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药物

搜索文档
2025年人才市场洞察及薪酬指南
搜狐财经· 2025-09-27 23:17
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人才市场洞察及薪酬指南 报告共计:142页 《2025年人才市场洞察及薪酬指南》指出,全球经济增速趋稳但存不确定性,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推动 人才市场供需变化,整体岗位需求缩减但企业聚焦核心战略招揽高质量关键人才,呈现六大趋势:AI产业迅猛发展,大模型 研发、算力人才需求旺盛,首席信息官、大模型算法工程师等岗位薪酬较高;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集成电 路、生物医药等领域关键岗位人才紧缺,如智能驾驶算法人才、芯片设计工程师等;企业重视促变现提效率,市场销售、新 媒体营销及精益生产相关岗位需求增长;区域产业集群特色多元,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带动高质量人才需求,头部企业回流 人才受青睐;品牌出海、链式出海成势,药企、先进制造业等领域海外人才需求多样,涵盖医学、注册、工厂运营等岗位; 企业选才更全面务实,关注AI应用、跨界复合能力,人才择业重视稳定性与企业前景。各行业中,大健康领域聚焦创新药研 发与出海,紧缺ADC研发、海外临床人才;集成电路侧重芯片设计与海外销售,模拟IC设计工程师等需求大;新能源关注研 发与海外布局,电力电子工程师等缺口明显;汽车行业智能化与出海驱动 ...
2025 BPD新加坡生物药工艺发展大会落幕 药明合联:期待更多生物药扬帆出海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15:11
大会概况 - 2025 BPD新加坡生物药工艺发展大会于9月24—26日举行 由药明合联联合举办 汇聚欧洲 北美 中国及亚太地区顶尖生物制药企业与研究机构[1] - 大会通过主题报告和专题研讨探讨行业前沿方向 旨在促进全球制药企业 生物科技公司 供应商和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 推动先进工艺技术在创新药物生产中的应用[1] 技术前沿与创新 - ADC等复杂疗法进入黄金发展期 双抗ADC通过双靶点定向递送机制提升靶向精准性 多载荷ADC通过搭载多种细胞毒性载荷增强肿瘤杀伤疗效[3] - 偶联药物从传统ADC向更广阔的XDC领域演进 载荷从毒素拓展至寡核苷酸等 为精准治疗提供新可能[3] - 智能化工艺和新型原材料应用实现成本优化与效率提升 为产业发展提供清晰路径[1] 药明合联能力展示 - 提供从药物发现到商业化生产的一站式技术平台 赋能客户加速商业化生产[3] - 拥有卓越的审计记录 质量体系通过美国FDA 欧洲EMA等多国监管机构审计[3] - 汇聚全球顶尖生物药与ADC领域人才 具备深厚专业技术积淀与实战经验[3] - 新加坡基地采用模块化厂房设计 集成抗体中间体 偶联原液生产线 偶联制剂生产线和工艺科学实验室[5] - 基地遵循美国FDA 欧洲EMA及中国NMPA的GMP标准 实现全流程合规管控 确保产品全球放行零障碍[5] 国际化与商业化 - 中国ADC药物出海浪潮加速崛起 成为全球ADC产业重要力量[4] - 产品安全性 质量稳定性与合规性是潜在授权方重点关注问题 CMC体系为这些维度提供坚实保障[4] - 药明合联凭借多元学科专业积淀 一站式服务平台和全球审计记录 为客户出海提供支撑[4] - 大会举办专题研讨会和企业技术展示 搭建从技术交流到商业合作的多元化桥梁[4] 行业影响 - 大会是行业前沿技术风向标 成为全球生物药企业展现国际化布局信心的交流平台[6] - 期待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加快落地 更多生物药服务全球患者[6]
盟科药业:与蓬勃生物达成战略合作 联合开发ADC药物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09:15
战略合作 - 盟科药业与蓬勃生物签署ADC药物联合开发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进行若干创新型靶点的抗体偶联药物的发现、研究及开发[2] - 合作将充分发挥盟科药业在"毒素-链接子"平台和蓬勃生物在"抗体开发平台"的行业领先优势[2] - 蓬勃生物为国际领先的生物药开发解决方案提供者 拥有高效的创新生物药发现、开发和产业化能力以及完善的国际质量体系[3] 技术平台 - 盟科药业成功开发新型STOPIN平台 旨在解决下一代ADC开发中由毒素引起的剂量限制性毒性问题[2] - 基于STOPIN毒素构建的新型ADC产品在动物试验中显示出色抗肿瘤疗效和更低血液学毒性 有潜力实现更宽的治疗窗[2] - 蓬勃生物在抗体发现、CMC工艺开发及GMP生产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和国际领先技术平台[3] 研发专长 - 盟科药业长期专注于小分子新药设计和开发 研发团队对小分子药物安全性有独到理解和丰富设计经验[2] - 公司首款上市新药康替唑胺片显著改善同类产品常见的骨髓抑制与周围神经病变等安全性问题[2] - 合作将最大限度发挥STOPIN平台技术的适用性及竞争力 在全球范围内开发更具竞争优势的新型ADC药物[3] 合作前景 - 通过强强联合整合双方技术优势和资源 携手推进多款创新型ADC产品的开发与全球化布局[3] - 合作旨在为患者带来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推动全球肿瘤治疗领域发展[3] - 蓬勃生物致力于提供一站式CDMO服务 服务涵盖临床试验到商业化生产[3]
皓元医药:上半年承接ADC项目数超70个,重庆皓元已有订单在执行中
财经网· 2025-09-26 07:23
财务表现与现金流管理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负 主要因加强市场开拓增加前端产品储备投入及应收账款回款集中在下半年[1] - 公司通过控本降费 调整产品结构和备库策略 加强国际市场开拓以优化财务指标[1] - 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比改善 公司通过信用期管理 催收机制和预算流程优化提升资金使用效率[1] ADC业务发展 - ADC业务收入占后端CDMO收入比重较大 公司正积极推动该业务发展[1] - 公司构建XDC Payload-Linker CMC一体化服务平台及"三位一体"XDC全方位服务体系 具备从开发到商业化生产的全链条服务能力[2] - 2025年上半年承接ADC项目超70个 完成14个ADC相关小分子产品美国FDA sec-DMF备案 参与5个BLA申报[2] 产能建设与国际化进展 - 重庆皓元抗体偶联CDMO基地于2025年3月投入运营 6月通过欧盟QP审计 包含3条商业化生产线(抗体蛋白原液/ADC原液偶联/ADC制剂灌装)[2] - 重庆基地已有订单执行中 公司正推进市场推广和项目进度以加速新产能爬坡[2]
葛兰、赵蓓、朱少醒……集体出手!什么信号?
天天基金网· 2025-09-25 08:58
定增市场热度提升 - 多位知名基金经理集中参与百利天恒定增 包括葛兰 赵蓓 朱少醒等[3][4][5] - 定增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2025年2月起审核速度加快 截至2025年7月审批通过项目已超2024年全年[7][8] - 政策环境呈现四大新变化 窗口期更长 支持力度更大 政策导向更清晰 参与主体更多元[7] 百利天恒定增案例 - 百利天恒完成A股定增 发行价317元/股 募资37.64亿元 9月24日收盘价366.80元/股实现浮盈[5] - 中欧医疗健康获配185.59万股投入5.88亿元 中欧医疗创新获配28.55万股投入9051万元[5] - 工银前沿医疗 富国天惠精选成长 广发医疗保健等产品认购金额均超5000万元[6] 基金经理定增布局 - 葛兰管理的两只基金参与百利天恒定增 赵蓓管理的工银前沿医疗和工银医疗保健同时现身[4][5] - 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9月参与农产品定增 张清华管理的基金8月出现在TCL科技定增名单[7] - 定增策略为基金净值贡献正向作用 显示公募在二级市场外寻求超额收益的能力[4][7] 行业趋势与机构观点 - 定增供给取决于审核速度和发行速度 在审核提速背景下供需有望保持良好趋势[7][8] - 并购重组市场呈现三大新趋势 并购类型转变 标的创新 交易方案创新[7] - 公募基金通过定增实现投研与市场实践深度结合 进一步凸显主动管理价值[8]
定增热度再起!葛兰、赵蓓、朱少醒……集体出手
券商中国· 2025-09-25 06:32
核心观点 - 知名基金经理集中参与百利天恒定增项目 显示公募资金对医药板块结构性机会的积极把握 [1][2] - 定增市场热度显著提升 政策环境趋稳与审核提速推动供给需求双增长 [5][6] - 公募基金通过定增策略寻求超额收益 凸显主动管理价值 [2][7] 明星基金经理定增参与情况 - 葛兰管理中欧医疗健康获配185.59万股(投入5.88亿元) 中欧医疗创新获配28.55万股(投入9051万元)[3] - 赵蓓管理的工银前沿医疗和工银医疗保健、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范妍管理的富国稳健增长、吴兴武管理的广发医药健康和广发医疗保健均参与百利天恒定增 [3] - 朱少醒9月参与农产品定增 张清华8月参与TCL科技定增 相关项目均实现浮盈 [5] 百利天恒定增项目细节 - 发行价317元/股 总募资37.64亿元 截至9月24日收盘价366.80元/股实现浮盈 [3] - 公司具备ADC药物、大分子生物药和小分子化学药全系列研发能力 拥有从中间体到制剂的一体化优势 [3] - 工银前沿医疗、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广发医疗保健等产品单笔认购金额均超5000万元 [4] 定增市场政策与趋势 - 2025年2月起定增审核显著提速 截至2025年7月审批通过项目数量已超2024年全年 [6] - 政策端呈现四大变化:窗口期更长、支持力度更大、政策导向更清晰、参与主体更多元 [6] - 市场端三大新趋势:并购类型转变、并购标的创新、交易方案创新 [6] 机构观点 - 开源证券指出并购重组市场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财通基金预期定增供给需求保持良好趋势 [6] - 公募基金通过定增实现投研与市场实践深度结合 进一步释放主动管理价值 [7]
知名基金经理集中入场 公募参与定增热度再起
证券时报· 2025-09-24 18:06
近期,定增市场话题不断升温,多位重量级基金经理集中亮相百利天恒定增,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实际上,随着A股市场行情不断升温,定增市场也随之回暖。近期,定增市场不断迎来明星基金经理的 活跃身影。 9月,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参与了上市公司农产品的定增项目;8月,张清华管理的易方达裕 丰回报、易方达新收益等基金也出现在TCL科技的定增名单中。随着相关个股股价走高,这些项目均已 实现浮盈,显示出基金经理在定增策略上的广泛布局与灵活把握。 在总结定增市场近期表现时,开源证券研究所中小盘组组长周佳分析,本轮并购重组市场在政策引导和 市场实践两端均呈现显著创新,推动行业由数量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 从政策端看,他发现了四个新变化:一是窗口期更长,二是支持力度更大,三是政策导向更清晰,四是 参与主体更多元。从市场端看,也有三个新趋势:一是并购类型转变,二是并购标的创新,三是交易方 案创新。 9月23日,中欧基金公告披露,旗下由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和中欧医疗创新参与了百利天恒非公开 发行股票的认购。这是葛兰最新现身的定增项目,也再次将市场关注的焦点汇聚到医药主题基金上。 百利天恒是一家专注全球生物医药前沿领域的企业,具备 ...
中国ADC“出海”潮迭起:下一个百亿重磅交易在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09:21
而这仅仅是今年上半年中国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出海浪潮的一朵浪花。医药魔方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持续 升温,仅ADC领域就贡献了巨大比例。截至2025年5月底,中国企业License-out的ADC重磅交易(总交易金额≥10亿美元)数量已达到24笔。 近日也有市场消息指出,复宏汉霖就PD-L1 ADC在研管线HLX43的权益,正与包括强生、罗氏在内的跨国药企洽谈。据悉,此项协议可能带来至 少数亿美元的预付款,以及未来根据该药物的表现,获得更多的里程碑付款。 (原标题:中国ADC"出海"潮迭起:下一个百亿重磅交易在哪?)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2025年,手里缺钱但有管线的中国创新药企,和手里有钱但缺管线的跨国药企,刚好对上了。 2025年5月,中国生物医药行业迎来历史性时刻。三生制药宣布与辉瑞达成一笔交易:首付款12.5亿美元,总金额超60亿美元,创下中国创新药出 海新纪录。 目前,复宏汉霖正全力推进HLX43的临床开发进程,已在全球入组超过300例患者,并在中国、美国、日本等多国顺利推进患者入组。 中国ADC领域正在经历从"快速跟随"到"同类最优"乃至"同 ...
西部证券:首予药明合联“买入”评级 项目数及在手订单高速增长
智通财经· 2025-09-23 02:48
核心观点 - 西部证券首次覆盖药明合联并给予买入评级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将保持高速增长 其中2025年营收60.01亿元(同比增长48.1%) 归母净利润16.07亿元(同比增长50.3%) [1] 行业需求与产能布局 - 全球ADC研发热度高涨且产能紧缺 中国企业凭借产业链竞争优势持续受益行业高景气 [2] - 公司坚持全球双厂生产战略 产能布局覆盖中国上海 无锡 常州及海外新加坡基地 新加坡基地2025年6月达成机械竣工 预计2026年进行GMP生产 [2] - 公司持续加大资本开支投入 2025年计划投入15.6亿元(其中新加坡基地约9亿元 无锡基地约4.5亿元) 至2029年总投入预计超70亿元 [2] 项目与订单增长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药物发现阶段累计项目数达858个 上半年新签37个综合项目 新增3个PPQ项目 进行中综合项目数增长至225个(其中II期及后期项目37个) [3] - 未完成订单总额13.29亿美元(同比增长57.9%) 新签合同金额同比增长48.4% 北美地区增速领先 [3] 技术优势与开发效率 - 公司推出升级版WuXiDARx技术 拓宽ADC药物不同所需DAR的可能性 [3] - 整合CMC战略显著缩短开发周期 从药物发现至IND阶段可缩短至15个月(较行业常规时间减少近一半) 后期阶段可在24-36个月内完成从工艺开发到BLA准备 [3]
西部证券:首予药明合联(02268)“买入”评级 项目数及在手订单高速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02:44
核心观点 - 首次覆盖药明合联并给予买入评级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将保持高速增长 营收分别达60.01亿元 81.13亿元和107.36亿元 同比增长48.1% 35.2%和32.3% 归母净利润分别达16.07亿元 21.71亿元和29.10亿元 同比增长50.3% 35.1%和34.1% [1] 行业前景与产能布局 - ADC全球研发热度高涨导致产能紧缺 中国企业凭借产业链竞争优势持续受益行业高景气 [2] - 公司坚持全球双厂生产战略 产能布局覆盖中国上海 无锡 常州及新加坡基地 新加坡基地2025年6月达成机械竣工 预计2026年进行GMP生产 [2] - 公司持续加大资本开支投入 2025年资本开支15.6亿元 其中9亿元投入新加坡基地 4.5亿元投入无锡基地 预计至2029年总资本开支超70亿元 [2] 业务进展与订单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药物发现阶段项目累计达858个 2025年上半年新签37个综合项目 新增3个PPQ项目 进行中综合项目数增长至225个 其中II期及后期项目37个 [3] - 未完成订单总额13.29亿美元 同比增长57.9% 新签合同金额同比增长48.4% 北美地区增速领先其他区域 [3] 技术优势与开发效率 - 公司推出升级版WuXiDARx技术 拓宽ADC药物不同DAR值可能性 [3] - 整合CMC战略显著缩短开发周期 从药物发现到IND开发周期缩短至15个月或更少 较行业常规时间减少近一半 项目后期阶段可在24-36个月内完成从工艺开发到BLA准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