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性价比
icon
搜索文档
零售商为什么都盯上了烘焙?
新浪财经· 2025-06-25 13:40
商超烘焙行业趋势 - 烘焙品类成为商超差异化竞争的核心抓手,替代生鲜成为新引流品类 [1][2] - 山姆瑞士卷年销售额超10亿元,占部分门店月营业额8%-10% [1] - 盒马已有四款烘焙单品销售额破亿元,多款超5000万元 [1] - 胖东来网红大月饼年销售额超2亿元 [1] - 永辉调改门店烘焙销售额同比增长520% [3] 商超烘焙爆款案例 - 山姆桂花酒酿绿豆糕、瑞士卷、榴莲千层(榴莲含量>33%)成为现象级单品 [1][13] - 大润发土豆面包首日售罄,二手价炒至45元(原价18.9元),紧急补货10万盒 [3] - 大润发脆脆蛋挞月销1300万元,预计年销破亿 [3] - 盒马草莓盒子销售季销售额近2亿元 [1] - Costco肉桂提子贝果6个19.5元,山姆蔓越莓贝果7个23.8元 [7] 供应链与成本优势 - 立高食品2024年净利润暴增266.94%,营收38.35亿元 [3][4] - 恩喜村被亿滋收购后单季贡献7200万美元净收入 [3] - 盒马通过昆山糖盒工厂实现全链路生产,节省面包生产成本6% [15] - 盒马抹茶盒马村降低原料成本,草莓供应链成本下降17% [15] - 商超烘焙渠道加价率低于饼房,因租金和采购成本优势 [14] 产品策略与创新 - 大单品策略:沃尔玛沃集鲜SKU精简,价格仅为专业店一半 [13] - 健康化趋势:盒马减糖90%的草莓盒子、酸面团面包 [19][21] - 趣味设计:大润发土豆面包配铲子勺子,盒马金箍圈碱水包 [21] - 联合研发:50%爆品创意来自商超洞察,50%来自供应商提案 [20] 营销与社交传播 - 小红书种草:奥乐齐强调"价格不到甜品店三分之一" [17] - 节日营销:奥乐齐9.9元万圣节限定,盒马900颗草莓蛋糕 [19] - 社交货币属性:山姆瑞士卷成为吃播热门主题 [19] 行业格局变化 - 商超渠道占烘焙消费37.7%,与饼房形成"对分江山"趋势 [5] - 传统饼房衰落:克莉丝汀退市,欢牛蛋糕屋倒闭 [5] - 头部商超可能成为中国最大烘焙连锁 [7]
濒临破产的国产女鞋,在抖音杀回TOP 1
36氪· 2025-06-24 04:30
品牌复兴表现 - 达芙妮从濒临破产到线上女鞋销售额TOP1,2024年6月-2025年5月主流电商平台女鞋销售额第一 [3] - 抖音电商连续2年多蝉联女鞋月榜TOP1,2023年2月-2025年5月稳居前三 [4] - 2025年天猫618鞋类销售排名第五,仅次于百丽、Crocs等国际品牌 [3] - 2021年经营利润扭亏为盈,2022年营收同比增长96.8%,连续三年增长但当前3亿元收入仍远低于巅峰85亿元 [7] 线上策略成功要素 - 产品年轻化:2025年1-5月热销款为老爹鞋、德训鞋等潮流款式,加入蕾丝、双色鞋带元素 [8] - 性价比定位:主打100-300元价格带,显著低于百丽300-600元区间,抖音同款德训鞋销量更高 [8] - 消费者画像:女性占比90%,31-40岁占47.09%,新一线至四线城市均衡分布 [10] - 抖音运营转型:从55.82%依赖达人推广转向品牌自播占55%,2021年8月起获平台流量红利 [11] 商业模式转型 - 轻资产战略:2019年关闭2395家门店(缩减85%),2024年仅剩111家线下店 [16] - 收入结构变化:2024年批发销售占54.14%、品牌授权费39.4%,零售仅6.45% [17] - 加盟商体系:790家线上店铺和218个抖音自营号均由加盟商运营,母公司净利率达33.1% [18] 高端市场布局 - 子品牌Daphne.Lab定位600-1300元高端市场,2023-2024年营收从780万增至2080万 [19] - 营销动作:巴黎时装周联名、成都快闪店、Jennie科切拉音乐节同款带动热度 [20] 历史背景 - 2012年巅峰期营收105.29亿港元(85.68亿人民币),全国6881家门店 [13] - 电商冲击下2012-2021年营收暴跌至0.87亿,2017-2020累计亏损23.66亿 [15]
从3399元跌至1866元,16GB+512GB+骁龙8Gen3,堪称“新卷王”
新浪财经· 2025-06-22 18:23
行业竞争格局 - 智能手机行业竞争激烈,厂商在配置、价格、快充、影像等方面内卷严重 [1] - 性价比品牌如真我、Redmi、iQOO等通过降低营销成本提升产品性价比 [3] 产品技术亮点 - 采用定制京东方S1+柔性电竞屏,具备6000nit亮度和8T LTPO技术,支持2160Hz高频PWM调光 [3] - 搭载骁龙8 Gen3处理器,配备11472mm²双VC散热系统 [5] - 内置5800mAh电池并支持120W快充 [5] - 配备"苍穹通信系统"和20根全向天线,支持5.5G网络 [7] - 主摄采用IMX890传感器,配备Super OIS防抖 [9] 产品市场定位 - 定位2000元以内价位段,16+512版本价格从首发3399元降至1800元以下 [11] - 产品性能对标旗舰机型,但价格仅为中端机水平 [11] - 品牌影响力较弱但产品性价比突出 [11] 消费者价值主张 - 提供旗舰级性能配置但价格仅为中端机水平 [5][11] - 在屏幕、性能、续航、信号、影像等方面实现全面均衡 [11] - 适合预算有限但追求高性能的消费者群体 [11]
下沉市场!县城餐饮人做生意的3个狠招
搜狐财经· 2025-06-22 17:06
下沉市场餐饮行业洞察 核心观点 - 下沉市场餐饮并非低配版都市餐饮,需深度理解本地消费习惯和供应链特点 [1] - 成功关键在于提供高感知价值的性价比、构建本地化供应链、融入县域人情网络 [1][22] 关键策略分析 一、消费升级与价值感知 - 县域消费者拒绝"阉割版"产品,追求"看得见"的品质刚需,如江西赣州"客家大院"通过透明化现杀活鸡(成本占售价40%)实现人均65元仍客满 [4][5] - 轻奢场景刚需化:15-20元奶茶店成为宝妈社交场所,80元家庭餐厅通过增值服务(免费表演等)实现周末排队2小时 [6][7] - 价格敏感本质是对"不值"的零容忍,体验超预期时38元奶茶仍被接受 [7] 二、供应链本地化创新 - 鲜货供应链优势:湖南邵阳火锅店用本地鲜黄牛肉(成本高20%但复购率达冻品店2倍),虽毛利50%低于连锁店65%,但净利润更高 [9] - 弹性供应链模式:山东寿光社区食堂根据当日蔬菜价格动态调整菜单,收购尾货降低成本30% [11][12] - 人力成本优化:家族化用工降低沟通成本,采用"潮汐用工"在旺季日结200元借调外部员工 [14][15] 三、县域关系网络构建 - 关键客户绑定:河南酒楼通过50元/盒自制月饼维系20个客户,带来超百万订单 [18] - 地面营销策略:四川乐山烧烤店通过给周边KTV送折扣夜宵,使宵夜收入占比达全天60% [20] - 在地化合规:需处理邻里关系(如垃圾清运时间)、接受非正式规则(如本地意见领袖背书) [20] 行业趋势 - 成功县域餐饮需兼具产品经理(价值设计)、供应链专家(本地化效率)、地推高手(关系维护)三重能力 [22] - 外来品牌需摒弃都市思维,深度融入县域生态,如蜜雪冰城6元柠檬水与本地60-80元特色餐厅可共存 [4][22]
三全食品(002216) - 2025年6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2 10:04
渠道经营情况 - 直营渠道调整组织结构,开展“总对总”业务合作,强调管理精细化,提升费用使用效率,加强客户服务,推进商超系统个性化产品定制,产品端深入调研市场需求,调整策略,优化品质,丰富口味 [1] - 电商渠道组织优化基本完成,自建直播团队完善,后续提升运营能力,加强自营直播间流量转化,调整优化产品组合、平台合作、运营策略等,精准投放费用,提升盈利能力 [1] 新产品情况 - “多多系列”水饺、“斤多系列”水饺、“黄金比例”水饺、“食养汤圆”、“茶趣系列汤圆”、汤馄饨等新产品表现亮眼,后续沿健康养生、情绪价值、质价比方向创新 [1][2] 市场竞争应对 - 速冻食品市场竞争格局未明显变化,消费需求温和复苏,公司响应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为大型商超提供个性化定制产品,开发创新产品,满足差异化需求 [2] - 针对消费者重视性价比需求,公司优化供应链工艺、提升内部效率、改善口感及体验感,提升产品品质,降低价格,增强竞争力 [2] 参会人员 - 来自东北证券、华鑫证券、中信证券等多家金融机构的人员参与活动 [3]
海澜之家 V.S 优衣库:相同的性价比,不同的发展路径
长江证券· 2025-06-08 13: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评级;海澜之家投资评级为买入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优衣库品牌力领先、客群多元,以大店实现高店效;海澜之家有一定品牌力、客群较窄,靠广覆盖获高坪效,二者均是性价比好生意 [3] - 两品牌初期都以低价代销和低成本开店跑通单店模型,但成长和后期发展路径分化,海澜利用杠杆扩张,后期入局城市奥莱新业态;优衣库通过产品升级等实现同店挖潜,后期加速全球扩张 [3][8] 报告各部分总结 引言 - 优衣库是全球大众服饰品牌典范,在中国零售额达378亿元,是中国第一大服装、第二大男装品牌;海澜之家零售额293亿,位列男装品牌第一,报告将剖析二者差异并相互借鉴 [5][17] - 二者价格带和倍率相近,优衣库成交价低于海澜7% - 11%,但考虑折扣,新品和畅销款海澜性价比略高,且二者加价倍率2.5 - 3倍,低于多数大众休闲和高端品牌 [19] 商业模式探讨 定位 - 海澜聚焦全品类商务男装,客群为二三四线追求性价比的职场人士,2025Q1门店5812家,定位于二三线城市和城镇;优衣库强调日常生活场景和基础款,客群为一二线中等收入群体,覆盖男女童,2024年在中国服装/男装中市占率为1.7%/2.3% [26] - 海澜扎根中低线城市,以小店加密广覆盖,门店“街铺为主,广铺设”“小面积,高陈列密度”;优衣库以一二线城市为基,通过直营大店高效品宣和运营,门店“购物中心为主,精选点位铺设”“大面积,适度密度” [30][31] - 优衣库大店策略下店效显著高于海澜,海澜小店高转化坪效高于优衣库,二者是错位竞争的胜出者 [41] 运营 - 优衣库在广客群、基础款、窄SKC下采用SAP模式,月频上新少但颜色丰富,通过联合开发面料和IP合作提升竞争力,强管控垂直化供应链支撑运营,提前精细开发企划,全球化采购生产,周频调整价格和生产保障售罄率 [46][53][59] - 海澜在窄客群、宽SKC下,整合国内上游,通过特殊合作模式放大供应商能动性,类直营模式下作为代销平台销售和迭代商品,产品强化功能性和年轻化,研发费用增加 [68][72][88] 扩张之路差距 初期 - 海澜之家:初期(2009 - 2015)以低价名品承接中低线消费,下游加杠杆快速扩张,2010 - 2015年品牌线下零售额CAGR 47%;成熟期(2017年至今)适度降杠杆强化盈利,2016 - 2024年线下零售CAGR 0.9%,但后期渠道挖潜出现疲态 [91][92][97] - 优衣库:初期(1984 - 1997年)以低价打开市场,在郊区低成本扩张,1991年后连锁化加速;本土崛起(1998 - 2010)通过ABC改革和SPA模式升级产品、扩容品类、开大店实现同店增长,2004 - 2011年同店增长由同店客单驱动 [100][103][106] - 两品牌初期跑通单店模型后,后期海澜利用杠杆扩张但未实现店效持续优化,优衣库通过产品和门店升级实现同店挖潜和效率提升 [111] 后期 - 海澜之家:主品牌国内遇扩张和效率瓶颈,海外市场不适配,2024年入局城市奥莱新业态,截至2025/6/3线下有25家店,线上店铺关注数达62.2万人,海澜、京东和斯搏兹相互赋能筑高壁垒 [115][116] - 优衣库:日本本土空间饱和,借SPA模式、品牌和产品力加速全球化扩张,对亚太市场积极扩张并调整单店模型 [119]
海澜之家V.S优衣库:相同的性价比,不同的发展路径
长江证券· 2025-06-08 12: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评级;海澜之家投资评级为买入 [15][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优衣库和海澜之家均以性价比胜出,但定位、模式和扩张路径差异显著。优衣库品牌力领先、客群多元,采用 SAP 模式,通过产品升级和直营大店实现全球扩张;海澜之家定位商务男装,窄客群、广覆盖,整合供应链,后期入局城市奥莱新业态 [4][11][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引言 - 优衣库是全球大众服饰品牌典范,在中国零售额达 378 亿,是第一大服装、第二大男装品牌;海澜之家零售额 293 亿,位列男装品牌第一。两品牌性价比相当,报告剖析其差异并相互借鉴 [10][25] 商业模式探讨 定位:高线 V.S 低线,大店 V.S 小店 - 海澜之家聚焦全品类商务休闲男装,扎根中低线城市,以小店加密实现广覆盖,目标客群为 25 - 50 岁职场男性,2024 年在国内服装/男装中市占率为 1.3%/5.0%。优衣库强调基础款,客群多元,位于高线城市,通过直营大店实现高效运营,客群涵盖男/女/童,2024 年在国内服装/男装中市占率为 1.7%/2.3% [11][31] - 海澜之家门店多为街铺,面积小、陈列密度高,截至 2025Q1 有 5812 家,平均面积 160 平,三线 - 五线城市门店占比 59%。优衣库以购物中心为主,面积大,截至 2024 年 8 月在中国有 1032 家直营店,79%位于二线及以上城市,平均面积预计千平以上 [39][40] - 优衣库大店和高店效,2024 年门店店效 2928 万元,是海澜的 6.8 倍;海澜之家高坪效,坪效 2.7 万元/㎡/年,高于国内男装同业 [50][53] 运营:直营 V.S 类直营 - 优衣库在广客群、基础款、窄 SKC 下采用 SAP 模式,参与全链条管理。开发企划提前精细,采购生产全球化、大批量,销售以周为单位调整价格和生产,保障售罄率 [53][67][72] - 海澜之家在窄客群、宽 SKC 下,整合国内供应链,通过特殊合作模式放大供应商能动性。开发企划参与度弱,采购生产保障供应稳定,销售采用类直营管理,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 [74][84][89] 扩张之路差距 初期:杠杆 V.S 效率 - 海澜之家在行业景气上行期通过两端加杠杆的轻资产模式扩张,早期(2009 - 2015)快速扩张,2010 - 2015 年品牌线下零售额 CAGR 47%;成熟期(2017 年至今)适度降杠杆,2016 - 2024 年线下零售 CAGR 0.9%。但后期渠道挖潜出现疲态 [96][97][103] - 优衣库初期以低价打开市场,1991 年后连锁化加速。1998 年 ABC 改革后,通过产品升级、品类扩容、直营大店实现同店增长,2004 - 2011 年同店增长由同店客单驱动 [106][113][118] 后期:新模式 V.S 新市场 - 海澜之家主品牌国内遇扩张和效率瓶颈,海外市场不适配,2024 年入局城市奥莱新业态。截至 2025/6/3 线下有 25 家门店,线上店铺关注数达 62.2 万人,海澜、京东和斯搏兹相互赋能 [13][122][123] - 优衣库日本本土空间饱和,借助 SPA 模式和品牌产品力加速全球化扩张,对亚太市场积极开店并调整单店模型 [13][127]
中国消费更重视性价比,通缩前兆?
日经中文网· 2025-06-05 03:01
消费趋势变化 - 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寻求性价比高的产品和服务,珠宝店和高价位餐厅面临困境,而实惠价格的咖啡店和连锁酒店表现良好 [1] - 1~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达到12.467万亿元,增速较过去10%左右明显放缓 [1] - 高单价餐饮和奢侈品销售受影响显著,全聚德收入下降7%,周大福珠宝集团销售额同比减少12% [1] 高单价行业表现 - 全聚德因宴请需求缩减和经济低迷,收入下降7% [1] - 周大福中国大陆直营店销售额连续五个季度同比下滑,过去一年关闭约900家店 [2] - 上海锦江国际酒店高单价"全服务酒店"入住率43%,低于低价位酒店(56%),销售额同比下降8%,净利润同比下降81% [2] 高性价比行业崛起 - 瑞幸咖啡销售额增长41%,远超星巴克在华业务(增长5%),凭借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 [2] - 王府井集团奥特莱斯门店营收增长4%,消费者认为其性价比高 [2] - 万达电影营收增长23%,电影作为经济实惠娱乐方式受欢迎 [3] - 华住集团营收增长2%,中低端酒店入住率维持在76%高位,2025年计划新设约2300家酒店 [3] 政策刺激效果 - "以旧换新"补贴推动家电零售,苏宁易购1~3月营收增长3%,最终利润扭亏为盈 [3] - 消费刺激措施效果显著,但可能提前透支未来需求,消费未显示全面回暖迹象 [3] 行业对比与潜在风险 - 消费相关企业抓住性价比需求崛起,情况与过去日本相似 [4] - 过度价格竞争可能成为导致中国经济整体下行的主要因素 [4]
白象陷入“多半”危机:方便面市场竞争白热化丨消费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23:42
白象方便面市场危机与行业竞争 - 白象因"多半袋面"产品包装标注引发争议,公司声明称该产品是基于原面饼重量增加的大分量产品,并承诺调整包装以避免误解 [1] - 尽管存在争议,"多半袋面"产品在淘宝旗舰店热卖,12袋售价30.9元,已售超2万单 [1] - 方便面市场竞争加剧,康师傅2024年方便面业务营收284.14亿元,同比下滑1.3% [2] - 方便面市场受外卖冲击、城镇化放缓、健康意识增强等因素影响,2020年增长11.85%后,2021年和2022年增速分别为-5.11%和2.46% [2] - 性价比成为竞争突破口,今麦郎通过"量大多一半"策略争夺市场 [3] - 白象线上渠道价格低于线下,导致线下销售困难,经销商亏本出货 [3] - 白象注册"多半"商标旨在维护营销利益,但陷入品牌危机 [4][5] 食品饮料行业动态 - 百事可乐发布品牌首个人形机器人"百事蓝宝" [10] - 乐惠国际鲜啤业务2023年和2024年分别亏损6065.06万元和7527.88万元,该业务占比较小 [11] - 大窑推出益生元果汁汽水,售价36.9元/330ml*12罐 [12] - 山姆会员商店上新星期零鸡蛋豆腐,规格800g/组 [13] - 百力滋官宣品牌代言人董思成,推出限定礼盒 [14] - 飞鹤与诺和新元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 [15] 餐饮行业新品与活动 - 麦当劳中国开启"全天早餐日"活动,全国超7000家餐厅全天供应猪柳蛋麦满分和脆薯饼 [16] - 瑞幸推出羽衣轻体果蔬茶,售价9.9元/大杯 [17] - 古茗推出轻椰拿铁,提供10000张免单券 [18] - 皮爷咖啡推出奶砖拿铁和阿芙佳朵两款新品 [19] 时尚与零售行业动态 - Gap与Malbon Golf合作推出高尔夫灵感胶囊系列 [21] - 肯德基与Aries合作推出肉汁风格时装系列 [22] - 维多利亚的秘密因系统安全事件推迟发布季报,网站已恢复但系统访问权限仍在恢复中 [23] - 英国女装品牌Nobody's Child推出首个鞋履系列 [24] 旅游与奢侈品行业动态 - 端午假期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7875.2万人次,同比增长3.5% [25] - 卡地亚用户数据泄露,涉及全球部分顾客的姓名、出生日期等信息,公司正在调查并加强数据保护 [26][27]
消费行业2025年中期展望:新常态下的新趋势带来新的机遇
浦银国际证券· 2025-06-04 08: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短期更看好可选消费的股价表现,看好品牌力强、基本面稳健、且在国内外有完善供应链布局的可选消费企业;泡泡玛特、瑞幸咖啡、老铺黄金、亚朵集团是2025年下半年在消费行业的首选 [23][28][2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消费环境整体有所回暖,消费者信心有所恢复、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环比提升,新消费企业异军突起;下半年宏观环境仍有不确定性,但行业供需关系有望重回平衡,新消费趋势为企业带来机遇,可选消费企业更有机会适应趋势实现增长 [3] - 中国消费进入新常态,新消费环境催生新趋势,能适应趋势调整运营策略的企业可扩张收入和市场份额 [24] 各部分总结 2025年上半年回顾 - 尽管经济大环境承压,但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2025年有小幅反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回升,2025年1 -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改善,3 - 4月增速达5%以上 [7] - 分消费板块看,通讯器材等品类增速远高于均值,体育娱乐用品受益文体旅融合和全民健身意识提升,粮油食品和金银珠宝增速较高,传统消费品类增速多为中单位数,金银珠宝增速受金价上涨驱动 [12] - 消费行业分化明显,传统消费赛道终端需求弱,渠道库存高,促销力度大;新零售企业如泡泡玛特等收入和利润增长高,股价表现好,带动可选消费指数好于必选消费 [16] 2025年中期展望 - 下半年宏观环境不确定,国家或出台政策刺激经济和促消费,各消费子行业供需关系有望平衡,库存压力缓解,竞争格局改善 [23] - 可选消费后续刺激政策有望驱动旅游和餐饮等子行业复苏,悦己消费需求拉动潮玩等行业增长,虽股价和估值已提升,但下半年仍有望好于其他行业;必选消费政策支持有限,客单价承压,但库存正常,收入有望与终端销售同步增长,估值低、股息率高,股价下行空间有限,需求回暖时弹性大 [28][29] 新趋势带来新机遇 低线市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 低线城市和农村消费者信心恢复显著,受政策刺激大;高线市场消费者对政策不敏感,且就业压力、资产缩水和关税战影响大 [31] - 低线市场渗透率低,消费力虽受经济影响,但品牌意识和品质诉求提升,对高性价比产品消费意愿有上升空间,看好迎合低线市场趋势的企业 [32] 传统消费赛道持续聚焦性价比 - 消费力不足使消费者关注性价比,倾向购买高性价比产品,企业用价格换销量,加大促销力度,如现饮咖啡行业,也开发高性价比产品,如百胜中国 [38][39] 悦己消费与情绪消费需求旺盛 - 消费者关注从基本需求转向心理需求,对悦己消费品热情高,企业需通过产品设计等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 [48] - 潮玩行业高速增长,泡泡玛特是典型代表,产品有收藏价值和情感体验,市场需求对经济周期有防御性 [49][51][54] - “五一”旅游带动消费增长,旅游消费呈现体验化、悦己化特点,年轻消费者为情绪价值买单,旅游模式多样 [55][59] - 化妆品行业逐步回暖,2025年1 - 4月同比增长4%,4月销售淡季同比增长7.2%,消费者对悦己消费日趋理智,国际品牌受认可 [61][65] 行业去库存有望进入尾声 - 2024年部分消费板块渠道库存压力大,如乳制品、运动服饰和啤酒行业;2025年618后大部分企业库存基本回到正常水平,下半年库存压力环比缓解 [66][68][71] - 企业将采取谨慎发货策略,聚焦渠道库存和产品新鲜度管理,健康库存有望改善零售折扣和行业竞争环境 [71] 关税战无法阻止中国消费企业出海的脚步 - 国内消费环境下,出海是企业重要发展策略,虽中美贸易战有不确定性,但企业出海热情高涨,多数港股新上市和拟上市消费企业将拓展海外业务作为募资目的 [73] - 众多企业有海外业务拓展计划,如沪上阿姨海外开店、蜜雪冰城搭建海外供应链等 [74] 重点消费行业2025年中期展望 运动服饰行业 - 渠道库存将基本正常,促销力度环比减小,新产品销售占比有望提升,零售折扣有望稳定或改善,看好强化品牌力等的国内龙头企业 [30] 啤酒行业 - 短期销售单价承压,长期高端化与消费力和意愿正相关,下半年原材料价格压力不大,企业将开拓采购来源和优化生产效率 [30] 液态奶行业 - 渠道库存有望健康,需求奶价见底后弱复苏,规模低速增长,销售价格稳定,产品结构向白奶倾斜,蒙牛经营效率改善空间大 [30] 奶粉行业 - 人口出生率下降使终端需求疲弱,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集中度将持续提升,头部企业抢占份额 [30] 化妆品行业 - 下半年进入增长轨道确定性增强,行业和消费者关注研发和科技壁垒,盈利重要性提升 [30] 餐饮行业 - 消费趋势好转,客流和翻台率改善,整体有望触底反弹,看好餐饮品牌出海趋势 [30] 酒店旅游行业 - 下半年国内旅游市场出行人次有增长空间,受低线市场渗透、银发经济、Z世代消费和出入境游恢复等因素驱动,旅游群体结构改变,增量以年轻和低消费力消费者为主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