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产重估

搜索文档
创金合信基金魏凤春:税收视角下的中国资产重估
新浪基金· 2025-06-23 03:22
中国经济内部失衡修复与资产重估 - 中国经济内部失衡逐步得到修复 市场出清会延迟 [1] - 中国资产重估基础进一步夯实 美国空袭伊朗核设施强化这一态势 [1] - 中国安全对全球资产吸引力毋庸置疑 全球博弈视角下具备比较优势 [1][4] 市场回顾与行业表现 - 周期品领涨:焦煤、铝、布伦特原油受中东危机影响供给 [2] - 黄金未上涨反映市场认为中东危机可控 伦敦金和COMEX黄金下跌 [2] - 北证50调整与微盘股交易拥挤有关 银行股重回涨幅前列 美容护理、医药生物等跌幅居前 [2] 中东危机潜在风险 - 美国轰炸伊朗核设施引发担忧 包括伊朗扩大打击范围、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导致原油价格或飙升至120-130美元/桶 [3] - 市场存在"特朗普作秀"分析 认为美国战略收缩 以战止战意图明显 [3] 外商直接投资(FDI)结构变化 - 2025年1-5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3581.9亿元 同比下降13.2% 但降幅较2024年放缓 [5] - 高技术产业外资增长显著:电子商务服务业(+146%)、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74.9%)、化学药品制造业(+59.2%) [5] - 东盟对华投资增长20.5% 日本(+70.2%)、英国(+60.9%)增速突出 [5] 财政税收与房地产趋势 - 2025年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623亿元 同比下降0.3%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下降11.9% [6][7] - 契税同比下降16.2% 反映房地产卷土重来概率降低 价值挖掘重点转向制造业 [7] 证券交易市场活跃度 - 2025年1-5月证券交易印花税668亿元 同比增长52.4% 显示股市活跃度提升 [8] 非税收入与财政压力 - 2025年1-5月非税收入17467亿元 同比增长6.2% 占税收收入比重下降 [9]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9.2% 债务付息支出同比增长9.2% 财政压力犹存 [9] 结构性投资机会 - AI行情、创新药、新型消费F4、黄金及大宗商品等主题投资机会持续存在 [11] - 投资者需警惕主题—成长—周期转换陷阱 择时要求提高 [11]
一位成长投资老将的主动求变——访相聚资本总经理梁辉
上海证券报· 2025-06-22 17:28
投资策略转变 - 成长风格管理人梁辉因近年成长股逆风,主动调整单一投资策略,转向多样化策略结合风格择时以提升市场适应性[1] - 投资操作兼顾机会与安全性,关注经济基本面改善下的中国资产重估,聚焦估值合理的互联网板块,回避无业绩支撑的主题标的[1] - 2024年前三季度配置红利股及盈利增长的成长股(如半导体、出口链),四季度加仓成长风格标的,体现风格快速切换[5] 核心投资理念 - 投资体系以成长为核心,认为成长是公司价值所在,但承认成长投资存在周期性和局限性[2][4] - 选股聚焦长期可持续性,综合评估市场需求、竞争环境、投资回报率,避免短期估值过热标的[6][7] - 重视估值安全性,从侧重上行空间转向兼顾下行风险,强调均值回归与稳健收益[7] 行业布局方向 - 四季度看好成长股机会,重点关注四大领域:AI驱动的互联网板块、防御性新消费与医药、自主可控科技、稳增长政策受益行业(如工程机械)[9] - AI产业处于"0到1"阶段,算力基础设施投资确定性高;未来"1到N"阶段互联网企业竞争力突出,港股互联网公司估值合理[9][10] - 半导体行业具备全球1/3市场在中国、国产化率1/3的结构性机会,设备技术突破将催生重大投资机遇[10] 市场判断与案例 - 最不确定时期已过,房地产企稳、过剩产能消化及中港股市深度调整后估值吸引力增强[9] - 机器人板块虽受关注,但回避无业绩支撑标的,案例显示曾避免参与短期估值飙升30%后下跌的标的[7][8]
产业经济周观点:中国资产重估与市净率趋势性上升-20250622
华福证券· 2025-06-22 05:59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供给复苏趋势明确,核心资产风格和自由现金流组合是长期趋势;美元资本循环逐渐瓦解,美元或长期贬值,全球资本长期有望向中国回流;在内外因素影响下,中国资产有望系统性重构,PB 趋势性上升是本轮牛市主脉络;看好核心资产风格,大金融,恒生国企,恒生科技,油运,黄金能源有色,关注微盘风险 [2] 美联储释放滞胀信号 - SEP 预测数据释放滞胀信号,经济减速与通胀反弹并存,迫使美联储在压制通胀和防止衰退间艰难平衡;6 月 FOMC 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 4.25%-4.50%不变,SEP 下调了 2025 年和 2026 年的 GDP 增长预测,上调了 2025 - 2027 年的失业率、PCE 通胀和核心 PCE 通胀预测 [7] - 美国监管机构计划将增强型补充杠杆率(eSLR)最多下调 1.5 个百分点以促进国债交易,监管要求目前银行控股公司需满足 5%,子公司需满足 6%(拟分别调至 3.5%和 4.5%) [8] - 下调 eSLR 鼓励银行购买美债的核心机制是降低资本占用成本,提升美债收益率吸引力,释放资产负债表空间,使银行可在不增资前提下扩容资产 [9] - 下调 eSLR 政策效果不一定行得通,释放的资本可能流向更高收益用途,当贷款利率>美债收益率时银行更倾向于发放贷款 [10] 中美与他国贸易谈判进程 - 美日贸易谈判仍在磋商,中方欢迎越南成为金砖伙伴国 [11] 港股复盘 - 本周港股收跌,恒生科技指数跌幅较深,恒生指数收跌 -1.52%、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 -1.48%,恒生科技收跌 -2.03% [14] - 本周港股能源细分行业方向领涨,页岩气、天然气和氢能源方向超额领先 [15] A股市场复盘 宽基和因子 - 本周宽基指数全线收跌,上证指数收跌 -0.51%,中证 1000 跌幅较深 [21] - 远月股指期货预期分化,IH、IC 和 IM 贴水收敛,IF 贴水震荡走阔 [23] - 从因子表现来看,高风险偏好资金活跃,融资盘高持仓和高贝塔值涨幅领先,后续建议关注低市净率(低 PB)方向 [26] 产业和行业 - 从产业层面来看,医药大幅回调,本周产业多数收跌,医药医疗跌超 -4%,金融地产小幅收涨 0.64% [27] - 细分行业层面,银行细分方向超额居前,地面兵装、元件和非金属材料领涨,国有大型银行和城商行紧随其后,饰品、个护用品和文娱用品相对较弱 [31] 外资期指持仓 - 本周外资期指持仓改善,所有期指净空仓收敛,IC 转为净多 [40] - 在岸人民币掉期收益率走平,离岸人民币掉期收益率下行,中债 + 掉期收益率与美债缺口较小 [41] 下周热点 - 下周(6.23 - 6.27)重点关注美国 PCE 通胀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具体为 6 月 26 日美国实际 GDP 年化当季环比,6 月 27 日美国 PCE 物价指数同比和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 [44][45]
德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熊奕:经济基本面改善支撑人民币汇率走强
券商中国· 2025-06-19 04:36
中国经济增长与政策展望 - 中国5月经济数据超预期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好于市场预期 [4] - 德意志银行上调中国第二季度、第三季度GDP增长预测 主要基于零售消费强劲表现及服务业活动活跃度提升 [4] - 需关注下半年财政支出是否减速、PPI下降对企业经营预期影响以及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势头 [4] 促消费政策效果与方向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至6.4% 服务业活动因假期延长 劳动节和端午节总消费支出同比增长8% [5] - 以旧换新政策取得阶段性成果 但后续刺激效应可能趋缓 需提振就业与居民收入 扭转偏低通胀预期 [5] - 促进服务业就业与消费 特别是教育、健康、育儿等消费升级领域 可能是进一步促进消费的突破口 [5] 未来政策利好方向 - 财政政策可能通过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就业、保障民生、鼓励生育等方式进一步促进国内消费 [6] - 促进服务业发展 扩大服务业开放 扩大服务业消费与就业 [6] -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激励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6] 人民币汇率展望 - 德意志银行预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2026年底可能升至6.7 主要基于中国经济基本面改善 [7] - 科技创新与突破提升国际竞争力 国内需求触底回升 企业与消费者信心改善 增强资本市场对中国资产信心 [7] - 美元走弱也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若国内物价企稳回升 人民币汇率可能进一步走强 [7] 中国AI竞争力与投资机会 - 中国企业在大规模国内市场、强大工业基础、丰厚人才储备和快速产品迭代能力支持下 在AI创新与应用上具有优势 [8] - 具身智能领域如智能驾驶与人形机器人 中国企业有望在未来五到十年获得广阔发展空间 [8]
2025年陆家嘴论坛解读:不惧新挑战,以开放求破局
长江证券· 2025-06-18 23:30
人民币国际化 - 国际货币体系或向少数主权货币并存、竞争、制衡格局演进,人民币国际化前景良好,多项措施正推进,多项国际货币功能有望增强[9] - 人民币国际化能便利企业“走出去”,提升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内有中国经济和金融开放政策承托,外有“一带一路”构建的贸易伙伴作为结算主体[9] 耐心资本与优质企业 - 耐心资本支持力度加强,能推动市场形成优质投资理念,平滑短期波动,推动长期价值抬升[9] - 年初以来科创成果印证人才红利充足、企业创新能力强,增量政策落地助优秀科创企业融资,提升二级市场投资价值[9] 中国资产重估 - 未来中国资产有望在人民币国际化加速、耐心资本涌入、科技企业创新势能释放的共振下迎来系统性价值重估[2][9] - 外资方面,人民币资产避险属性和主权货币信用支撑吸引国际资本增配,形成正向循环;内资方面,耐心资本发挥“稳定器”作用,优质企业上市发展提升资产质量和长期回报[2][9] 风险提示 - 美国经济政策有不确定性[8][10] - 地缘政治不稳定性大[8][10]
沪深300资金虹吸效应凸显,沪深300ETF(159919)红盘蓄势
新浪财经· 2025-06-17 02:37
流动性 - 沪深300ETF盘中成交7170 24万元 [2] - 近1年日均成交12 49亿元 排名可比基金前3 [2] - 最新融资买入额达1116 08万元 融资余额达10 56亿元 [2] 规模与份额 - 沪深300ETF近2周规模增长8 66亿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前3 [2] - 近1年份额增长145 96亿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前3 [2] 指数权重 - 沪深30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3 22% [2] - 贵州茅台权重4 77% 宁德时代3 25% 中国平安2 71% 招商银行2 61% 美的集团1 87% 长江电力1 66% 比亚迪1 65% 兴业银行1 53% 紫金矿业1 45% 东方财富1 39% [4] 市场表现 - 贵州茅台跌0 16% 宁德时代跌0 26% 中国平安跌0 04% 招商银行涨0 31% 美的集团涨2 43% 长江电力跌1 15% 比亚迪涨0 01% 兴业银行涨0 04% 紫金矿业跌0 21% 东方财富跌0 05% [4] 市场趋势 - 机构通过权益仓位调整捕捉收益机会 沪深300资金虹吸效应凸显 [4] - 短期市场或进入歇脚期 指数接近震荡区间上沿 强势品种性价比下降 [5] - 中期中国资产重估或仍处于进行时 [5] - 小微盘 新消费 医药等拥挤度升高后短期赔率偏低 调整后或为更好介入机会 [5] 投资渠道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沪深300ETF联接基金(160724)布局A股核心资产 [5]
中信建投:建筑业资产重估与景气投资并重 关注核电、新质基建、一带一路建设等优质细分领域
智通财经网· 2025-06-16 06:41
建筑板块驱动因素 - 2024年四季度以来建筑板块走势受化债政策、外部扰动、行业景气度三大因素驱动 [1] - 5月以来中美谈判取得积极进展,市场风险偏好提升,积极情绪外溢至建筑行业 [1] - 截至2025年6月10日,建筑板块PE估值10.73x(2014年以来58%分位),PB估值0.73x(2014年以来7.1%分位),PB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1] 市场风险偏好与红利资产 - 截至6月12日AH股风险偏好处于较高水平,建筑板块低估值、低配置和红利特征有望实现"补涨"轮动 [2] - 建筑红利资产集中于八大建筑央企及高分红地方基建国企,盈利受益于自身经营和宏观改善,弹性高于传统红利资产 [2] 财政约束与区域/领域机会 - 一揽子化债政策已发行4.4万亿再融资专项债化解存量债务,但土地市场疲软导致地方财力对基建形成软约束 [3] - 需重点关注经济发达地区(支出扩张余力)和西部地区(专项债/特别国债/央企投资充足) [3] - 优质细分领域包括核电、新质基建、一带一路建设 [3] 投资建议 - 建筑央国企重估标的: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中冶、中国交建、四川路桥、隧道股份 [4] - 一带一路出海企业:中材国际、北方国际、江河集团、上海港湾 [4] - 高景气基建领域企业:中国核建、鸿路钢构、中国能建 [4]
机构:A股3400点是一轮中长期慢牛的起点,A500ETF基金(512050)跟踪指数调样生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02:17
指数调整与市场表现 - 中证A500指数上周小幅调整,A500ETF基金(512050)周跌0 11% [1] - 6月16日A股系列指数定期调整生效,涉及上证50、上证180、上证380、科创50等沪市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深证100等深市指数,以及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中证A500等跨市场指数 [1] 券商中期策略观点 - 券商机构普遍关注中国资产的估值修复,对港股下半年走势持乐观态度,尤其看好港股科技板块受益于AI产业叙事 [1] - 东兴证券《2025年A股中期投资展望》提出3400点可能是中长期慢牛起点,认为中国资产重估使A股吸引力提升,国内政策环境、利率环境及制度建设改善显著 [2] - 经济周期处于下行末期,7-8月半年报披露期及关税谈判90天节点可能触发政策发力,3季度或成行情转折点 [2] 市场风格与投资策略 - 近期市场风格轮动加剧,医药、人工智能等板块交替活跃,海外不确定性因素扰动导致博弈属性增强 [2] - 中证A500指数因其均衡宽基特性成为布局估值中枢提升的优选,部分主动权益基金已从沪深300转向中证A500指数 [2] - A500ETF基金(512050)上市后日均成交额持续同类第一,综合费率处于同类最低档,场外联接包括A类022430和C类022431 [2]
国际资金持续流入,港股成外资回流中国资产的第一站
环球网· 2025-06-14 00:44
香港外汇基金数据 - 5月份香港外汇基金的境外资产增加2013亿港元至35866亿港元 [1] - 货币基础为21249亿港元包括负债证明书流通纸币及硬币银行体系结余以及已发行外滙基金票据及债券 [1] - 外汇基金对香港私营部门的债权总额为3256亿港元 [1] - 对外负债总额为310亿港元 [1] 香港金融市场动态 - 国际资金对美元美债信心动摇近期资金流入香港成为避风港 [1] - 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走低港元维持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度 [1] - 香港提供资金自由流通的环境 [1] 港股市场趋势 - 港股市场过往与美股相似以龙头投资为主但今年作为中国资产重估先锋表现强势 [1] - 2025年4月以来港股通中小盘公司成交额占比快速提升反映市场对个股机会的挖掘下沉 [1] - 未来港股投资将扩散至恒生科技指数及重点大市值公司以外的优质公司 [1] 全球资金流向 - 中美贸易冲突及美元信用下降背景下全球资金进行再平衡 [3] - 资金离开美股市场流入欧洲股市 [3] - 伴随港股优质资产增多外资回流中国资产的第一站为港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