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资产

搜索文档
要盯紧保险资金动向了
格隆汇· 2025-08-09 12:00
A股市场现状 - 7月以来A股表现强势 上证指数逼近去年10月高点3674点 市场对突破4000点存在分歧 [3] - 2024年上证指数累计上涨22.2% 沪深300上涨19.6% 中证500和中证1000分别上涨16.5%和16.2% [7] - 银行板块领涨 中证银行指数2024年累计暴涨53% 连续两年领涨A股 [8] 资金面分析 - 2017年北向资金净买入2000亿元 推动蓝筹50行情 上证50全年大涨30% [4][5] - 2020-2021年公募基金主导市场 公募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从2019年6.8%升至2021年13.6% [7] - 2024年ETF规模达3.7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83% 股票型ETF流入1.05万亿元 同比增长92% [8] - 保险资金持股规模从2024Q1的2万亿元增至2025Q1的3万亿元 [9] 机构资金格局 - 五大主力机构(公募/ETF/保险/北向/私募)合计持仓15万亿元 占A股流通市值40% [14] - 公募主动基金占比从2021年13.6%回落至2024年10.3% [14] - 北向资金2024年净流出615亿元 为互联互通机制创设以来首次年度净流出 [14] - 私募占比从2021年9.4%降至2024年6% [16] 未来资金动向 - 保险资金有望成为主要增量 政策要求国有险企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30%投资A股 [18] - 保险资金考核周期延长至3年以上 降低短期股价波动影响 [18] - 债券收益率走低推动保险资金增加权益配置 偏好高股息板块 [19] 投资机会展望 - 政治局会议政策定调将影响市场方向 若反内卷力度超预期可能推动牛市 [20] - 若市场转向保守 红利板块可能跑出超额收益 [20] - 周期红利(石油石化/煤炭/钢铁)相对估值优势明显 7月初以来钢铁涨20.8% 建材涨17.9% [22] - 银行与周期红利比价达历史90%分位数 周期板块修复潜力较大 [22]
要盯紧保险资金动向了
格隆汇APP· 2025-08-09 11:52
市场表现与资金面分析 - 7月以来A股市场表现强势,上证指数接近去年10月高点3674点,部分投资者预期可能突破3731点并冲击4000点,但也有观点认为当前估值过高且对经济增长预期过于乐观 [2] - 市场行情走向最终取决于资金面,资金净流入驱动市场上行,净流出则导致下跌 [3] - 2017年上证50全年大涨近30%,远超上证指数6.5%和中证1000指数-17%的表现,主导力量为北向资金,当年净买入近2000亿元 [4] - 2020-2021年2月沪深300创历史新高5930点,PE达17.5倍远超10年平均12.3倍,主导力量为公募主动型基金,2020年公募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11.6%,2021年升至13.6% [5][8] - 2024年以来上证指数涨22.2%,沪深300涨19.6%,中证500涨16.5%,中证1000涨16.2%,银行板块领涨53% [8] 资金结构与主导力量 - 2024年A股ETF市场规模达3.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3%,股票型ETF流入1.05万亿元同比增92%,国家队和保险资金为主要流入方 [9] - 保险资金持股规模从2024Q1的2万亿元增至2025Q1的近3万亿元 [9] - 沪深300中银行行业占比14.9%,保险资金偏好大票、蓝筹、红利资产 [9] - 2024年A股自由流通市值43.6万亿元,散户占比54%,公募10.3%,保险8.8%,外资7.5%,私募6% [11] - 五大机构资金(公募主动、ETF、保险、北向、私募)合计持仓15万亿元,占流通市值40% [14] 未来资金趋势与市场风格 - 公募主动基金占比从2021年13.6%回落至2024年10.3% [15] - 北向资金2024年净流出615亿元,为2014年以来首次年度净流出 [15] - 私募占比从2021年9.4%降至2024年6% [17] - 保险资金有望成为未来主要增量,政策要求2025年起大型国有险企每年新增保费30%投资A股,并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 [20][21] - 债券收益率走低推动保险资金加大权益配置,尤其高股息板块 [22] 投资机会与板块选择 - 若政策力度超预期可能推动牛市,否则市场可能重回红利主线 [24] - 红利板块分为三类:类债红利(银行、电力、交通运输)、周期红利(石油石化、煤炭、钢铁)、消费红利(家电) [24] - 周期红利可能更具爆发力,银行与周期红利比价达历史90%分位数,均值回归概率大 [25] - 7月初以来钢铁涨20.8%、建筑材料涨17.9%、基础化工涨17.6%,公用事业涨2.2%、银行涨4.5% [25]
悄然“逆袭” 超百只主动权益基金净值创新高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7:16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表现 - 截至6月25日全市场超过180只主动权益基金单位净值创历史新高 其中超半数基金成立时长超过1年 最长成立时间接近14年 [1] - 10只主动权益基金自成立以来净值实现翻倍上涨 涨幅最高为金元顺安元启(成立以来涨幅超450%) 广发多因子(成立以来涨幅超340%)和大成景恒(成立以来涨幅接近300%)紧随其后 [2] - 今年以来约八成主动权益基金实现上涨 涨幅超10%的基金约1100只 涨幅超50%的基金中主投医药的基金占比超七成 [4] 领先基金产品特征 - 金元顺安元启主要投资小盘股 由基金经理缪玮彬管理 截至一季度末规模超10亿元 自2022年8月22日起持续暂停申购 [2] - 广发多因子采用基本面因子、管理因子和价格因子精选个股 大成景恒结合量化投资与主动投研 两只产品均偏向量化投资策略 [2][3] - 多只成立超5年的基金涨幅显著 包括金信智能中国2025、光大欣鑫、诺安多策略等自成立以来涨幅均超120% [3] 行业板块表现 - 创新药板块表现突出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今年以来涨幅超90% 前十大重仓股全部为港股医药标的 包括荣昌生物、科伦博泰生物等 [4]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今年以来涨幅达78.59% 重仓泽璟制药、信达生物等创新药企业 基金经理重点关注创新药板块政策支持与业绩兑现机遇 [4][5] - 主投港股、医药、北交所、新消费和科技方向的基金涨幅居前 医药基金在涨幅领先产品中占据主导地位 [4] 机构配置策略 - 创新药、科技和红利成为机构共识较高的三大配置方向 "哑铃型"策略(一端进攻一端防守)受到青睐 [6] - 创新药板块基本面和情绪面形成共振 2025-2026年港股创新药企业可能进入收获期 建议关注国际化潜力和商业化能力标的 [6] - 科技方向关注AI算力供应链和应用环节(如AI眼镜、AI玩具) 因海外科技大厂用户活跃度增长和模型能力提升 [6] - 红利资产在利率下行环境下吸引力提升 银行理财和保险资金可能加大配置 当前拥挤度和估值仍具投资性价比 [7] - 科技成长方向因拥挤度和相对收益处于历史低位 叠加季节效应 可能占优 建议关注"科技+红利"哑铃策略 [7]
私募上半年成绩单出炉 事件应对成致胜关键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7:16
私募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知名主观多头私募业绩分化显著 同犇投资旗下代表产品取得大幅正收益 得益于新消费板块崛起[2] - 上海一家知名私募旗下产品今年以来亏损超过20% 因重仓配置油气板块[2] 投资方向影响 - 投资方向对上半年私募业绩产生深刻影响 新消费板块景气度高企 细分赛道包括潮流玩具 谷子经济 宠物食品 高端美妆[2] - 机构聚焦人工智能 新消费 创新药和红利资产等方向 同犇投资自2024年11月将投资重点从大消费变为新消费[1][2] 市场环境特征 - 上半年股票市场主基调为宽幅波动叠加结构性机会 行业出现DeepSeek时刻[3] - 海外扰动因素代表外部风险 冲击影响有限 但持续时间和强度不易预期[3] 机构策略调整 - 源乐晟资产反思银行保险板块配置比例较低 未来将加大研究关注[3] - 钦沐资产提前制定内循环为主投资计划 应对海外扰动因素[3] 下半年展望 - 私募机构对下半年行情较为乐观 看好人工智能 新消费 创新药和红利资产[5][6] - 致顺投资延续科技+消费双主线 科技主线内涵将更丰富 扩散至金融科技 生物科技等方面[6] - 源乐晟资产主要配置新消费 创新药 科技及有色金属 略增科技股配置基于AI算力领域投资逻辑信心[6] - 清和泉资本看好AI应用 上游资源 新消费 创新药 优质红利资产 认为中国市场估值相对偏低 美元走弱有利资本回流[6]
红利资产符合资产配置的底仓思维,国企红利ETF(159515)逆市红盘
搜狐财经· 2025-08-08 06:02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 - 中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上涨0.14%至2025年8月8日13:42 [1] - 成分股中华菱钢铁上涨2.58%、新钢股份上涨2.12%、宝钢股份上涨2.04%、中国移动上涨2.02%、安徽建工上涨1.65% [1] - 跟踪该指数的国企红利ETF上涨0.26%至1.16元 [1] 基金规模增长 - 国企红利ETF近1周规模增长109.90万元 [1] - 新增规模在跟踪同一指数的可比基金中排名1/2 [1] 红利资产特性 - 红利资产具备稳定现金流回报、低波动性和长期复利效应 [1] - 长期持有红利资产相对于沪深300指数具有较高胜率 [1] - 新"国九条"政策明确提升股息率导向 [1] 行业配置策略 - 稳定型红利品种(银行、公共事业)优于周期型红利品种 [2] - 全球需求及国内"地产+基建"上行拐点尚未到来 [2] - 稳定型红利资产具备防御属性且更具配置价值 [2] 指数编制规则 - 中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从国有企业选取100只高股息率、分红稳定且具流动性的证券 [2] - 指数反映国有企业高股息率证券的整体表现 [2] 指数权重结构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16.77% [2] - 前三大权重股为中远海控(2.36%)、冀中能源(2.00%)、山煤国际(1.47%)[2][4] - 权重股包含山煤国际(-1.25%)、山西焦煤(-0.95%)、潞安环能(-0.63%)等当日下跌个股 [4]
红利低波ETF泰康(560150)冲击6连涨,A股上市公司中期分红升温,红利资产已成长期配置焦点
新浪财经· 2025-08-08 05:26
红利低波ETF泰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8日午间收盘 红利低波ETF泰康上涨0.08% 冲击6连涨 成交826.66万元[1] - 跟踪指数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上涨0.26% 成分股万和电气上涨6.28% 分众传媒上涨2.06% 中国移动上涨1.98% 隧道股份上涨1.81% 安徽建工上涨1.24%[1] - 截至8月7日 基金规模达9.15亿元 创近1年新高 近2周份额增长2800.00万份[1] 资金流向 - 近5个交易日内有3日资金净流入 合计净流入2226.77万元[1] - 银行板块作为优质债权拥有者 具备更高夏普比率和稳定年化回报预期[2] 中期分红趋势 - 截至8月6日 A股已有114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中报 34家公司实施中期分红方案 合计现金分红总额约160亿元[1] - 超300家上市公司发布筹划2025年中期分红公告 释放稳定股东回报信号[1] 政策与市场环境 - 低利率环境下红利资产收益相对较高且稳定 成为投资者关注重点[2] - 政策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 提高红利资产长期配置需求[2] -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增量政策持续落地 增强银行板块吸引力[2] 指数编制规则 - 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选取50只流动性好、连续分红、红利支付率适中、每股股息正增长且股息率高波动率低的证券[2] - 采用股息率加权方式 反映高分红低波动证券的整体表现[2] 产品信息 - 红利低波ETF泰康(560150) 场外联接(A类021415 C类021418)[3]
强劲的分红浪潮即将袭来!300红利低波ETF(515300)强势翻红,助力布局A股优质红利资产
新浪财经· 2025-08-08 03:48
指数表现 - 沪深300红利低波动指数上涨0.24% [1] - 成分股中国移动上涨1.99%,宝钢股份上涨1.77%,浦发银行上涨1.65%,光大银行上涨1.21%,国投电力上涨1.13% [1] - 300红利低波ETF(515300)上涨0.29%,近1周累计上涨1.23% [1] 基金数据 - 300红利低波ETF盘中换手0.95%,成交5417.68万元 [1] - 近1月日均成交1.41亿元 [1] - 最新规模达56.09亿元 [1] - 近23个交易日内合计资金流入4779.50万元 [1] - 近5年净值上涨64.25%,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55/1003,居于前5.48% [2] 收益能力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13.89%,最长连涨月数为5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14.56% [2] - 涨跌月数比为39/32,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3.57% [2] - 年盈利百分比为80.00%,历史持有3年盈利概率为100.00% [2]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10.40% [2] 权重股 - 沪深300红利低波动指数前十大权重股为中国神华、格力电器、中国石化、双汇发展、大秦铁路、美的集团、中国建筑、宝钢股份、华域汽车、中国移动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35.09% [2] 分红动态 - A股已有30家公司披露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现金分红金额合计超百亿元 [2] - 多家上市公司发布筹划2025年中期分红相关公告 [2] 行业观点 - 低利率环境下红利资产收益相对较高且稳定 [3] - 政策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提高红利资产长期配置需求 [3] 投资渠道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沪深300红利低波动ETF联接基金(007606)把握投资机会 [4]
红利国企ETF(510720)官宣第16个月分红,本月分红0.35%,真月月分红
搜狐财经· 2025-08-08 02:20
红利国企ETF分红公告 - 红利国企ETF(510720)宣布第16次分红,分红方案为0.034元/10份基金份额,分红比例0.35%,权益登记日为8月12日,现金红利发放日为8月18日 [1] - 该ETF跟踪上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聚焦高股息央国企,近12个月股息率超过4%,领先同类其他指数 [1]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上证国有企业红利ETF发起联接A(021701)和国泰上证国有企业红利ETF发起联接C(021702) [1] 红利资产特点 - 红利资产具有稳定的现金流回报、较低波动特性、长期复利效应等特点 [1] - 历史数据显示,当持有时期较长时,红利资产相对于沪深300等宽基指数有着较高的胜率 [1] - 政策层面鼓励上市公司分红,新"国九条"明确提升股息率导向,红利资产符合资产配置的底仓思维,具有长期配置逻辑 [1] 基金分红机制 - 基金收益分配原则包括:在符合分红条件下可进行分配,分配方式为现金分红,每月可进行评估及收益分配 [3] - 当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超过标的指数同期增长率时,可进行收益分配 [3] - 每一基金份额享有同等分配权,分红不一定来自基金盈利,不代表总投资的正回报 [3]
港股红利板块大涨,恒生红利低波ETF(159545)最新规模超40亿元,居同标的ETF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14:56
红利指数表现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今日上涨1.1% 本周实现四连阳 [1][6] - 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今日上涨0.3% 滚动市盈率8.4倍 自发布以来估值分位数77% [4] - 中证红利指数与中证红利价值指数均上涨0.2% 前者滚动市盈率7.8倍 估值分位数73.9% [1][7] 资金流向 - 恒生红利低波ETF(159545)今日获1020万份净申购 [1] - 该ETF近一月资金净流入超15亿元 最新规模超40亿元 居同标的ETF首位 [1] 行业结构 - 高股息指数成分股中银行、煤炭、交通运输行业合计占比约80% [7] 市场驱动因素 - 低利率环境下红利资产收益相对较高且稳定 成为投资者关注重点 [1] - 政策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 提高红利资产长期配置需求 [1]
财税新规如何影响红利资产?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喜提四连阳,连续2日获资金净流入!险资“长钱”后续或增配哪些方向?
搜狐财经· 2025-08-07 10:08
港股红利ETF基金表现 - 8月7日港股震荡上行 港股红利ETF基金收涨0.78%并实现四连阳 [1] - 近2日资金连续净流入超1300万元 [1] - 基金最新规模超30亿元 在同指数ETF中规模领先 [8] - 基金连续13个月月度分红 为港股红利类ETF中分红次数最多 [8] 指数成分股表现 - 标的指数成分股多数冲高 银行股悉数上涨 农业银行涨超2% 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涨超1% [3] - 前十大成分股中交通运输板块表现突出 海丰国际涨3.28% 东方海外国际涨1.57% [4] - 能源板块表现分化 中国海洋石油涨1.07% 中国石油股份涨0.37% 中煤能源微跌 [3][4] 险资配置行为分析 - 2025年以来险资密集举牌高股息标的 涉及银行/能源/物流等行业 [6] - 举牌标的股息率普遍高于4% 其中中国神华达6.70% 邮储银行达5.08% [7] - 险资偏好H股因估值更低且享税收优惠 通过沪港通投资H股可享与A股相同税收待遇 [8] 政策影响分析 - 自2025年8月8日起新发行国债/地方债/金融债券利息收入将恢复征收增值税 [5] - 税收调整后险资可能转向更具税收优势的投资品种 高股息资产吸引力预计提升 [6] - 长期看权益配置有望持续提升 高股息OCI股票配置可能增加 [6] 产品特性与优势 - 基金采用100%纯粹高股息选股策略 支持T+0交易且不占用QDII额度 [8] - 作为ETF两融标的提供多元交易方式 场外联接基金为全市场首只港股红利指数基金 [8] - 保险公司偏好红利股因符合IFRS9和IFRS17准则要求 有助于平滑利润波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