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

搜索文档
银河基金蒋磊:债券资产配置正当时 可转债双重属性更具吸引力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08:44
市场趋势与资产配置 - A股市场主要指数创新高推动资金加快多元资产配置 债券资产因能穿越周期和创造长期价值成为关注焦点 [1] - 债市回调使估值中枢性价比抬升 当前被视为配置债券资产的合适时机 [1] 产品业绩表现 - 银河领先债券A(519669)近12年连续实现正年化收益率 且每年均超越业绩比较基准 [1] - 产品通过多元资产配置策略在市场起伏中展现出色定力 [1] 投资策略架构 - 产品配置涵盖国债 金融债 企业债 中期票据 可转债等多品种资产 [1] - 采用自上而下宏观分析与自下而上个券筛选相结合的方法平衡风险与收益 [1] - 可转债专业布局成为策略亮点 兼具股性上涨潜力和债性收益保障的双重属性 [1] 可转债投资方法论 - 通过量化模型筛选可转债标的 确保质量与估值合理性 [2] - 纯债部分在追求收益同时严守流动性底线 [2] - 建立四重防御体系控制回撤:控制组合风险暴露 防范跨市场风险传染 内部分散投资 严守投资纪律 [2]
剑指绝对回报难题,相聚资本用10年给出答案
中国基金报· 2025-09-01 05:07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从主动管理为主、量化为辅转向主观和量化深度融合的多策略对冲基金 实现独立量化策略落地 进入主观+量化双轮驱动发展阶段 [1] - 公司打造基于资产配置理念的多资产绝对回报策略 对标固收+ 依托各类量化子策略 通过多资产、多策略实现持续稳健低波的绝对回报目标 [1][3] - 公司拥有20多年主动投资经验 为量化策略开发提供逻辑支撑 量化投资通过数据挖掘、风险模型等工具提升主观投资决策效率 量化产品线完善推动公司向综合资产管理平台迈进 [6] 投资策略特点 - 策略配置长期向上资产包括股票、债券以及商品 利用资产和策略间弱相关性或负相关性对冲风险 通过多策略实现多收益源 控制各种市场阶段风险暴露 力争中低风险前提下中高收益 [5] - 策略通过大类资产配置获取绝对回报 底层逻辑包括多资产类别和多策略类型降低波动率 以及配置长期向上资产构建风险溢价 [5] - 策略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风控 通过有效组合长期有效、逻辑坚实收益源 保证产品长期获得均匀绝对收益 根源上控制回撤 [5] - 公司增加红利策略、大宗商品股票等策略 结合成系统性持仓 避免单一方向配置不足 个股选择更注重安全性 倾向潜在收益较高、下行风险较低标的 [7] 市场环境与产品表现 - 权益市场上涨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反映 股市有望走出慢牛行情 行情可能行至中途 [7] - 固收+产品表现突出 部分产品净值涨幅超过30% 收益中位数远超纯债产品 全市场固收+基金规模达1.9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约2500亿元 增幅逾15% [2] - 低利率环境下投资者追求收益绝对回报但保持低风险偏好 基金管理人从供给侧进行理财产品创新 [2] 未来投资方向 - 重点关注AI算力板块 选择基本面及短期盈利情况较好标的 [8] - 关注消费领域竞争力突出公司 主要是消费相关互联网龙头公司 [8] - 关注与资本市场相关性较高板块 例如非银等 [8] - 关注具备高度全球竞争力个股 如细分行业龙头 [8]
你的个人养老金账户“上新”啦!
金融时报· 2025-09-01 04:07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扩容 - 第九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新增2只产品 由中邮理财发行 使市场总产品数量达到37只 [1][5] - 新增产品分别为添颐·鸿锦最短持有2年1号(安盈款)和添颐·鸿锦最短持有18个月1号(安盈款) 均为公募募集方式 [1][2] - 目前共有6家理财公司发行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 21家商业银行参与代销 [5] 新产品特征 - 两只新产品风险等级均为二级(中低) 投资性质为固定收益类 主要投资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 同时配置少量权益类资产及衍生品资产 [3] - 产品采用创新的业绩比较基准呈现方式 如2年期产品基准为:个人活期存款利率*1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5%+中债-新综合财富(1-3年)指数收益率*85% [3][4] - 起购金额为1元 单位净值为1.0000 [4] 市场表现与收益 - 截至2025年6月末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为投资者实现收益超3.9亿元(含浮盈) 平均年化收益率超3.4% [7] - 今年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12% 而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表现优于平均水平 [7] - 某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达4.14% 近1年年化收益率为4.43% [10] 市场规模与发展 - 个人养老金产品总数达1135款 其中储蓄类466款 基金类303款 保险类329款 理财类37款 [6] - 截至2025年6月末 产品个人养老金份额余额超151.6亿元 较年初增长64.7% [11] - 投资者累计购买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普通份额余额达1103.6亿元 [11] 行业专家观点 - 指数组合式业绩比较基准更科学透明 能清晰传递产品风险收益特征 反映投资策略与市场表现的关系 [5] - 权益类资产配置虽存在波动风险 但长期能提升收益空间 与固定收益类资产搭配可实现风险控制与多元资产配置 [5][6] -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已形成低风险、稳健收益为特色的市场格局 固定收益类资产为核心 强调安全性与长期保值 [11] 产品结构特点 - 37只产品中25只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风险) 12只为三级(中风险) [7] - 产品同质化相对较高 风险等级和投资性质分布集中 主要为中低风险的固收+产品 [6] -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均为长期投资产品 适合通过权益投资平抑波动 符合长期投资特点 [6]
分红险转型、资产配置……中国太保管理层回应市场关切|直击业绩会
国际金融报· 2025-09-01 03:1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04.96亿元 同比增长3.0% [1] - 归母净利润278.85亿元 同比增长11.0% [1] - 归母营运利润199.09亿元 同比增长7.1% [1] - 整体管理资产规模达3.77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5% [1] 产品结构转型 - 分红险新保期缴规模保费大幅增长近14倍 [3] - 新保期缴中分红险占比提升至42.5% [3] - 代理人渠道新保期缴中分红险占比达51.0% [3] - 预定利率下调使分红险相对优势凸显 [3] - 公司将持续完善浮动收益型产品发展 [3] 非车险业务调整 - 非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91.54亿元 同比下降0.8% [4] - 个人信用保证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6.12亿元 同比下降129.9% [4] - 剔除个人信用保证险影响后 非车险保费收入增速从-0.8%提升至3.3% [4] - 非车险承保综合成本率97.6% 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 [4] - 剔除个人信用保证险后综合成本率94.8% 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4] - 预计2026年个人信用保证险业务风险影响完全出清 [4] 投资业绩与策略 - 总投资收益568.89亿元 同比增长1.5% [6] - 总投资收益率2.3% 综合投资收益率2.4% 同比分别下降0.4和0.6个百分点 [6] - 低利率环境导致优质资产供给不足 [7] - 国内权益资产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 [7] - 公司加大长期利率债配置 延展固收资产久期 [7] - 增加ABS、公募REITs等创新型资产布局 [7] - 稳步增加公开市场权益资产及未上市股权配置 [7] - 推进私募基金、黄金等新业务试点 [7]
在4点几星,该如何投资呢?|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08-31 14:05
资产配置策略 - 长期闲置资金适合配置股票资产 短期需用资金不适合投资股票[2] - 股票资产配置比例采用"100-年龄"原则 例如40岁投资者配置60%股票和40%债券[3] - 最低保持30%以上股票比例 这是全球养老金投资常用策略[5] 投资品种选择 - 股票资产中选择低估品种 包括主动优选和部分价值风格指数基金[6] - 债券基金分为三类:短债 长期纯债和固收+[6] - 长期纯债2025年暂未低估 短债整体上涨 固收+投资价值不错[8] 组合投资方案 - 月薪宝组合已分散配置股票+债券类资产 适合4点几星阶段投资[8] - 提供5个投顾组合:指数增强 主动优选 365天 90天和月薪宝投顾组合[9] - 365天组合在2025年整体表现良好[8]
国泰海通|策略:资产概览:风险避险并行,中国领跑全球——资产配置全球跟踪2025年8月第4期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8-31 13:59
全球资产表现概览 - 全球股市整体小幅上涨 A股继续领涨 创业板指和科创50涨幅均超过7% [1][2] - 新兴市场表现突出 巴西和越南股市分别上涨2.2% 俄罗斯RTS指数止跌回升1.1% [1][2] - 美股保持韧性 标普500上涨0.5% 纳斯达克上涨1.0% 罗素2000上涨0.7% [1][2] - 欧洲股市承压 法国CAC40指数下跌2.6% 港股表现偏弱 [1][2] 商品市场动态 - 贵金属强势领跑 COMEX白银价格大幅上涨6.7% 黄金和白银实现连续两周上涨 [1][4] - 工业金属延续回暖 铜价上涨 COMEX黄金白银和铜年内累计涨幅分别达33.1% 39.3%和14.0% [1][4] - 原油涨势趋缓 实现两周连涨但涨幅收窄 国内外商品价格走势分化 [1][4] 债券市场特征 - 中债收益率曲线呈现"熊陡"特征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1.84% 期限利差扩大 [3] - 美债收益率曲线呈现"牛陡"特征 整体下移 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达86.4% [3] - 信用债表现分化 AAA级信用债收益率5年及以上上行 3年及以下下行 信用利差长端收窄 [3] 汇率市场变化 - 人民币兑美元显著升值 CFETS即期汇率升值0.7% 升至7.133 [1][4] - 美元指数小幅上涨0.1% 但自年初以来累计下跌9.8% [4] - 主要货币兑美元表现分化 欧元英镑和日元分别贬值0.3% 0.2%和0.1% [4] 资产相关性分析 - A股与港股美股与日股A股与南华商品间保持较强正相关性 与上上周相比A股与港股正相关性减弱 [1] - A股与中国国债呈现较强负相关 与沪金美元REITs和印股间相关性较弱 [1] - 风险溢价变化明显 A股风险溢价回落 美股风险溢价边际上升但仍处低位 [1]
5万亿之上,多家基金布局ETF-FOF
中国基金报· 2025-08-31 12:24
【导读】ETF规模突破5万亿,多家基金布局ETF-FOF ETF发展热潮中,细分产品ETF-FOF受到关注。 业内人士表示,ETF快速扩容为FOF进行大类资产配置提供了丰富的工具。未来,随着资产配置理念持 续深化和ETF市场不断发展,ETF-FOF有望成为FOF布局的重要方向。 多家基金公司布局ETF-FOF 作为FOF的细分品类,ETF-FOF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探索,逐渐成熟。 2021年8月,为丰富场内基金类型,为FOF投资者提供流动性及退出通道,上交所推动上市FOF申报, 富国、华夏、工银瑞信、汇添富、万家旗下5只ETF-FOF率先试点。 资产配置成核心竞争力 对于ETF-FOF来说,资产配置能力是核心竞争力。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吴粤宁表示,FOF配置ETF,非常考验管理人大类资产配置能 力。基金经理需要具备扎实的宏观经济分析能力和市场洞察力,能够准确判断股票、债券、商品等各类 资产走势,根据市场动态调整配置比例。同时,基金经理还须具备深厚的调仓能力和回撤控制功底,以 应对市场波动风险。此外,ETF覆盖范围很广,基金经理需深入研究行业和主题配置策略,优化投资组 合的收益风险比。 "首先 ...
5万亿之上,多家基金布局ETF-FOF
中国基金报· 2025-08-31 12:19
ETF-FOF市场发展现状 - ETF市场规模突破5万亿元且产品数量超过1200只涵盖宽基、行业、主题、商品及跨境等多元领域 [5] - 2021年8月上交所推动5只ETF-FOF试点产品由富国、华夏、工银瑞信、汇添富及万家基金率先布局 [4] - 2024年6月中欧和平安基金新成立2只ETF-FOF另有兴证全球等9只产品已上报或正在发行 [4] ETF-FOF产品优势 - ETF相较主动基金管理费率低约1个百分点(主动基金1.2% vs ETF 0.15%)形成稳定超额收益基础 [6] - 通过配置海外股票及黄金等ETF资产可降低传统股债组合波动同时保留权益资产比例实现更优风险收益比 [5][6] - ETF具备高流动性、高透明度及风格持续性优势提升FOF产品可解释度与可管理度 [5] 核心竞争力要求 - 需具备宏观经济分析及市场洞察能力以动态调整股票、债券、商品等资产配置比例 [7] - 需搭建基准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获取α能力包括利用QDII折溢价套利及参与网下IPO等机会 [7] - 因ETF缺乏Alpha保护需通过系统化风控方法及严格纪律性贯彻长期资产配置理念 [7] 市场发展意义与挑战 - 推动FOF市场结构优化拓展从主动基金优选到资产配置主导的多维发展路径 [10] - 美债ETF工具不足及部分细分ETF存在流动性缺乏与场内溢价等操作限制 [8] - 产品需匹配投资者风险偏好并考察基金管理人资产配置能力与团队研究经验 [10]
中国再保上半年净利62亿增速9% 下半年加强科技、医药等配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10:0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保费收入1038.35亿元同比增长3.4% 保险服务收入510.56亿元 [1][2] - 归母净利润62.44亿元同比增长9.0% 年化ROE达11.75% [1][2] - 总投资收益95.84亿元 净投资收益73.21亿元同比增长4.9% [2] 板块业绩分析 - 财产再保险板块净利润23.38亿元 境内业务综合成本率95.83% 境外业务86.95% [2] - 人身再保险板块净利润28.53亿元同比增长13.6% 强化保障型/储蓄型/财务再三大业务线 [2] - 财产险直保净利润10.0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0.0% 综合成本率96.99%同比下降2.58个百分点 [2] 偿付能力状况 - 中再产险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26% 中再寿险208% 中国大地保险286% [3] - 境内业务承保以确保效益为原则 严控合约条款优化业务组合 [3] - 境外业务面临费率波动与巨灾损失挑战 加州山火损失超预期 北美飓风损失存不确定性 [3] 投资配置策略 - 总投资资产规模4488.77亿元 固定收益投资占比76.6% 股权及基金投资占比12.5% [4] - 固定收益投资配置中长期限国债/地方债/高等级信用债 灵活运用可转债与固收+基金策略 [4] - 境外投资通过跨市场配置分散风险 把握美债利率波动交易机会 [4] 权益投资方向 - 二级权益深化哑铃型配置策略 重点加大高股息资产配置力度 [5] - 主动布局科技/创新药/新消费领域 二级权益投资收益率大幅跑赢市场基准 [5] - 另类投资聚焦优质股权基金 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5] 未来投资规划 - 增加长期稳定性战略权益资产配置 加强资产/策略/风格/地域多元化 [5][6] - 固定收益投资挖掘ABS/REITs等创新产品 权益投资扩大OCI规模并聚焦科技/高端制造/医药 [6] - 紧扣"五篇大文章"与"新质生产力"国家战略 探索保险业务协同的产业投资机会 [6]
现在卖掉房子,是“聪明”还是“愚蠢”?内行人一席话,才发现我想错了
搜狐财经· 2025-08-29 22:39
房地产市场分化趋势 - 全国一季度新房价格同比上涨城市45个 下降城市仅25个 显示市场表现差异显著[3] - 一线城市核心地段优质房产依旧炙手可热 部分三四线城市非核心区域出现房价回调[3] - 市场呈现明显分化特征 好房子不愁嫁 差房子无人问 是市场成熟化的必然表现[4] 房产出售的合理情形 - 改善型置换需求 包括小换大 旧换新 远换近等提升生活品质的考量[5] - 优化资产配置需求 当家庭总资产中房产占比过高时出售非自住或投资属性较弱房产[5] - 应对突发资金需求 如创业或重大疾病等需要巨额资金的紧急状况[5] - 持有成本过高考量 老旧房屋居住体验差但物业费供暖费等成本居高不下[6] 需谨慎对待的售房情形 - 避免盲目跟风市场传言 缺乏独立判断的仓促售房行为风险极高[8] - 缺乏后续资金使用规划 可能在新问题面前束手无策[8] - 情绪化决策易导致事后追悔 尤其出售唯一住房需审慎评估[8] 房产市场长期展望 - 短期市场或继续调整 但优质房产保值增值功能依然稳固[8] - 城镇化进程和生活水平提升将持续推动高品质住房需求[8] - 房地产市场正从黄金时代转向白银时代 优质房产价值潜力不容小觑[8] 房产变现特性 - 房产作为重要资产 在急需资金时往往是唯一的变现利器[10] - 地段优越 品质卓越 配套齐全的房产仍具有持续市场需求[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