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

搜索文档
科伦药业跌2.01%,成交额1.7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52.5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2:4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3日盘中下跌2.01%至36.54元/股 成交额1.74亿元 换手率0.36% 总市值583.9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952.52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634.64万元(买入653.65万元占比3.75% 卖出1288.29万元占比7.40%) 大单净卖出317.87万元(买入2850.56万元占比16.37% 卖出3168.43万元占比18.20%) [1] - 年内股价上涨24.16% 近5日跌0.90% 近20日跌4.35% 近60日涨0.16% 年内2次登龙虎榜 最近4月30日净买入3187.92万元(买入总额2.54亿元占比17.58% 卖出总额2.22亿元占比15.37%)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0.83亿元 同比减少23.20% 归母净利润10.01亿元 同比减少44.4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6.9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3.86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3.42万户 较上期增加2.55% 人均流通股38,138股 较上期减少2.49% [2]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增持1269.42万股至4259.95万股(第三大股东) 香港中央结算减持270.86万股至3998.63万股(第四大股东) 工银前沿医疗股票A增持100.88万股至2700.88万股(第五大股东) [3] - 广发多因子混合持股2423.35万股不变(第六大股东)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减持57.96万股至2007.32万股(第七大股东) 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减持432.34万股至1834.23万股(第八大股东) [3] - 广发医疗保健股票A减持136.37万股至1453.83万股(第十大股东) 创新药ETF退出十大股东行列 [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大输液产品开发生产销售 收入构成:非输液48.37% 输液41.28% 研发项目7.01% 其他3.33%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 概念板块包括抗癌药物 抗癌治癌 创新药 仿制药 生物医药等 [2]
港股通创新药再陷调整,中国生物制药跌超3%!100%创新药研发标的“520880”跌逾1.7%溢价走高
新浪基金· 2025-09-23 02:38
市场表现 - 港股通创新药ETF早盘高开低走 场内价格下跌1.74% 成交额超1.4亿元[1] - 成份股普遍下跌 映恩生物-B跌幅超7% 中国生物制药跌超4% 石药集团跌超3%[1] 政策动态 - 香港特区提出共建大湾区临床试验协作平台 成立真实世界研究及应用中心以加速创新药审批转化[3] - 国家药监局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流程 符合条件的申请将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3] 行业前景 - 创新药行业正从数量逻辑向质量逻辑转换 2025年需重点关注差异化和国际化管线[4] - 行业需求复苏且供给端持续出清 国产替代与并购整合趋势延续[4] - ADC/双抗/细胞治疗等赛道中国药企凭借高效率低成本开发优势呈现领先[4] - 政策全链条鼓励创新推动商业模式改善 多元化支付体系推进成为重点[4] 产品特征 - 港股通创新药ETF为首只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的ETF 完全不含CXO成分[5] - 指数100%聚焦创新药研发 为纯正创新药投资标的 场外可通过联接基金025221参与[5]
甘李药业跌2.01%,成交额3.2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884.6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2:3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3日盘中下跌2.01%至72.12元/股 成交额3.26亿元 换手率0.80% 总市值430.9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884.67万元 特大单净流出378.3万元 大单净流出1506.38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67.31%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2.51%/1.69%/27.47%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67亿元 同比增长57.18%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6.04亿元 同比增长101.96%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7.73万户 较上期增加3.08% 人均流通股7165股减少2.99% [2] -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17.48万股至750.99万股 南方中证500ETF增持69.27万股至536.87万股 [3] - 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减持24.16万股至580.26万股 华安聚优精选退出十大股东 [3] - 创新药ETF(159992)新进持股340.55万股 南方阿尔法混合新进持股264.69万股 [3]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重组胰岛素类似物原料药及注射剂 收入构成生物制品占比95.05% [1] - 1998年6月成立 2020年6月A股上市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生物制品 [1] 分红回报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6.12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0.18亿元 [3]
华海药业跌2.01%,成交额1.6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298.8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2:0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3日盘中下跌2.01%至21.97元/股 成交额1.66亿元 换手率0.51% 总市值328.9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298.83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873.49万元 大单净卖出425.33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4.68% 近5日下跌6.91% 近20日下跌1.96% 近60日上涨12.95% [1] - 年内2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9月9日净卖出5310.11万元 买入总额2.92亿元(占比13.12%) 卖出总额3.45亿元(占比15.50%) [1]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股东户数5.24万户 较上期减少16.37% 人均流通股27,781股 较上期增加18.71%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5.16亿元 同比下降11.93% 归母净利润4.09亿元 同比下降45.3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9.89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0.16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003095)增持1223.39万股至3324.68万股 位列第三大流通股东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491.59万股至1889.75万股 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 [3] - 南方中证500ETF(510500)增持215.80万股至1341.76万股 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3]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多剂型仿制药、生物药、创新药及特色原料药研发生产销售 [1] - 收入构成:成品药销售61.86% 原料药及中间体销售36.75% 其他业务合计1.40% [1] - 所属申万行业: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 概念板块涵盖AI医药、仿制药、创新药、细胞治疗、生物医药 [2]
九洲药业跌2.21%,成交额1.0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24.5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2:0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3日盘中下跌2.21%至18.58元/股 成交额1.07亿元 换手率0.64% 总市值165.2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924.52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6.79%和7.58%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6.06%和23.95%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40.91% 近5日/20日/60日涨跌幅分别为-8.29%/1.85%/23.44% [1] 经营业绩与业务构成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71亿元 同比增长3.86% 归母净利润5.26亿元 同比增长10.70%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CDMO业务79.81% 特色原料药及中间体18.22% 其他业务1.96%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5.37万户 较上期减少0.57% 人均流通股16,571股 [2] - 华宝中证医疗ETF增持46.77万股至1778.54万股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减持438.84万股至1342.63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208.39万股至1255.55万股 [3] 市场交易与分红记录 - 年内1次登陆龙虎榜 最近4月15日净买入5109.56万元 买卖总额占比分别为13.92%和7.73%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1.83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12.45亿元 [3] 行业属性与业务定位 - 属于医药生物-医疗服务-医疗研发外包行业 概念板块涵盖CRO/创新药/生物医药等 [2] - 公司专注于化学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一只涨450%,一只涨150%,这两家“凤凰之星”获奖公司做对了什么?
凤凰网财经· 2025-09-23 01:50
自去年获得"2024凤凰之星上市公司评选"的"港股最具成长性上市公司"以来,康方生物和泡泡玛 特备受资本市场青睐,截至9月21日,股价已分别涨超150%、450%。 这两家分属不同赛道的企业,用持续攀升的股价,诠释了"凤凰之星上市公司评选"对优质标的的精 准预判。这份前瞻性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逻辑? 标普全球中国区主席、标普信评首席执行官黄直(中)为"2024凤凰之星上市公司评选"获奖企业颁 奖。 01 "凤凰之星"最具成长性上市公司为什么能股价大涨? 两家企业分属不同的行业,却走出了相似的股价曲线,这背后并非偶然的市场炒作,而是多重优势 共振的结果。 首先,扎实的业绩是两家企业获得资本市场认可的前提。 2025年上半年,康方生物实现营业收入14.12亿元,同比增长33.7%,这一增长源于其持续推进核 心产品的商业化进程,如推动卡度尼利、依沃西两款产品被纳入医保目录。 而泡泡玛特则坚持因地制宜的国际化策略。据泡泡玛特内部人士介绍,泡泡玛特致力于在全球签约 艺术家,以满足不同地区消费者的需求,并且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打造更多符合本土消费者喜爱的产 品。在泰国,泡泡玛特推出LABUBU的泰服产品;在巴黎卢浮宫,泡泡玛 ...
“924行情”这一年:1500只股票翻倍,你错过了哪只?
第一财经· 2025-09-23 00:48
2025.09. 23 1500只股票翻倍 一轮牛市中最为投资者梦寐以求的就是买到翻倍股。本轮牛市以来,已有千余只股票实现翻倍。 本文字数:2231,阅读时长大约1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魏中原 封图 | AI生成 2024年9月24日,A股市场在政策"组合拳"发布后迎来历史性大涨,回望当日,大盘确认了新一轮牛 市的起点。 眨眼,"924行情"一周年将至,一年来,创业板指、科创50、北证50、微盘指数4只股指涨幅超过 100%,机器人、半导体、创新药赛道轮动引爆结构性牛市。全市场个股平均涨幅达84.2%、中位数 58.6%,超过1500只个股实现翻倍,其中170只个股涨幅超过300%,有3只个股涨幅突破10倍,成 为散户津津乐道的"造富神话"。 全A股五次日成交额超3万亿都发生在这一年间。与此同时,市场结构、行业轮动、市值分布等方面 均发生了深刻变化:A股市场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电子行业总市值历史性超越银行业,成为 A股市场的市值新霸主;寒武纪股价一度超越贵州茅台;ETF规模突破5.31万亿元…… 数据显示,2024年9月24日-2025年9月22日(下称"期间"),全市场共计1508只股股价翻倍, ...
技术突破领航 科技股成A股、港股市场最强主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00:06
A股科技板块表现 - 通信指数年内大涨超64% 电子 传媒 计算机等指数均涨超20% [1] - 机械设备与汽车板块受益机器人概念涨超20% 医药生物板块因创新药概念涨超20% [1] - 光模块指数年内大涨超125% 电路板 PEEK材料 CRO 人形机器人等10余个概念指数涨逾50% [1] 科技龙头公司股价表现 - 工业富联年内大涨超230% 市值突破万亿元 成为TMT板块首只万亿市值公司 [1] - 12只千亿市值公司股价翻倍 包括新易盛 中际旭创 天孚通信等CPO概念股 [1] - 胜宏科技 深南电路 东山精密等PCB板块企业及寒武纪-U ST华通等均实现显著涨幅 [1] - 宁德时代 阳光电源 中芯国际 海光信息 汇川技术 百济神州-U 三花智控 拓普集团等创历史新高 [1] 港股科技股表现 - 腾讯控股站上600港元大关 年内涨幅超50% 阿里巴巴一度突破160港元 年内大涨近100% [2] - 网易 携程集团 地平线机器人 腾讯音乐等科网股纷纷创历史新高 [2] 人工智能领域驱动因素 - 大模型快速迭代与多模态融合技术推动应用场景质变 [2] - GPU硬件升级与边缘计算进步支撑算力规模化应用 [2] - 技术突破-场景应用-商业变现形成良性循环 新易盛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83% 净利润增356% [2] - 寒武纪-U上半年营收增速超43倍 净利润增速达296% [2] 创新药领域发展基础 - 靶向药物与细胞治疗研发管线丰富 国产PD-1抑制剂实现技术突破与价格优势 [3] - License-in与License-out交易成为重要商业化路径 上半年中国BD交易总额达608亿美元 [3] - BD交易金额较2024年全年高出37亿美元 同比增长129% [3] 人形机器人产业增长动力 - 优必选获2.5亿元具身智能机器人采购合同 验证商业价值与万亿级市场潜力 [4] - 特斯拉将Optimus提升至核心战略 马斯克预测其未来贡献特斯拉80%价值 [4]
“924行情”这一年:1500只股票翻倍,你错过了哪只?
第一财经· 2025-09-22 23:03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在政策推动下迎来历史性大涨 确认新一轮牛市起点 全市场五次日成交额超3万亿元均发生在该年度 [1] - 创业板指 科创50 北证50 微盘指数四只股指涨幅超过100% 机器人 半导体 创新药赛道轮动引爆结构性牛市 [1] - 全市场个股平均涨幅达84.2% 中位数涨幅58.6% 超过1500只个股实现翻倍 其中170只涨幅超300% 3只个股涨幅突破10倍 [1] 行业表现分布 - 机械设备行业诞生246只翻倍股 电子行业209只 电力设备131只 计算机129只 汽车112只 基础化工107只 生物医药102只 [2] - 涨幅超300%的170只个股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 电子 计算机 汽车等行业 涨幅超500%的42只个股集中在半导体 创新药 CPO等高景气赛道 [2] - 电子行业总市值历史性超越银行业 成为A股市值新霸主 该行业千亿市值股达25只 总市值14.2万亿元 较行情启动时累计增长8万亿元 [6][7] 个股表现特征 - 涨幅前三名个股分别为上纬新材(1753.05%) *ST宇顺(1145.83%) 胜宏科技(1066.69%) 涨幅前30名中12只来自科创板 [2][3] - 翻倍股普遍具备低市值特征(起涨市值多低于50亿元) 且集中在机器人 半导体 创新药 固态电池等政策支持的热门题材领域 [3] - 240只个股下跌(占比约4%) 主要集中在房地产 传统建材及部分消费板块 其中68只跌幅超20% 9只跌幅超50% [4] 市值结构变化 - A股总市值从81.75万亿元增长至117.75万亿元 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千亿市值股从114只增至169只 合计市值从39.58万亿元扩张至57.23万亿元 [6] - 万亿市值企业从9家增至13家 新增宁德时代 工业富联 中芯国际等行业龙头 千亿市值俱乐部从传统金融 能源主导转向电子 生物医药等新经济领域 [5][6][7] - 电子行业新增16家千亿市值企业 集中在PCB(胜宏科技 生益科技 沪电股份)和半导体(芯原股份 寒武纪 华虹公司 澜起科技)赛道 [7]
A股上行趋势仍将延续 三大主线投资机遇值得重视
中国证券报· 2025-09-22 22:31
● 本报记者刘英杰 今年以来,A股交投活跃,两融余额持续增加,市场迎来一轮稳健上涨。Wind数据显示,4月8日以来, 截至9月22日收盘,上证指数累计上涨23.64%,深证成指累计上涨40.51%,创业板指累计上涨71.97%。 中金公司研究部国内策略首席分析师李求索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市场在宏观经济韧 性强、企业盈利向好、全球估值吸引力提升及流动性改善支撑下,中长期向好趋势已然确立。值得关注 的是,市场资金结构显著优化,两融余额虽创历史新高但其健康度远胜往昔,同时外资回流与国内投资 者信心形成正向循环。从中长期看,可聚焦科技创新、出海优势及优质红利三大主线。 市场中长期韧性凸显 "今年4月初为A股市场阶段性底部,可能为全年指数低点,回顾来看也是今年难得的买点。今年A股呈 现较强韧性,全年来看上行机会大,下行风险小。"李求索在谈及今年以来市场表现时表示,A股市场 表现强势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的支撑: 首先,在宏观环境上,年初以来全球宏观形势发生诸多变化,我国经济在内部结构调整与外部贸易摩擦 的双重挑战下韧性凸显,经济数据表现相对稳健,制造业韧性成为重要贡献点,AI、创新药等领域突 破令全球重新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