执照 [4] 业绩承诺 - 王善斌和吴雪松承诺2025-2027年憬芯科技服务收入分别达3000万元、6000万元、9000万元,EPC业务收入分别达3亿元、4亿元、5.8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达1000万元、3000万元、5000万元 [6] - 若业绩未达标,公司可进行估值调整并要求股权补偿 [6] - 若任一指标低于累计承诺70%或出现约定情形,公司有权要求回购股权 [7]
至正股份30亿元重组:实控人“左手倒右手”的类借壳资本运作 巧用评估方法规避业绩承诺?
新浪证券· 2025-07-18 09:33
重组方案核心内容 - 至正股份发布第三次修订的重组草案 拟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直接及间接取得目标公司AAMI之87 47%的股权及其控制权 并置出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至正新材料100%股权 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1][2] - 交易完成后 上市公司将实际持有AAMI约99 97%股权 交易对手中领先半导体、先进半导体均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王强控制的主体 [2] - AAMI 100%股权的评估值为35 26亿元 本次交易拟置入资产的参考价值为30 9亿元 其中需要支付7 9亿元的现金对价 但公司一季度末账面货币资金仅0 45亿元 [1][9][13] 借壳上市规避策略 - 公司实控人王强2020年5月21日取得控制权 2024年10月发布重组停牌公告时已超过36个月 避开了《重组办法》第十三条关于借壳上市的认定 [3][4] - 最初重组方案中AAMI最大话语权可能掌握在智路资本手中 存在借壳上市争议 后在2025年2月修订方案中 智路资本将其在基金中的份额和权益转让给王强实际控制的先进半导体 减少类借壳交易风险 [5][8] - 拟置入资产AAMI 2024年资产总额、资产净额、营业收入分别占上市公司同期数据的630 08%、1358 99%、681 97% [3] 财务与评估细节 - 公司2019-2024年连续亏损 2024年营收3 65亿元 净利润亏损0 31亿元 逼近退市标准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2000万至2800万元 [2] - AAMI 2023-2024年营收分别为22 05亿元、24 86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2017 77万元、5518 84万元(同比增长173%) 但2024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下降90 9%至3266 73万元 [15] - 采用市场法评估AAMI股权 增值率18 88% 规避了《重组办法》第三十五条关于业绩承诺的强制性规定 交易对手未设置业绩承诺 [9][10][12] 行业与业务对比 - AAMI前身为ASMPT物料业务分部 主营半导体引线框架设计研发生产 2023-2024年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 45%、2 27% 低于同行均值(3 33%、3 37%) [16] - 公司解释研发费用率较低是因采用客户需求导向的研发模式 注重工艺改进和产品质量提升 [17]
*ST太和: 上海太和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2024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16:25
营业收入结算扣减 - 2024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营业收入为6,093.97万元,同比减少63.28%,毛利率为-31.48%,去年同期毛利率为3.66% [1] - 业绩下滑原因包括为加速回款对部分项目收入进行结算扣减,并对未结算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调减部分未结算项目的收入 [1] - 2024年对未结算项目进行营业收入扣减的具体情况涉及多个项目,包括青浦区徐泾等镇2019年中小河道整治工程、江西抚州崇仁县乐丰水库水质恶化防治工程等,合计扣减收入917.35万元 [2] - 合同金额调减原因包括市场不景气导致竣工结算审减现象、业主方资金压力大、部分程序存在瑕疵等 [3][4][5] - 扣减金额在2024年度确认的依据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关于可变对价的规定 [10] 商誉减值 - 海赫饮品 - 2024年计提海赫饮品商誉减值1,452.26万元,2023年计提246.53万元 [11] - 海赫饮品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06.40万元、1,855.44万元、2,242.88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73.81万元、298.83万元、269.31万元 [14] - 商誉减值测算采用收益法,预测期收入增长率7.78%,毛利率44.42%,税前折现率12.95% [15][16] - 减值金额增加主要因永续期利润经折现计算导致净现值差异较大,可收回金额4,408.21万元低于账面价值 [15][19] 商誉减值 - 中科砚云 - 2024年11月收购中科砚云55%股权,交易对价2,200万元,形成商誉2,558万元 [23] - 中科砚云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151.33万元、5,847.67万元、3,627.43万元,净利润分别为314.98万元、126.66万元、-1,495.81万元 [27] - 收购后短期内计提商誉减值1,447.66万元,因可收回金额2,026.05万元低于账面价值 [30][31] - 减值测试预测期收入增长率25%,毛利率19.67%,税前折现率13.99% [31][33] 合同履约成本 - 2024年末合同履约成本1.13亿元,同比增长102.68%,与收入反向变动 [40] - 主要涉及崇仁县乡村振兴生态价值试点(EOD)示范项目和珠溪河流域水产养殖转型升级EOD示范项目 [40] - 崇仁县EOD项目主要成本为土方开挖、水库清淤等,珠溪河EOD项目主要成本为土方开挖和大棚制作安装 [41][42] - 两个EOD项目合同金额分别为预计收入金额,成本金额为合同履约成本期末余额 [43]
子公司错列研发费用致年报虚假记载 ST华铭“戴帽”
中国经营报· 2025-07-10 06:47
公司财务问题 - 公司全资子公司聚利科技2019-2021年度研发费用存在列支错误,导致公司2020年、2021年年度报告涉嫌虚假记载 [2] - 聚利科技2019-2021年研发费用追溯调整金额分别为-135.92万元、-1334.72万元、-5990.77万元,三年合计调整-7461.41万元 [5] - 2020年公司涉嫌虚增利润总额2531.54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18.76%),2021年虚减利润总额3570.37万元(占当期16.90%) [7] 收购及业绩承诺 - 公司2019年以8.65亿元收购聚利科技100%股权(股份对价7亿元+可转债1亿元+现金6500万元) [3] - 业绩承诺方承诺聚利科技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6500万元、7800万元、8970万元(合计2.33亿元) [5] - 会计差错更正后聚利科技实际三年累计净利润4.42亿元,完成率189.99%,公司称不影响业绩承诺结果 [5] 商誉处理 - 会计差错更正导致2019年合并日商誉少计5014.22万元(因销售费用调整5899.09万元) [7] - 2021年末对聚利科技剩余商誉全额计提减值1.32亿元,因资产组评估值大幅低于账面价值 [7] 监管处罚及市场反应 - 公司因虚假记载被监管部门警告并罚款150万元,相关负责人亦被处罚 [7] - 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戴帽"首日股价跌停20.03%,收报9.82元 [8] - 公司表示目前不便就相关事项接受采访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