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新建材(000786)

搜索文档
北新建材新设石膏公司 注册资本3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03:45
公司成立与股权结构 - 北新建材间接全资持股新成立子公司泰山石膏(湖南)有限公司 [1] - 新公司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由鞠兴起担任 [1] 业务范围拓展 - 新公司经营范围涵盖轻质建筑材料制造与销售 [1] - 业务包含石灰和石膏制造及销售 [1] - 同时涉及建筑材料销售等业务 [1]
北新建材:9月11日融资净买入199.25万元,连续3日累计净买入1249.98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9-12 02:32
融资活动分析 - 9月11日融资净买入199.25万元 融资余额达6.11亿元[1] - 近3个交易日连续净买入累计1249.98万元[1] - 近20个交易日中有13个交易日出现融资净买入[1] 融资交易趋势 - 9月10日融资净买入883.03万元 融资余额6.09亿元[2] - 9月9日融资净买入167.70万元 融资余额6.00亿元[2] - 9月8日融资净偿还1655.58万元 融资余额5.98亿元[2] - 9月5日融资净买入1633.21万元 融资余额6.15亿元[2] 融券交易情况 - 9月11日融券净卖出3400股 融券余量7.61万股[3] - 融券余额195.58万元[3] - 9月10日融券净偿还1.23万股 融券余量7.27万股[3] 两融余额变动 - 9月11日融资融券余额6.13亿元 较昨日上涨0.34%[4] - 9月10日两融余额6.11亿元 较前日上涨1.41%[4] - 9月9日两融余额6.02亿元 较前日上涨0.26%[4] - 9月8日两融余额6.01亿元 较前日下降2.70%[4] - 9月5日两融余额6.17亿元 较前日上涨2.77%[4] 融资融券市场信号 - 融资余额增加反映市场做多情绪强化[5] - 融券余额增加反映市场看空情绪增强[5] - 融资融券具有财务杠杆效应 会放大盈利和亏损[5]
北新建材: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累计获得有效专利5286件
证券日报网· 2025-09-11 12:43
研发投入与科技创新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分别为8.6亿元、9.5亿元和10.58亿元 [1] - 研发项目成果转化率超过85% 科技创新坚持以产业化为导向 [1] - 累计获得有效专利5286件 其中发明专利1763件(含国际专利47件) [1] 创新平台与资质建设 - 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多元创新平台 [1] - 推动全级次50%以上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定 [1] - 设立中建材创新科技研究院和中建材苏州防水研究院等专业研发机构 [1] 技术优势与战略发展 - 在一体两翼业务领域拥有国内行业领先的研发团队 [1] - 专注产品研发、关键工艺装备技术及功能装饰一体化应用技术 [1] - 专利技术支撑公司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战略 [1]
北新建材在湖南成立新公司,含轻质建筑材料制造业务
企查查· 2025-09-10 03:43
公司设立与股权结构 - 北新建材通过泰山石膏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持股新成立的泰山石膏(湖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 [1][2] - 新公司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人民币,由鞠兴起担任法定代表人 [1][2] - 公司注册地位于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登记状态为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2] 经营范围与行业定位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轻质建筑材料制造与销售、石灰和石膏制造与销售、建筑材料销售等领域 [1] - 国标行业分类为其他室内装饰材料零售(F5289) [2] - 经营范围包括自主开展法律法规未禁止、未限制的经营活动 [2] 企业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25年8月29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30321MAEUMGAP11 [2] - 注册地址为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河口镇河口村仙娥组,邮编411200 [2] - 登记机关为湘潭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类型为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2]
深圳出台地产政策,玻纤行业“反内卷”
国盛证券· 2025-09-07 14:13
根据提供的行业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建筑材料行业的详细总结,已按要求进行分组并剔除了不相关内容。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建筑材料行业维持“增持”评级 [3] 核心观点 - 深圳出台地产优化政策,包括放宽多个区域住房限购、允许企事业单位购房、取消首套与二套房贷款利率区分等,旨在刺激房地产市场需求 [2] - 2025年8月地方政府债发行量环比下降19.4%,同比降18.5%,但年内一般债与专项债累计发行规模同比分别增加0.32万亿元和2.02万亿元 [2] - 行业“反内卷”趋势显现,玻纤价格战结束,光伏玻璃企业开启自律减产,水泥错峰停产力度加强,供给端有望改善 [2][7] - 风电招标量快速增长,作为“十四五”收官之年,2025年装机量有望大增,利好风电纱需求 [2] - 消费建材受益于二手房交易向好及消费刺激政策,具备长期市占率提升逻辑 [2] 行情回顾 - 2025年9月1日至9月5日,建筑材料板块(SW)下跌3.04%,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为-1.64% [1][12] - 子行业表现分化:水泥(SW)下跌2.22%,玻璃制造(SW)上涨2.13%,玻纤制造(SW)下跌7.46%,装修建材(SW)下跌2.31% [1][12] - 板块资金净流出14.99亿元 [1][12] - 个股涨幅前五:三维股份(+11.87%)、亚泰集团(+7.32%)、海鸥住工(+5.60%)、金晶科技(+5.34%)、旗滨集团(+4.41%) [14] - 个股跌幅后五:震安科技(-6.83%)、长海股份(-6.86%)、中材科技(-9.71%)、赛特新材(-10.25%)、再升科技(-11.58%) [14] 水泥行业跟踪 - 截至2025年9月5日,全国水泥价格指数336.2元/吨,环比下降0.43% [5][17] - 全国水泥出库量257.75万吨,环比上升0.68%;基建直供量153万吨,环比下降1.29% [5][17] - 熟料产能利用率40.73%,环比上升4.46个百分点;库容比61.87%,环比减少1.14个百分点 [5][17] - 市场处于弱复苏阶段,需求呈现区域分化,基建端受资金与进度制约疲软,房建端受天气扰动复苏不足 [5][17] - 全国超过半数熟料线处于停窑状态,9月各省继续推进错峰停窑,例如华东长三角计划停窑12天,江西计划停窑13天 [31][32] 玻璃行业跟踪 - 本周浮法玻璃均价1192.99元/吨,较上周上涨0.28% [6][37] - 全国13省样本企业原片库存5604万重箱,环比增加50万重箱,但同比减少625万重箱 [6][37] - 下游加工厂订单改善一般,刚需补货为主,产能供应压力不减,厂库压力偏大 [6][37] - 华北重质纯碱价格1300元/吨,环比下降50元/吨,同比下降29.7% [38] - 管道气浮法玻璃税后毛利-204.04元/吨,动力煤税后毛利-184.44元/吨 [38] - 2025年共有22条产线冷修停产(日熔量13420T/D),20条产线复产新点火(日熔量14760T/D) [47] 玻纤行业跟踪 - 无碱粗纱价格环比持平,全国2400tex缠绕直接纱均价3521.25元/吨,同比下跌4.25% [7][50] - 电子纱G75主流报价8300-9200元/吨,电子布3.6-4.2元/米,环比基本持平 [7][51] - 需求端有所减弱,中下游观望情绪浓;供应端无新增产能变动;库存压力难消 [7][50] - 8月行业在产产能71.44万吨,同比增加17.67%;月末库存91.18万吨,同比增22.46% [51][52] - 7月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量17.01万吨,同比下降13.72%;进口量0.89万吨,同比下降11.5% [52] 消费建材原材料价格 - 铝合金价格21140元/吨,环比持平,同比上涨7.2% [63] - 苯乙烯现货价7150元/吨,环比持平,同比下降23.1%;丙烯酸丁酯7350元/吨,环比上涨100元/吨,同比下降13.5% [65] - 沥青(华东)出厂价3700元/吨,环比持平,同比下降1.9% [71] - 中国LNG出厂价格4078元/吨,环比下降20元/吨,同比下降22.9% [75] 碳纤维行业跟踪 - 价格环比持平,T300(12K)市场参考价8-9万元/吨,T700(12K)为9-12万元/吨,T800(12K)为18-24万元/吨 [80] - 周产量1854吨,开工率61.59%;库存量15620吨,环比增0.13% [82] - 单位生产成本10.68万元/吨,吨毛利-0.87万元,毛利率-8.89%,行业多数企业仍亏损 [83] 重点公司关注 - 报告持续推荐北新建材、伟星新材,关注三棵树、兔宝宝、东鹏控股、蒙娜丽莎等消费建材公司 [2][9] - 水泥行业关注海螺水泥、华新水泥;玻纤行业关注结构性机会;其他建材推荐濮耐股份、银龙股份 [2][9]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登记完成的公告
搜狐财经· 2025-09-06 23:51
股权激励计划审批与执行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及相关管理办法 [1] - 2025年5月6日获实际控制人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及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同意实施激励计划 [2] - 2025年5月29日董事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草案修订稿 监事会及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发表核查意见 [3] - 2025年6月27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修订后激励计划并授权董事会办理相关事宜 [6] 激励对象公示与调整 - 2025年1月2日至11日对首次授予332名激励对象进行内部公示 未收到异议 [4] - 12名激励对象自愿放弃认购 使首次授予对象从344人调整为332人 放弃股份14.5万股 [9]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从1,102.75万股调整为1,088.25万股 总激励计划股数从1,290万股调整为1,275.5万股 [9] 授予细节与资金情况 - 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日为2025年6月27日 授予价格因利润分配从18.20元/股调整为17.335元/股 [8][4] - 332名激励对象以货币形式缴纳股权款合计188,648,137.50元 其中注册资本出资10,882,500元 [12] - 公司注册资本从1,689,507,842元增加至1,700,390,342元 股本同步变更 [13] 股票上市与股权结构影响 - 限制性股票上市日期为2025年9月8日 [14] - 授予后控股股东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从37.83%降至37.58% 控制权未发生变化 [14] 业绩考核与解除限售安排 - 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72个月 解除限售期分多阶段安排 具体时间表未披露 [5][6] - 公司层面考核指标包括扣非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资产收益率 需剔除会计政策变更等影响 [6] - 各年度需完成科技创新任务目标 且控股股东经营业绩考核得分需达80分以上方可解除限售 [6] - 个人实际解除限售额度与业务单元业绩完成比例(X)及个人考核结果(Y)挂钩 [7] 财务影响与资金用途 - 股份支付成本将按会计准则分期计入成本费用和资本公积 具体金额受解除限售情况影响 [15] - 按最新股本1,700,390,342股摊薄计算 2024年度每股收益为2.14元/股 [16] - 筹集资金188,648,137.50元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17] 合规性说明 - 参与激励的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授予登记日前6个月无买卖公司股票行为 [11] - 激励对象不包括独立董事、监事、持股5%以上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及其近亲属 [4]
北新建材:关于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登记完成的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5 07:41
股权激励计划实施 - 公司完成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登记工作 [1] - 限制性股票上市日期为2025年9月8日 [1] - 首次授予登记数量达1088.25万股 [1] 授予细节 - 授予价格调整为17.335元/股 [1] - 授予登记人数为332人 [1] - 股票来源为定向发行A股普通股 [1]
北新建材: 关于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登记完成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4 10:18
核心观点 - 北新建材完成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登记 涉及1088.25万股限制性股票 授予价格17.335元/股 覆盖332名激励对象 股票来源为定向发行A股普通股 [1][3][9] 授予登记基本情况 - 限制性股票上市日期确定为2025年9月8日 [1] - 首次授予登记数量为1088.25万股 占授予限制性股票总量85.32% 占公司总股本0.644% [1][3][4] - 首次授予价格因2024年度利润分配从18.20元/股调整为17.335元/股 [3][9] - 实际授予人数332人 包括7名高管及325名其他核心人员 [3][4] - 预留限制性股票187.25万股 占总量14.68% [4] 激励对象分配结构 - 董事长兼总经理获授8.85万股 占授予总量0.69% [4] - 5名董事及高管各获授6.10万股 人均占比0.48% [4] - 325名核心技术人员共获授1042.80万股 占比81.76% [4] - 激励对象不含独立董事、监事及持股5%以上股东相关人士 [4] 限售与解除限售安排 - 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72个月 [5] - 设置三个解除限售期:首次授予后24-36个月、36-48个月、48-60个月 [6] - 各期解除限售比例分别为40%、30%、30% [6] - 解除限售需同时满足公司层面业绩考核、业务单元考核及个人绩效考核 [6][8][9] 业绩考核目标 - 2025年扣非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6.5% 且高于对标企业75分位值或行业平均水平 [6] - 2026年扣非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7.5% 且高于对标企业75分位值或行业平均水平 [6] - 2027年扣非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8.5% 且高于对标企业75分位值或行业平均水平 [6] - 各年度经济增加值改善值△EVA需大于0 [6] - 各年度需同时完成上级单位下达的科技创新任务目标 [8] 资金与股本变动 - 激励对象缴纳股权款合计188,648,137.50元 其中注册资本出资10,882,500.00元 [10] - 公司注册资本从1,689,507,842元增至1,700,390,342元 [11] - 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从3.23%升至3.85% [12] -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4] 公司治理影响 - 控股股东中国建材持股比例从37.83%微降至37.58% [13] - 本次授予不会导致控制权变化或股权分布不符合上市条件 [13] - 股份支付费用将在2025-2029年间分期确认 [13]
北新建材(000786) - 关于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登记完成的公告
2025-09-04 10:01
限制性股票基本信息 - 首次授予登记数量为1088.25万股[1] - 首次授予价格(调整后)为17.335元/股[1] - 授予登记人数为332人[1] - 授予日为2025年6月27日,上市日期为2025年9月8日[16] 限制性股票分配情况 - 董事长、总经理获授8.85万股,占授予总量0.69%,占总股本0.005%[5] - 其他核心人员(325人)获授1042.80万股,占授予总量81.76%,占总股本0.617%[5] - 预留187.25万股,占总量14.68%,占总股本0.111%[5] 激励计划相关 - 有效期最长不超过72个月[7] - 第一个解除限售期可解除限售数量占获授权益数量比例为34%[8] 业绩考核目标 - 2025年较2023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4.22%,扣非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6.5%,经济增加值改善值△EVA>0[8] 调整情况 - 拟授予总数由1290万股调整为1275.5万股,首次授予数量由1102.75万股调整为1088.25万股,首次授予激励对象由344人调整为332人,首次授予价格调整为17.335元/股[12][13] 资金与股本 - 332名激励对象已缴纳股权款188,648,137.50元,注册资本出资额为10,882,500.00元,变更后注册资本和股本均为1,700,390,342元[15] - 授予登记完成后,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从54,552,376股增至65,434,876股,比例从3.23%增至3.85%;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不变,比例从96.77%降至96.15%;总股本从1,689,507,842股增至1,700,390,342股[18] 股东情况 - 授予前控股股东中国建材持有公司37.83%股份,授予完成后持有37.58%股份,授予不影响公司控制权[19] 会计成本影响 - 首次授予1,088.25万股对各期会计成本影响:2025年1807.75万元、2026年3615.51万元、2027年2767.73万元、2028年1371.40万元、2029年411.42万元[20] 每股收益 - 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登记完成后,按最新股本摊薄计算,2024年度每股收益2.14元/股[22] 考核解除限售比例 - 公司层面需完成上级科技创新任务目标,控股股东下达的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责任书得分80分以下,对应比例限制性股票不得解除限售[9] - 业务单元及子公司层面,考核高于年度目标值,解除限售比例为100%;低于目标值但大于0,为实际完成值/年度考核目标值×100%;小于0为0%[9] - 个人层面绩效评价结果为良好,解除限售比例为100%;称职为80%;不称职为0%[11]
装修建材板块9月3日跌1.44%,科创新材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46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3 08:45
板块整体表现 - 装修建材板块整体下跌1.44%,领跌个股为科创新材(下跌8.33%)[1] - 上证指数下跌1.16%至3813.56点,深证成指下跌0.65%至12472.0点[1] - 板块内20只个股中仅三棵树上涨1.16%,其余19只均下跌[1][2] 个股价格变动 - 跌幅前五分别为科创新材(-8.33%至16.95元)、开尔新材(-5.81%至5.51元)、扬子新材(-4.34%至3.53元)、东和新材(-4.23%至13.37元)、中铁装配(-3.76%至17.13元)[2] - 成交额最高个股为北京利尔(3.59亿元)、北新建材(3.44亿元)、三棵树(2.90亿元)[1][2] - 成交量最大个股为北京利尔(42.45万手)、濮耐股份(33.41万手)、方大集团(22.31万手)[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46亿元,游资净流入5413.27万元,散户净流入1.92亿元[2]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三为兔宝宝(527.77万元)、公元股份(337.10万元)、森泰股份(257.45万元)[3] - 游资净流入最高为森泰股份(290.79万元)、科顺股份(289.56万元)、顾地科技(222.16万元)[3] - 方大集团遭遇主力最大净流出629.44万元,同时散户净流出1109.58万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