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

搜索文档
招商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李湛: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有望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保持稳定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06:35
宏观经济展望 - 2025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有望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保持稳定增长[1] - 政策的协同发力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坚实基础[1] - 消费和投资的双轨并行将推动内需市场持续回暖[1] 增长动力 - 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将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1] - 中国经济通过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1] - 扩大内需市场将为全球企业提供更多市场机会[1] 全球影响 - 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继续发挥引领作用[1] - 中国政策经验将为其他国家提供有益借鉴[1] - 中国经济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新动力并促进全球经济协同发展[1]
债市早报:国常会强调综合施策释放内需潜力,央行加量续作MLF,债市继续承压
搜狐财经· 2025-08-25 02:08
国内政策动态 - 国常会强调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以释放内需潜力 加强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2] - 央行连续第六个月加量续作MLF 8月净投放3000亿元 操作规模6000亿元[3] - 央行就银行间外汇市场管理规定征求意见 允许外汇交易中心和上清所商业化提供数据服务[4]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将于9月1日实施 首次对消费部分精准支持 金融机构需创新技术手段[4] 资金面与利率变化 - 央行开展3612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 单日净投放1232亿元[8] - 资金面重回宽松 主要回购利率下行 DR001降5.17bp至1.412% DR007降4.71bp至1.467%[9] - 股市强势压制债市 但MLF操作带动短债回暖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2.40bp至1.785%[10] 信用债市场事件 - 广州时代控股7只债券兑付资金未到位 存续债停牌 未能偿还债务86.87亿元[12][13] - 万科上半年净亏损119.47亿元 较上年同期98.52亿元扩大[14] - 泰禾集团因信披违规被罚600万元 董事长黄其森被留置[14] - 东方时尚子公司银行账户冻结2.92亿元 涉及法律纠纷[14] - 弘阳地产延长重组支持协议期限至9月5日/19日[15] - 江苏悦达集团取消发行"25悦达MTN007B"因市场波动[16] - 赣锋锂业上半年营收83.76亿元同比下降12.65% 净亏损5.31亿元[16] - 蒙自开投有息债务余额19.27亿元 逾期债务3.2亿元[16] - 广东联泰集团因定期报告披露不准确被上交所书面警示[17] - 刚泰控股预计无法按时披露2025年半年报[18] - 佳兆业集团预计上半年亏损净额不多于110亿元[19] 可转债市场表现 - A股三大股指集体上涨 上证指数涨1.45% 深证成指涨2.07% 创业板指涨3.36% 成交额2.58万亿元[20] - 转债市场主要指数跟涨 中证转债涨0.95% 上证转债涨1.05% 深证转债涨0.81% 成交额984.53亿元[20] - 个券多数上涨 451支中363支收涨 东材转债涨超12% 华懋转债涨超11% 东时转债涨超10%[20] - 多只转债公告下修或赎回条款动态 包括起帆转债提议下修 海泰转债和设研转债公告提前赎回[21][22] 国际债市与大宗商品 - 鲍威尔强调就业风险偏向下行 为降息敞开大门 各期限美债收益率普遍下行[5][6][23]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降7bp至4.26% 2年期降11bp至3.68% 德法等欧洲10年期国债收益率普遍下行[23][24] -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上涨 WTI原油涨0.22%至63.66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涨0.09%至67.73美元/桶[7] - COMEX黄金期货涨1.05%至3417美元/盎司 NYMEX天然气价格跌4.10%至2.692美元/盎司[7]
下半年中国经济:政策托底驱动产业实现升级
金融时报· 2025-08-25 01:35
中国经济2025年上半年增长表现 - 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 较2024年提升0.3个百分点 显示经济韧性和活力 [1] 经济增长驱动力 - 政策托底:财政政策通过特别国债发行支持重大项目 上半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5550亿元 进度较去年同期加快18个百分点 [2] - 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2] - 内需市场回暖:消费市场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复苏 投资领域基建对冲房地产下行压力 制造业投资保持韧性 高科技产业投资增长显著 [2] 消费市场表现与趋势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商品消费 2024年规模约1.3万亿元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7% 2025年1月至5月占比升至5.4% [4] - 消费增长依赖居民收入稳定和信心提升 政策需优化消费环境 培育新增长点如文旅休闲、健康养老、体育赛事、数字内容服务 [5] - 短期补贴政策带动前置消费 但中长期需通过制度改革释放潜力 如减少加班、改善社保体系、推进户籍改革 [5] - 下半年政策预计扩大以旧换新补贴范围 涵盖家电、汽车、电子产品 并加强服务消费升级 [6][7] 投资重点方向 - 聚焦重大战略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新基建(5G、数据中心、特高压、新能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半导体、人工智能)、城市更新和水利工程 [8] - 政策强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放宽市场准入、加强产权保护吸引民间资本 [8] - 推进传统行业产能治理 钢铁、水泥等行业重组加速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1][16] 出口形势与应对 - 出口市场多元化:东盟占比提升 美国占比降至11.9% 但外需不确定性仍存 [9] - 政策推动出口转内销 加强电商平台和项目对接外贸企业 并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提升产品竞争力 [9][10] - 中美谈判成果存在不确定性 需加强多边贸易合作 [9] 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 - 政策支持高科技产业通过专项基金、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加大研发投入 [11] - 治理企业无序竞争 结束边际放松期 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秩序 [11] - 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快速发展 带动智能交通、新能源技术创新与协同 [12] 就业保障措施 - 政策多渠道促进就业 支持创业(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并通过扩大内需、产业升级创造岗位 [13] - 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 优化职业教育课程 建设就业信息平台 [13] 宏观经济政策展望 - 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力:加快政府债券发行(特别国债或提前) 货币保持流动性充裕 LPR有下行空间 [15] - 结构性工具聚焦科技创新、消费、小微、外贸四大领域 [15] - 政策注重稳就业、稳增长和防风险平衡 通过民生保障扩大消费需求 [14][15]
加快释放内需潜力 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5 00:09
核心政策导向 - 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会议强调释放内需潜力 激发消费和扩大有效投资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1] - 政策聚焦补消费短板 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在民生改善中扩大消费需求 [2] - 深化改革方向包括完善消费政策体系 健全投资带动机制 促进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领域 [7] 消费领域表现与潜力 - 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2% 继续发挥主动力作用 [2]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7月家电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8.7%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13.8% 家具类增20.6% 通讯器材类增14.9% [2] - 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消费支出占比达46.1% 对消费增长贡献率达63% [3] - 服务消费潜力集中在旅游 体育 文化 娱乐 家政 健身 美容等领域 [2][3] 投资领域进展与方向 - 国家下达"两重"建设项目资金8000亿元 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已基本下达完毕 [4] - 前7个月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2.6% 信息传输业投资增长8.3% [4]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2%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5.2% 拉动总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 [4] - 投资重点转向民生领域 包括教育 医疗 养老 托育 品质居住及基础设施升级 [4][5] 政策工具与实施路径 - 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2] - 通过消费券 沉浸式消费场景 增收减负等措施激活消费需求 [3] - 推动个人消费贷款贴息 育儿补贴 学前费用免除等民生政策 [2] - 民间资本引入核电领域 并向交通 能源 水利等领域扩大推介 [7]
中证报头版:强化财税金融支持 以旧换新政策加力可期
搜狐财经· 2025-08-24 23:27
政策部署 - 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对下阶段消费品以旧换新作出部署 [1] - 政策支持加力信号释放 [1] 政策优化方向 - 上调资金支持规模 [1] - 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品类范围 [1] - 强化政策协同与技术赋能 [1] - 确保政策红利直达消费者 [1] 政策目标 - 有效扩大内需 [1] - 提振消费 [1]
筑牢国内大循环基本盘
经济日报· 2025-08-24 21:54
国内大循环战略核心 - 将做强国内大循环置于突出位置 以国内稳定性对冲国际不确定性 [1] - 超大规模经济体具备内部可循环基础 拥有14亿多人口和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 [1] - 稳居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和最大网络零售市场 [1] 市场与产业基础优势 - 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位居世界首位 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 [1] -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接近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 [1] - 人工智能+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落地 [1] 内需贡献与消费增长 - 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8.8% [2]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 较上年提升7.5个百分点 [2] - 加快培育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等新增长点 [2] 产业升级与供给优化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 [2] - 增加高端产能和优质供给 破除内卷式竞争 [2] - 打造自主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 [2] 市场机制与对外开放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速 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3] - 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全球要素资源吸引力 [3] -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3]
国常会再部署扩大内需 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两新”
搜狐财经· 2025-08-24 16:54
体育产业政策与消费潜力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释放体育消费潜力并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增加体育产品供给 丰富赛事活动 推动用品升级和强化产业要素支撑来培育增长点 加快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 [1][6] - 体育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3.67万亿元 年均增速10.3% 增加值1.49万亿元 占GDP比重1.15% 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在2020-2023年体育消费总额增长超千亿元 [6][7] - 体育产业具有强融合力 能带动制造业 服务业 文化 旅游 健康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优化产业结构 以江苏"苏超"为例 单场上座超6万人 带动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 [1][6][7] "两新"政策实施成效 -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在稳投资 扩消费 促转型 惠民生方面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7月16日全国2.8亿人次申领补贴 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1.6万亿元 [2] - 2024年4月至2025年7月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7.3% 信息传输软件业和科技服务业设备采购金额分别增长27.8%和28.3% 民营企业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增长9.3% 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 [2]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1880亿元投资补助资金已下达完毕 支持工业 能源电力 交通运输等约8400个项目 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 [3] 财政与金融支持措施 - 国务院要求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 创新消费投资场景 优化环境 综合施策释放内需潜力 财政部会同央行等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与以旧换新补贴形成"组合拳" [4] - 2024年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第四批690亿元将于10月下达 持续支持地方政策实施 [2][3] - 政策执行中存在"先涨后补" 捆绑销售等套补行为 国家发改委要求全链条防范风险 依法严肃处理骗取套取补贴资金行为 并取消违规经营主体资格 [5] 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 国家将激发体育消费需求 拓展消费场景 鼓励各地举办体育消费活动 实施消费惠民举措 更好满足群众消费升级需求 注重调动市场力量提高经营主体活力 [6] - 下一步将对标体育强国建设目标 坚持规划引领 强化政策赋能 壮大经营主体 培育新兴业态 持续完善户外运动产业政策 加快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 [7]
体育消费有望成为拉动内需“潜力股”
证券日报· 2025-08-24 15:41
政策导向与战略定位 -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释放体育消费潜力并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将体育消费明确定位为落实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内容 [1] - 政策注重调动市场力量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和消费规模扩大 提高体育经营主体活力并培育体育产业增长点 [1] - 政策支持与市场力量驱动有望推动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目前体育产业正处于从制造向服务转型的关键期 [3] 产业发展现状与规模 - 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3.67万亿元 年均增速10.3% 增加值达1.49万亿元 [2] - 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 2023年占GDP比重达1.15% 向成为支柱性产业目标迈进 [2] - 2023年上半年七地监测511场重点赛事活动 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 场均带动超3000万元 [2] 消费潜力与市场需求 - 体育消费契合居民消费结构向发展和享受型升级趋势 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提升进一步推动需求 [3] - 体育产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产品和服务质量持续改善为消费增长提供支撑 [3] - 体育消费产业关联效应显著且发展空间广阔 有望成为拉动内需的潜力板块 [1][3] 现存挑战与改进方向 - 高品质体育赛事和体育用品供给相对短缺 需通过政策引导激发消费潜力 [3] - 需丰富赛事供给并提升品牌影响力 完善体育产业体系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4] - 需加强体育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市场秩序 利用金融支持创新产品保障企业融资需求 [4] 未来政策与产业规划 - 国家体育总局将研制推动赛事经济的政策文件 强化赛事与产业协调联动 [4] - 政策旨在进一步丰富赛事供给并提升赛事品牌影响力 推动赛事成为激活消费的强引擎 [4] - 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并培育自主品牌赛事 提升赛事运营专业化水平 [4]
国常会再部署扩大内需,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两新”
第一财经· 2025-08-24 15:20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全国2.8亿人次申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1.6万亿元[4] - 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音像器材、文化办公用品、通信器材、家具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25.4%、24.1%、22.9%,乘用车零售量增长10.8%[4] - 2024年4月至2025年7月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7.3%,信息传输软件业和科技服务业设备采购金额分别增长27.8%和28.3%[4] - 民营企业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增长9.3%,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4]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1880亿元投资补助资金已下达,支持约8400个项目,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5] - 今年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第四批690亿元将于10月下达继续支持以旧换新政策[4] 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与监管措施 - 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与现有补贴政策形成组合拳[7] - 严厉打击骗补套补行为,依法追缴国家补贴资金并取消违规经营主体参与资格[7][8] - 全链条防范项目和资金风险,严肃处理挤占挪用国债资金及骗取补贴等违法行为[8] - 需提升核验手段和监管水平,通过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协同发力释放内需潜力[8] 体育产业发展与消费潜力释放 - 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3.67万亿元,年均增速10.3%,增加值1.49万亿元[10] - 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2023年占GDP比重达1.15%[10] - 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020-2023年居民体育消费总额增长超千亿[10] - 单场"苏超"上座超6万人,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10] - 需增加体育产品供给、丰富赛事活动、推动用品升级,培育产业增长点[10] - 通过降低消费门槛、创新消费模式转化潜在需求,形成供需动态平衡[11] - 完善户外运动产业政策,建设高质量目的地以优化发展环境[12]
国常会再部署扩大内需,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两新”
第一财经· 2025-08-24 12:37
核心观点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扩大内需举措 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两新"政策(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并推动体育产业发展[1][4] - "两新"政策成效显著 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1.6万亿元 设备采购金额增长明显[2] -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分批次下达 第四批690亿元将于10月下达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1][2] - 加强政策监管 严厉打击骗补套补行为 确保资金使用实效[4][5] - 体育产业成为经济新增长点 2023年总规模达3.67万亿元 年均增速10.3%[6][7] "两新"政策实施成效 - 全国2.8亿人次申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 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1.6万亿元[2] - 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同比增长30.7% 文化办公用品增长25.4% 通信器材增长24.1% 家具增长22.9%[2] - 乘用车零售量增长10.8% 支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2] - 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7.3% 信息传输软件业设备采购增长27.8% 科技服务业设备采购增长28.3%[2] - 民营企业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增长9.3% 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2]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安排 - 今年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于7月下达[2] - 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将于10月下达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1][2]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1880亿元投资补助资金已下达完毕[3] - 支持工业、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等约8400个项目 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3] 政策支持与监管措施 - 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4] - 贴息政策与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形成"组合拳"[4] - 严厉打击"先涨后补"、捆绑销售等套补行为[5] - 依法追缴国家补贴资金 取消违规经营主体参与资格[5] - 全链条防范项目和资金风险[5] 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 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3.67万亿元 增加值1.49万亿元[6] - 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1.6% 占GDP比重达1.15%[6] - 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020-2023年体育消费总额增长超千亿[6] - "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 带动江苏全域消费380亿元[6] - 体育产业带动制造业、服务业、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