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策略

搜索文档
近16日持续获资金净流入,高股息ETF(563180)盘中溢价,机构:低利率环境下红利资产配置性价比凸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6 02:21
高股息ETF表现 - 5月26日高股息ETF(563180)跌0.19%,溢折率0.06%,频现溢价交易 [1] - 成分股中西部矿业涨超1%,四方股份、富奥股份、江铃汽车等多股小幅跟涨 [1] - 近16日持续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吸金近1.2亿元 [2] 高股息策略指数特征 - 中证高股息策略指数选取80只股息率和股利支付率较高、分红稳定且具规模流动性的上市公司证券 [2] 机构观点:红利资产配置价值 - 低利率环境持续,红利资产配置性价比凸显,长端利率下行预期下优质高股息标的配置价值仍强 [2] - 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市,2024年上市险企普遍增配FVOCI股票,政策助力下红利资产配置需求有望提升 [2] - 当前红利资产股息率相较于国债收益率的配置性价比持续凸显 [2] 银行板块表现 - 银行板块近日上涨,上海银行、成都银行等创出新高 [3] - LPR利率、存款利率调降对整体息差影响偏积极,银行基本面有望持续稳健 [3] - 高股息板块性价比凸显,值得稳健投资者中长线持有 [3] 北交所股票调整 - 北证50成分股中部分年内涨幅较大个股下跌,实质为消化前期涨幅 [3]
存银行,还不如买银行股?
第一财经· 2025-05-26 01:26
银行股的存款"替代效应"凸显 - 国内存款利率持续走低,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跌破1%,创历史新低 [3] - 42家A股上市银行中,31家近12个月股息率超4%,部分股份制银行股息率突破8%,国有大行动态股息率达6.2%~6.5% [3] - 以100万元资金为例,买入股息率5.8%的银行股组合年分红可达5.8万元,显著高于存款利息1万元 [3] - 银行板块年初以来累计涨幅7.66%,显著优于沪深300指数(-1.34%),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四 [3] 资金加仓银行股情况 - 险资一季度举牌十余次,半数针对银行股,涉及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等 [4] - 险资对银行板块持仓比例达27.2%,较2023年末增长4.3个百分点,持股数量278.21亿股,总市值2657.8亿元 [5] - 公募基金主动权益产品对银行股配置比例从1.2%提升至2.5%,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只银行股进入重仓股前100名 [5] 银行板块内部分化 - 区域银行表现突出,青岛银行年内涨幅30.41%,渝农商行涨幅29.07%,而华夏银行下跌5.23%,平安银行下跌2.05% [7] - 国有银行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5%,城商行上行3个百分点,农商行持平 [7] - 国有大行遭基金减持8.5个百分点,股份行及城商行分别获增持6.9和1.7个百分点 [8] - 城商行不良生成率环比下降,长三角和成渝地区银行不良率维持在0.66%~0.91%,拨备覆盖率达456% [9] 银行股中长期驱动因素 - 短期内高股息策略仍是主要动力,银行板块股息率显著高于十年期国债及理财产品收益率 [11] - 中长期息差水平和资产质量是关键,2025年5月LPR下调10个基点而存款利率仅降5个基点,净息差可能收窄5~8个基点 [12] - 负债端成本管理对息差正向贡献加大,后续焦点转向资产端收益率降幅能否收窄 [12]
存银行不如买银行股?区域银行占上风
第一财经· 2025-05-25 12:31
银行股息率与存款替代效应 - 42家A股上市银行中,超七成近12个月股息率超4%,部分银行股息率突破8%,远超存款及国债收益 [1] - 以100万元资金为例,存入银行年利息仅1万元,买入股息率5.8%的银行股组合年分红可达5.8万元且无须缴税 [2] - 银行板块年初以来涨幅达7.66%,显著优于沪深300指数的-1.34%,在申万一级31个行业中位居第四 [2] 机构投资者行为 - 险资对银行板块持仓比例达27.2%,较2023年末增长4.3个百分点,创2018年以来新高 [3] - 险资持有银行股数量278.21亿股,总市值2657.8亿元,在险资所持各行业中均位居第一 [3] - 主动权益基金对银行股配置比例从1.2%提升至2.5%,招商银行等多只银行股进入公募基金重仓股前100名 [3] 银行板块内部分化 - 区域银行表现突出,青岛银行涨幅30.41%,渝农商行涨幅29.07%,而华夏银行下跌5.23% [4] - 国有银行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5%,城商行上行3个百分点,农商行与前一年持平 [5] - 国有大行遭基金减持8.5个百分点,股份行及城商行分别获增持6.9和1.7个百分点 [5] 资产质量与息差表现 - 城商行息差下行幅度明显缩窄,大行相对承压,除大行外各类型银行净利息收入增速普遍回暖 [5] - 江苏银行、成都银行等区域银行不良率维持在0.66%~0.91%,拨备覆盖率达456% [6] - 2025年5月LPR下调10个基点而存款利率仅降5个基点,全年净息差可能收窄5~8个基点 [8] 行业前景展望 - 短期内高股息策略仍是推动银行股上涨主要动力,中长期息差水平和资产质量成关键因素 [7] - 银行板块股息率大幅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及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 [7] - 负债降本通道打开对息差正向贡献加大,后续稳息差焦点转向资产端收益率降幅能否收窄 [8]
基金研究周报:全球权益回调加剧,黄金避险需求升温(5.19-5.23)
Wind万得· 2025-05-24 22:42
市场概况 - A股市场上周显著回调,上证50、沪深300微跌0.18%,中证500、中证1000分别下跌1.10%、1.29%,中小盘股受流动性波动影响更大 [2] - 全周上证、深证、创业板指分别跌0.57%、0.46%、0.88%,仅中证红利微涨0.15%,高股息策略成为资金避风港 [2] - 行业板块方面,Wind一级行业平均跌幅0.28%,医药生物、综合、有色金属表现较好,分别上涨1.78%、1.41%、1.26%,通信、机械设备、计算机明显走弱,分别下跌2.31%、2.48%、3.02% [2][12] 全球大类资产 - 全球权益市场普遍回调,美股三大指数均跌超2%,恒生指数逆势涨1.10%,恒生科技微跌0.65%,CBOE波动率指数飙升29.29%至22.29,创三个月新高 [4] - 避险资产走强,COMEX黄金大涨5.35%,创近月新高,NYMEX天然气涨11.16%,工业金属分化,LME铜涨1.76%,焦煤暴跌7.23% [4] - 债券市场韧性凸显,中证综合债微涨0.07%,10年期与30年期国债期货分别跌0.51%、1.17% [4][13] 国内基金市场 - 上周合计发行26只基金,股票型基金发行19只,混合型基金发行2只,债券型基金发行5只,总发行份额158.20亿份 [2][16] - 万得全基指数下跌0.02%,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上涨0.13%,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上涨0.07%,债券型基金指数上涨0.06% [2][9] - FOF指数表现突出,上涨0.60%,近一月涨幅1.37% [9] 国内债券市场 - 国债期货指数(CFFEX10年)上涨0.36%,10年期与30年期国债期货分别跌0.51%、1.17%,中长期债券利率保持相对低位 [13] - 国债到期收益率10年上升4BP至1.719%,期限利差10年-1年扩大4BP至0.269%,中短期票据到期收益率(AAA+)5年下降5BP至1.928% [15] - LPR1年和5年均下降10BP,分别至3.000%和3.500% [15]
全文丨摩根资产副总经理郭鹏展望“全球投资”:屡提高股息资产
新浪基金· 2025-05-24 06:15
专题:2025基金高质量发展大会 5月24日,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25基金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隆重启幕。大会汇聚学术界顶尖专家、公 私募基金领军人物、券商领袖及首席经济学家等业界翘楚,共话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同时,我们看到这两张图表示了美国的消费者和企业对于未来消费信心的走势(PPT图),从今年以来 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的走势。 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副总 经理郭鹏先生 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副总经理郭鹏先生出席并发表演讲,他表示高股息的策略从长期来看是值得关注的, 但是成熟市场目前并没有显示出和新兴市场一样的特征。 亚太除日本以外的高股息股票,他们的相对位置说明了高股息的股票同整体上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提 供给了投资者一个相对更高的回报和相对更低的波动率,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投资资产。 以下是演讲全文: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参加一年一度的2025年基金高质量发展大会,今天也是感受到热烈气氛热烈,盛 况空前,我希望能够从全球视野带给大家对于海外市场,包括国内市场的一些看法。 首先,给大家展示一下我们在过去的10年,全球的大类资产在每一年年度回报的情况,可以看到每一年 的颜色变化非常的明显。最近两年,2024年、2023 ...
长期不亏钱的炒股方法是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5-20 16:18
投资的底层认知 - 短期股价由情绪和资金驱动,70%的交易受情绪影响,但长期由企业内在价值决定[1] - 2020年疫情初期茅台股价下跌15%,但随后两年因护城河和业绩增长创历史新高[1] - A股散户年化收益率中位数为-2.5%,机构投资者为6.8%(2023年数据)[1] - 风险本质是本金的永久损失和回报不足,如持有乐视网本金归零,而茅台十年年化回报超20%[1] 投资体系构建 - 资产配置需避免孤注一掷,采用股债平衡策略如"100-年龄"法则(40岁配置60%股票+40%债券)[4] - 2008-2023年股债5:5组合年化波动率比纯股票低12%,最大回撤减少18%[4] - 跨市场分散可降低单一市场风险,2022年A股下跌15%时美股科技股ETF(如QQQ)上涨25%[4] 选股原则 - 选择"三好"企业:好赛道(渗透率<30%的成长行业如新能源、AI)、好公司、好价格[4] - 半导体行业十年复合增长率15%,传统煤炭行业仅3%[4] - 财务筛选标准:毛利率>30%(茅台91%)、净利润增长率>GDP增速2倍(宁德时代近三年年均增长120%)、资产负债率<60%(茅台20%)、股息率>2%(长江电力3.5%)[4] - 估值标准:PE<行业中位数,PEG<1,如2023年宁德时代PE从120倍回落至40倍时具备安全边际[4] 交易策略 - 逆向布局:行业低谷期买入(如2018年非洲猪瘟后牧原股份两年涨500%),高峰期卖出(如2021年新能源车渗透率超25%后减仓)[4] - 分批建仓:单笔买入不超过总仓位10%,下跌10%补仓,2022年分批买入腾讯均价420元,2023年反弹至700元获利[4] - 止损规则:单只股票亏损超15%强制止损,如2021年教育行业"双减"政策出台后新东方股价暴跌90%[4] - 止盈策略:目标收益率20%-30%或PE超过历史90%分位,如2020年英科医疗PE达50倍时止盈后回落80%[4] 仓位管理 - 牛市仓位不超过80%,熊市不低于30%,2015年牛市顶峰满仓者亏损超50%[4] - 预留10%资金作为"危机储备金",用于黑天鹅事件如2020年疫情、2022年俄乌冲突[4] 指数与高股息策略 - 定投沪深300指数10年年化收益率8.2%,胜率超75%[4] - 估值定投:PE低于历史30%分位时加倍投入,高于70%分位时暂停[4] - 高股息策略:中证高股息指数2008-2023年年化回报9.5%,最大回撤比沪深300少15%[4] 行业与公司案例 - 茅台毛利率91%,资产负债率20%,十年年化回报超20%[1][4] - 宁德时代近三年净利润年均增长120%,毛利率35%[4] - 长江电力股息率3.5%,连续5年分红[4] - 牧原股份在2018年非洲猪瘟后两年上涨500%[4]
如何寻找不确定时代中的确定性,袁航以“不变”应“万变”的投资之道
新浪财经· 2025-05-20 03:15
袁航的投资策略 - 袁航采用价值投资理念,聚焦具备竞争优势和长期增长前景的优质资产,通过复利积累实现股价上涨 [2] - 选股标准包括商业模式、护城河、长期增长前景及估值,淡化市场情绪波动和短期资金买卖 [2] - 2024年二季度重仓银行、食品饮料等高股息行业,全年净值增长16.71%,超额收益9.82% [2] 鹏华策略优选的持仓特点 - 核心持仓集中于护城河深厚、盈利质量高、估值合理的龙头企业,如招商银行、美的集团、贵州茅台 [2] - 2025年一季度股票仓位保持91.87%,前十大重仓股平均市盈率不足15倍,市净率仅1.8倍 [2] - 换手率极低,前十大重仓股中有9只持有超过2年,平均每只个股持有15.7个季度 [4] 低估值高股息策略 - 2025年配置方向与市场环境高度契合,高股息资产(如银行、消费)提供稳定现金流 [5] - 内需驱动型产业(如食品饮料、家电)受益于国内消费复苏政策 [5] - 前十大重仓股平均市净率1.8倍,行业股息率普遍超3%,构建“安全垫”效应 [5] 业绩表现 - 鹏华策略优选混合自2014年成立以来总净值增长216.63%,同期业绩比较基准85.97% [6] - 2024年净值增长25.5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12.52% [6] - 鹏华先进制造股票自2014年成立以来总净值增长218.3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31.73% [6]
筹码定天下:银行和微盘的新高
国投证券· 2025-05-18 12:04
报告核心观点 - 大盘指数在黄金坑兑现后转入“震荡市”,无明显“二次探底”风险,可安心做结构找α;当前震荡格局向上突破需国内经济对冲政策支持下宏观经济与A股基本面好转信号,或各领域利好涌现助力中国经济完成新旧动能转换定价;向下突破需提防美元指数意外走升;维持“科技第二波”观点,建议围绕新时期消费投资与新消费组合结合配置内需消费 [1][2][3] 近期权益市场重要交易特征梳理 - 本周美股表现亮眼,纳指累涨7.15%,标普500累涨5.27%,道指累涨3.41%,信息技术板块涨幅领跑;欧股各国股指普遍上涨;港股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指数上涨,金融业涨幅居前 [8][10] - A股成长风格强于价值风格,大盘股涨幅较大,全A日均交易额环比下降;ETF资金整体流出,沪深300ETF等主流宽基ETF有净流出,但4月7日至今累计净流入接近2000亿元;银行板块因增量资金助力获超额收益,是上证指数“填坑”主要贡献者 [13][20] - 市场主要指数和行业开启“填坑行情”,权重指数完成“出坑”,小微盘和部分外需板块完成修复,微盘股指数创新高,顺周期和部分科技板块未修复 [26] - 4月7日上证指数单日大跌形成“黄金坑”,当前宏观环境和救市政策友好,不必担心进一步大跌风险;中美关税博弈进展使全球风险资产risk - on,人民币资产弹性弱,南向资金有流出港股科技股、流入高股息股现象,小微盘领域受益风险偏好提升 [30][46][47] - 5月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涉及六大点、25小点细则,强化业绩基准约束和基金经理激励约束机制;主动基金跑输基准非长期现象,改革后胜率或向50%收敛,主动基金可能调仓买入长期低配方向 [61][62][63] - 科技板块交易拥挤度下降,“科技第二波”有交易基础,内部有分化轮动,半导体领域完成“出坑”,算力等方向或成情绪扩散抓手;科技产业投资呈“N”字型走势,下半年或开启第二波行情 [74][80] - 高切低跟踪指标从高点回落,高低板块分化收敛,下一轮主线在“黄金坑”中酝酿 [82] - 全球避险情绪高、市场缩量等因素约束风险偏好敏感方向反弹,高股息策略有底仓价值,中美利差走阔和增量资金流入支撑红利资产上涨 [83] - 今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数据转弱,央地财政支出增速差环比回落 [86] - 回顾2018 - 2019年中美贸易磋商历程,历经十三轮谈判和两次元首会晤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89] - 美债收益率受特朗普关税政策、美联储决策等因素影响,短期关注关税政策和美联储决策,长期关注美债供给压力和美国经济预期 [90][91] - 本周美元指数震荡上行,短期内受美联储态度影响,中长期因资金流向新兴市场承压 [97][98] - 本周金价震荡下行,贸易和地缘政治局势缓和使资金流向风险资产,央行购买和散户投机支撑金价 [99] - 本周原油价格上涨,中美关税缓和和贸易协议提振油价,但需求放缓与供应过剩使长期走势面临挑战 [101][102] - 本周铜价震荡上行,矿端紧张支撑铜价,淡季临近和高铜价抑制需求,预计短期宽幅震荡 [105][107] 内部因素:关税缓和后,二季度经济有望维持底部平稳运行 - 4月CPI和PPI延续弱势,物价低位运行,社融数据中政府债是主要支撑,企业融资边际修复,居民扩表意愿不强,4月经济运行平稳,内需偏弱出口下滑空间有限,二季度经济取决于出口下滑幅度与稳增长政策力度,整体有望底部平稳运行 [110] - 4月CPI同比降0.1%,核心CPI同比涨0.5%,食品价格降幅收窄,能源价格降幅扩大;PPI同比增速-2.7%,通缩压力加剧,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价格降幅扩大,部分行业价格降幅收窄 [110] - 4月社融增量1.16万亿元,政府债券是主支撑,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成拖累项,非标融资收缩,股票融资同比多增;信贷市场走弱,企业债融资转正,信贷需求呈阶段性特征,企业贷款依赖票据融资,居民部门短贷与中长贷收缩 [110] 外部因素:美国4月通胀降温推迟降息预期;美国与多方谈判推进顺利修复市场风险偏好 中美日内瓦会谈达成协议,衰退风险下降驱动美联储降息推迟 - 5月12日中美日内瓦会谈后,美国将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25%对等关税降至10%,中国相应调整,美国20%单独关税保留,减税持续90天并将进一步谈判 [118]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宣布修订2020年货币政策框架,应对经济格局转变,重点包括重新评估就业市场“缺口”、调整通胀目标机制、预警长期利率抬升,修订工作数月完成,或于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公布 [119] - 鲍威尔政策转向短期内对利率路径影响有限,中美贸易会谈进展使市场推迟降息预期,CME对年内降息次数押注缩减至2次 [120]
高股息资产吸引力增强,红利港股ETF(159331)涨超1.4%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4 07:26
近年来,港股市场因其高股息特性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高股息策略不仅能够提供稳定的现金流, 还能在市场波动中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高股息资产的 价值愈发凸显。今日红利资产强势上涨,建设银行、汇丰控股、中国交通建设等多股高涨,红利港股 ETF(159331)涨超1.4%。 综上所述,红利港股ETF(159331.SZ)是投资者布局港股高股息资产的理想工具,建议投资者关注并 适时配置。 注: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 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 的预测和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选择与风险等级相匹配的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根据华泰证券的研究报告,政策环境的改善有助于提振市场风险偏好,看好港股的相对收益表现。中期 来看,公募基金改革可能进一步增加国内资金对港股特色板块的配置需求。高股息资产作为底仓配置, 具有较高的投资吸引力。 红利港股ETF(159331.SZ)跟踪的是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指数代码:930 ...
行板块再度大涨!浦发银行、上海银行等集体创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5-13 03:57
银行股表现 - 浦发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股价创历史新高 [1] - 重庆银行、中信银行股价创年内新高 [1] - 青农商行、苏州银行、成都银行等跟涨 [1]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4月28日盘中创新高 [2] 行业基本面 - 银行板块一季度财务指标和资产质量总体稳健 [2] - 42家银行一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共计5639.79亿元 [2] - 四大国有银行一季度净利润2938.02亿元,占比超52% [2] - 30家银行净利润同比正增长 [2] - 各家银行贷款增速普遍较高,资产质量稳定 [2] - 净息差普遍承压 [2] - 部分银行净手续费收入同比大涨,拉动营收增长 [2] 机构观点 - 中金公司预计2025年银行业经营稳定,净息差压力有望减小 [2] - 高股息策略仍是2025年银行股交易主要逻辑,推荐国有大行 [2] - 中信证券预计一季度银行息差走低幅度低于年初预期 [3] - 银行板块基本面具备相对稳健特征,相对价值显著 [3] - 短期建议关注分红收益稳定的银行,长期关注盈利增长确定性强的银行 [3] - 国信证券认为2025年经济基本面大概率稳步向好,银行板块将迎来较好投资机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