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平安银行(000001)
icon
搜索文档
利好!个人消费贷贴息来了!贴息范围、标准明确
证券时报网· 2025-08-12 10:29
政策核心内容 - 三部门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明确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1][4]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5万元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 [1][4]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政策到期后可视效果延长期限或扩大范围 [1][4] 贴息标准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按实际消费贷款本金计算),最高不超过合同利率的50% [2][4] -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和10% [2][4] - 每名借款人在一家机构累计贴息上限3000元(对应30万元消费),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累计贴息上限1000元(对应10万元消费) [2][4] 参与机构 - 包括6家国有大行、12家全国性股份行及5家其他消费金融公司(微众银行、蚂蚁消金、招联消金等) [5] - 鼓励地方财政部门对其他经营个人消费贷款的金融机构给予贴息支持 [5] 实施流程 - 贷款机构需在政策发布30天内提交预拨申请,财政部按比例预拨资金 [6] - 机构按市场化原则自主授信,结息时直接扣减财政贴息部分并通知借款人 [6] - 每季度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提交贴息资金拨付申请,省级财政部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拨付 [7] - 政策期满后30个工作日内启动贴息资金清算程序 [8] 监管机制 - 财政部组织抽查监督,防止资金挪用或套取,发现问题将约谈、通报或扣减预算 [9] - 贷款机构需严格审核借款人消费信息,总部需定期检查分支机构执行情况 [12] - 违法违规行为将追回贴息资金并纳入征信记录 [13]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9月起,这些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财政贴息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12 09:37
政策支持范围 - 贴息政策适用于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通过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2]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可享受贴息[2]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政策到期后可能延长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2] 参与金融机构 - 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3] - 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和渤海银行[3] - 5家其他消费贷款发放机构包括微众银行、蚂蚁消金、招联消金、兴业消金和中银消金[3] 贴息标准与限制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4] -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和10%[4] - 每名借款人在单家机构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30万元消费金额) 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10万元消费金额)[5] 重点消费领域明细 - 家用汽车领域涵盖汽车购置、车辆保险及维修服务[5] - 养老生育领域包括适老化改造服务、养老机构服务、托育及辅助生育消费[5] - 教育培训领域包含资格证书培训考试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6] - 文化旅游领域支持通过资质旅行机构购买国内旅游服务[7] - 家居家装领域涉及家庭装修、家用电器、厨卫用品及家具[7] - 电子产品领域包含手机、平板、个人电脑及智能穿戴设备[8] - 健康医疗领域涵盖牙齿矫治、视力矫正和健康管理服务[9]
绿色金融激发“双碳”战略新动能 —平安银行济南分行成功投放大额光伏电站项目贷款
齐鲁晚报· 2025-08-12 08:55
项目概况 - 东营辉阳渔光互补四期750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项目为平安银行系统内批复金额最大的光伏电站项目融资 [1] - 项目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 属于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 隶属于山东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 [2] - 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750兆瓦 预计年发电量14.54亿千瓦时 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45万吨 [2] 业务模式 - 项目实现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深度融合 创新整合水面与滩涂资源 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2] - 深度开发区域太阳能资源 为区域电网提供稳定清洁电力支撑 [2] - 采用集约化发展模式推动能源结构绿色转型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2] 金融服务 - 平安银行济南分行为项目提供21亿元15年期长期优惠利率贷款 [3] - 创新打造"融资+融智"一体化解决方案 涵盖项目建设 运营及技改升级全周期 [3] - 通过开辟绿色审批通道 结合项目实际运营特征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3] 战略意义 - 项目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可持续发展新动能 [2] - 平安银行将绿色金融提升至战略层面 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 [1] - 公司未来将聚焦新能源 节能环保 低碳转型等重点领域深化绿色金融实践 [3]
9月起 这些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财政贴息
央视新闻· 2025-08-12 08:50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推出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实施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到期后可能延长政策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1] 支持范围与标准 - 贴息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所有消费 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 包括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 [1][5][6][7][9]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实际贴息按消费贷款本金计算 [1][4]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中央财政承担90%贴息资金 省级财政承担10% [3] 参与机构 - 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参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2] - 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参与: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 [2] - 5家其他消费贷款机构参与:深圳前海微众银行、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 [2] 个人额度限制 - 每名借款人在单家机构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 对应30万元消费金额 [4] - 单家机构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 对应10万元消费金额 [4] 重点消费领域明细 - 家用汽车领域涵盖汽车购置、车辆保险及维修消费 [5] - 养老生育领域包括适老化改造服务、养老机构服务、托育及辅助生育消费 [5] - 教育培训领域支持资格证书培训考试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6] - 文化旅游领域限定通过资质旅行机构购买的国内旅游服务 [7] - 家居家装领域包含家庭装修、家用电器、厨卫用品及家具消费 [9] - 电子产品领域覆盖手机、平板、个人电脑及智能穿戴设备购买 [9] - 健康医疗领域涉及牙齿矫治、视力矫正和健康管理服务 [9]
股份制银行板块8月12日涨0.24%,中信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2.2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2 08:31
板块表现 - 股份制银行板块整体上涨0.24%,领先个股为中信银行(涨1.33%)[1] - 上证指数上涨0.5%至3665.92点,深证成指上涨0.53%至11351.63点[1] - 板块内9只个股中7只上涨,涨幅最高为中信银行(1.33%),跌幅最大为浦发银行(-0.64%)[1] 个股交易数据 - 中信银行成交量43.94万手,成交额3.66亿元,居板块成交活跃度中位[1] - 兴业银行成交额13.83亿元为板块最高,招商银行成交额24.83亿元但股价下跌0.23%[1] - 民生银行成交量201.10万手为板块最高,成交额9.94亿元[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2.24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4.23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99亿元[1] - 浦发银行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25亿元(占比11.66%),居板块首位[2] - 光大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4772.75万元(占比-5.42%),为板块唯一主力大幅流出个股[2] - 招商银行虽股价下跌,但获散户资金净流入8880.44万元(占比3.58%)[2]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方案落地!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21家银行参与经办
北京商报· 2025-08-12 08:03
政策发布背景 - 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的决策部署 [1] 贴息标准 - 财政部门按照贷款本金对经营主体进行贴息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1] -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和10% [1] -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1] 贷款适用范围 - 相关贷款包括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的固定资产贷款以及用于提升服务供给能力的流动资金贷款 [1] - 同一笔贷款不得重复享受中央财政其他贴息政策 [1] - 已享受地方财政相关贴息政策的 此次贴息不得超出扣除已有贴息后的实际利率水平 [1] 经办银行范围 - 中央财政给予贴息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经办银行为21家全国性银行 [2] - 包括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及主要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 [2]
楼市稳预期信号频传 金融支持加力
新华网· 2025-08-12 06:29
金融政策支持房地产行业稳定发展 - 国务院金融委会议释放楼市稳预期信号 优化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金融支持 满足合理住房消费需求 化解房地产企业风险 [1] 房企融资渠道多元化 - 上海金茂发行不超过15亿元房地产行业并购主题公司债券 其中11亿元用于支持产业内协同性较强的企业缓解流动性压力 [2] - 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发行3+2年期并购主题债券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并购地产项目 [2] - 招商蛇口、保利发展等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 募集资金用于并购项目或已售在建项目建设 [2] - 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启动房地产并购主题债券发行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房地产项目并购贷款投放 [3] - 中国东方资产和中国长城资产各发行100亿元金融债券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房地产行业风险化解 [3] 房贷利率显著下行 - 2022年3月103个重点城市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5.34% 二套利率为5.60% 分别较上月回落13个和15个基点 创2019年以来月度最大降幅 [4] - 苏州部分银行首套房最低利率降至4.6% 工、农、中、建等大行首套房贷款利率降至4.65% 二套房贷款利率基本维持在5%左右 [4] - 杭州首套房房贷利率多在5.1%到5.3%左右 沈阳工行、建行、光大、广发等银行首套房利率降至5.15% [5] - 房贷利率市场年内可能还有下调空间 部分地区有望降到5%以内 [5] 银行放款效率提升 - 3月103城平均放款周期为34天 较上月缩短4天 接近2020年三季度最快速度 [6] - 近五成城市放款周期不足一个月 19城放款周期低于20天 [6] - 北京地区银行房贷抵押登记后一周内放款 额度相对充足 [6] 保障性住房金融支持加强 - 金融机构着力满足房企正常合理的融资需求和消费者合理的住房消费需求 [7] - 招商银行加大住房按揭贷款投放力度和营销力度 通过线上触达客户并出台定价优惠 [7] - 平安银行重点支持普通商品住房开发 积极支持保障性住房及租赁住房开发 支持优质企业实施房地产项目并购 [7] - 广东银保监局优化新市民金融服务 满足合理购房信贷需求 加大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金融支持力度 [7]
上市银行年报“亮底牌” 涉房业务风险总体可控
新华网· 2025-08-12 06:28
银行业房地产贷款整体情况 - 截至2021年末银行业涉及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较前一年略有提升 [1] - 多家银行房地产业贷款余额较2020年末有所提升但占比下降 贷款结构优化 [2] - 多数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微升 [2] 大型银行具体数据表现 - 中国银行2021年末房地产业贷款余额6871.86亿元 占全部贷款余额4.38% 较2020年末的6397.77亿元和4.51%有所变化 [2] - 平安银行2021年末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0.22% 较2020年末仅上升0.01个百分点 [2] - 招商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从2020年末11.90亿元上升至56.55亿元 不良贷款率从0.3%上升至1.41% [2] - 中信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从96.33亿元提升至103.31亿元 不良贷款率3.63% 较2020年上升0.28个百分点 [2] 中小银行风险暴露情况 - 苏州银行2021年末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5.14亿元 不良贷款率6.65% 较2020年的8880.20万元和1.36%显著上升 [3] - 风险上升与房地产整体形势有关 同时银行主动加大拨备计提力度 [3] 银行风险控制措施 - 平安银行与宝能达成司法和解 54亿元宝能城项目将进入司法拍卖 2022年预计形成大额压降 [4] - 中信银行房地产贷款业务99%有抵押担保 一二线城市贷款余额占比超90% 其中一线城市超50% [4] - 中信银行房地产贷款拨贷比超6% 比对公整体拨贷比多一倍 [4] 未来业务发展方向 - 银行将继续加大对房地产行业融资支持力度 包括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运营和城市更新项目 [5] - 支持优质主体和优质项目的房地产并购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5] - 加强前瞻性排查和智能预警措施 [5]
上市银行一季报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新华网· 2025-08-12 06:27
上市银行一季度业绩表现 - 宁波银行 苏州银行 平安银行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0.80% 20.56% 26.83% [1] - 9家上市银行已披露一季报 归母净利润增长均达两位数 [1] - 杭州银行以31.3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位列第一 [1] - 张家港行 平安银行 常熟银行 南京银行 宁波银行和苏州银行净利润增速均达20% [1] - 招商银行一季度盈利360.22亿元 平安银行净利润128.50亿元 [1] 资产质量状况 - 上市银行资产质量整体保持稳定 不良贷款率大多持平或下降 [1] - 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0.90% 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 [1] - 杭州银行不良贷款率0.82% 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 [1] - 宁波银行不良贷款率0.77% 与年初持平 [1] - 常熟银行不良贷款率0.81% 浙商银行不良贷款率1.53% 均与去年末持平 [1] 行业展望与投资机会 - 政策有助于巩固银行基本面 二季度稳增长政策将成为行业表现动力来源 [2] - 成长性较高 资产优质 业务护城河较深个股有望获得更多市场关注 [2] - 银行板块估值修复行情值得期待 [2] - 建议优选财富管理领域具备客户基础 销售渠道 产品服务体系先发优势的银行 [2] - 具备区位优势且体制机制较为市场化的优质中小银行值得关注 [2]
银保监会: 继续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目标
新华网· 2025-08-12 06:26
政策目标与要求 - 2022年继续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目标 确保个体工商户贷款增量扩面 [1] - 国有大型银行需确保全年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6万亿元 [1] - 股份制银行需在完成现有信贷计划基础上对具备条件地区增加投放 [1] - 地方法人银行需用足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和支小再贷款政策以扩大贷款增量 [1] 金融机构执行措施 - 银行业金融机构需制定细化延期还本付息政策落实办法并优化内部流程 [1] - 主动提供延期还本付息、无还本续贷等服务并跟进客户需求 [1] - 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餐饮、零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制造业等行业企业及货车司机适当放宽延期还本付息条件与期限 [2] - 完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体制机制 落实绩效考核、尽职免责和不良容忍机制 [2] 监管与协同机制 - 各级监管部门需组织政策宣讲辅导和监测督促 跟踪落实情况 [1] - 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协调 推动出台有利于经济发展和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措施 [2] - 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和风险分担 强化内控合规管理与监管检查 [2] - 严肃查处虚构小微企业贷款用途套取资金等违规行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