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电系统

搜索文档
2000万辆新能源车,将带动3.9万亿元后市场?多方混战!|人民智行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02:46
如果说传统燃油车后市场的利润核心是发动机、变速箱的维修保养,那么,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核心就是"三电系统"的养护。当前,掌握维修高 价值含量部分的主机厂、电池企业等纷纷入局,一场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角力赛打响。 近日,商务部召开汽车后市场发展暨汽车流通消费改革工作座谈会。据悉,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推动清理汽车后市场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进 一步释放汽车后市场消费潜力。受访人士认为,随着政策红利释放、市场需求激活、行业规范度增强,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将成为汽车产业的重要 增长点。 (原标题:2000万辆新能源车,将带动3.9万亿元后市场?多方混战!|人民智行)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一个蕴藏潜力的后市场正在崛起。 各方参与者涌入 新能源汽车的售后服务产业链上游为零部件和维修设备供应商,中游是各类维修服务提供商,下游是车主和用户。从国内汽车服务市场的发展历 程看,售后市场早期主要参与者是零散的汽修厂,此后,经销商、4S店和第三方维修平台等各方参与者并存。 近年来,造车新势力将直营模式推向市场,这一模式也延伸至售后市场。"很多新势力在发布新车时就推出了售后服务,包括电池维修、免费喷 漆、内饰养护等。"汽车行业分析师吴坤告 ...
多方混战新能源汽车后市场 配件流通网络亟待完善
证券时报· 2025-09-24 19:16
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发展现状 - 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核心为三电系统养护 主机厂和电池企业等纷纷入局 [1] - 商务部将推动清理汽车后市场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 释放消费潜力 [1] 市场参与者格局 - 产业链上游为零部件和维修设备供应商 中游是维修服务提供商 下游是车主和用户 [2] - 造车新势力将直营模式延伸至售后市场 包括电池维修和免费喷漆等服务 [2] - 主机厂设立直营钣喷中心 提供机电维修和钣喷维修等售后服务 [3] - 动力电池占据整车40%零整比价值 是售后服务和技术维修的重点难点 [3] - 宁德时代旗下宁家服务提供电池检测、维保和回收等服务 [4] 市场规模与增长驱动因素 -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2000万辆 保持增长态势 [5] - 早期新能源汽车驶出质保期 进入独立售后市场 催生第三方服务需求 [5] - 2024年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总规模超过1.9万亿元 [5] - 政策支持促进汽车后市场有序发展 商务部等14部门推动汽车以旧换新 [5] - 预计2027年新能源汽车后市场规模突破3.9万亿元 平均年增速达25% [6] - 维修与保养智能化转型和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化运营将推动市场发展 [6] 行业挑战与改善方向 - 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相对分散 产业集中度较低 [7] - 主机厂掌握三电系统技术、数据和诊断软件 关键数据被加密 [7] - 维修网点分散 人才存在缺口 复合型技能需求高增 [8] - 建议制定行业标准 要求主机厂向授权维修机构开放非涉密数据 [8] - 推动汽车配件相关国内标准与其他国家标准互认 降低流通成本 [8] - 构建多渠道汽车配件流通网络 完善售后服务网络 [9]
宏英智能(001266) - 2025年9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23 14:06
公司战略与商业模式 - 公司发展基于软硬件一体化平台、场景生态结合、能源变革支持的商业模式 [3] - 3+1战略布局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方式 [3] - 国际化布局主要通过储能出海和投资销售渠道企业实现 [4] 产品与技术布局 - 在研产品包括落料及清扫机器人,传感器技术可应用于工业机器人 [3] - 汽车电子领域主打智驾类、座舱类、车身类产品 [4] - 三电系统聚焦工程机械和商用车的电动化设计与系统供应 [4] - 智慧矿山业务计划推动智能驾驶轻量化和电动化转型 [4] 储能技术优势 - 浸没式储能技术从源头解决热失控问题,提升安全性 [3] - 与硅油材料厂商合作实现高效均热控制 [3] - 通过技术攻关提升储能系统综合能量转化效率 [3] - 技术创新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3] 运营与财务 - 暂无明确收并购计划 [3] - 通过产品结构优化、销售政策调整和提高高毛利产品占比改善毛利率 [4] - 在手订单较充足,战略布局正在逐步落地 [5] 研发与产业布局 - 研发按专业方向(新能源/智能控制/汽车电子)和市场方向双线推进 [4] - 根据场景化需求进行算法技术研究和布局 [4]
课堂连接产线 吉大学子奔赴车企一线“练兵场”
中国青年报· 2025-09-21 23:04
行业人才发展 -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组织学生分两路赴湖北武汉和山东潍坊开展为期数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旨在赋能汽车强国建设[2] - 实践团队深入岚图汽车智能化生产车间和潍柴动力发动机制造基地 将课堂所学与产业前沿紧密结合[2] - 学生在企业带教老师指导下全面融入生产与研发环节 将汽车工程理论与生产一线技术场景紧密对接[3] 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 - 团队成员在岚图汽车实习期间学习三电系统、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3] - 通过参与电机效率测试、建模分析等具体任务 切实体会到科技创新的务实与韧性[3] - 中国汽车产业正全面加速向新能源、智能化转型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需要大批技术人才[2] 传统动力技术突破 - 潍柴动力展示从中国第一台"黄河"发动机到全球首款热效率突破53%的商业化柴油机的技术发展历程[4] - 企业突破国外技术封锁 实现核心部件自主可控 攻克"卡脖子"技术[4] - 潍柴动力体现"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的企业精神和"一天当两天半用"的效率理念[4] 产业精神传承 - 实践团队通过参观革命教育基地 将专业技能提升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4] - 学生认识到个人理想要融入国家发展 技术追求必须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5] - 高校育人工作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 为学生注入持久的精神动力[5]
永茂泰: 关于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2 16:15
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 - 公司于2025年9月2日下午1:00至2:00在上证路演中心网站以网络在线方式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1] - 公司董事长王斌、独立董事周栋、财务总监范玥、董事会秘书王光普出席并与投资者互动交流 [1] 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大幅增长 主要因主营产品销量提升 其中铝合金销量同比增长约50.70% 零部件销量同比增长约12.31% [2] - 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 原因包括汽车产业链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战传导影响盈利能力 员工持股计划产生股份支付费用 以及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增加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 主要因营业收入增长导致付现购买原材料备货金额大幅增加及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增加 [2] 新业务布局进展 - 公司重点布局机器人及镁合金新业务 成立"永茂泰机器人技术研究院"并与多家机器人公司及高校研发机构合作 [2] - 在机器人领域获得国内某知名机器人企业关于躯干、关节、上下肢、头部等多款产品订单并完成交样 与多家主机厂共同研发铝镁合金结构件 [2] - 在镁合金领域获得国内知名汽车和机车主机厂关于电机、减速箱、逆变器、三电系统等产品定点 以及消费电子领域全球知名企业笔记本电脑外壳产品定点 [2] 现金流管理措施 - 公司将通过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和优化资金结构等方式改善现金流状况 [2]
成都车展彰显中国车市新风向
证券日报· 2025-08-29 16:01
展会概况 - 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于8月29日开幕 展会规模达22万平方米 吸引近120个汽车品牌参展 展出车辆超1600辆 涵盖整车、改装车、人形机器人及三电系统等产业热点[1] - 作为国内四大A级车展 本届展会再度彰显其作为中国车市风向标的重要地位[1] 参展品牌结构变化 - 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劳斯莱斯、玛莎拉蒂等超豪华车品牌集体缺席展会[1] - 雷克萨斯、捷尼赛思、捷豹路虎等二线豪华品牌也未出现在参展名单中[2] - 小米、红旗、广汽本田、小红书、宁德时代等科技与新能源品牌取代豪车馆位置[2] - 奇瑞汽车、长安汽车、比亚迪三家自主车企以"专馆"形式参展 成为展会主角[1][4] - 吉利、长城、鸿蒙智行、北汽等车企展台面积较往届明显扩容[4][5] 自主品牌展示亮点 - 长安汽车集团集结长安、阿维塔、深蓝等五大品牌 全面展示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多元布局[4] - 比亚迪设置"天神之眼"系统动态演示区与"兆瓦闪充"技术专区 并打造智能化街区展示全产业链技术实力 已连续两年包下专馆[4] - 奇瑞汽车携奇瑞、星途等五大品牌集体亮相 展示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成果[4] - 极氪推出全尺寸超豪华SUV旗舰车型 首发搭载千里浩瀚H9智驾方案[4] - 长城汽车携六大品牌参展 占据超4000平方米核心展区[5] - 鸿蒙智行首度集齐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五界" 展区面积超3000平方米[5] 市场背景与行业趋势 - 超豪华车品牌进口量自2023年起持续走低 2024年仍延续下滑趋势[2]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超豪华车销量下滑 消费力不足使消费者不再为豪车"炫富"买单[2] - 自主品牌零售市场份额达64% 较去年同期增长69个百分点[5] - 中国动力电池占据全球超60%市场份额 超80%国内主机厂选择华为乾崑智驾方案[5] - 车企库存压力大 单车利润缩水 参展投入上百万元搭建展台但转化效果大不如前[3] 展会现场特征 - 相较于往年 本届车展展示的新车与新技术有所减少[1] - 借助车展开展营销的汽车销售人员数量明显增长[1] - 超豪华车企根据自身战略需求筛选参展场次 战略收缩体现在车展参与策略上[2]
宏英智能2025上半年净利润1617.47万元 同比增长479.00%
全景网· 2025-08-29 14:50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3.31亿元同比下降6.1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7.47万元同比增长479.00%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31.39万元同比增长108.74% [1] 业务结构 - 智能电控产品营业收入1.74亿元占比52.57%同比增长18.79% [1] - 新能源业务营业收入1.37亿元占比41.47% [1] - 公司聚焦智能电控产品、智能电控总成和三电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 [2] 战略布局 - 新能源业务涵盖储能、光伏、风电、充电桩领域 [1] - 提供投建管运全方位价值链服务 [1] - 通过智能化管理手段提升运营效率和效益 [1] - 智能控制与新能源业务并行发展推动多领域深度融合 [2]
车企高管共话2025成都车展:智能电动车场景需求越来越多,智驾宣传应避免过度承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10:37
行业整体表现 - 8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达194万辆 环比增长6.2% 同比增长2.0% [1] - 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预计110万辆 渗透率达56.7% [1] - 各地以旧换新补贴政策重启 协同地方刺激政策推动车市企稳向好 [1] 成都车展影响力 - 展会吸引92.62万人次参与 达成3.36万辆车辆订单 成交总额超58亿元 [1] - 平均每分钟产生26笔交易 单车均价突破17.4万元 [1] - 汇聚近120个汽车品牌 展出车辆逾1600辆 展区面积22万平方米 [2]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驾驶技术迎来拐点 各方围绕智驾展开竞逐 多技术路线探索不断深入 [2] - "反内卷"成行业共识 企业通过实质性举措响应规范市场竞争的呼吁 [2] - 车展期间密集发布新产品新技术 预示下半年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2] 企业战略布局 - 沃尔沃汽车确认成都车展对辐射西南及全国市场具有重要平台价值 [2] - 企业通过车展长尾效应为"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奠定基础 [1] - 行业聚焦智电浪潮转型 同时坚守安全底线 [2]
成都车展近120个汽车品牌参展
新京报· 2025-08-22 13:07
行业趋势 - 2025年1-6月乘用车国内零售实现年累计10.8%的正增长,1-7月年累计增速10.1% [1] - 中国汽车行业呈现"量稳质升"发展趋势,从"本土市场主导"转向"全球市场布局" [1] - 行业竞争模式由"价格战"向"价值战"转型 [1] 展会概况 - 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车展将于8月29日至9月7日在成都西博城举办 [1] - 展会规模达22万平方米,覆盖12个整馆加室外展区 [1] - 以"领潮而立,向新而行"为主题,预计汇聚近120个汽车品牌 [1] - 展品涵盖整车、改装车、人形机器人、三电系统等领域 [1]
机构预测:车企OTA升级策略正发生显著转变,2030年车联网渗透率或达8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07:45
车联网市场发展 - 预计到2030年全球车联网市场总量将增长到7700万辆,渗透率将上升到85% [1] - 未来预计95%的联网新车具有OTA升级能力,整车OTA升级聚焦座舱和智驾 [1] - 车企OTA升级策略从快速迭代转向稳健节奏,2024年下半年部分车企保持每两周一次升级,2025年上半年行业整体升级频次明显放缓 [1] - 车企在每次OTA升级后需整合软件版本并向监管机构提交完整软件包和功能说明以确保合规性 [1] 三电系统技术创新 - 三电系统正经历从单一性能竞争向系统集成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2] - 中国厂商在电驱动技术上已进入高集成化阶段,从3合一系统进化到12合一,整合电机、控制器、减速器、充电机等核心部件 [2] - 集成化提升功率密度与效率,缩短适配周期并降低制造和维护成本,同时有利于车企出海 [2] 中国汽车市场调整 - 2017年至2018年国内汽车产能达到峰值,随着产业优胜劣汰,大批造车新势力退出,总体产能明显下降 [2] - 当前产能利用率处于相对低水平,但未来几年出口市场持续增长及国内消费复苏预计将推动产能利用率回归80%的健康水平 [2] 中国车企全球化机遇 - 中国车企面临全球化机遇窗口期,需在电驱与充电集成化、海外本地化生产、差异化座舱服务等方面实现突破 [3] - 智能座舱、三电系统和中重卡领域的发展将决定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汽车产业分工中的位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