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蝶国际(00268):云订阅业务驱动韧性增长,AI商业化落地加速
山西证券· 2025-09-17 12:5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评级 [1] 核心观点 - 云订阅业务驱动公司整体保持韧性增长,AI商业化落地加速贡献业绩增量 [3][5][6]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31.92亿元,同比增长11.2%,归母净亏损同比收窄55.1%至0.98亿元 [3] - 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改善89.0%至-0.18亿元 [3] - 云订阅ARR达37.3亿元,同比增长18.5% [5] - AI合同金额已超过1.5亿元,效率提升显著(如记账效率提升约80%) [6] - 预计2025-2027年EPS为0.03/0.10/0.17元,对应PE为528.8/151.8/85.1倍 [12] 业务表现 - 云订阅业务收入16.84亿元(同比+22.1%),占比提升推动毛利率升至65.63%(+2.39pct) [5] - 苍穹和星瀚:收入8.45亿元(同比+34.3%),新签304家头部客户(如吉利控股、蒙牛集团) [5] - 星空:客户数达4.6万家,收入7.40亿元(同比+19.0%) [5] - 小微产品(星辰+精斗云):收入5.37亿元(同比+23.8%) [5] 成本与效率 - 销售费用率同比降低2.64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降低0.04个百分点 [5] - 管理费用率因人员优化支出增加同比提高2.29个百分点 [5] - 净利率-3.42%(同比提升4.81个百分点),受益于云业务规模效应及AI效率提升 [5] AI技术进展 - 发布苍穹Agent平台2.0,内置任务流模板、提示词模板等工具 [6] - 推出5大Agent应用(金钥财报、ChatBI等),签约通威股份、海信集团等客户 [6] - 案例:创思工贸通过AI将问题定位时间从2-3人天缩短至实时,决策效率提升100% [6] - 星辰AI财税应用助力小微企业记账效率提升约80%、开票效率提升约40%、报税效率提升约60% [6]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预计收入71.80/81.80/93.03亿元(同比+14.8%/+13.9%/+13.7%) [14] - 预计净利润1.00/3.47/6.19亿元,毛利率升至66.8%/68.1%/69.3% [14] - ROE改善至1.5%/5.1%/8.3%,净利率升至1.4%/4.2%/6.7% [14]
北方华创(002371):25H1经营业绩同比快速增长,平台化效应加速显现
长城证券· 2025-09-17 12:5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报告对北方华创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73 41 95 11 114 71亿元 对应EPS为10 14 13 14 15 84元/股 对应PE为37 29 24倍 [8] 核心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61 42亿元 同比增长29 51% 归母净利润32 08亿元 同比增长14 97% 扣非净利润31 81亿元 同比增长20 17% [1] - 2025年Q2营收79 36亿元 同比增长22 54% 环比下降3 30% 归母净利润16 27亿元 同比下降1 62% 环比增长2 95% [1] - 核心业务保持高速增长 订单增加带来销售量相应增加 公司聚焦电子工艺装备和电子元器件领域 [2] - 完成对芯源微的收购并取得控制权 产品布局具有显著互补性 丰富了集成电路装备产品线 增强核心竞争力 [2] 技术突破与产品布局 - 刻蚀设备在集成电路设备资本支出中占比16 8% 全球市场规模约1350亿元人民币 公司已形成ICP CCP 干法去胶设备 高选择性刻蚀设备和Bevel刻蚀设备的全系列产品布局 2025年上半年刻蚀设备收入超50亿元人民币 [3] - 薄膜沉积设备在集成电路设备资本支出中占比23 0% 全球市场规模约1850亿元人民币 公司已形成物理气相沉积 化学气相沉积 外延 原子层沉积 电镀和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的全系列布局 2025年上半年薄膜沉积设备收入超65亿元人民币 [3] - 2025年上半年推出离子注入设备 电镀设备 12英寸先进低压化学气相硅沉积立式炉设备 多片式8英寸SiC外延设备 GaN/GaAs MOCVD外延设备等新产品 工艺覆盖度及市场占有率同步攀升 [8] 行业前景与增长动力 - 2024年全球集成电路装备销售额达1161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 中国大陆集成电路装备销售额为491亿美元 继续位居全球首位 [3][8] - 行业受益于AI芯片 先进封装及化合物半导体需求规模增长 叠加公司"技术攻坚+全球拓展"战略 有望进一步巩固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地位 [8] - 公司将长期受益于AI算力 汽车电子及国产替代浪潮 [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90 82亿元 493 84亿元 609 35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31 0% 26 4% 23 4% [1][1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 41亿元 95 11亿元 114 71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30 6% 29 6% 20 6% [1][11] - 预计2025-2027年ROE分别为19 5% 20 2% 19 6% [1][11]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43 2% 43 5% 42 3% 净利率分别为19 9% 20 1% 19 5% [11]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377 86元 总市值2736 04亿元 流通市值2733 85亿元 [4] -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37 3倍 28 8倍 23 9倍 PB分别为7 2倍 5 8倍 4 7倍 [1][11] - EV/EBITDA分别为27 8倍 21 0倍 17 8倍 [11]
芯海科技(688595):25H1利润同比改善,加码布局AI端侧业务
长城证券· 2025-09-17 12:54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10] 核心观点 - 25H1利润同比改善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39亿元 同比亏损减少 扣非净利润-0.40亿元 同比亏损减少[1] - 盈利能力逐步改善 2025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35.59% 同比+2.22pct 净利率-10.05% 同比+6.08pct[2] - 新品持续放量 单节BMS产品大规模量产 2-5节BMS产品在头部客户端批量出货 车规级高精度ADC在头部客户端量产[3] - 鸿蒙生态领先优势巩固 通过电鸿模组认证 BLE低功耗蓝牙模组入选鸿蒙智联推荐模组 成功导入300余个鸿蒙智联项目商机 完成125个SKU产品接入 终端产品累计出货量超4,000万台[3][8] - 加码布局AI端侧业务 推出首颗具备AI处理能力的高性能MCU芯片 计划推出一系列适用于不同AI场景的高性能MCU芯片[9] - 业绩增长预期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0亿元 0.30亿元 0.91亿元 EPS分别为-0.07元 0.21元 0.63元[10] 财务表现 - 营收增长显著 2024年营业收入702百万元 同比增长62.2%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952百万元 1,204百万元 1,513百万元 增长率分别为35.5% 26.5% 25.7%[1][12] - 利润改善明显 2024年归母净利润-173百万元 预计2025年收窄至-10百万元 2026年转正为30百万元 2027年增长至91百万元[1][12] - 盈利能力提升 预计毛利率从2024年34.2%提升至2027年42.0% 净利率从2024年-24.5%改善至2027年6.0%[12] - ROE持续改善 从2024年-22.8%预计提升至2027年10.6%[1][12] 业务进展 - 模拟信号链产品拓展 在BMS锂电池管理领域实现多节产品批量出货 在动力电池领域车规级ADC量产[3] - 人机交互产品突破 触觉反馈产品在头部客户旗舰手机量产 Hapticpad解决方案在客户端出货[3] - AIoT解决方案完善 凭借高精度ADC 高可靠性MCU和无线连接产品 结合鸿蒙生态提供整体解决方案[3] - AI端侧布局加速 构建"云边端"协同架构 打造"芯片+算法+场景+App+AI"全栈式解决方案[9]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39.23元 总市值5,652.77百万元 流通市值5,652.77百万元[4] - 估值水平 预计2026年PE 187倍 2027年PE 62倍 当前PB 8.2倍[1][10][12]
恒玄科技(688608):公司简评报告:2025H1营收实现较快增长,看好AI眼镜时代新机遇
首创证券· 2025-09-17 12:52
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2025H1营收19.38亿元,同比增长26.58%,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106.45% [5] - 毛利率39.27%,同比提升6.08个百分点,净利率15.72%,同比提升6.08个百分点 [5] - 公司在智能手表市场快速扩展且份额提升,BES2800等新品上量推动增长 [5] - 产品向AI眼镜市场扩展,BES2700、BES2800芯片已在客户智能眼镜和无线麦克风项目量产 [5] - 研发新一代6000系列异构SoC芯片,预计2026年上半年送样,兼顾AI时代高性能和低功耗需求 [5]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8.65/12.52/16.45亿元,对应PE 50/35/26倍 [5] 财务数据 - 最新收盘价258.63元,总市值435.45亿元,总股本1.68亿股 [3] - 2024年营收32.63亿元(+49.94%),归母净利润4.60亿元(+272.47%) [5] - 预计2025年营收46.60亿元(+42.80%),2026年61.50亿元(+31.97%),2027年77.87亿元(+26.63%) [5] - 2025H1销售费用率0.99%(+0.01pct),管理费用率3.02%(-0.80pct),研发费用率20.37%(-0.63pct) [5] - 2024年毛利率34.7%,预计2025-2027年维持39.0%水平 [6] - 2024年ROE 7.3%,预计2025年12.5%,2026年15.8%,2027年17.8% [6] 业务概况 - 主营低功耗无线计算SoC芯片研发,产品包括无线音频芯片、智能可穿戴芯片、智能家居芯片和无线连接芯片 [5] - 下游客户覆盖三星、OPPO、小米、荣耀、vivo等手机品牌,哈曼、安克创新等音频厂商,以及阿里、百度、字节跳动、谷歌等互联网公司 [5] - 产品应用于智能可穿戴和智能家居领域的低功耗智能终端 [5]
中银航空租赁(02588):首次覆盖:飞机租赁行业景气向上,机队管理+成本优势共筑壁垒
麦高证券· 2025-09-17 12:50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91.70港元[3][5] 核心观点 - 飞机租赁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 供需缺口驱动飞机价值和租金上涨[1] - 飞机制造商产能受限 波音和空客2024年合计交付1114架 仅为2018年高峰期的69%[13] - 全球航空需求旺盛 2025年7月全球航空收入客公里(RPK)同比增长4.0% 客座率达85.5%[19] - 公司背靠中国银行 融资成本优势显著 信用评级保持标普A-/惠誉A级[2][104] - 负债中约30%为浮息债券 未来有望受益于美联储降息[2] 行业供需分析 - 飞机制造商面临供应链紧张 熟练工人不足等制约因素 飞机平均交付时间从2010年的2-3年延长至2024年的5.3年[13][14] - 波音和空客未交付订单超过1.5万架 按历史最高交付速度需超过9年才能完成[13] - 发动机交付短缺问题突出 GE Aerospace 2024年商用飞机发动机交付量1911台 仅为2019年的63%[17] - 经营租赁渗透率持续提升 从1990年的25%上升至2024年的50%[27] - 新窄体飞机租金已超过疫情前水平 新一代宽体飞机供应稀缺推动租金增长[31] 公司竞争优势 - 管理层经验丰富 核心团队从业年限均超26年 连续31年保持盈利[1][40] - 机队管理能力突出 通过投资策略调整有效抵御行业周期性风险[1][51]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 机队规模834架 自有飞机利用率达100%[59] - 机队结构以空客A320系列和波音737系列为主 符合主流趋势[60] - 机队平均机龄5.0年 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平均剩余租期7.9年[64]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营业收入25.57亿美元 同比增长3.9% 归母净利润9.24亿美元 同比增长20.9%[4][82] - 经营租赁租金收入占比长期保持在70%以上 2024年为72.4%[1][71] - 融资租赁收入占比显著提升 从2022年的1.8%上升至2024年的8.5%[7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33/26.68/28.17亿美元 同比增速-0.9%/+5.3%/+5.6%[3][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9/7.66/8.40亿美元 同比增速-24.31%/+9.56%/+9.66%[3][4] 估值与同业比较 - 2025年预测PB为0.94倍 低于同业平均的1.06倍[3][113] - 2024年ROE达15.25% 显著高于同业平均的9.12%[113] - 股息率4.51% 高于同业平均的1.14%[113] - 目标估值1.20倍PB 较当前估值有27.7%提升空间[3][113]
腾讯控股(00700):周报-20250917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9-17 12:50
投资评级与股价信息 - 股价645港元 市值5.91万亿港元 总股本91.62亿股 52周股价区间360.3-649.5港元 每股净资产133.22港元 [2] 融资活动与资本结构 - 在香港发行80亿元人民币点心债 分为5年2.6% 10年3.0% 30年3.6%三个期限 由中行 交行 摩根大通 摩根士丹利承销 [3] - 自2021年以来首次发债 当前未偿债券规模约177亿美元 未来两年有超15亿美元到期 [3] - 融资用于优化债务结构 为AI 云计算等长期投入提供资金支持 降低美元融资依赖 [3] AI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 - 混元3D 3.0建模精度提升3倍 ADP 3.0支持多智能体协作 [4] - 腾讯元宝国内DAU排名前三 日提问量达年初月总量 [4] - 腾讯会议AI纪要用户增长150% 新增实时翻译功能 IMA知识库文件突破1亿 [4] - QQ浏览器AI月活数较4月增长17.8倍 腾讯企点完成1亿次客服精准回复 30万余家企业实现本地化知识管理 [4] 全球化布局与出海服务 - 腾讯云海外客户规模同比翻番 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 [5] - 新建沙特首个中东数据中心 日本大阪第三个数据中心及当地办公室 全球加速节点突破3200个 [5] - 服务绝大多数中国出海企业 互联网与头部游戏领域覆盖率超过90% 典型客户包括美团Keeta 泡泡玛特 正大集团 [5] 芯片适配与算力优化 - 全面适配主流国产芯片 自研异构计算平台整合不同类型芯片形成统一算力池 [6] - 提供高性能 低成本 可扩展的AI算力服务 降低企业算力成本 缓解国产化替代兼容性问题 [6] - 软硬件协同全栈优化为长期战略 构建技术突破-场景落地-生态协同全链路能力 [6]
首华燃气(300483):天然气业务增长强劲,方气成本具备下降潜力
环球富盛理财· 2025-09-17 12:49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投资评级 [1][2][4][6][8] 核心观点 - 天然气业务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2025年上半年天然气产量达4.2亿立方米(同比+116%)销量达6.4亿立方米(同比+109%)代输量完成4.68亿立方米(同比+85%)[1][8] - 方气成本具备下降潜力 新井单方投资成本降至0.53元/立方米(对比2024年单方折耗0.85元/立方米)[2][6] - 勘探开发取得关键进展 完成31口煤层气水平井完钻并投产11口 新增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205亿立方米(累计达887亿立方米)[4][8] - 永西连接线输气能力将提升 计划从300万立方米/日扩至400万立方米/日 预留额外400万立方米扩展空间 资本开支控制在1亿元以内[4][8] 业务表现 - 天然气产量及销量大幅增长 2025H1产量4.2亿立方米(同比+116%)销量6.4亿立方米(同比+109%)[1][8] - 代输业务规模持续扩大 代输量达4.68亿立方米(同比+85%)[1][8] - 销售价格同比持平略有提高[1][8] 成本控制 - 单口煤层气井投资成本降至2900万元(不含税)单井生命周期累产(EUR)约5500万立方米[2][6] - 气量增长摊薄单位成本 管理成本、销售费用及固定资产折旧不随产气量同比例增长[2][6] - 基础设施投运与新工艺应用进一步降低投资成本[2][6] 勘探开发进展 - 深层煤层气钻井周期缩短 水平井完井长度达1500米(较2024年提高)[4][8] - 致密砂岩气水平井钻遇率100% 初产12万立方米/日[4][8] - 煤层气含气面积达300平方公里 外扩勘探工作持续进行[4][8] 管道运输规划 - 永西连接线日均输气量达300万立方米(满负荷运行)[4][8] - 2025年输气量预计突破9亿立方米(有望超10亿立方米)[4][8] - 上游气源充足(中方2025年计划产量约50亿立方米)支持管线扩建[4][8]
森麒麟(002984):公司1H25业绩略有承压,看好摩洛哥工厂年内逐步放量
长城证券· 2025-09-17 12:49
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评级)[4][11] 核心观点 - 报告看好摩洛哥工厂年内逐步放量 并看好公司海外市场品牌力的逐步提升 预计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维持买入评级[9][10][1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41.19亿元 同比上升0.24% 归母净利润6.72亿元 同比下降37.64%[1] - 1H25轮胎收入41.13亿元 YoY 0.17% 毛利率24.47% 同比下降8.71个百分点[2]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98.07/120.41/131.70亿元 同比增长15.2%/22.8%/9.4%[1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3/23.48/27.64亿元 同比变化-21.2%/36.3%/17.7%[11] - 对应2025-2027年EPS分别为1.66/2.27/2.67元 基于9月16日收盘价20.03元 对应PE分别为12/9/7倍[11] 经营数据 - 1H25轮胎产量1556.95万条 同比减少3.21% 其中半钢轮胎产量1504.05万条 同比减少3.56% 全钢轮胎产量52.9万条 同比增长7.72%[2] - 1H25轮胎销量1487.03万条 同比减少1.5% 其中半钢轮胎销量1437.03万条 同比减少1.65% 全钢轮胎销量50万条 同比增长3.11%[2] - 1H25天然橡胶均价15478元/吨 同比上涨13.60% 炭黑均价8063元/吨 同比下降15.72%[2] 成本费用 - 1H25销售费用率1.69% 同比上升0.20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2.43% 同比上升0.25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2.47% 同比上升0.08个百分点[3] - 1H25财务费用率0.05% 同比上升1.79个百分点[3] - 海运费整体回落 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同比下降26.64%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同比下降8.22%[3] 现金流与周转 - 1H25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26亿元 同比下降96.30%[8] - 应收账款同比上升9.36% 应收账款周转率从3.65次下降到3.36次[8] - 存货同比上升54.03% 存货周转率从1.74次下降到1.43次[8] 产能布局 - 摩洛哥工厂工程进度达93% 预计2025年内实现大规模放量[9] - 公司实施"833plus"战略规划 计划全球布局8座数字化智能制造基地[9] - 公司形成中国 泰国 摩洛哥全球产能"黄金三角"布局[9] 市场地位 - 公司三大品牌在美国H级 V级高端轮胎市场份额分别为4.5%和3% 在中国轮胎品牌中排名第一[10] - 2024年公司轮胎产品在美国替换市场占有率超5% 在欧洲替换市场占有率超4%[10]
广立微(301095):25H1营收实现同比高增,收购LUCEDA深化硅光芯片布局
长城证券· 2025-09-17 12:49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预期未来6个月内股价相对行业指数涨幅介于5%至15%之间 [3][8][18]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实现同比高增长43%至2.46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518%至0.16亿元 [1] - 收购LUCEDA强化硅光芯片布局 整合集成电路与光子芯片技术优势 拓展硅光芯片设计制造测试全流程解决方案 [7] - 软硬件业务协同发展 EDA软件、半导体大数据分析系统与测试设备相互赋能 支撑营业收入连创新高 [2] 财务表现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将持续高增长 分别达7.45亿元、9.70亿元和12.36亿元 对应增长率36.3%、30.2%和27.4% [1][10] - 预计归母净利润将快速提升 2025-2027年分别为1.37亿元、1.84亿元和2.65亿元 对应增长率70.2%、34.5%和43.9% [1][8][10]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58.58% 同比下降6.94个百分点 但净利率同比提升3.41个百分点至6.61% [2] 业务发展 - DATAEXP系列软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 实现海量数据高效解析 已获多家头部企业数千万系统方案订单 [2] - 晶圆级WAT电性测试设备进入海内外领先芯片企业 2025年完成WLBI设备研发并进入客户产线验证 [2] - 硅光芯片市场快速增长 全球硅光模块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14亿美元增至2029年103亿美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45% [7]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78.16元 对应总市值156.54亿元 2025-2027年预测PE分别为115倍、85倍和59倍 [3][8][10] - 2025-2027年预测EPS分别为0.68元、0.92元和1.32元 ROE预计从2025年4.3%提升至2027年7.6% [1][8][10]
圣邦股份(300661):25H1业绩同比稳健增长,产品优势巩固领先地位
长城证券· 2025-09-17 12:49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10] 核心观点 - 公司专注于模拟芯片研发 产品性能对标国际一流厂商 部分关键性能指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9][10] - 公司通过完成信号链类及电源管理类模拟芯片开发及产业化项目 积极拓展产品线 提升产品性能和拓宽应用领域 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1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2亿元 8.73亿元 11.01亿元 EPS分别为1.05元 1.41元 1.78元 PE分别为79倍 59倍 47倍 [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8.19亿元 同比增长15.37% 实现归母净利润2.01亿元 同比增长12.42% [1] - 2025年Q2实现营收10.29亿元 同比增长21.46% 环比增长30.35% 实现归母净利润1.41亿元 同比增长13.52% 环比增长136.04% [1] - 2025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50.16% 同比下降2.17个百分点 净利率10.65% 同比下降0.32个百分点 [2] - 2025年Q2毛利率51.00% 同比下降1.19个百分点 环比上升1.93个百分点 净利率13.12% 同比下降1.22个百分点 环比上升5.69个百分点 [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82亿元 51.52亿元 64.51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22.0% 26.2% 25.2%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2亿元 8.73亿元 11.01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30.3% 33.9% 26.1% [1] - 预计2025-2027年ROE分别为12.4% 14.6% 15.9% [1] 业务运营 - 2025年上半年电源管理芯片产品实现营收11.23亿元 同比增长8.16% 信号链产品实现营收6.92亿元 同比增长28.57% [2] - 公司自主研发可供销售产品5,900余款 涵盖34个产品类别 [3] - 公司在汽车电子 人工智能 机器人 新能源 智能制造 新一代手机通讯 物联网 智能家居 可穿戴设备和无人机等领域取得一定成绩 [3] - 新产品开发呈现多功能化 高端化 复杂化趋势 采用更先进模拟集成电路制程和封装形式 [3][8] - 产品综合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部分关键技术指标国际领先 多品类产品实现进口替代 [9] 行业背景 - 2025年1-6月中国集成电路出口数量1677.7亿个 同比增长20.6% 出口金额904.73亿美元 同比增长18.9% [9] 费用结构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率7.24% 同比下降0.17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3.29% 同比上升0.03个百分点 [2] - 研发费用率27.90% 同比上升1.41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0.55% 同比上升0.76个百分点 [2] 股价信息 - 2025年9月16日收盘价83.28元 总市值514.68亿元 流通市值493.61亿元 [4] - 近3月日均成交额12.36亿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