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科技(000988)

搜索文档
算力需求提升带动光模块公司业绩增长 上市企业加码研发扩产
证券日报网· 2025-08-21 13:26
核心观点 - 光模块行业受益于全球AI算力需求爆发 多家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 行业呈现高景气度 [1][2][3] - 企业通过技术迭代和产能扩张抢占市场份额 800G/1.6T高速光模块成为发展重点 [4][5] 企业业绩表现 - 太辰光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28亿元同比增长62.49% 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118.02% [2] - 光库科技营收5.97亿元同比增长41.58% 归母净利润5186.97万元同比增长70.96% [2] - 华工科技归母净利润9.11亿元同比增长44.87% [2] - 光迅科技预计归母净利润3.23-4.07亿元同比增长55-95% [3] - 中际旭创预计归母净利润36-44亿元同比增长52.64-86.57% [3] - 新易盛预计归母净利润37-42亿元同比增长327.68-385.47% [3] 业绩驱动因素 - AI产业加速渗透带动大模型训练/自动驾驶/云计算等场景算力需求井喷式增长 [1] - 互联网及设备厂商算力需求上升推动400G/800G高速光模块需求加快释放 [2] - 高密度连接需求增长带动MTP/MPO等集成化无源器件需求显著提升 [2] - 部分关键器件自主研发生产及销售结构变化推动毛利率上升 [2] 技术研发进展 - 华工科技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4.61亿元同比增长19% 聚焦专精特新产品研发 [4] - 太辰光800G光模块已实现供货 1.6T光模块处于研发阶段 [5] - 新易盛预计下半年到明年硅光方案产品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5] 产能扩张布局 - 华工科技光电子研创园一期投产 年产能4000余万只光模块 预计产值超300亿元 [4] - 太辰光国内新租厂房及越南生产基地投入使用 大规模扩充产能 [5] - 新易盛泰国工厂一期2023年上半年投产 二期2025年初投产 处于持续扩产阶段 [5] - 中际旭创规划更多数据中心建设 加强产能/出货结构/良率等方面努力 [5] 市场需求前景 - Yole Group数据显示2024年AI驱动光模块市场需求同比增长45% [4] - 预计2025年全球1.6T光模块收发器出货量从270万个增至420万个 [4] - 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集中落地将推动产品供货量迎来高峰 [6] - 5G-A网络建设及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提供长期增长动能 [6]
AI 应用驱动算力需求持续高增长,泉果基金调研华工科技
新浪财经· 2025-08-21 09:18
公司2025年半年度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6.29亿元,同比增长4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9.11亿元,同比增长45% [2] - 研发投入4.61亿元,同比增长19%,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持续降低 [3] - 公司聚焦"感知、光联接、激光+智能制造"三大核心业务,并布局新能源汽车、船舶制造、AI产业赛道 [2] 三大业务板块表现 - 感知业务整体营业收入21.54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传感器业务收入19.42亿元,激光全息防伪业务收入2.11亿元 [3] - 光联接业务营业收入37.44亿元,同比增长124%,数通产品收入利润快速提升,400G/800G光模块实现规模交付 [4] - 激光+智能制造业务营业收入16.76亿元,大功率激光设备收入利润增长明显,三维五轴、汽车自动化等产品线增长显著 [4] 技术创新与人才战略 - 公司以中央研究院为抓手,聚焦激光及智能制造、信息通信及智能车联网等技术攻关 [3] - 创新启动"博士500"计划,聚集创新资源和高素质人才 [3] - 在硅光技术领域布局六年,400G光模块全面覆盖硅光,800G和1.6T应用硅光方案 [9] 全球化经营与产能布局 - 海外市场拓展顺利,上半年出口业务增长明显,订单增幅50%以上,预计下半年增速更大 [8] - 泰国工厂预计年内达到月产能15-20万只,海外生产基地批量交付能力提升 [8] - 感知业务海外市场快速拓展,温度传感器全球白电市场占有率已达70%,泰国基地产能持续扩充 [11] 光模块业务发展前景 - 国内数通光模块需求持续增长,产品从400G向800G切换,1.6T光模块开始测试,3.2T NPO/CPO为下一代算力网络准备 [7] - 硅光技术在高速率模块中渗透率加大,未来可达三分之一以上,尤其在1.6T光模块中渗透率将显著提升 [9] - 海外云厂商Capex持续扩张,算力景气度延续,LPO系列和DSP系列产品按规划推进 [8] 激光智能装备业务进展 - 新能源汽车和船舶行业订单同比大幅增长,技术应用向激光清洗、淬火、熔覆等高价值工艺延伸 [10] - 船舶行业智能化趋势显著,公司在激光焊接、复合加工等领域取得进展,覆盖海船、内河船及海外船厂 [10] - 业务受益于高端制造出海加速,依托"激光+AI+自动化"技术矩阵拓展国际市场 [10] 感知业务细分领域突破 - 压力传感器取得突破性进展,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成功导入多家整车厂及家电企业 [12] - 以陶瓷电容芯体结构打破外资主导,覆盖高、中、低全压力范围,实现国产化替代 [13] - PTC加热器打入欧洲高端车企供应链,温度、湿度传感器获国际重磅订单 [11] 新业务增长引擎 - 3D打印业务聚焦金属增材制造装备,已推出3D打印激光加工装备,技术与战略合作伙伴推进智能工厂服务加工 [13] - 绿色农业领域推出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2.0,7月在哈尔滨成立子公司,预计2026年批量上市 [14] - PCB业务覆盖IC载板、陶瓷基板等行业,提供激光+检测+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技术水平行业领先 [14]
华工科技间接控股股东2天减持429万股 套现2.26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8-21 02:21
股东权益变动 - 国投集团于2025年8月18日至8月19日通过集中竞价减持华工科技股份4,292,506股,占总股本0.43% [1] - 减持后国投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由19.43%降至19%,触及1%整数倍披露标准 [1] - 减持期间加权均价52.744元,套现金额达2.26亿元 [1] 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武汉东湖创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武汉国恒科技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2] - 实际控制人为武汉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 影响说明 - 本次权益变动未导致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 [1] - 公司强调该事项不会对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1]
华工科技(000988) - 关于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权益变动触及1%整数倍的公告
2025-08-20 11:19
股份变动 - 2025年8月18 - 19日国投集团减持4292506股,占总股本0.43%[2] - 变动后国投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降至191045514股,占比19%[2] 影响说明 - 本次变动不影响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公司治理与经营[2] 变动情况 - 变动方式为集中交易,非履行承诺等,无违规[3] - 不存在不得行使表决权的股份[3]
年产4000万只光模块,华工科技光电子研创园一期投产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11:05
华工科技光电子研创园投产 - 华工科技光电子研创园一期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正式投产 [1] - 一期达产后每年将生产4000余万只光模块,预计产值超300亿元 [1] - 园区分两期建设,包含总部、光通信器件产业基地、中央研究院和中试基地等 [1] - 一期项目建成8万平方米厂房,主要用于研发生产800G和1.6T以上超高速光模块 [1]
自动化设备板块8月20日涨0.5%,华昌达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8.8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0 08:59
板块整体表现 - 自动化设备板块当日上涨0.5%,领涨股为华昌达(代码300278),涨幅达10.03% [1] - 上证指数报收3766.21点(上涨1.04%),深证成指报收11926.74点(上涨0.89%)[1] - 板块内10只个股涨幅超2%,其中凯迪股份(代码605288)涨停,欧克科技(代码001223)涨6.98% [1] 个股涨跌详情 - 涨幅前五分别为华昌达(+10.03%至6.58元)、凯迪股份(+10.00%至64.88元)、欧克科技(+6.98%至50.42元)、奥普特(+5.29%至119.33元)、乐创技术(+4.78%至26.55元)[1] - 跌幅前五包括劲拓股份(-7.47%至25.16元)、杰普特(-6.04%至124.50元)、博杰股份(-4.25%至48.26元)、伟创电气(-4.21%至54.60元)、禾川科技(-4.11%至51.80元)[2] - 成交额前三为华工科技(34.07亿元)、中控技术(15.00亿元)、华昌达(11.27亿元)[1][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8.85亿元,游资净流入2.67亿元,散户净流入6.18亿元 [2] - 中控技术(代码688777)获主力净流入2.91亿元(占比19.37%),但遭游资和散户分别净流出1.43亿元及1.47亿元 [3] - 华昌达主力净流入2.03亿元(占比18.03%),华工科技主力净流入1.50亿元(占比4.40%)[3] - 劲拓股份(代码300400)主力净流出7.47亿元(表格数据单位需修正,原文标注"7.471Z"存在异常)[2]
华工科技股价上涨1.13% 半年报显示营收净利双增
金融界· 2025-08-19 18:21
股价表现 - 最新股价52.83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13% [1] - 盘中最高触及54.44元,最低下探52.28元 [1] - 成交金额28.74亿元 [1] 财务数据 - 上半年营业收入76.29亿元,同比增长44.66% [1] - 归母净利润9.11亿元,同比增长44.87% [1] - 联接业务收入37.44亿元,同比增长124% [1] 业务发展 - 主营业务涵盖光电子器件、激光装备制造、传感器等领域 [1] - 400G/800G高速光模块需求快速释放 [1] - 海外工厂投产后800G及以上产品月产能预计达20万只 [1] - 1.6T硅光模块已进入送样测试阶段 [1] 资金流向 - 8月19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693.91万元 [2] - 近五日累计净流入443.82万元 [2]
华工科技:在微纳米“小世界”精研“大文章” | 武汉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巡礼⑤
长江日报· 2025-08-19 13:14
核心观点 - 武汉市半导体激光装备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成功研发核心零部件100%国产化的高端半导体激光装备 实现从实验室创新到产业化应用的关键突破 推动半导体装备国产化进程并加速海外市场拓展 [1][6][11][14] 技术创新与研发突破 - 全自动晶圆激光开槽智能装备实现5微米超高精度加工 12英寸晶圆处理仅需3分钟 搭载国产华日超快激光器 [1] - 半导体联合实验室通过"单元技术—装备集成—应用示范"链式攻关 支撑半导体激光高端装备"从0到1"的研发与产业化落地 [1] - 华工科技累计投入超百亿元研发资金 创下70多项"中国第一" 包括41.5秒焊完整车白车身和100%国产化半导体激光装备 [3] - 近五年企业研发投入增长25% 旗下3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多款产品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 [4] - 碳化硅晶圆激光退火装备每小时加工效率远超日本同类设备 关键指标行业领先 [11] 产业化与市场应用 - 国内首台核心部件全国产化的高端晶圆激光切割装备入选武汉2024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产品 创多项关键指标全国第一 [6] - 通过九峰山实验室完成第一代设备半年超千小时中试 长飞先进半导体提供最先进制程碳化硅晶圆开展量产级验证 [6] - 半导体联合实验室9家成员单位全部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 形成"基础研究—中试—量产"无缝衔接生态圈 设备验证周期大幅缩短 [7] - 核心产品以每年35%增长速度"卖全球" 高端激光装备实现从替代进口到出口转型 [3][14] 战略布局与行业地位 - 构建覆盖第一至第四代半导体材料的工艺装备体系 开发激光加工与量测两大核心产品线 贯通半导体前道制造与后道封装全链条 [10] - 聚焦化合物半导体赛道 布局8个关键项目 包括激光工艺与量测装备两大方向 [10] - 欧洲展示中心采用"激光智造4S店"模式 首日斩获超3600万元订单 与欧洲两大本土激光切割机制造商达成战略合作 [14] - 今年上半年出口总额逆势上扬16% 部分高端激光装备订单量超越国际品牌 [14] 产学研协同机制 - 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九峰山实验室、长飞先进半导体等9家单位 实现基础研究、单元技术开发、装备集成与应用示范的资源整合 [20] - 华工科技主导装备研发与软件算法 九峰山实验室提供晶圆厂级验证环境 长飞先进半导体提供量产级验证 [6][20] - 产学研协同创新使半导体系列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周期大幅缩短 基础理论快速转化为高效整机装备 [21]
【私募调研记录】理成资产调研华工科技、道通科技
证券之星· 2025-08-19 00:14
华工科技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6.29亿元同比增长4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9.11亿元同比增长45% [1] - 研发投入4.61亿元同比增长19% 聚焦激光及智能制造/信息通信及智能车联网技术/感知技术/工业软件等领域 [1] - 销售费用率与管理费用率持续降低 全球化经营力度加强 国际业务推进加速 [1] 华工科技业务板块表现 - 感知业务营业收入21.54亿元同比增长17% 主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1] - 光联接业务营业收入37.44亿元同比增长124% 400G与800G光模块实现规模交付 [1] - 激光+智能制造业务营业收入16.76亿元 大功率激光设备收入利润增长显著 [1] 道通科技业务进展 - AI+充电业务打造端到端支付方案 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并探索稳定币支付与RW融资 [2] - AI及软件业务采用订阅收费模式 提供增值服务提升软件收入与续费率 [2] - TPMS业务受益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 全球后市场替换需求庞大 [2] - AI+巡检业务在油田领域落地 实现全自主流程闭环与集群协同响应 [2] 调研机构背景 - 上海理成资产为国内早期私募管理公司 员工50人含近30名专业投研人员 [3] - 管理规模峰值超100亿元 专注医药/先进制造/大消费领域二级股票多头及PIPE策略 [3] - 曾获三届四座私募金牛奖 坚持安全边际成长股投资理念十三年 [3]
不“内卷”向“外翻” 华工科技以科技创新拼价值
上海证券报· 2025-08-18 19:1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6.29亿元,同比增长44.66%,归母净利润9.11亿元,同比增长44.87% [5] - 联接业务营业收入37.44亿元,同比增长124%,主要受益于400G/800G高速光模块需求释放 [5] - 近五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18%,研发投入复合增长25%,海外销售收入复合增长32% [5] - 自1999年成立以来,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0.7%,净利润年均增长15.8% [5] 光模块业务 - 400G/800G光模块国内月发货量预计达100万只,海外800G及以上产品月产能达20万只 [6] - 华工正源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同比激增128% [6] - 1.6T自研硅光模块进入重点客户送样测试阶段,1.6T ACC/AEC在美国OTT测试准备小批量出货 [8][9] - 全球第一梯队交付硅光模块,掌握芯片原始设计和核心工艺 [8] 技术创新 - 云岭光电完成2.5G到100G光芯片全覆盖,推出56G、100GEML芯片及TIA芯片 [8] - 行业第一梯队发布3.2T光模块/CPO光引擎 [9] - 研发投入快速增长,坚持"技术领先性"和"量产速度领先性"构筑护城河 [8] 传感器业务 - 华工高理占据全球家电用温度传感器70%市场份额 [10] - 实现比亚迪、"蔚小理"等新能源汽车品牌全覆盖,获欧洲顶级车企亿级订单 [10] - 推出压力传感器、冷媒气体传感器、车载环境感知集成传感器等新产品 [10] 创新机制 - 设立V5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工程师自由组队探索创新 [11] - 完成校企分离改革,管理机制更贴近市场,核心骨干与企业发展深度绑定 [12] - 贯彻增量利润倒金字塔奖励原则,提升运营效率 [12] 产能布局 - 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研创园三季度竣工投产 [6] - 泰国春武里华工正源产业基地已投产 [6] - 全球化分工布局支撑业务快速增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