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300750)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涨2.09%,成交额42.5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77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9-25 02:0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5日盘中股价上涨2.09%至387.86元/股 成交金额42.52亿元 换手率0.26% 总市值达17692.8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77亿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28.46%(12.10亿元) 卖出占比24.88%(10.58亿元) 大单买入占比37.35%(15.88亿元) 卖出占比32.07%(13.64亿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49.62%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5.72%/39.81%/48.27% [1]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动力电池系统(73.55%) 储能电池系统(15.88%) 电池材料及回收(4.41%) 电池矿产资源(1.88%) [2] - 产品涵盖电芯 模组 电池包等 应用于乘用车 商用车 表前/后储能及工程机械 船舶等场景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锂电池 概念板块包括麒麟电池 换电 钠电池 电池回收等 [2] 财务数据与股东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88.86亿元 同比增长7.27% 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 同比增长33.33% [3]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611.0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581.56亿元 [4] - 股东户数22.64万户 较上期微增0.02% 人均流通股18788股 增长8.96% [3]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6.07亿股(第二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5206.86万股 [4] - 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6401.77万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64.97万股 [4]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4699.65万股(第八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378.79万股 [4] - 易方达沪深300ETF持股3354.13万股(第十大股东) 为新进股东 [4]
17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14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3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01:48
行业融资净买入情况 - 电子行业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当日净买入11095百万元 [1] - 电力设备 机械设备 房地产 传媒 通信等行业获融资净买入金额均超400百万元 [1] - 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有17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1] 个股融资净买入情况 - 1729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 其中148股净买入金额超5000万元 [1] - 14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300百万元 [1] - 立讯精密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净买入1461百万元 [1] - 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个股包括中芯国际 海光信息 宁德时代 新易盛 张江高科 长川科技 兆易创新 阳光电源等 [1]
零跑等将推80度电量增程车 宁德时代趁势“复活”高镍电池
36氪· 2025-09-24 23:16
宁德时代8系高镍电池技术动态 - 宁德时代计划于明年推出新的8系高镍电池 并搭载于头部新势力增程车型 [1] - 8系高镍电池为三元锂电池 正极材料镍钴锰比例约为8:1:1 [1] - 公司曾公开表示不会放弃8系高镍电池研发 认为放弃即等同于放弃高端市场 [3] 8系高镍电池历史表现 - 该电池曾搭载于埃安、蔚来、小鹏等十余品牌数十款车型 [2] - 早期因热管理技术不成熟导致热失控案例频发 [2] - 行业一度对8系高镍电池存在安全性担忧 [2] 插混/增程车型电池技术趋势 - 今年部分增程车型电池包电量已超60度(如智己LS6达66度 尊界S800达65度) [6][7] - 明年插混/增程车型电池电量将达80度左右 [4][9] - 目前近半数增程车型纯电续航超200公里 [8] - 零跑D平台、小米增程车及长城插混车型均计划搭载80度左右电池包 [11] 高镍电池技术优势 - 较磷酸铁锂电池具有更高能量密度 可实现更低电池电量达成高续航 [4] - 有助于控制整车质量(避免超3吨)并保持操控灵活性 [11] - 在底盘空间极限条件下仍能提升系统能量密度 [4] 技术挑战与成本分析 - 高镍电池存在热稳定性降低、循环寿命缩短等短板 [12] - 当前主流仍采用5系(5:2:3)或6系(6:2:2)中镍电池 [12] - 虽钴含量减少使原材料成本微降 但规模效应前制造成本与研发成本高企 [14] - 搭载高镍电池的车型电池成本未必显著降低 [14] 行业竞争与战略意义 - 车企可通过高镍电池获得更长续航、更优操控性能等产品差异化优势 [13] - 宁德时代需通过高镍技术重振三元电池市场份额 [13] - 新一代产品预计将配套升级的热管理技术与循环寿命技术 [13]
多方混战新能源汽车后市场 配件流通网络亟待完善
证券时报· 2025-09-24 19:16
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发展现状 - 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核心为三电系统养护 主机厂和电池企业等纷纷入局 [1] - 商务部将推动清理汽车后市场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 释放消费潜力 [1] 市场参与者格局 - 产业链上游为零部件和维修设备供应商 中游是维修服务提供商 下游是车主和用户 [2] - 造车新势力将直营模式延伸至售后市场 包括电池维修和免费喷漆等服务 [2] - 主机厂设立直营钣喷中心 提供机电维修和钣喷维修等售后服务 [3] - 动力电池占据整车40%零整比价值 是售后服务和技术维修的重点难点 [3] - 宁德时代旗下宁家服务提供电池检测、维保和回收等服务 [4] 市场规模与增长驱动因素 -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2000万辆 保持增长态势 [5] - 早期新能源汽车驶出质保期 进入独立售后市场 催生第三方服务需求 [5] - 2024年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总规模超过1.9万亿元 [5] - 政策支持促进汽车后市场有序发展 商务部等14部门推动汽车以旧换新 [5] - 预计2027年新能源汽车后市场规模突破3.9万亿元 平均年增速达25% [6] - 维修与保养智能化转型和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化运营将推动市场发展 [6] 行业挑战与改善方向 - 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相对分散 产业集中度较低 [7] - 主机厂掌握三电系统技术、数据和诊断软件 关键数据被加密 [7] - 维修网点分散 人才存在缺口 复合型技能需求高增 [8] - 建议制定行业标准 要求主机厂向授权维修机构开放非涉密数据 [8] - 推动汽车配件相关国内标准与其他国家标准互认 降低流通成本 [8] - 构建多渠道汽车配件流通网络 完善售后服务网络 [9]
16只个股大宗交易超5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3:53
大宗交易总体情况 - 9月24日共有93只个股发生大宗交易 累计成交量2.39亿股 累计成交额36.12亿元[1] - 其中49只个股交易额超过1000万元[1] 个股成交额排名 - 紫金矿业大宗交易共2笔 成交额3.63亿元 成交价25.93元与收盘价持平[1] - 欧陆通大宗交易共59笔 成交额3.34亿元 成交价182.00元较收盘价折价17.49%[1] - 利亚德大宗交易3笔 成交额2.99亿元 成交价7.07元较收盘价折价3.42%[1] 显著折价交易个股 - 长川科技大宗交易12笔 成交额2.19亿元 成交价80.00元较收盘价折价16.94%[1] - 四方精创大宗交易1笔 成交额1.82亿元 成交价30.36元较收盘价折价20.44%[1] - 天宇股份大宗交易1笔 成交额4846.07万元 成交价20.48元较收盘价折价21.44%[1] 溢价与平价交易个股 - 恒力石化大宗交易1笔 成交额2.01亿元 成交价16.29元与收盘价持平[1] - 宁德时代大宗交易1笔 成交额1.48亿元 成交价379.93元与收盘价持平[1] - 红相股份大宗交易1笔 成交额5684.25万元 成交价5.84元与收盘价持平[1] 特殊价格变动个股 - 彤程新材当日涨幅10.01% 但大宗交易成交价34.00元较收盘价41.55元折价18.17%[1] - 杭钢股份当日涨幅10.02% 但大宗交易成交价8.54元较收盘价10.43元折价18.12%[1]

宁德时代大宗交易成交39.00万股 成交额1.48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3:50
大宗交易情况 - 9月24日宁德时代发生一笔大宗交易 成交量39.00万股 成交金额1.48亿元 成交价379.93元/股 买卖双方均为机构专用席位 [2] - 近3个月内累计发生54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金额达18.88亿元 [2] - 当日大宗交易成交价与收盘价持平 折溢价率为0.00% [2] 股价与资金表现 - 9月24日收盘价379.93元 单日上涨3.20% 日换手率0.90% 成交额143.11亿元 [2]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0.86亿元 近5日累计上涨0.75% 但资金呈净流出状态 合计净流出4.78亿元 [2] - 最新融资余额141.30亿元 近5日增加11.51亿元 增幅达8.87% [2]
65股特大单净流入资金超2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3:47
市场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全天特大单净流入254.58亿元,其中2211只个股净流入,2509只个股净流出 [1] - 沪指收盘上涨0.83%,65只个股特大单净流入超2亿元 [1][2] - 特大单净流入超2亿元个股平均上涨7.17%,全部实现上涨,部分个股涨停 [2] 行业资金分布 - 电子行业特大单净流入规模居首,达128.76亿元,行业指数上涨2.76% [1] - 计算机行业净流入51.46亿元,行业指数上涨2.52% [1] - 电力设备、传媒等行业净流入资金居前 [1] - 通信行业特大单净流出规模最大,达14.16亿元 [1] - 汽车行业净流出11.23亿元,银行、建筑装饰等行业净流出居前 [1] 个股资金流入 - 北方华创特大单净流入15.34亿元居首,股价上涨10% [1][2] - 通富微电净流入14.66亿元,股价上涨10% [2] - 中芯国际净流入14.56亿元,股价上涨5.03% [2] - 宁德时代净流入13.58亿元,股价上涨3.2% [2] - 阳光电源净流入12.69亿元,股价上涨7.43% [2] - 电子行业有22只个股上榜净流入前列,电力设备9只,计算机8只 [2] 个股资金流出 - 和而泰特大单净流出15.23亿元居首,股价上涨1.47% [4] - 工业富联净流出8.49亿元,股价下跌3.16% [4] - 胜宏科技净流出8.34亿元,股价下跌2.1% [4] - 上海建工净流出7.04亿元,股价下跌7.14% [4] - 中际旭创净流出7亿元,股价下跌2.48% [4]
四川甘孜州3.75GW光伏优选:蜀道集团、京东方、甘孜能源发展、宁德时代、华电、大唐、华能、中广核等入围
新浪财经· 2025-09-24 12:11
项目规模与分配 - 四川甘孜州发改委公示两批共计3.75GW光伏项目业主优选结果 [1] - 蜀道集团以2.3GW规模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 占比61.3% [1] - 京东方与甘孜能源发展集团联合体获得400MW项目 占比10.7% [1] - 宁德时代获300MW、华电与甘孜能源联合体获250MW、大唐与甘孜能源联合体获200MW [1] 项目具体构成 - 第一批5个项目总装机2.8GW 采用"1+N"光牧融合、光旅融合建设模式 [1] - 第二批6个项目规模合计950MW 计划2025年底备案开工 2027年前投产 [1] - 道孚龚吕二期项目规模130MW为单一体量最大项目 [2] - 包含10MW级保供示范项目与30MW级绿色矿山示范专项项目 [2] 中标企业分布 - 中广核在8个项目评选中位列候选前三 最终获得50MW项目 [1][2] - 甘孜州能源发展集团参与5个联合体及独立投标 总计获得超700MW权益容量 [1][2] - 三峡集团、国家电投等央企在多个项目评选中进入候选名单但未获主要份额 [2] 行业背景 - 中国光伏产业产量与装机量连续10余年稳居全球第一 [2] - 行业面临供需失衡、无序竞争和贸易壁垒等挑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