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长行情

搜索文档
含“科”量空前提升,如何捕获科技股行情?
虎嗅· 2025-09-25 09:09
题图|AI生成 2023年7月,农冰立开始管理他在景顺长城的第一个产品景顺长城品质长青混合A,对成长股有敏锐嗅觉和广阔视野的他, 在2023年四季度开始重仓了受益AI产业爆发的PCB、光模块龙头,在科技成长行情中一路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 年9月19日,该基金近一年收益141.88%(同期业绩基准37.43%)。 这是今年科技成长风格表现优异的缩影。 今年以来A股表现可谓惊艳,其中科技成长板块是上涨的主力。包括人形机器人、创新药、AI算力、新能源电池、军工等 板块轮番表现,市场充满了赚钱效应。甚至可以说,今年的市场本质上是科技成长行情推动的。主动权益基金也迎来了明 显的业绩改善,中证主动偏股型基金指数年内收益已经达到31.47%。(数据来源:Wind,截至9月19日,下同) 证监会主席吴清最近也表示,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含"科"量上升,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 已明显高于银行、房地产行业市值合计占比。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 展望接下来的行情,投资者最关心的是,这轮科技股行情能否持续,以及如何更好地把握这轮投资机会?选择通过 ...
机器人指数ETF(560770)逆市翻红,当前科技行情进展到哪里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6:17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震荡回调 三大指数下跌 机器人概念午后走高 机器人指数ETF(560770)上涨0.40% 秦川机床和华东数控等多股涨停 丰立智能和拓斯达等涨超5% [1] - 两市成交额快速突破2万亿元 较昨日此时放量超900亿元 连续第15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 [1] - TMT成交额占全部成交额比例约40% 较年初Deepseek驱动和2023年GPT驱动时的成交额占比新高仍有空间 [1] 机构观点 - 科技板块调整更多是情绪扰动 前期涨幅较大赛道短期内或将存在波动 [2] - 赚钱效应极致聚焦于算力产业链 抱团现象强化 [3] - 若后续资金出现高切低或增量资金有新开仓意愿 6月以来涨跌幅相对落后但近一月盈利未明显下调且后续具备潜在催化的细分科技方向值得关注 包括机器人、半导体设备、电池等行业 [6] 产业发展 - 机器人产业加速推进 技术侧AI大语言模型与视觉语言模型融合迭代提升理解能力 多模态传感器融合提升感知能力 [3] - 产业侧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获得中国移动1.24亿元订单 为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最大单笔订单 标志行业从技术验证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 [3] - 优必选Walker S系列进入部分车企参与质检流程 工业场景渗透加速 [3] - 中国信通院预测2045年后我国在用人形机器人数量将超过1亿台 覆盖工业制造、家庭服务、医疗辅助、特种作业等多个场景 整机市场规模可达约10万亿元级别 [7] 产品信息 - 机器人指数ETF(560770)追踪中证机器人指数 覆盖机器人产业链各个领域 [6] - 标的指数前十大成份股包括汇川技术(权重9.65%)、科大讯飞(9.00%)、石头科技(5.76%)、大华股份(4.98%)、中控技术(4.26%)、大族激光(4.08%)、双环传动(3.27%)、机器人(3.26%)、云天励飞(3.22%)、科沃斯(2.89%) [7] - 该ETF基金还配置场外联接基金(A:020481 C:020482) [8]
超30亿,跑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8-13 05:58
股票ETF市场资金流向 - 昨日股票ETF市场资金净流出30.77亿元 总规模达3.85万亿元 [1][3] - 港股市场ETF净流入49.88亿元 债券ETF净流入13.79亿元 [2][3] - 宽基ETF净流出52.98亿元 但规模增加97.71亿元 [5][6] 资金流入重点指数及产品 - 恒生科技指数单日净流入11.64亿元 近5日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流入超31亿元 [3] - 证券公司指数近5日资金流入超27亿元 证券保险ETF单日流入1.5亿元 [3][4] - 恒生互联网ETF单日净流入9.36亿元 规模257亿元 恒生科技指数ETF规模339.68亿元 [4] 资金流出主要领域 - 科创50指数单日净流出36.84亿元 科创50ETF流出超25亿元 [1][6] - 半导体芯片相关ETF集体净流出 科创芯片ETF流出12.81亿元 半导体ETF流出8亿元 [6] - 创业板ETF及创业板50ETF出现获利了结现象 [6] 机构市场观点 - 国泰基金看好港股红利行情 认为A/H股溢价收窄带来机会 [3] - 华安基金强调港股通央企红利策略优势 指出央国企分红意愿和能力较强 [3] - 博时基金看好AI产业催化的科技成长行情 认为市场风险偏好维持高位 [7]
广发高端制造A三年跌53%垫底,管理费累计4.56亿,刘格菘或面临浮动费改大考
新浪基金· 2025-05-07 08:37
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 证监会主席吴清强调将通过浮动管理费机制改变公募基金"旱涝保收"现状 直指行业管理费与业绩脱钩痛点 [1] - 近三年权益类基金表现显示 即便业绩大幅回撤 管理费仍居高不下 矛盾突出 [1] 典型基金业绩与管理费数据 - 广发高端制造A近三年回报-53.01% 但累计收取管理费4.56亿元 2024-2022年分别收取0.88亿/1.49亿/2.19亿 [3] - 中欧医疗健康A规模311.79亿元居首 近三年业绩下跌32.55%却收取管理费22亿元 2024-2022年分别收取4.27亿/7.60亿/9.83亿 [3] - 景顺长城新兴成长A等百亿级基金呈现"规模越大 亏损越重 收费越高"现象 [3] 明星基金经理表现 - 刘格菘基金经理指数近三年回报-27% 近两年-17% 显著跑输沪深300指数 在管规模缩水至321.71亿元(较去年末减少5.7%) [4] - 刘格菘管理的广发科技先锋近三年跌24.17%合计收4.74亿管理费 广发小盘成长A近三年跌26.50%合计收3.57亿管理费 [6] 基金财务数据 - 广发科技先锋2024年收入7.82亿元 2023年亏损38.9亿元 2022年亏损43.78亿元 [6] - 广发小盘成长A 2024年亏损2.65亿元 2023年亏损26.3亿元 2022年亏损27.53亿元 [6] 行业未来趋势 - 浮动管理费改革将迫使基金公司从追求规模转向注重投资回报 明星产品或告别依赖规模增长的"躺赢"时代 [11] - 行业可能呈现强者愈强 小型机构加速淘汰趋势 投资研究能力和风控体系将更关键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