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积极的财政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以来预算执行和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中国证券报· 2025-09-10 20:18
财政收支情况 - 1至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 同比增长0.1% [1] - 1至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 同比增长3.4% [1] - 超长期特别国债截至7月末已发行7610亿元 较去年提前1个月启动 [1] 财政政策实施重点 - 实施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支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1] - 扩大汽车报废更新和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范围 新增手机等数码产品补贴 [1] - 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消费补贴政策落地实施 [1] - 财政资金重点保障"两重"项目建设和"两新"工作 [1] 产业发展支持方向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 - 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发展 加强财政与金融协同配合 [2] - 将更多公共服务纳入投资支持范围 [2] - 全力支持稳就业稳外贸 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3] 民生保障措施 - 持续增加民生投入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2] - 激发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潜力 [2] -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 [2] - 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提高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2] 财政管理机制 - 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加强改革攻坚 [2] - 强化财政管理监督 严肃财经纪律 [2] - 压实预算执行责任链条 加快资金执行进度 [2] - 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3]
人大常委会丨透过预算执行报告,看财政政策如何更加积极?
新华网· 2025-09-10 15:44
财政政策执行情况 - 1至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 同比增长0.1% [1] - 1至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 同比增长3.4% [1] - 超长期特别国债截至7月末已发行7610亿元 比去年提前1个月启动发行 [1] 财政政策工具运用 - 实施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1] - 出台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消费补贴政策 [1] - 扩大汽车报废更新和家电产品以旧换新补贴范围 将手机等数码产品纳入补贴 [1] 重点支持领域 - 支持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1]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 - 加强改革攻坚 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2] -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2] - 持续增加民生投入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2] -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2] - 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提高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2] 下一步政策方向 - 继续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落实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3] - 激发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潜力 [3] - 积极发挥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作用 加强财政与金融协同配合 [3] - 将更多公共服务纳入投资支持范围 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发展 [3] - 全力支持稳就业稳外贸 [3] - 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3] - 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3] - 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3]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下一步将把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新华社· 2025-09-10 15:38
财政政策执行情况 - 1至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 同比增长0.1% [1] - 1至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 同比增长3.4% [1] - 超长期特别国债截至7月末发行7610亿元 较去年提前1个月启动 [1] 财政政策实施重点 - 实施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支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1] - 扩大汽车报废更新和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范围 新增手机等数码产品补贴 [1] - 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消费补贴政策落地实施 [1] 财政政策支持领域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 -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统筹发展与安全 [2] - 持续增加民生投入 保障改善民生 [2] -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与区域协调发展 [2] - 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提高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2] 未来政策方向 - 加强财政与金融协同 将更多公共服务纳入投资支持范围 [3] - 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发展 发挥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作用 [3] - 持续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激发养老托育服务消费潜力 [3] - 重点支持稳就业稳外贸 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3] - 把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到突出位置 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灵活性 [3]
从计划执行报告看下半年经济工作重点:加快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推动相关举措落地见效
新华社· 2025-09-10 15:00
政策部署与执行 - 加快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 推动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举措落地见效 [1] - 实施更加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充分释放政策效应 [1] - 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 促进提质升级 [1] 政策优化与储备 - 常态化开展政策预研储备 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 [1] - 加强政策统筹和预期引导 [1] - 根据政策实施评估结果优化政策 细化措施 强化实施 增强政策针对性有效性 [1] 行业治理 - 综合整治无序非理性竞争 [1]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新华财经· 2025-09-10 06:36
财政政策执行情况 -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并接续发力 预算执行和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1] - 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包括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1] 财政支持方向 - 全力支持稳就业稳外贸 [1] - 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1] - 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1] 风险治理与效能提升 - 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1] - 不断提升财政治理效能和水平 [1] - 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1]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新华社· 2025-09-10 06:13
财政政策执行情况 - 今年以来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并接续发力 预算执行和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1] - 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包括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全力支持稳就业稳外贸 [1] - 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1] 财政重点工作方向 - 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不断提升财政治理效能和水平 [1] - 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1]
中经评论:实现财政增收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经济日报· 2025-09-01 00:04
财政收入总体表现 - 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 同比增长0.1% 为年内首次正增长[1] - 7月份财政收入增幅创年内最高 呈现逐步回升态势 从年初下降1.6%转为正增长[1] - 税收收入月度增幅自4月起由负转正后持续回升 非税收入增幅持续回落[2] 行业税收表现 - 装备制造业税收表现良好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 计算机通信设备 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保持较高增速[2] - 现代服务业税收增长显著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 文化体育娱乐业保持较高增速[2] 政策与经济互动 - 宏观政策实施带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生产供给稳定提升 消费投资保持增长[1] - 财政支出大力支持"两新"政策实施 推动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水利电力投资快速提高[1][2] - 超长期特别国债 专项债券 财政贴息等工具将围绕提振消费 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加强支持[3] 财政收入结构 - 非税收入增长主要源于地方多渠道盘活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出租出借收入增加[2] - 财政收入对非税收入依赖度下降 反映财政收入结构改善[2] 财政支出重点 - 基层"三保"支出需优先保障 包括保基本民生 保工资 保运转[3] - 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各地需足额安排"三保"支出预算并强化动态监测[3] - 隐性债务置换工作持续推进 以减轻还本付息压力 腾出资金用于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3]
国债期货日报:美联储转鸽,国债期货全线收涨-20250826
华泰期货· 2025-08-26 05: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国内债市短期承受供给与资金扰动压力,央行虽维持宽松但政策呵护有限,资金利率上行使国债期货反弹乏力;美国方面,美联储立场转鸽,短期风险偏好改善,利率曲线陡峭化压力上升;中美债市在资金面与政策基调上的差异正在加大,国内稳中偏紧,美国则向宽松转向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利率定价跟踪指标 - 物价指标:中国CPI(月度)环比0.40%、同比0.00%,中国PPI(月度)环比 -0.20%、同比 -3.60% [9] - 经济指标(月度更新):社会融资规模431.26万亿元,环比 +1.04万亿元、+0.24%;M2同比8.80%,环比 +0.50%、+6.02%;制造业PMI49.30%,环比 -0.40%、-0.80% [9] - 经济指标(日度更新):美元指数98.42,环比 +0.70、+0.72%;美元兑人民币(离岸)7.1680,环比 -0.018、-0.25%;SHIBOR 7天1.48,环比 +0.02、+1.44%;DR0071.52,环比 +0.05、+3.67%;R0071.67,环比 -0.26、-13.67%;同业存单(AAA)3M1.55,环比 +0.00、-0.07%;AA - AAA信用利差(1Y)0.08,环比 +0.01、-0.07% [10] 二、国债与国债期货市场概况 - 展示国债期货主力连续合约收盘价走势、各品种涨跌幅情况、各品种沉淀资金走势、各品种持仓量占比、各品种净持仓占比(前20名)、各品种多空持仓比(前20名)、国开债 - 国债利差、国债发行情况等图表 [12][15][17][20] 三、货币市场资金面概况 - 展示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统计、地方债发行情况图表 [26] 四、价差概况 - 展示国债期货各品种跨期价差走势、现券期限利差与期货跨品种价差(4*TS - T)、(2*TS - TF)、(2*TF - T)、(3*T - TL)、(2*TS - 3*TF + T)等图表 [29][34][35] 五、两年期国债期货 - 展示现券期限利差与期货跨品种价差(2*TS - 3*TF + T)、TS主力合约IRR与资金利率、两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隐含利率与国债到期收益率、TS主力合约近三年基差走势、TS主力合约近三年净基差走势等图表 [39][40][45][48] 六、五年期国债期货 - 展示五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隐含利率与国债到期收益率、TF主力合约IRR与资金利率、TF主力合约近三年基差走势、TF主力合约近三年净基差走势等图表 [50][56] 七、十年期国债期货 - 展示十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隐含收益率与国债到期收益率、T主力合约IRR与资金利率、T主力合约近三年基差走势、T主力合约近三年净基差走势等图表 [57][58][60] 八、三十年期国债期货 - 展示三十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隐含收益率与国债到期收益率、TL主力合约IRR与资金利率、TL主力合约近三年基差走势、TL主力合约近三年净基差走势等图表 [64][67][70] 策略 - 单边:回购利率回落,国债期货价格震荡,建议2512逢高做空 [4] - 套利:关注TF2512基差回落 [4] - 套保:中期存在调整压力,空头可采用远月合约适度套保 [4]
切实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新华网· 2025-08-22 23:55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安排 - 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达103415亿元 同口径增长8.4% [2] - 均衡性转移支付安排27340亿元 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安排4795亿元 [2] - 上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9.29万亿元 占年初预算89.8% 进度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 [2] 地方财政执行情况 - 北京市对区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下达1719.7亿元 同口径增长8.3% [3] - 河南省县级"三保"支出累计达1738.7亿元 同比增长16.2% 高于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 [3] - 辽宁省修订2025年省级"三保"保障清单 落实六项长效机制 [3] 民生领域支出增长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 同比增长3.4% [4]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8% 教育支出增长5.7% 卫生健康支出增长5.3% [4]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5元至99元/年 [4] 民生政策实施 - 育儿补贴制度按每孩每年3600元标准实施 中央财政安排预算900亿元 [4] - 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 [4] - 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全国总体2%比例提高 [4] 制度保障机制 - 建立财政运行监测机制 设立9类27项监测指标 [3] - 山东省制定"三保"清单 明确保障范围及标准 [6] - 河南省实施"三保"标识管理 县级月度支出调度管理 [6]
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 切实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经济日报· 2025-08-22 23:40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与基层"三保"保障 - 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达103415亿元 同口径增长8.4% 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27340亿元 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4795亿元 [2] - 上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9.29万亿元 占年初预算89.8% 下达进度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 均衡性转移支付下达2.73万亿元 同比增长7.5% [2] - 隐性债务置换工作减轻地方还本付息压力 腾出资源用于保民生促发展 [2] 地方财政执行与监测机制 - 北京市上半年对区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下达1719.7亿元 同口径增长8.3% 建立财政运行监测机制设9类27项指标 [3] - 河南省上半年县级"三保"支出1738.7亿元 同比增长16.2% 高于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 [3] - 辽宁省修订2025年省级"三保"保障清单 落实财力下沉等6项长效机制 [3] 民生领域财政支出增长 - 全国前7个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 同比增长3.4% 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8% 教育支出增长5.7% 卫生健康支出增长5.3% [4] - 实施育儿补贴制度 每孩每年3600元 中央财政安排预算900亿元 [4]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5元至99元 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2% [4] 长效制度保障机制 - 中央层面构建"三保"长效机制 采取压实责任/增强财力/强化库款调度等措施 [7] - 山东省明确制定"三保"清单 严格预算审核 优先安排稳定财力保障"三保"支出 [7] - 河南省实施"三保"标识管理 县级月度支出调度管理 确保全省"三保"运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