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滴滴(DIDIY)
icon
搜索文档
滴滴二季度核心平台交易额1096亿元 同比增长15.9%
搜狐财经· 2025-08-28 09:5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核心平台交易额(GTV)达1096亿元 固定汇率下同比增长15.9% [1] - 中国出行GTV为825亿元 同比增长12.2% 国际业务GTV达271亿元 固定汇率下同比增长27.7% [1] - 核心平台总订单量同比增长15.2%至44.64亿单 其中中国出行订单量33.76亿单(日均3710万单)同比增长12.4% 国际业务订单量10.88亿单(日均1196万单)同比增长24.9% [1] - 实现经调整净利润31亿元 [3] - 订单量连续10个季度保持同比双位数增长 [1] 国际业务拓展 - 国际业务GTV近一年固定汇率下保持超25%增速 [2] - 业务覆盖拉美/亚太/非洲14个国家 以出行为支点拓展外卖/金融等本地化服务 [2] - 巴西市场99出行平台用户突破5500万 外卖业务在戈亚尼亚上线45天完成100万单 8月12日覆盖圣保罗 [2] - 巴西99外卖已入驻2万家餐厅 拥有5万名送餐骑手 平台总骑手资源达70万名 [2] - 计划2026年年中将外卖业务扩展至巴西100个城市 [2] - 墨西哥市场服务超3000万用户 覆盖70多个城市 形成出行/金融/外卖超级应用生态 [2] 生态体系构建 - 升级会员体系并与希尔顿/亚朵/华住会等酒店及海底捞实现权益互通 [1] - 从出行拓展至"吃住行"全场景覆盖 构建高价值会员生态 [1] - 通过骑手资源协同实现送人/送货/送餐等多场景服务供给 [2] 战略方向 - 持续挖掘多元细分出行场景需求 [1] - 将用户体验和司机生态作为发展根本 扩大就业容量并提升司机保障 [3] - 推动AI应用和自动驾驶发展 提升产品服务及运营效率 [3]
滴滴二季度实现GTV 1096亿,固定汇率下同比增长15.9%,订单量同比增长15.2%至44.64亿单;经调整净利润31亿
格隆汇· 2025-08-28 09:38
核心财务表现 - 二季度核心平台总交易额(GTV)达到1096亿元 固定汇率下同比增长15.9% [1] - 实现经调整净利润31亿元 [1] 业务规模与增长 - 季度总订单量同比增长15.2%至44.64亿单 [1] - 中国出行业务订单量同比增长12.4% 日均订单达3710万单创新高 [1] - 国际业务订单量同比增长24.9% 日均订单达1196万单创新高 [1] 业务发展态势 - 公司国内与国际业务均保持双位数增长 [1] - 迈入千亿交易规模后仍维持增长动能 [1]
滴滴二季度核心平台交易额1096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8-28 09:36
核心财务表现 - 核心平台交易额1096亿元 固定汇率下同比增长15.9% [1] - 中国出行交易额825亿元 同比增长12.2% [1] - 国际业务交易额271亿元 固定汇率下同比增长27.7% [1] 订单量数据 - 核心平台总订单量44.64亿单 同比增长15.2% [1] - 中国出行订单量33.76亿单 同比增长12.4% 日均3710万单 [1] - 国际业务订单量10.88亿单 同比增长24.9% 日均1196万单 [1]
滴滴:国际业务GTV近一年保持25%以上增速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09:30
核心业绩表现 - 国际业务GTV固定汇率下近一年保持同比25%以上增速 [1] - 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显示核心平台交易额增长显著 [1] 业务覆盖范围 - 国际业务覆盖拉美、亚太和非洲14个国家 [1] - 业务涵盖出行、外卖、金融等本地多元服务 [1]
滴滴:二季度经调整净利润31亿元,订单量同比增长15.2%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09:2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经调整净利润31亿元 [1] - 核心平台总交易额(GTV)达到1096亿元 固定汇率下同比增长15.9% [1] - 订单量同比增长15.2%至44.64亿单 [1] 业务运营 - 中国出行订单量同比增长12.4% 季度日均订单增至3710万单创新高 [1] - 国际业务订单量同比增长24.9% 季度日均订单增至1196万单创新高 [1]
滴滴:二季度GTV达到1096亿元,同比增长15.9%
新浪科技· 2025-08-28 09:1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核心平台交易额(GTV)达1096亿元 固定汇率下同比增长15.9% [1] - 中国出行GTV为825亿元 同比增长12.2% 国际业务GTV达271亿元 固定汇率下同比增长27.7% [1] - 实现经调整净利润31亿元 [2] 订单量表现 - 核心平台总订单量同比增长15.2%至44.64亿单 [1] - 中国出行订单量同比增长12.4%至33.76亿单 季度日均达3710万单 [1] - 国际业务订单量同比增长24.9%至10.88亿单 季度日均达1196万单 [1] - 订单量连续10个季度保持同比双位数增长 [1] 国际业务拓展 - 国际业务覆盖拉美、亚太和非洲14个国家 [1] - 巴西市场99出行平台用户突破5500万 99外卖业务上线45天完成100万单 [2] - 99外卖在圣保罗州吸引2万家餐厅入驻 超过5万名摩托车骑手加入送餐队伍 [2] - 墨西哥市场服务超3000万用户 业务拓展至金融和外卖领域 [2] - 计划2026年年中将外卖业务拓展至巴西100个城市 [2] 运营效率与战略方向 - 产品服务及运营效率持续提升 [2] - 将用户体验和司机生态作为发展根本 [2] - 积极推动AI应用和自动驾驶发展 [2] - 拥有70万摩托车骑手资源实现送人送货送餐多场景协同 [2]
前中国商飞团队转战eVTOL、合作滴滴出行,拿下数亿元A轮融资|硬氪首发
36氪· 2025-08-28 06:50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数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由金浦投资领投 精工科技 英搏尔电气 盛景嘉成 拉尔夫创投等跟投 老股东邦盛资本追加 深蓝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1] -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主力机型研发及适航认证 航空电推进系统量产能力建设及场景商业化验证 [1]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22年 核心团队来自中国商飞 曾参与运8系列 ARJ21 C919等国产大飞机型号研发 [1] - 创始人任文广拥有近20年航空器设计验证经验 [1] - 核心成员包括4位正高级研究员及多位运8系列改型项目骨干 平均从业年限超15年 [10] - 团队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理念 以RFLP系统工程正向设计过程为方法论 [10] 产品与技术 - 核心产品ET9系列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为五人四座载人飞行器 最大起飞重量2.2吨 最大航程240公里 最大航速240公里/小时 [2] - 采用四轴八桨复合翼构型 碳纤维复合材料使用率85%以上 [2] - 布局ET3氢锂混合能源机型 航程高达800公里 [2] - 自研航空电推进系统实现电机 电控 螺旋桨全链条国产化 [4] - 开发50~100kW系列化电机 转矩密度超33 N·m/kg 功率密度超5.0kW/kg [5] - 电机防护等级达IP67 单桨拉力峰值超650kg [5] - 八电机垂直起降动力布置 峰值瞬时拉力与悬停拉力比值超过1.8 [5] 研发进展 - ET9平台原型机从研发到首飞仅用17个月 短于行业平均24-36个月 [4] - 首飞采用自研动力系统 累计完成超400架次试飞 [4] - 载人版机型设计航程200公里 计划2027年完成适航认证 [4] - 货运版载重500公斤 计划2026年开启近海船舶物资补给试点 [4] - 主力型号TC已获受理 预计2026年完成载货适航取证 2027年完成载人适航取证 [7] - 通过仿真测试平台和民航局委任工程代表团队 系统验证周期较行业平均缩短40% [7] 商业化与订单 - 采取订单前置 场景示范策略 已签约300余架意向订单 [8] - 货运机型与物流企业探索山区及岛链物流解决方案 单架次运输成本较现有航空方案降低60%-70% [4][8] - 载人领域签署30架空中120紧急救援订单 拟合作方包括长三角地区三甲医院 [8] - 景区接驳场景与5A级景区运营方达成50架合作意向 首条跨山观光航线计划2026年开通 [8] - 计划2026年向第三方整机厂商开放EPS动力系统供应 已与两家国内企业达成采购意向 [8] - 与滴滴出行 建邺开展战略合作进行低空运营探索 [8] 行业前景与挑战 - 2030年国内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需求量预计累积达16316架 [1] - 应用场景涵盖短途定期载客飞行 企业与私人包机 空中游览飞行 医疗转运等四类服务 [1] - 行业面临适航周期长 供应链成熟度低等挑战 [1] - 核心动力系统国产化率不足 进口依赖导致交付周期不稳定 [5] - 空域管理改革同步推进 公司已完成单日10架次起降测试验证调度系统稳定性 [7] - 载人机型安全标准设定为10⁻⁸ 低于民航客机的10⁻⁹但远超无人机安全阈值 [7] 投资方观点 - 金浦投资认为低空经济是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团队研制功底扎实 是国内少数具备eVTOL电机 EPS动力系统正向研发能力的团队 [11] - 精工科技将持续为公司碳纤维机体研发制造提供支持 通过智能制造装备助其量能扩产并降低单机制造成本 [11] - 英搏尔将与公司共同研发高性能一体化电机电控产品 并显著降低单机制造成本 [11] - 深蓝资本认为公司是国内少有的兼具大飞机核心部门总师团队 自主可控供应链和正向研发能力的企业 [12]
DiDi(DIDIY) - 2025 Q2 - Quarterly Results
2025-08-27 16:00
DiDi Announces Results for Second Quarter 2025 1 Core Platform Transactions refers to the number of completed rides for the China Mobility segment and completed rides or food deliver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egment. Transactions are counted by the number of orders completed, so a carpooling ride with two paying consumers represents two transactions, even if both consumers start and end their ride at the same place, whereas two passengers on the same ride transaction order count as one transaction. 2 Core P ...
狂奔的医药电商与“滴滴开处方”:处方价格最低4毛1张 平台考核医生10秒开方率
第一财经· 2025-08-25 00:05
网售处方药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网售处方药销售规模保守估计在350亿元-400亿元区间[1] - 处方药连续5年在网售药品市场市占率排名第一[1] - 头部平台年开方量突破2000万张,全国累计电子处方量达数亿级别[4] - 电子处方产业规模接近十亿元[4] 电子处方产业链结构 - 医药电商平台为每张处方支付0.4元-0.8元给外部供应商[2][5] - 开方公司为医生结算每张处方0.2元-0.4元[2] - 药店缴纳约800元年费接入互联网医院系统,每张处方支付0.6元审核费[4] - 医生每开具一张处方获得0.4元报酬[7] 电子处方开具机制 - 互联网处方平均市场价格为每张0.4元-0.6元[1] - 平台要求医生在10秒内完成开方[7] - AI辅助开方成为主流,医生主要进行形式化审核[7] - 部分第三方公司使用自动开方以降低成本[7] 政策演变历程 - 2018年《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首次承认电子处方法律效力[12][17] - 2019年《药品管理法》解除处方药网售禁令[12] - 2021年国务院文件允许网售除特殊管理药品外的处方药[12][18] - 2022年《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要求处方药销售前凭处方审核[12] - 2024年要求"双通道"药品处方均通过电子处方中心流转[14] - 2025年实施电子处方数据加密传输国标[15] - 2026年启动全国处方漫游[15] 医保与市场影响 - 全国接入医保电子处方的机构突破35万家,累计开方量达6300万张[10][15] - 零售终端处方药销售占比从2017年16%升至2024年21%[19] - 2023年医保政策允许定点零售药店开通门诊统筹服务[13][18]
滴滴巴西的“二选一”奖金真香,我都想去巴西开饭馆了
搜狐财经· 2025-08-22 08:10
市场进入与竞争格局 - 美团旗下Keeta宣布进军巴西外卖市场 面临滴滴重启的99Food业务和本土龙头iFood的竞争 [2] - iFood由Prosus控股 是腾讯单一最大股东 在巴西外卖市场市占率超过80% 估值超120亿美元 为拉美最高估值科技公司之一 [4] - 巴西在线食品配送市场预计2025年收入将超200亿美元 被众多出海企业视为拉美市场前哨站 [18] 竞争策略与资金投入 - 滴滴99Food采用"二选一"策略 向商户提供至少9亿雷尔(约11.8亿人民币)预付款 要求不与美团Keeta合作 覆盖100多家头部餐饮连锁 平均每家1200万元 [10][11] - 滴滴原计划在巴西投资10亿雷尔(约13.1亿人民币) 几乎全部用于对抗美团 [11] - iFood宣布投入170亿雷亚尔(约220亿元人民币)应对竞争 为迄今最大投资计划 并与Uber Eats达成合作 [16] 法律纠纷与营销冲突 - 双方在巴西发生三起官司 美团起诉滴滴"二选一"行为和关键词截流 法院对关键词广告签发禁令 [13][15] - 滴滴在谷歌高价购买"Keeta"关键词 使搜索结果显示99Food广告 [13] - 滴滴起诉Keeta商标侵权 称其LOGO使用近似黄色且"ee"在后视镜中看似"99" [13] 市场环境与用户态度 - iFood向餐厅收取高达27%的佣金 巴西商家对现有垄断格局存在积怨 [18] - 用户期待新挑战者入局 支持99Food和Keeta推翻iFood领导地位 [18] - Prosus启动砸盘计划 宣布出售美团股票并公开质疑其国际化战略 [16] 战略反思与行业建议 - 滴滴集中火力进攻美团而非市场主导者iFood 被指不符合商业逻辑 [5][16] - 外卖行业为薄利生意 过度投入小市场可能造成企业形象受损和资源浪费 [18][19] - AI投入和新服务开发被视为拉开差异化核心 可能重新洗牌市场格局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