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阳光电源(300274)
icon
搜索文档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44万亿元 胜宏科技成交额居首
上海证券报· 2025-09-11 07:31
市场成交表现 - 沪深两市总成交额达2.44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大幅放量4596亿元 [1] - 沪市成交额1.02万亿元 深市成交额1.42万亿元 [1] 个股成交排名 - 胜宏科技以291亿元成交额位列榜首 涨幅16.28% [2] - 中际旭创成交额278亿元 涨幅14.28% [2] - 新易盛成交额277亿元 涨幅13.42% [2] - 寒武纪-U成交额260亿元 涨幅8.96% [2] - 东方财富成交额189亿元 涨幅4.12% [2] 科技板块活跃个股 - 海光信息涨停 成交额160亿元 涨幅20% [2] - 中芯国际成交额158亿元 涨幅6.13% [2] - 工业富联涨停 成交额155亿元 涨幅10.01% [2] - 立讯精密涨停 成交额143亿元 涨幅10% [2]
涨超2.0%,光伏ETF基金(516180)近1周涨幅排名可比基金头部
搜狐财经· 2025-09-11 06:43
指数表现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强势上涨2.50% [2] - 成分股聚和材料上涨11.56% 科华数据上涨10.01% 科士达上涨10.01% [2] - 光伏ETF基金上涨1.80%报0.74元 近1周累计上涨4.78%涨幅排名可比基金第三位 [2] 指数构成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选取不超过50只光伏产业链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6.14% [3] - 权重最高个股为阳光电源(10.51%) 隆基绿能(9.97%) TCL科技(9.42%) [5] 权重股表现 - 阳光电源上涨4.61% 特变电工上涨2.55% 正泰电器上涨2.89% [5] - TCL科技上涨1.37% 天合光能上涨1.29% 晶科能源上涨0.70% [5] - 隆基绿能上涨0.17% 通威股份上涨0.54% TCL中环上涨0.47% 晶澳科技上涨0.53% [5]
新能源ETF(159875)红盘上扬,成分股科华数据10cm涨停,机构:新能源中长期配置价值逐步显现
搜狐财经· 2025-09-11 03:24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 - 中证新能源指数上涨0.56% 成分股科华数据涨停 奥特维上涨5.51% 厦钨新能上涨5.35% 恩捷股份上涨5.07% 中材科技上涨4.82% [1] - 新能源ETF近1周累计上涨6.52% 近6月净值上涨25.20%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519/3589(前14.46%) [1] - 新能源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5.07% 最长连涨月数4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31.31%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03% [1] 流动性及资金流向 - 新能源ETF盘中换手率4.46% 成交额5061.62万元 [1] - 近1周日均成交额2.05亿元 近5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6173.02万元 [1] - 近1年规模增长2.58亿元 [1] 权重股与行业结构 - 中证新能源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宁德时代(9.72%)、阳光电源(5.57%)、隆基绿能(5.18%)、中国核电(4.36%)等 合计占比42.78% [3][4] - 权重股当日表现分化 特变电工涨2.07% 亿纬锂能涨1.47% 宁德时代跌0.44% 中国核电跌0.46% [3]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家发改委发布《电力中长期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 修订电力市场参与主体、交易品种及电价机制 [3] - 各省加速出台"136号文"承接文件 新能源发展进入电价新时代 政策细节持续丰富 [3] 行业前景与估值 - 新能源板块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具备产业高景气(国内渗透率高、海外需求回暖)、技术创新(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政策支持(购置税优惠延续)等支撑因素 [4] - 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 机构看好风电、储能、电力设备结构性机会 [3]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显著提速,电池ETF嘉实(562880)红盘蓄势,成分股科华数据10cm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9-11 03:22
指数与成分股表现 -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上涨0.86% [1] - 成分股科华数据涨停10%,科士达上涨5.57%,厦钨新能上涨5.43%,德业股份上涨5.42%,南网科技上涨5.02% [1] - 电池ETF嘉实(562880)上涨0.41% [1] - 电池ETF嘉实近1周累计上涨11.42%,涨幅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1] ETF流动性与规模 - 电池ETF嘉实盘中换手率3.28%,成交额3793.34万元 [2] - 近1周日均成交额1.92亿元 [2] - 最新规模11.60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 [2] - 最新份额15.91亿份,创成立以来新高 [2] - 近11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7.37亿元,最高单日净流入1.72亿元 [2] 历史业绩表现 - 电池ETF嘉实近1年净值上涨81.44%,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19.19% (577/3007) [2]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31.11%,最长连涨月数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34.63%,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13% [2] 行业技术进展 - 国轩高科全固态电池中试线贯通,良品率达90% [3] - 亿纬锂能"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下线,能量密度300Wh/kg [3] - 南都电源签署全球最大半固态储能电池订单(2.8GWh) [3] - 鹏辉能源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320Wh/kg [3] 投资机会与市场观点 - 欧盟设定2030年400Wh/kg能量密度目标,中国政策支持与产业链协同效应显现 [3] - 中信证券建议关注锂电材料投资机会:六氟磷酸锂供需趋紧价格反弹,全固态电池发展聚焦硫化物路线 [3] -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3.03%,包括阳光电源(10.28%)、宁德时代(9.64%)、三花智控(6.31%)等 [3] 权重股涨跌情况 - 亿纬锂能上涨2.12%权重6.02%,天赐材料上涨2.59%权重2.60% [5] - 阳光电源上涨0.50%权重10.28%,三花智控上涨0.78%权重6.31% [5] - 国轩高科下跌1.84%权重3.76%,格林美下跌0.94%权重3.48% [5]
融资资金加仓胜宏科技超50亿元丨资金流向日报 - 金融 - 南方财经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02:58
主要股指表现 - 上证综指上涨0.13%收于3812.22点 日内最高3827.0点 [1] - 深证成指上涨0.38%收于12557.68点 日内最高12621.19点 [1] - 创业板指上涨1.27%收于2904.27点 日内最高2926.16点 [1] 两融余额变动 - 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23178.98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增加58.79亿元 [1] - 融资余额23015.75亿元 融券余额163.23亿元 [1] - 沪市两融余额11846.72亿元 较前日增加24.19亿元 [1] - 深市两融余额11332.26亿元 较前日增加34.6亿元 [1] 融资买入个股排名 - 胜宏科技融资买入额50.35亿元 位列两市第一 [2] - 新易盛融资买入额40.72亿元 位列两市第二 [2] - 中际旭创融资买入额35.8亿元 位列两市第三 [2] - 工业富联融资买入27.32亿元 寒武纪融资买入24.12亿元 阳光电源融资买入23.18亿元 [2] 新基金发行情况 - 当日市场新增9只基金产品 包括东方红医疗创新混合(QDII)A/C等产品 [2] - 新发基金涵盖医疗创新 民企300ETF 产业优选混合等多个主题 [2] 龙虎榜交易数据 - 利欧股份获营业部净买入41166.67万元 位列龙虎榜首位 [4] - 晓程科技获营业部净买入24162.92万元 恩捷股份获净买入23634.58万元 [4] - 嘉元科技获净买入17284.15万元 三维通信获净买入12673.24万元 [4]
两融余额四连升 460.49亿增量杠杆资金进场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02:18
两融余额整体变动 - 截至9月10日,沪深北两融余额为23255.9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58.75亿元,连续4个交易日累计增加460.49亿元 [1] - 融资余额为23092.69亿元,较上一日增加57.74亿元 [1] - 分市场看,沪市两融余额11846.72亿元(增加24.19亿元),深市11332.26亿元(增加34.60亿元),北交所76.95亿元(减少405.10万元) [1] 行业融资余额变动 - 申万31个行业中,19个行业融资余额增加,电力设备行业增加额最高(182.09亿元),增幅达10.84% [1][2] - 电子行业融资余额增加91.21亿元(增幅3.02%),有色金属行业增加43.96亿元(增幅4.29%) [1][2] - 融资余额减少的行业中,交通运输行业减少9.30亿元(降幅2.29%),食品饮料行业减少7.05亿元(降幅1.29%) [2][3] 个股融资余额增幅排名 - 42股融资余额增幅超50%,其中泓禧科技增幅最高(275.94%,融资余额980.40万元) [4][5] - 先导智能融资余额增加171.41%(达49.45亿元),厦钨新能增幅156.72%(融资余额10.77亿元) [4][5] - 电力设备行业有12只个股上榜,汽车和机械设备行业分别有8只和7只个股上榜 [4] - 这些个股期间股价平均上涨8.15%,厦钨新能涨幅最高(44.37%) [4][5] 个股融资净买入金额排名 - 158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亿元,先导智能净买入额最高(31.23亿元) [6][7] - 阳光电源净买入30.86亿元(增幅41.72%),寒武纪-U净买入22.12亿元(增幅22.84%) [6][7] - 东山精密净买入17.09亿元(增幅39.07%),紫金矿业净买入14.92亿元(增幅34.74%) [7]
储能业缺芯潮再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14:52
储能行业股价表现 - 南都电源近五个交易日股价上涨近20% [1] - 国轩高科近五个交易日股价上涨超10% [1] - 亿纬锂能和鹏辉能源涨幅近10% [1] - 中创新航港股涨超24% 瑞浦兰钧涨超6% [1] 上市公司财务表现 - 宁德时代营业收入1788.86亿元 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 [4] - 阳光电源营业收入435.33亿元同比增长40.34% 净利润77.35亿元同比增长55.97% [4] - 亿纬锂能营业收入281.70亿元同比增长30.06% 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下降24.90% [4] - 国轩高科营业收入193.94亿元同比增长15.48% 净利润3.67亿元同比增长35.22% [4] - 鹏辉能源营业收入43.01亿元同比增长13.99% 净利润亏损0.88亿元同比下降311.68% [4] - 南都电源营业收入39.23亿元同比下降31.67% 净利润亏损2.32亿元同比下降225.48% [4] 储能业务增长情况 - 阳光电源储能业务收入178.03亿元同比激增127.78% [5] - 德业股份储能电池营收14.22亿元同比大增85.80% [5] - 科陆电子储能业务营收12.82亿元占比接近50% [5] - 阿特斯储能系统收入44.3亿元占比21.04% [5] 电池出货量数据 - 宁德时代储能电芯出货55GWh全球第一 [5] - 亿纬锂能储能电池出货28.71GWh同比增长37.02% [5] - 欣旺达储能系统出货8.91GWh同比大涨133.25% [5] - 南都电源储能系统出货4.2GWh同比增长110% [5] 订单与产能状况 - 智光电气储能在手订单超18亿元 [6] - 南都电源大储在手未发订单7.8GWh其中海外2.3GWh [6] - 宁德时代产能利用率达89.86% [6] - 亿纬锂能产能利用率回升至80% [6] - 瑞浦兰钧产能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 7月份达100% [6] - 中创新航动储电池出货同比增150% [7] 价格趋势 - 储能电芯价格连续上涨 280Ah/314Ah型号累计涨幅达10%-20% [7] - 电芯价格从0.25元/Wh攀升至0.27元/Wh上方 [7] 行业增长数据 - 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246.4GWh同比增长115.2% [9] - 8月EPC招标规模9.4GW/28.5GWh同比增长51.8%/99% [9] - 储能系统招标规模4.5GW/17.4GWh环比增长30.5%/56.3% [9] 海外市场表现 - 中国储能企业新签海外订单199个规模突破160GWh同比增长220.3% [11] - 阳光电源等企业在欧美、中东、东南亚市场斩获大额订单 [11] 行业前景预测 - 预计2030年累计装机3.2TWh 年复合增速70% [9] - 未来三年全球储能年均增速保持在30%左右 [11] - 内蒙古已开工项目超50GWh 发放放电量补偿金2亿余元 [10]
光储系列专家会- 大储近况
2025-09-10 14:35
**行业与公司** 涉及行业为储能行业(特别是大规模储能) 主要公司包括海博 中天 阳光电源 宁德时代 比亚迪 亿纬 远景动力 海辰 国轩高科 尼戴克 特斯拉等[1][2][10][11][18][20][25][26][29][30] **核心观点与论据** **国内储能市场盈利性与项目收益** * 国内储能项目盈利性向好 现货市场较早的省份收益更佳[1][2] * 山西储能项目收益率达15%-20% 调频效果好的项目投资回报率约20% 平均电价差达0.65元/度[1][2] * 宁夏项目收益率在10%-12%之间[1][2] * 内蒙古部分项目因0.35元/度的容量补偿机制和高电价差(平均0.4元/度) 资本金回报率超50%[1][2] * 南方南网地区资本金收益率达15%-16%[3] **2025年装机量与未来趋势** * 2025年国内大规模储能装机量预计不低于150吉瓦时 同比增长约50%(2024年约100吉瓦时)[1][5] * 未来三年中国储能行业年增长至少15%-20% 但2030年代中期可能出现回调整理[1][6] **储能系统价格与市场竞争** * 储能系统价格因质量、要求和规模差异大 内蒙古自用设备价格超0.65元/瓦时 集采招标价低至0.39元/瓦时 市场平均价维持在0.45元以上[1][8][9] * 国内无最低报价限制 但低价竞争现象存在(如中天报0.39元/瓦时)[9] **集成商盈利分化原因** * 盈利分化取决于供应链能力、项目类型及合作关系[10] * 海博公司因强大供应链和与国央企良好关系 毛利率较高[1][10] **海外市场需求与展望** * 美国2025年储能装机预计50多吉瓦时(因抢装效应、关税提至28.5%和特朗普OBBB法案) 2026年预计降至40吉瓦时[1][11] * 欧洲2025年预计装机15-17吉瓦时(2024年8-9吉瓦时) 主要增长点在东欧国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希腊、乌克兰重建)[1][14][27] * 中东2025年新增项目预计总量约25吉瓦时(但原计划19.5吉瓦时项目拖延至2026年) 阿联酋将定标1.8GW/8GWh单体项目 沙特已给海辰1GW/4GWh项目[12][13][19][20][21] * 澳洲年装机3-5吉瓦时 日本调频市场收益率达50%(两年回本) 拉美年装机5-7吉瓦时(阿根廷、巴西、智利) 东南亚盈利空间打开[15][16] **其他重要内容** **电芯供给与价格** * 电芯涨价因314型号切线导致短期产能紧张 但长期不会严重供不应求(2024年供大于求严重)[7] **现货套利与调频兼得情况** * 山西可一半容量用于一次调频一半用于现货交易 但二次调频不能同时进行现货交易 宁夏可分容量同时进行但同一容量不能兼做[4] **中东市场特点** * 中东市场不认可品牌溢价 更关注价格竞争力 4小时电池系统设备价格约73美元/千瓦时(实配容量价格约55美分)[2][22][23] **中国企业海外挑战与策略** * 北美中资企业需股权占比低于25%以符合CFEOC要求 需本土化生产或技术授权合作(如远景动力扩产至21吉瓦时 阳光电源考虑收购美国工厂)[2][17][18] * 欧洲市场依赖渠道和客户关系(阳光电源、尼戴克、特斯拉市占率前三) 中东需大品牌加低价策略(比亚迪、宁德时代靠低价赢单)[2][25][26] **技术差异与良率** * 动力电芯与储能电芯在工艺和产线上完全不同(乘用车用圆柱/软包 重卡和储能用方壳) 转换产线需半年到一年[29] * 储能企业良率差异大 高良率可降低成本和提高运行稳定性(宁德时代、亿纬良率高)[30] **欧洲工商储能爆发原因** * 欧洲2025年工商储能爆发因市场接纳度高 电力市场发达可现货套利 价格平价[28]
储能业缺芯潮再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14:07
文章核心观点 - 储能行业需求爆发式增长 行业洗牌加速 龙头企业业绩亮眼 电芯环节供需关系反转推动价格上涨 全球市场呈现高增长态势 [1][3][6][7][9][11] 行业表现与市场动态 - 多只储能电芯个股近期表现强势:南都电源近五个交易日涨近20% 国轩高科涨超10% 亿纬锂能和鹏辉能源涨幅近10% 中创新航港股涨超24% 瑞浦兰钧涨超6% [1] - 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246.4GWh 同比增长115.2% 远超国内新型储能装机规模(9.491GW/22.2GWh)29%的增速 [9] - 8月招标市场持续上行:EPC招标规模9.4GW/28.5GWh 同比增长51.8%/99% 环比增长55.6%/60.1% 储能系统招标规模4.5GW/17.4GWh 环比增长30.5%/56.3% [9] - 电芯价格连续上涨:2025年6-7月主流型号(280Ah/314Ah)累计涨幅达10%-20% 当前价格从0.25元/Wh攀升至0.27元/Wh上方 [7] - 100Ah电芯订单排至2026年2月 产线满产且出现"加价难排产"现象 [7] 企业财务与业务表现 - 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营收1788.86亿元(+7.27%) 净利润304.85亿元(+33.33%) 储能电芯出货55GWh稳居全球第一 [4][6] - 阳光电源营收435.33亿元(+40.34%) 净利润77.35亿元(+55.97%) 储能业务收入178.03亿元(+127.78%) [4][5] - 亿纬锂能营收281.70亿元(+30.06%) 储能电池出货28.71GWh(+37.02%) 二季度产能利用率回升至80% [4][6][7] - 德业股份储能电池营收14.22亿元(+85.80%) 欣旺达储能系统出货8.91GWh(+133.25%) 南都电源储能系统出货4.2GWh(+110%) [5][6] - 科陆电子储能业务营收12.82亿元(占比近50%) 阿特斯储能系统收入44.3亿元(占比21.04%) [5] 产能与订单情况 - 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宁德时代达89.86% 瑞浦兰钧储能电芯产能利用率超90%(7月达100%) 中创新航动储电池出货同比增150% [7] - 企业在手订单充沛:智光电气储能在手订单超18亿元 南都电源大储未发订单7.8GWh(海外2.3GWh) [6] - 行业产能利用率从一年前不足35%显著改善 基地生产繁忙且年度交付预期创新高 [6][7] 政策与市场驱动 - 政策与市场机制共同推动储能需求:容量补偿(如内蒙古发放补偿金2亿余元)和峰谷价差套利(如山东)形成可复制盈利路径 [10] - 内蒙古2025年开工项目超50GWh 位居EPC和储能系统招标规模榜首 政策红利激发资本涌入 [10] - 取消强配标志储能经济性提升 类似2019年风光平价阶段 [9] 全球化进展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储能企业新签海外订单199个 规模突破160GWh(+220.3%) [11] - 阳光电源、海辰储能、楚能新能源等在欧美、中东、东南亚市场获大额订单 [11] - 欧美政策激励需求激增 中东与澳洲市场快速扩展 东南亚/中亚/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潜力释放 [11] - 高盛预测BESS市场份额从五年前5%升至2024年25% 2030年累计装机预计3.2TWh(年复合增速70%) [9]
阳光电源大宗交易成交1821.86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12:04
大宗交易情况 - 9月10日发生一笔大宗交易成交量14.20万股,成交金额1821.86万元,成交价128.30元与收盘价持平[2] - 买方为机构专用席位,卖方为招商证券西安曲江新区证券营业部[2] - 近3个月累计发生8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达3.48亿元[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当日收盘价128.30元下跌1.22%,日换手率7.53%,成交额152.57亿元[2] - 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4.70亿元,近5日资金合计净流出13.40亿元[2] - 近5日股价累计上涨11.66%[2] 融资融券数据 - 最新融资余额103.28亿元,近5日增加37.63亿元[2] - 融资余额增幅达5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