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公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花旗中国回应银联终止成员资格:对公业务不受影响
第一财经· 2025-09-05 11:18
公司业务调整 - 花旗中国因个人银行业务关闭不再作为中国银联成员 双方合作已于2024年7月底终止[1] - 花旗中国对公业务的境内外支付和收款不受银联成员资格终止影响[1] - 公司保留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CIPS及SWIFT等对公业务网络成员资格[2] 战略转型进程 - 花旗集团2021年宣布退出中国内地个人银行市场 2022年底明确关闭中国个人业务[1] - 2023年将零售财富管理业务转让至汇丰中国 个人信用卡及无担保贷款资产转让至富邦华一银行[1] - 2024年5月6日起花旗中国个人信用卡全面停用[1] 全球业务重组 - 花旗集团2021年宣布退出全球14个地区个人银行市场 包括亚洲欧洲中东和墨西哥[2] - 截至2024年已完成澳大利亚印度泰国越南等9个市场的个人银行业务出售[2] 中国市场定位 - 中国市场仍是花旗集团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 - 未来将聚焦服务企业和机构客户 推动跨境结算投融资及全球市场业务发展[2]
A股城商行半年报业绩分化:零售贷款收入下滑,对公业务成胜负手
中国证券报· 2025-08-28 01:02
业绩表现 - 上市城商行业绩呈现分化 江苏银行 成都银行 重庆银行业绩保持稳健增长 贵阳银行业绩出现下滑 [1] - 江苏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8.64亿元 同比增长7.78% 归母净利润202.38亿元 同比增长8.05% 不良贷款率0.84% 较去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2] - 成都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2.7亿元 同比增长5.91% 归母净利润66.17亿元 同比增长7.29% 不良贷款率0.66% [2] - 重庆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6.59亿元 同比增长7% 归母净利润31.90亿元 同比增长5.39% 不良贷款率1.17% 较年初下降0.08个百分点 [2] - 贵阳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5.01亿元 同比减少12.22% 归母净利润24.74亿元 同比减少7.2% [2] 业务驱动因素 - 对公业务有力推动利息净收入增长 成为江苏银行 成都银行 重庆银行业绩增长重要引擎 [1][3] - 重庆银行公司贷款平均余额较去年同期增加821.49亿元 带动利息收入增加13.93亿元 [3] - 成都银行公司贷款和垫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17.87% 利息收入相应增长10.12% [3] - 江苏银行利息净收入329.39亿元 同比增长19.10% 债务工具投资利息收入同比增加33.3亿元 公司贷款利息收入同比增加10亿元 [3] - 公司存款规模扩大的同时利息支出不增反降 重庆银行公司存款利息支出下降 成都银行公司存款规模增长但利息支出下降 江苏银行公司客户存款利息支出下降约16亿元 [1][3] 信贷结构 - 重庆银行"国标"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822.48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331.19亿元 "两增"口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709.39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98.71亿元 [4] - 江苏银行小微贷款余额超7500亿元 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2358亿元 较上年末新增253亿元 科技贷款余额2740亿元 涉农贷款余额2900亿元 [4] - 贵阳银行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175.77亿元 加权平均利率4.20% 较上年同期下降43个基点 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21.26亿元 较年初增加24.94亿元 增长6.29% [5] 市场表现 - 上半年江苏银行股价涨幅25.54% 重庆银行股价涨幅21.98% 成都银行股价涨幅17.48% 贵阳银行股价涨幅9.16% [2]
A股城商行半年报业绩分化: 对公业务成胜负手
中国证券报· 2025-08-27 20:25
业绩表现分化 - 江苏银行上半年营业收入448.64亿元同比增长7.78% 归母净利润202.38亿元同比增长8.05% 不良贷款率0.84%较去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2] - 成都银行营业收入122.7亿元同比增长5.91% 归母净利润66.17亿元同比增长7.29% 不良贷款率0.66%保持低位 [2] - 重庆银行营业收入76.59亿元同比增长7% 归母净利润31.90亿元同比增长5.39% 不良贷款率1.17%较年初下降0.08个百分点 [2] - 贵阳银行营业收入65.01亿元同比减少12.22% 归母净利润24.74亿元同比减少7.2% [2] - 上半年江苏银行股价涨幅25.54% 重庆银行涨幅21.98% 成都银行涨幅17.48% 贵阳银行涨幅9.16% [2] 对公业务驱动增长 - 公司贷款规模扩张带动利息收入增长 公司存款成本压降使利息支出下降 共同扩大利润空间 [1][3] - 重庆银行公司贷款平均余额增加821.49亿元 带动利息收入增加13.93亿元 公司存款规模增长但利息支出下降 [3] - 成都银行公司贷款和垫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17.87% 利息收入相应增长10.12% 公司存款利息支出下降 [3] - 江苏银行利息净收入329.39亿元同比增长19.10% 债务工具投资利息收入同比增加33.3亿元 公司贷款利息收入增加10亿元 [3] 信贷结构优化 - 重庆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822.4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31.19亿元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709.3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8.71亿元 [4] - 江苏银行小微贷款余额超7500亿元 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2358亿元较上年末新增253亿元 科技贷款余额2740亿元 涉农贷款余额2900亿元 [4] - 贵阳银行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175.77亿元 加权平均利率4.20%同比下降43个基点 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21.26亿元较年初增长6.29% [5]
A股城商行半年报业绩分化:对公业务成胜负手
中国证券报· 2025-08-27 20:17
上市银行业绩表现分化 - 江苏银行上半年营业收入448.64亿元同比增长7.78% 归母净利润202.38亿元同比增长8.05% 不良贷款率0.84%较去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1] - 成都银行营业收入122.7亿元同比增长5.91% 归母净利润66.17亿元同比增长7.29% 不良贷款率保持在0.66%低位 [1] - 重庆银行营业收入76.59亿元同比增长7% 归母净利润31.90亿元同比增长5.39% 不良贷款率1.17%较年初下降0.08个百分点 [1] - 贵阳银行营业收入65.01亿元同比减少12.22% 归母净利润24.74亿元同比减少7.2% [2] 对公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 对公业务有力推动利息净收入增长 公司贷款规模扩张带动利息收入增长 有效压降对公存款成本使利息支出不增反降 [1] - 重庆银行公司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加821.49亿元 带动利息收入增加13.93亿元 公司存款规模增长但利息支出下降 [2] - 成都银行公司贷款和垫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17.87% 利息收入相应增长10.12% 公司存款规模增长同时利息支出下降 [2] - 江苏银行利息净收入329.39亿元同比增长19.10% 债务工具投资利息收入同比增加33.3亿元 公司贷款利息收入同比增加10亿元 [3]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 重庆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822.4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31.19亿元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709.3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8.71亿元 [3] - 江苏银行小微贷款余额超7500亿元 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2358亿元较上年末新增253亿元 科技贷款余额2740亿元 涉农贷款余额2900亿元 [3] - 江苏银行新拓普惠小微客户2万户 高质量科技企业授信覆盖度较上年末提升1.9个百分点 服务新型农业主体1.2万户 [3] - 贵阳银行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175.77亿元 加权平均利率4.20%较上年同期下降43个基点 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21.26亿元较年初增长6.29% [4] 股价表现与业绩相关性 - 江苏银行上半年股价涨幅25.54%在A股上市银行中排名第四 重庆银行股价涨幅21.98% 成都银行股价涨幅17.48% 贵阳银行股价涨幅9.16% [2]
股份制银行争锋:兴业、中信离招商银行有多远?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07:23
AIC牌照重启与股份行格局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同意兴业银行筹建兴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也计划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这意味着三家股份行将获得AIC牌照 牌照职能重点由债转股调整为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1] - 这是继2017年五大行获得AIC牌照后再度开闸 体现监管层对三家股份行实力的认可[1] - 股份行中招商银行以零售金融业务为特色 兴业银行以同业业务为特色 中信银行以对公业务为主[1] 三大股份行财务指标对比 - 招商银行2024年总资产12.53万亿元 营收3375亿元 净利润1496亿元 总市值11339亿元 全面领先同业[2] - 兴业银行总资产10.63万亿元 净利润775亿元 市值4755亿元 但营收2122亿元略低于中信银行[2] - 中信银行总资产9.86万亿元 营收2136亿元 净利润695亿元 市值4008亿元[2] - 招商银行净息差1.98% 高出兴业银行16BP 高出中信银行21BP[2] - 招商银行不良率0.95% 低于兴业银行1.07%和中信银行1.16%[2] 资产结构与发展路径 - 招商银行2024年金融投资3.67万亿元 较2017年增长265% 政府债券持仓超2万亿元 增长超3倍[7] - 招商银行零售贷款3.64万亿元 较2017年增长104% 高出中信银行和兴业银行上万亿元[7] - 兴业银行对公贷款3.44万亿元 较2017年增长132% 在三家银行中最高[9] - 中信银行对公贷款2.91万亿元 较2017年增长57% 增幅最低[9] - 2024年末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总资产相当于招商银行的85%和79% 较2016年差距扩大[4] 负债成本与息差优势 - 招商银行存款成本率1.54% 为上市银行最低之一 个人存款成本率1.44% 较兴业银行低67BP 较中信银行低76BP[11] - 招商银行个人活期存款余额1.8万亿元 是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约3875亿元)的4.6倍[12] - 招商银行贷款收益率3.91% 低于兴业银行4.20%和中信银行4.24% 但净息差仍保持优势[12] 中间业务与收入结构 - 招商银行2024年手续费与佣金净收入721亿元 占比营收21% 高于中信银行311亿元(占比15%)和兴业银行241亿元(占比11%)[13] - 中间业务优势使招商银行获得更高ROE和市值认可 市值相当于2.4个兴业银行和2.8个中信银行[16] - 中信银行凭借手续费净收入优势 在资产规模低于兴业银行情况下实现营收略高[14] 业务战略与转型方向 - 招商银行零售板块营收占比超50% 但提出要加强公司金融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17] - 兴业银行坚持"商行+投行"战略 公司金融和金融市场业务突出 但零售业务是短板[17] - 中信银行2021年提出"零售第一战略" 2024年零售业务营收占比40% 较2015年上升17个百分点[18] - 三家银行均明确将继续发展零售业务 因其具有轻资本、弱周期、风险分散的特点[18] 未来竞争焦点 - 零售业务负债端和财富管理能力将决定股份行第二的归属[3] - 招商银行非存款AUM达11万亿元 是兴业银行2.8倍和中信银行3.7倍[20] - 中国经济向"科技-产业-金融"新三角循环转型 为银行带来新机遇[3] - 兴业银行在科创金融、能源金融、汽车金融布局抢占先机 成为首家获得AIC牌照的股份行[21]
以机制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丨二七区:精准滴灌小微融资 源头活水兴业润企
搜狐财经· 2025-05-19 22:41
二七区罗沟滨河农贸市场发展 - 该市场自2023年1月试营业以来已吸引近400户商户入驻 日均交易额达1500万元 覆盖周边5公里居民区及新郑 新密 荥阳等地的农产品配送 成为郑州西南最大"菜篮子"集散地 [2] - 市场二期工程推进面临资金压力 区发改委联合金融办专班特事特办 工商银行2个工作日内发放200万元贷款 解决缺乏传统抵押物问题 [3][10] 小微企业专属金融服务 - 工作专班协调工商银行为金沅石油化工制定"清旧贷 放新贷"方案 解决25万元旧贷未结清问题 即将发放150万元新贷支持其购置专利设备扩大生产 [3][10] - 截至2025年4月底 二七区累计帮助2 6万家企业申报融资 授信超2万家 首放贷款78 6亿元 资金重点注入电子信息 智慧物流等领域 [6][11] 三级服务网络与政银企协同机制 - 2024年10月起建立"领导包片 部门包链 专员包企"三级服务网络 以网格为单位精准定位需求 开展小额贷款政策解读 [4][10] - 民生银行沙龙活动促成科技企业当场达成授信意向 专班定期联合商业银行梳理特色金融产品 加速资源匹配 [5][15] 其他经济活动 - 5月19日起国内汽柴油价格下调 河南92号汽油每升降0 18元至6 92元 95号汽油降0 20元至7 39元 0号柴油降0 19元至6 53元 [11][12] - 郑商所开展投教主题活动 线下覆盖4000名市民宣传期货知识 线上发布原创长图及反诈电影揭露非法集资风险 [13]
灌云农商银行正式启动“全员对公业务赋能”专项工作
江南时报· 2025-04-17 00:05
文章核心观点 灌云农商银行启动“全员对公业务赋能”专项工作,目标明确、规划清晰,通过健全培训体系、完善激励机制、强化协同联动确保实效,未来将持续推进该行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1][2][3] 专项工作启动背景 - 为贯彻江苏农商联合银行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 [1] 专项工作目标与理念 - 立足“零售业务稳根基、对公业务强筋骨”理念,以“强基础、提能力、促转型”为核心目标,打造专业对公业务团队,为地方经济注入金融动能 [1] 专项工作规划 - 提升员工对公业务知识与营销服务能力,破除业务条线壁垒,构建“全行联动、协同推进”格局,形成全员参与的对公业务发展新机制 [1] - 聚焦客户需求精准对接,坚持产品创新与服务升级“双轮驱动”,深化客户关系管理,优化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增强客户黏性,扩大市场份额,推动对公业务高质量发展 [1] 确保专项行动实效的措施 - 健全培训体系,构建“理论 + 实践”“线上 + 线下”培训矩阵,邀请专家和骨干开展讲座,更新学习资源,提升员工多方面能力 [2] - 完善激励机制,建立考核激励制度,将对公业务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加大薪酬切块比例,表彰奖励突出个人和团队,推动员工主动作为 [2] - 强化协同联动,破解部门壁垒,畅通前中后台沟通协作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信息全流程共享,形成发展合力 [2] 未来展望 - 持续推进全员对公业务赋能行动,完善培训与激励机制,提升全员专业素养与服务效能 [3] - 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助力实体企业,在服务乡村振兴、支持民营经济等领域展现更大作为 [3]
昔日“对公之王”如何重回巅峰?浦发银行高管给出这些打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2 03:27
文章核心观点 - 浦发银行2024年业绩报告展现业务转型成效,营收和净利润增长,但对公和零售业务面临压力,各业务板块有不同发展策略和挑战 [1][6][9] 整体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707.48亿元,剔除出售上投摩根股权一次性因素影响后,同比增加15.55亿元,增长0.92%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2.57亿元,同比增长23.31% [1] 对公业务 - 确立数智化战略体系,重塑对公领域竞争力,资产结构升级,压降低效资产超500亿元,战略赛道业务增量近六成,定价有韧性 [2] - 2024年不良贷款率1.36%,拨备覆盖率186.96%,较上年末上升13.45个百分点,为2015年以来最高水平 [2] - 2025年实行白名单机制,建立黑名单企业,争取3到5年夯实信贷客户基础,提升资产质量 [3] - 深化资产负债管理,调节中长期定期存款核算规模折扣系数,规范业务,优化同业活期占比,调整贷款结构 [3][4] 零售业务 - 2024年对公业务营业净收入610.81亿元,零售业务营业净收入544.35亿元,零售业务增长乏力 [6]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28.16亿元,同比减少16.37亿元,下降6.69%,信用卡及透支余额3702.2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99% [6] - 个人客户1.57亿户,个人存款余额15503.8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01.64亿元,增长12.33%,AUM个人金融资产余额3.8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0.20万亿元,零售贷款余额1.8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243.19亿元,增长1.31% [6] - 优化客户分层为16个等级,明确零售渠道定位,提供综合服务方案,加快数智化进程 [7] - 2024年零售贷款不良率为1.61%,高于对公贷款,信用卡及透支业务不良率最高为2.45% [7] - 个人贷款和信用卡业务以控新降旧为主线,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加大不良清收处置力度 [8] 金融市场业务 - 2024年投资损益为291.41亿元,同比增长4.23%,在非息收入中占比由50.74%提升至52.01% [9] - 未来从强配置转向强交易,搭建交易生态,挖掘跨期、跨市场、跨品种多元化交易结构 [9][10]